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在联想的七年 >

第6部分

我在联想的七年-第6部分

小说: 我在联想的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看什么是高科技企业,以及国内外是如何定义高科技企业的。
    由于“高科技企业”一词是近年的新提法,各种理论书上似乎没有统一定论。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自己试定义一下:高科技企业一般是指在当前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领域内,具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一类企业。
    我国关于高科技产业的定义主要采用概括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按此定义,高科技产业应在如下领域:微电子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新工艺新技术;基本物质科学与辐射技术。
    (国家科委,1991)
    国外确定高科技产业有六种方法:1。主观判定法(Bollinger等,1983):如美国PaloAlto硅谷地区,或波士顿128号公路一带的公司。
    2。生产过程法(McQuaid,1984):通过把蕴涵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因素的生产者与那些后来的产品组装者区分开来的方法确定。
    3。创新标准法:以科学上的创新定义标准,如美国将研发比重超过3%的定为高技术产业。
    4。研发比例法:通过辨别该产业或产品是否具有很强的研发(R&D)特性而定义。
    5。科技人员比例法:定义企业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占很高比例(高于国家产业部门平均值)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
    6。销售额分析法(ReeS,1979):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与开发基金,创新在产品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定义的。
    第2章要做高科技第8节奋斗目标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高科技企业的特征。高科技企业的特征或者说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但其最基本的特征应有以下四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产品系列的积累。
    这里的关键词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任何OEM、ODM的模式都不是严格意义的“自有产品”。国际大企业(IBM、LUCENT、SUN、MS、Intel)在此方面自不必说,国内的海尔集团1998年申报专利538项,新产品262项,号称“一天一个产品,两个专利”。2。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有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
    这支队伍的高素质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相互激发新思维能力、对有市场前景的研究方向敏锐的捕捉能力等;这支队伍应能聚集一批高水平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能与业界一流企业有良好交流;这支队伍应能从事比较基础性的研究;这支队伍内部还应具备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一种较宽松的研究氛围。
    3。具备对企业研发进行规模的、长期的资金支撑能力。
    高科技企业应具有相当规模,在金融市场上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能支持企业进行较稳定、较系统的研发工作。一般国外高科技企业在R&D上的投入是销售额的5%以上。
    4。具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能力。
    这是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必备的一条特征。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出科研成果的能力,而没有将其转化为适路产品的能力,那它一定不能成功。
    通过以上对高科技企业特征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联想电脑公司在上述几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差距。
    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产品方面,我们存在明显差距。当然这是中国计算机企业普遍问题,并非我们一家的问题。但是,要作为高科技企业,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应是最核心的一条。
    企业创新有三种战略: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当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但在我国国情下,每个产品环节都是企业自主创新是不可能的,国外企业也不这样操作,但关键判别点是该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比如IBM不生产芯片,但它可以去研究用于新一代芯片的铜技术。模仿创新是通过购买别人技术或专利,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进的创新形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一些著名企业都是通过此种形式发展起来的。如日本Sony公司就是模仿创新的成功范例。这种创新形式的关键点是如何通过消化吸收别人的技术,变为自己的东西。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院所的合作形成的创新模式。
    由此得出我们的创新战略应是:从模仿创新入手,辅之以合作创新,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比重。
    在有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水平的研发带头人较少;与科学界和业界一流人才还形不成交流;研发的氛围较差。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人,这点已为近年众多高速发展的国内外企业所证明。我们正在进行的“联想跨世纪寻才活动”也表明公司正在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当然要真正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最终建成一流的研发队伍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在研发投入上,尽管我们在逐年增加,但与国际水准还差距甚大。与国内一些企业比亦有差距,如海尔集团的研发投入达到4%。这个问题是与我们目前的企业定位相关的。计算机制造业的现状就是高销售额、低利润的行业,指望这类企业拿出较高比例的利润投入研发是不现实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尽我们能力增大研发投入比例,二是尽快拓展我们的新业务,增大利润率,反过来支持研发。
