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279部分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委员同意道:“我去写一个通知,就说今天的时间混乱,让这个时间段的学者可以自由申请暂停做报告,移到晚上六点如何。”

    “自由选择吗?也好,如果没有人听报告的话,做报告的学者应该会愿意换一个时间段的。”

    委员再次离开会议厅,而他的位置也被人迅速占领了。受邀参会的学者才不在乎你是什么委员或者主席呢reads;。在场的学者,甚至有一半人根本认不出谁是主席。

    “我们开始吧。”在耽搁了将近一个小时以后,杨锐拿起了演讲稿,直截了当的用英语道:“感谢大家的光临,我要做的报告主题是通过诱变基因,分析钾通道的分子机理,现在,我重点阐述诱变基因的部分……”

    200多个座位,实际上装了有300人的会议厅,很快安静了下来。

    满头白发的热心老头儿查加夫环视四周,啧啧两声,紧接着向后仰了仰,换了个舒服的坐姿。

    杨锐的语速很慢,内容也基本在论文集的框架内。

    这是给大家充裕的时间理解论文的内容。杨锐实验室拼死拼活几个月做出来的成绩,多多少少也是需要一些智力和时间的。

    唯一需要杨锐额外讲解的,是新增的图形和数据。

    论文中不适合添加太多的元素,黄茂在撰写过程中,总共也只放了8篇图形和数据,报告会就没有这种限制了,不仅不受限制,现场其实更适合大量的图形图片来做讲解,杨锐因此也多准备了一些,就在讲台后方放映出来。

    理查德和其他人一样,无比仔细的观察着它们,理解着它们,计算着它们。

    这可是来自科研一线的第一手资料。

    通常来说,这也是科研界判断真伪的第一步骤。持续几个月乃至几年的项目,往往会得到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数据,随便拿出一堆是再正常不过了。

    仅仅给论文编造资料相对容易,像是此等报告会上,拿出大量的资料就不简单了,尤其是那些机器出的图标曲线等等,

    而对其他人来说,阅读这些资料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理查德这样的同领域研究员,一下子就抓住了杨锐实验室的项目脉络。

    可惜,这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项目。

    至少到诱变基因的环节,理查德没有发现可供利用的讯息。

    理查德竖着耳朵,等着听杨锐讲到下一步。

    等啊等,等啊等。

    最终等到的依旧是报告前的一句话:“分子机理的部分,我们正在撰写论文当中,会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发表出来。”

    周围顿时是一阵遗憾的叹息声。

    但紧接着,无数双手举了起来。

    “左面的先生,从你开始吧。”杨锐没有要挑选的意思,就从前排点了人。

    “你怎么选定sol通道作为研究?象的?现在还没有看到你做的分子机理的论文,但我注意到摘要里,谈到sol通道的几个功能……”左边前排的是个红头发的荷兰人,也有四十岁的样子。

    杨锐放下演讲稿,道:“我没有选,我是碰上的。我们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固定的测试流程,在测定突变的sol通道的时候,我们发现了10倍的电导率,无法忽视的变化,让我们为此分出了精力……”

    杨锐差不多用了三分钟来阐述这个问题。报告会的问答环节并非记者招待会,问问题的人可以简单的问出来,但回答的人要回答的尽量详细,除非他不想这样做。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次交流会,只是来参加杨锐这场交流会的人,格外的多而已。

    正常情况下,此等报告会也就是十几个人参与,报告说完了,大家围坐一团交谈都很正常。

    荷兰人满意了之后,立刻有意大利人问起了突变的过程控制。

    杨锐深吸了一口气,稍停,再次侃侃而谈起来。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难,严格来说,这些都是杨锐读的时候读透了的东西。就生物这个专业来说,80年代的前沿科学,正好是30年后的基础教程。

