重生之神级学霸-第5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院长的问题是什么?”章乐山问电话另一头的老友。
老友道:“据说赵主任给送钱了,小道消息,他还收了不少下面送来的科研经费。”
查院长的职位较高,高到他已经不接触一线工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法沾手一线的科研经费了。
章乐山毫不怀疑答案的真实性,不过,待查还是让他看到了希望。
“也许还能翻身。”章乐山怀着这个念头,回到家里,并没有告诉老婆自己单位里遇到的情况。
晚七点。
新闻联播时间,望着蒸蒸日的,全国各族人民快乐的生活,章乐山的心情仿佛也好了很多。
“再给我乘一碗饭。”章乐山自然而然的将空碗推了过去。
章妻顺势接过来,去厨房盛好了饭,并添了一勺肉汤,才端回来。
章乐山微微抬头,扫了一眼电视屏幕,又低下头来。
并不是很宽敞的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倒反而更加清晰:
“现在播放一则简讯,国科学家杨锐正式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生物学奖得主达尔贝科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填写的提名表。杨锐及其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目前,国尚无学者获得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我台将在明天午12点,播放杨锐和诺贝尔奖的纪录片。”
章乐山的筷子,吧嗒一声,掉落在地。
“怎么这么不小心。”章妻弯腰帮他捡了起来。
“晓芸,我得给你说件事。”章乐山突然抓住老婆的手。
。。。
:
第八百二十三章 观看学习()
“同志,你去哪里?出差吗?”铺的大汉脱下鞋,露出没穿袜子的大脚,用手搓了搓赶车赶出的脚皮和脚汗,顺势坐在了下铺,并将手在侧面擦了擦。 w w wnbsp;。 。 c o m
章乐山揉揉鼻子,道:“我工作调去西宁。”
“青海我熟啊,我老去收皮子,这次也是。”大汉哈哈的笑道:“我是皮革厂的,你呢?调去做什么?”
“去畜牧所。”章乐山也没想藏着。
事实,章乐山的满腹愁肠,相前几日来,已经清淡的多了,只是有些萧索。
这可是真正的下放。
地方研究所不央,而且是大大的不央,这不是国的国情,是全东亚范围内的国情。日本、韩国,还有国人很少了解的印尼、马拉西亚等国家,都是一样一样的。
而在80年代,国的地方研究所的条件更差。
当然,再差的条件也是有可能出成果的,但对个人来说,做事总是要讲究个性价的。原本在京城舒舒服服能做出来的成,在高原之地或许要拼着老命去做了。
同样是做一个研究所需要的原料,在纽约或许是打个电话的事,在北京或许要为经费纠结,再等待不短的时间,那在畜牧所,或许得自己去做了。
章乐山并不是一个勇于奉献,愿意战天斗地,能够废寝忘食努力工作,天赋惊人的学者,他是个普通的研究员,读的时候成绩好,一层层的筛选加不错的运气,终于进入了科院。
要是没有倒霉的话,他拿到研究员或者教授的职称,不超过50岁,其人生或许还达不到查院长的高度,但谁知道呢?普通轻松而幸福的人生又不是什么糟糕的厄运。
到陌生的边疆之地重新开始才是。
“畜牧所是搞啥的,你们有皮子吗?”搓脚大汉一只手揉着脚心,一只手端起杯子开始喝水。
章乐山摇摇头:“没去过,不知道。”
“你以前不是做畜牧所的?”