    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我们是具备的。问题是我们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又如何。这个问题相对于前几个问题要好一些。存留的问题就是如何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然后建立一种良好的机制,将这些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真正的高科技企业的差距在哪里。明确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目标,就能制定我们的战略。据此,我们的技术发展总战略应为:从现有的主流产品出发,尽快增加主流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迅速开辟新技术领域,在新产品上争取一开始就切入核心技术;注意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迅速地将我们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争取在三五年内树立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科技企业新形象。
    可以说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我在务虚会上引导发言的内容,这些可以以当时的PPT文稿为证。当时会上的管理高层并没有说不合适,随后的讨论也没人提出异议。怎么写成文章就不对了呢?分析来分析去,原因无非有几个:一是题目有些刺激。要做名副其实,是不是说联想现在不是高科技企业?要争取去做?其实我在名字上还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其本意是:按照国内的说法,联想是高科技企业,但我们希望联想离国际标准的高科技企业更靠近些。所以才要做名副其实,而不是从头做。也许领导没有理解这番苦心吧。
    二是那位领导也属于那次会议中保守派的,或叫主流派的。他根本就反对做什么变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为什么非要按照外国人的标准做高科技呢?这种推论在当时的领导层中应有一定代表性。特别是联想的当权者会想到:我们做得很不错呀,为什么非要像IBM一样呢?
    三就是历史演绎了。那是当事领导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最高层的意见。假设这篇稿子送到杨元庆手上,会是什么命运?只能猜测,有可能获通过。当然,谁也不会去较真,为这点事去那样做。
    文章发不发是小事情,有意思的是得到的那些分析结果。其实,联想不属于标准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应是事实,当时整个中国IT领域之内可能也没有几家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这个事实,是自命不凡地自我认定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还是勇敢承认我们的现状,然后赶上去?本来很简单的事,但那是不能挑明的。按照联想标准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潜文化,这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了。
    第3章互联网战略第9节山雨欲来
    互联网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在撞击着PC厂商的生存基础,任何一个问题都是PC厂商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毕竟是人算不如天算,历史发展已至此,PC厂商也不得不去应对。联想也不例外,也要想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应对之策。
    在联想互联网战略中,联想给自己的总定位是:Internet全面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在总定位下又分三个角色,技术与产品供应商、应用集成商、信息服务运营商。
    那时的感觉真像一场全民运动,FM365成了联想内外人员心中的圣地。如果说维纳斯电脑并没有使联想热起来,FM365可是真的使联想热起来了。这件事让联想真正有了Internet大潮来临的感觉。
    联想的Linux战略就是在这样不明不白之下,被糊里糊涂地推进下去了,后果可想而知。一年以后,不但服务器版、嵌入式版没有做出来,就是下功夫最大的客户端Linux也以惨败而告终。据当时统计,所有与PC捆绑的幸福Linux,99%被用户卸载。联想代理倒是各自发明了绝招,有的代理干脆做出了程序,客户说不要,一键就能卸载。
    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一场Internet的巨浪席卷中国大地。这场巨变的始作俑者是一批世界级企业巨头,他们早就对Intel、微软形成的垄断局面严重不满,Internet大潮似乎让他们感到打败“Wintel”集团的时机到了。
    1998年底,IBM总裁Gerstner宣称:PC时代已经结束。据IBMPSG副总裁Hester诠释:PC时代的结束并非意味着PC的消亡,而是说PC产业已经不再是信息技术行业的驱动力,它的地位已经降低。未来PC将更多地作为一种接入装置,一种终端出现。IBM提出“PC时代已结束,认为正在进入PvC时代”。PvC(Pervasiveputing)是普遍计算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无所不在。
    1999年4月13日,前康柏总裁Pfeiffer在“康柏‘99创新论坛”上声明:康柏,这一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已经从一个PC公司转型为全球企业计算公司,并且能够提供手持PC、个人电脑、服务器、关键任务商业应用系统、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等范围广泛的产品与应用技术解决方案。随后康柏推出NonStopeBusiness计划。其内涵为:在互联网经济中,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关键任务计算能力。要保证客户能在7天×24小时随时与厂商和供应商进行沟通。该计划是通过康柏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必需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来实现的。
    优良的服务一直是惠普享誉业界的招牌。1998年,惠普提出了e-Service的理念。e-Service与传统服务的不同处在于:首先,通过网络降低服务成本,解决远程用户出现的问题;其次,由于拉近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无形中提高了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服务过程中的摩擦和损失;最后,e-Service还是个资源库,所有“事件”都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电子服务用低成本承担了高效率工作,使企业和用户双双从传统服务中解脱出来,集中于核心的增值业务。1999年4月,惠普推出“’99风云行动”,大幅降价,打响了惠普在中国市场上与本土品牌价格战的第一枪。
    Dell的“直线订购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直销商业模式。它的特点一是没有第三方;二是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是Dell的顾问服务实际上从售前开始的,这就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市场,实现了与客户的“零距离”。Dell通过“零库存”和“虚拟制造”提供了极为高效的资金流通率,其当时的库存期为6天,相当于一年库存周转61次。
    另外几个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新涌现的企业动态已经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Amazon是1995年成立的世界最大网上书店,当时读者已遍及160多个国家,读者超过200万人。管理层只有9人,市值已达312亿美元。
    Emachines成立于1998年9月,CEOStephenA。Dukker有16年PC销售经验,现有员工20人。该公司采用与ISP捆绑销售模式,以最低价399美元销售PC,创造了前所未有的PC销售业绩,1998年11月到1999年2月,达到美国家用电脑市场第4位。1998年全球排名第15位(当时联想是第16位)。
    Free-PC公司更是走到了极端。不但向选择的客户免费提供PC,还提供免费三年上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