    清晰的思路,让杨锐的回答多少有点举重若轻的味道。

    几个刁钻的问题被答案之后,众人看向杨锐的表情就变了。

    问答环节是最能体现一名科研人员水平的时候,几句话下来,一个人的思维是否敏锐清晰,深度如何,已经能够猜度一二了reads;。

    当然,杨锐目前的深度,是来自于先进三十年的深度,旁的人不明白这个,只觉得杨锐厉害无比。

    理查德都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畏怯,轻轻的拉了一下康纳斯,道:“计划停止。”

    “什么?”康纳斯是理查德的学生,一向视恩师理查德为偶像一般,只以为是听茬了。

    理查德恍然若失的道:“没有必要再?问了,杨锐准备的非常好,项目再熟练不过了,这种程度,咱们准备的问题只是浪费时间。”

    “那怎么办?”

    理查德沉默片刻,道:“等……”

    “我去说一声。”康纳斯没办法,只好去找前面安排好的人。

    理查德这一等,就等了两个小时。

    预定的时间到了,提问的人依旧不愿意结束,组委会主席只好临时增加时间。

    连续增加了两次时间,为了不影响后面的人,杨锐方才如释重负的结束了报告。

    直到此刻,理查德依旧没有找到破绽。

    倒是来访的记者,咔嚓咔嚓的照了多张照片,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至少有二三十名学者,结束了报告会,仍然不愿意回去,就站在门口,堵着杨锐,继续提问。

    报告会变成了交流会,气氛却是好了不少,而杨锐也毫不吝啬的拿出一些论文里没有的东西。

    在场诸人听的眉飞色舞,却是渐渐的开始跟不上杨锐的节奏。

    “咱们明天再聊吧,到晚饭时间了。”杨锐看看表,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

    ……

    :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会成名(2)() 
“杨锐,你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吗?”一名中国记者拦住了杨锐,同时报名道:“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胡晓兵。 ”

    《光明日报》是中央直管的大报,也是国内报业中,第一家提出不刊登一般性时政经济新闻,代之以科技新闻内容的报纸,其读者目标也圈定为知识分子,是高校和研究所订阅最多的报纸。

    在一段时期内,《光明日报》甚至有自己的学术专版。

    8o年代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于光明日报的。

    这样的大报,在学术界的地位也是一流了,尽管杨锐饥肠辘辘了,看见人家胸前《光明日报》的牌子,还是露出一抹笑容,说:“是,我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胡晓兵多少有些例行公事,看了一下手里的本子,道:“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就能在主会场演讲,你有什么感想?”

    如果不是主会场演讲,他也不会来采访杨锐了。

    《光明日报》虽然是以宣传科学、教育为主的文化战线方面的报纸,但每天四版的位置,胡晓兵的目标怎么也得是学术委员院士级的人物。两院院士加一起有好几百人呢,一年365天,每天报道一个都得剩下一半人,这还不算华裔的外国院士。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大会”这样的国际会议,大家也就是集体占一个豆腐块,院士最多被提一下名字,当然,院士们也不一定能在主会场演讲。

    就目前来说,杨锐反而是最近几天最显眼的中国学者。

    胡晓兵也不知道报社会不会表关于杨锐的文章,但作为记者,他还是决定尽职尽责的做个简短采访。

    杨锐觉得胡晓兵的问题毫无营养,也只能回答道:“挺好的,主会场也比较宽敞,能够来参加的人比较多。感想的话,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吧。”

    说完,杨锐又提醒了一句:“在主会场做报告只是因为人多,和主题演讲之类的不是一个概念。”

    “在主会场演讲就很厉害了,主题演讲只能有一个人吧。”言下之意,人家就没指望杨锐能做主题演讲。

    给本届会议做主题演讲的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布罗索莱特,一篇综述就可以拿2o个影响因子的那种顶级大犇,与现在的杨锐还是两个世界的人。

    杨锐哈哈一笑,也觉得自己想多了,他拍拍肚子道:“有点饿了,咱们边走边说吧。”

    “我先拍两张照。”看的出来,来采访学术会议的记者也是苦逼的够呛,身边别说有摄影师跟着了,照相机还是一傻瓜的。胡晓兵也不敢多拍,比划来比划去的,最后拍了两张就给收起来了,拍完了又拿出笔和纸,问:“忘了问你,杨锐你的工作单位是北大生物系?职称是什么?”