“不是。”章乐山不想谈话了,向后缩了缩。
搓脚大汉哈哈一笑,也不缠着他,自去找别人聊天。这是趟普快,从京城一路过去,远着呢。
章乐山的目光飘向窗外,望着现代化的北京火车站,心是满满的眷恋和不舍。
他奋斗了大半生,是希望在这座城市过的更好,原本,他如果拿下PcR的项目,以杨锐的副手的身份下再刷几篇论,真能过彻底脱离火车的生活。
然而,杨锐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个传统媒体占据所有话语权的年代里,一则新闻联播里的简讯,威力一枚航空炸弹要大的多,尤其是可能引起讨论的新闻话题,更是所有人都要慎之再慎。
很少有人能在强曝光下,对放大镜的观察视若无睹。
何况,查院长也不是纯洁无垢的偶像派小仙女。
查院长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倒台了。
他的免职待查,也变成了提前退休,赵主任的结果好一些,可他的年纪来说,这个结果也真的谈不好。
章乐山连海市蜃楼般的靠山都没有了,也只能乖乖的离开京城,而且做好永远都不回来的准备。
……
河东省医药技术开发区。
田世昌端着自己的饭盆,和同事们一起去吃晚餐。
尽管年龄不大,田世昌却被拥簇在间,众星捧月的走着。
这年头,工人最重要的资本是技术,好技术的工人,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工友,都有极高的威信。尤其是医药工厂这样的高技术工厂,技术显的更重要了。
田世昌很喜欢这种气氛,在西捷工厂一年多的经验,让他变的炙手可热。
华锐制药目前招的人很少,要求也很高,基本都得高以学历,目前来说,已经称得是高学历的要求了。这些年轻人也都很想学些本事,每日里除了日常培训以外,是拉着田世昌说话。
“哎,你们看这个通知。”走在最右侧的年轻人的叫声让大队人马停了下来。
“通知什么的?”
“看电影吧。”
“别又是停电了。”
“不能想点好的。”
人一多容易乱哄哄的,田世昌也挤过去,爬在别人背看,一群人打打闹闹的很是欢愉。
“特别通知,今天午十二点,全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集体观看学习央一套播出的纪录片——《杨锐与诺贝尔奖》……”一人大声读出了通知的话。
田世昌有些吃惊的盯着通知,自己又看了一遍。
“老田,杨锐是你认识的杨锐吧?”都是在一起学习生活的工友,自然知道田世昌最佩服的是杨锐了。
“应该是吧,诺贝尔奖的话……”田世昌想说诺贝尔奖和杨锐的关系,又觉得这样太自大了,他早都不是懵懂的高生了,进入西捷工厂以后,他经常能接触到香港和英国人,更知道诺贝尔奖的难度。
“好厉害,杨锐得了诺贝尔奖吗?”同行者问。
田世昌道:“我不知道。”
“是提名,我知道,是提名。”有人猛的一拍脑袋,道:“昨天的新闻联播都说了,咦,你们都没看?”
几个人都摇头,说:“昨天晚有课。”
“又拖堂?”
田世昌“恩”的一声,忽然问:“这里说是全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是不是,整个河东省的人,都要看这个纪录片了?”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反正是国家单位都要看,对吧。”
“监狱也要看啊,这种事,监狱肯定要组织在押犯人学习的。”这位很有经验的给予了回答。
“那得多少人看?”田世昌问。
“全省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谁知道有多少,我知道,咱们开发区现在得有几千号人吧,咱们不走快点,一会只能听声音了。”
85年的电视机,18寸属于大屏幕了,超过18寸的屏幕属于传装备,大家组团刷半年,也最多能满足一个人的期望。
河东医药技术开发区是高规格单位,电视机也是给配置的,尤其是工地,电视机配的更多,两间大食堂里,足足有四台18寸的大电视。
然而,虽然已经采购了目前最大的普通级电视,一个能容纳两三百人用餐的食堂里,两台电视显然是不够做什么用的。
田世昌想到此,撒开腿向食堂狂奔而去。
杨锐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
而且是全省范围内组织观看
