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796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79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繇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参见汉王殿下!”

    刘璟笑道:“将钟公半拦截,请到长安来,实在是有点无礼了,希望钟公能理解刘璟思贤之心。”

    “微臣惭愧,让殿下费心了。”

    刘璟点点头,“钟公请堂上坐,张守也请一并入座。”

第1049章 钟繇赠字

    、、、、、、、、、、

    众人在大堂坐下,有侍女给他们上了茶,刘璟这才笑着问钟繇道:“这次钟公出使交州,不知刘皇叔身体如何?”

    钟繇在官场已久,对很多潜辞了解深,比如说,刘璟应该问曹操的身体情况,但他此时却问刘备身体情况,实际上他是想知道自己去交州出使的情况,只是这种话他不能直问,所以含蓄地用刘备身体来替代。【】

    “回禀殿下,刘皇叔看起来还是不适应南越的气候,身体不是很好,微臣这次出使交州,刘皇叔明显也不关心,泛泛而谈,不到一刻钟就结束了,估计和他身体有关。”

    钟繇也委婉地告诉刘璟,他这次出使交州,没有任何成果,刘璟笑了笑,话题便转到了邺都,“我与魏公交战十余年,至今未分胜负,彼此却成了翁婿,也算是一种缘分,可惜天道无情,魏公已年迈,人生无几,我希望最后几年中,我与他不要再战,以免伤了翁婿情谊,如果钟公回去后,魏公问起,钟公可转达我对他的问候,同时我会遵守双方达成的协议,彼此停战。”

    钟繇点点头,“微臣一定转达!”

    刘璟沉思片刻道:“这两个月钟公出使交州,可能不知道邺都的情况,我倒知道一点,钟公可想知晓?”

    钟繇虽然觉得过多和刘璟谈及邺都不妥当,但他也想听一听刘璟的看法,这也是曹操感兴趣的东西,他便笑道:“微臣洗耳恭听!”

    “这两个月魏国有点混乱,建安七案已了结,陈琳、刘桢、应⑿旄伞⑽悍砦迦吮淮φ叮磺A僭贝锸耍矫窀遣患破涫蘖忠膊恍也」剩暮類坏骰刳迹未蠼苷娉鋈涡矶剂羰丶嬖ブ荽蠖级剑汗婕从智恐仆菩谐龆×睿鞯卦加薪ЩШ烂攀孔灞磺謇恚龃忧搴哟奘鲜种芯颓宄隽┗Ш屯蚯晖恋兀溆嗖澈8呤稀⒎堆袈稀⒉┝甏奘希跏稀⒑肱┭钍希糁J系鹊日庑┟磐宥济挥心苄颐狻!

    刘璟一一列举,钟繇心中听得很沉重,他没想到邺都的官场清洗竟是如此暴风骤雨,更没有想到曹操下手狠,将各大士族全部清理,难怪杨彪会出现在长安,尤其崔林之死,令他心中黯然,良久,他沉声问道:“各大士族中,除了崔林外,还有谁遭遇不幸?”

    “这倒没有听说,曹操用清河崔氏杀鸡儆猴,各地世家都纷纷响应出丁令,短短两个月时间,冀州、幽州、青州、徐州、豫州、并州便已清出二十万户藏民和万顷土地,现在出丁令还在推行,据说要执行到明年底,估计最后会增加万户自耕农。”

    钟繇叹息一声,“可惜根基也毁掉了。”

    刘璟也笑了笑,“我能理解曹操的无奈,他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土地可以开垦,可没有人口可不行,连官员都养不活了,不用说军队,不过这件事他早该做了,不应该拖到现在。”

    钟繇摇摇头,“关键是只对士族,不对权贵,立场不公平,出发点再好也会被人诟病,不过我也能理解,这些士族心已不向他,无非是病上再添疴罢了。”

    两人闲聊片刻,刘璟又笑道:“内好书法,对钟公之作向往已久,今日有缘,能否请钟公赐字?”

    钟繇因为长途骑马跋涉,这两天手腕有些不适,写出的字他也不满意,他沉吟片刻道:“殿下盛情,钟繇焉能不从,不过我昨天正好手腕稍微拧了一下,恐怕写不出殿下满意的字,我在交州时倒写了几分自己比较满意的字,若殿下不嫌字旧,我愿赠给殿下。”

    刘璟笑道:“我哪里会嫌,多谢钟公赠字!”

    钟繇亲自去取来卷锦轴,赠给了刘璟,刘璟大喜,又让张既安排医士,这才收了锦轴告辞而去。

    钟繇和张既送刘璟离去,两人返回内堂,张既忧心忡忡道:“邺都颇不平静,公若返回,必被曹丕所害,汉王以诚待公,许与重职,公为何不留下?”