    这也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了,杨锐道:“我还没有工作,我现在是北大生物系的学生。”

    一瞬间,胡晓兵的眼睛亮了起来,身为记者的灵魂,仿佛也燃烧了起来:“你还是学生?你今年多大?”

    “2o了。”

    “2o岁?2o岁不是研究生吧?”

    “不是。我今年大一。”

    “大一”胡晓兵倒吸一口凉气,浑身都爽利起来:“走走走,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边吃边谈,你不是饿了吗?我顺便给你做个专访怎么样?”

    就话题性来说,学生在国际会议的主会场演讲,可比院士做主题演讲更有轰动性。

    胡晓兵像是做贼似的,夹持着杨锐,一溜烟的往餐厅去了。

    ……

    第二天。

    杨锐稍晚一些来到会场,他的报告会结束,也就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工作了。如果太忙的话,他甚至可以不来参加会议,就像是许多外国教授那样,在外面悠悠转转的等着闭幕式即可。

    不过,杨锐倒是挺愿意来听听其他学者的报告。现在的国内,获得信息实在是不容易,最有名的消息是不会错过,比如诺贝尔奖什么,颁没多久,各种马后炮的研究就会出笼,获奖者的历年研究也会被各级研究机构拿出来反复体会,好像这样就能孵出一只诺贝尔奖的胞兄弟来似的。

    反而是普通的消息交流不畅。3o年后至少有络联络,读国外的期刊容易,出国也容易。

    8o年代就可怜了,“伊妹儿”还是教科上的内容,通信倒是可以,但那是高端学者的专利,因为你先得认识一位国外的学者吧。

    这也是国际会议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没有留过学的中国学者,真的是拼了命的想要融入世界。

    不融入世界是不行的,科学这种东西是全球统一的,中国自我大清开始,就落后于世界,不去了解国外的进度,闭门造车根本谈不上前途。

    哪怕是做重复试验,也得做点有重复价值的东西吧。

    杨锐脑海中的论文虽多,但现场交流毕竟不同于干巴巴的论文。

    而且,自从昨天以后,杨锐多少混了个脸熟,很是得到了一些老外的关注,来来去去的都有歪果仁打招呼,也是挺特别的体验。

    这还得感谢杨锐长了一张辨识度高的帅脸,而且高大健壮,与日常所见的瘦小的中式研究员截然不同。

    要不是这样,一些欧美系的老外,还真分辨不出中国人和中国人,日本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

    收了十几张名片,杨锐心情大好,别看这些给名片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学者,架不住人家呆的地方好啊,以后杨锐再想了解些业内讯息,至少有一个寄信或者打电话的地方了。若是有幸出国的话,找这些递名片的教授也是很方便的。

    再过几年,国内学者甚至就通过这样的普通关系,申请到了去国外做访问学者的机会。

    学者们其实是很好说话的人,又身在一个小圈子里,除非正处于竞争状态,否则都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

    要是3o年以后,访问学者什么的几乎就是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自己再表几篇sci论文就可以去了,国家每年都有相应的专项资金,学校也很愿意老师们出去刷一年楸格。

    申请者若是有一个博士学位什么的,出去做访问学者更是手到擒来。

    同时,国内的大学其实也很欢迎国外来的访问学者,出钱出力帮签证,忙的不亦乐乎。在国内高校和研究院,这种交换机制在未来几十年都算得上健康。

    绕了一个早上,杨锐听了四场报告会,提了六七个问题,和二三十人聊天,自觉过的充实无比。

    除此以外,午餐也是异常的丰富,一半中餐一半西餐的自助餐,在如今的北京城里难得一见。仅仅为了这一顿饭,许多国人都要削尖了脑袋钻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