田世昌太想知道,自己的老同学,锐学组的创立者杨锐,究竟在做什么
……
。。。
:
第八百二十四章 上电视()
河东省的医药技术开发区里,少数几间能用的大房间都被征用了起来,和食堂一样,都放大小不一的电视,频道放在央一套。
几百千名干部和群众,搬着马扎子,整整齐齐的坐在房间里,等着看节目。
纪录片准时播放。
当“杨锐”两个字出现在电视屏幕的时候,田世昌忍不住握紧了拳。
纪录片是从大半年前开始拍的,内容却很多,既有杨锐做了PcR以后的项目,也有对之前钾离子通道的回顾。
电视台当年决定做这个纪录片,是因为达尔贝科可能为诺贝尔奖提名杨锐,所以,整个片子做的是颇为弘大,目的性也很强,其穿插一些诺贝尔奖的介绍和片段,还有不错的配音,给人热血沸腾的观感。
此刻,田世昌的心情大约是介于“大丈夫当如是”和“这他娘是真的”之间。
无论是哪个年代,名字能央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专门了央视的纪录片的,自然更是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和旗帜。
田世昌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知看过多少新闻人物了,但他认识的,还真的是杨锐一个人。
特别是纪录片这种东西,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连篇累牍的描述一个人的工作和重要性,令人印象不深刻都不行。
“老田,你这个老同学,了不得了。”坐在旁边马扎子的同事,用羡慕的语气对田世昌说。
田世昌笑着点点头。
“除了你,你们同学都做什么了?”同事好的低声问。
田世昌有些怀念的道:“有读大学的,有像我一样工作的,也有学车的,还有复读的。”
“哇,你们高这么厉害。”
“是西堡镇的镇,没什么厉害的。”田世昌嘴这么说,还是有点骄傲的。
西堡镇学的条件不能和省城的高级学相提并论,但硬件条件渐渐的拔起来了,有了这样的基础,起码有了留下老师的资格。
80年代的乡镇还是很繁荣的,这时候的北广深的城市圈还没有一口气吸纳1亿多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群也没有遍布工厂和工人宿舍,因此,哪怕是内陆省份,离城百里的荒郊野外,也有的是人口千乃至千的村子聚居,公社或者乡镇的所在地更是人口繁茂,条件够好的话,吸引一些专毕业的年轻老师,或者实践派的老年教师,还是能做到的。
田世昌刚刚离校不久,眼看着西堡镇学在自己眼里阔起来,也是与有荣焉。
当然,这里的确有他的一份功劳。
锐学组向来有集资捐款的传统,尤其是面向往届生的活动,几个月会组织一次。掏钱最多的固然是杨锐和华锐,但田世昌这样已经工作的锐学组成员,一块两块,三块五块的也总是有的。这些钱,大部分留在了锐学组的账目里,少部分捐给了西堡学。
望着电视机屏幕里,帅的惨绝人寰的杨锐,忙碌又认真的样子,田世昌既羡慕又佩服:
“厉害的是杨锐呀”
同一时间,看电视的国人心里都泛起这样的念头。
钾离子通道
辅酶Q10
《ceLL》
《自然》
PcR
诺贝尔奖提名
这些名词对普通国人来说,曾经都是无陌生的。
但是,通过电视机里深入浅出的描述,特别是通过一些外国人和外国机构的认证,大家却是都体会到了浓浓的自豪感。
“美国人厉害”
对一名80年代的国科学家来说,这几乎是最好的评价了。
在短短的30分钟里,有无数人发出类似的感叹
杨家。
院子里紧凑的摆了三张桌子,足足有四十号人坐在一起,悄无声息的吃饭喝酒,仰着脖子看两台从房间里牵出线来的电视机。
为了今天的纪录片,锐妈特批,又买了一台18寸的电视。
当然,在让杨父去抱电视之前,锐妈是打了半天的电话,将能喊的亲戚都给喊了过来。
杨锐的爷爷杨山和外公段洪昇各自坐一个桌子,后面的桌子则坐小字辈。
只有杨锐被拉到了前面的桌子,旁边放一台电视机,好像真人3d投影似的。
30分钟的纪录片转眼过。
锐妈看的眼泪汪汪,又是高兴有是心疼的揽着杨锐:“我早知道你这么辛苦,不叫你去北京了。”
“再累能种地累?”外公毫不出的看一眼过来。
“读不是为了不像种地一样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