    钟繇叹息一声,“无论如何,我都得回去!”

    。。。。。。。。。。

    刘璟家人住进未央宫已有两个月了,最初长安城也有议论,但大部分都是赞成汉王入住未央宫,甚至包括曹操那边,也没有多非议,显得很平静,原因很简单,当初封刘璟为汉王时,诏书中就明确他同礼制。

    更重要是,连魏公都能住铜雀宫,汉王为什么不能住宫居殿?若为这件事攻击刘璟,岂不是在暗讦魏公,没有谁会傻到自找麻烦的程,至于傀儡天刘协,曹操已严禁大臣擅自和他接触,他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没有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两个月过去,陶湛等人也渐渐适应了宫廷生活,每个人也有了自己的宿宫,大多是临瑶池而居,风景秀丽,不过一些汉王府的生活习惯还是继续保持着,比如大家共进晚餐,聚会聊天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愿意保持的习惯,否则独居旷室,会让人很寂寞。

    眼看新年将至,宫内也到处张灯结彩,连瑶池上的八艘游船也挂满了彩灯,众人尤其喜欢瑶池中间的昆仑楼,昆仑楼要比陶湛住的凤凰楼稍小,但也高达五丈,有近房间,在下雪前,她们的大部分聚会都在昆仑楼内举行。

    此时瑶池内已结了厚厚的冰层,未央宫内也是一片冰雪世界,众人于是有多了一个娱乐项目,在冰上乘坐雪橇或者滑冰,孩们尤其喜欢。

    陶湛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孩们在冰上玩耍,脸上挂着一丝笑容,她的房间里点了火盆,格外的温暖,这时,宫内女总管蒋氏在门口道:“王妃找我吗?”

    蒋氏早在陶湛出嫁时,便是刘璟府中的女管家,跟随陶湛已有十年,忠心耿耿,大家都很喜欢她,叫她蒋婆,陶湛便任命她为未央宫女总管,由她来安排大家的起居。

    陶湛关上了窗户,转身走回房间笑道:“产婆都安排好了吗?”

    小乔已快临产,大乔下月也要生产了,这是两件重要之事,甚至比过新年还重要,陶湛为此很操心,她想多找几个经验丰富的产婆。

    蒋氏躬身道:“请王妃放心,都安排好了,各种禁忌都有人专门负责,不会有问题。”

    陶湛笑了笑说:“我知道我们家的孩出生都是由蒋婆安排,对这些早已熟悉,只是关心则乱,所以要多问问。”

    “王妃不用这样客气。”

    陶湛坐下想了想,又问道:“关于宫女回家探亲之事,赵总管怎么说?”

    临近新年,按照风俗,女都要回家和父母团聚,陶湛特地调查了宫女,发现有二十余人父母都在,她便有心放宫女回家过年,但赵总管却坚决反对,说这违反宫中礼制,这让陶湛很不高兴,不过她还是希望得到大多数人的赞成,包括赵总管。

    蒋氏迟疑一下道:“启禀王妃,我和赵总管谈过,他还是坚决反对,不过我觉得不妥当。”

    “这话怎么说?”

    “赵总管说,宫女回家会胡乱编造宫中之事,甚至会编造一些低俗不雅之事,然后会到处流传,越传越俗秽,会影响王妃和其他夫人的名声,另外,这些宫女难免会发生一些男女之事,若有了身孕,更会使宫中不宁,所以我也觉得放宫女回家过年不妥,让她们写写家信就行了。”

    陶湛毕竟还年轻,对市侩之事了解不多,不像蒋氏那样久历人世,也不像赵总管那样有经验,蒋氏的话让她暗吃一惊,想想确实有这种可能。

    而且丈夫纳大乔为妾之事至今没有传到外面,尽管大乔改名为江莲,宫女基本上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可就怕万一,慎重起见,还是不要大意为好。

    想到这,陶湛便道:“这件事我也问过殿下了,他也表示反对,既然殿下反对,那我自然要听从,所以这件事就罢了,可以让她们写信回家,再给她们每人五两黄金,让她们和信一起捎回家去。”

    “我明白了,王妃还有什么事吗?”

    陶湛从桌上取过一只锦轴,递给蒋氏道:“这是殿下刚派人送来的书法,估计莲夫人会喜欢,你呆会儿去趟,把书法给她吧!”

    “我这就去!”

    蒋氏结过锦轴,慢慢退了下去,搬来未央宫后,陶湛比从前忙碌了很多,但她也会关注陶家之事,最近他听丈夫说起,准备调兄长入京,出任少府寺卿,这让陶湛有些担忧,兄长去灵州才两年多,就调回京出任高官了。

    陶湛希望兄长能固定在某个地方更长久一点,至少五年以上,不要总调来调去,这样对他没有好处,看起来资历多了,当了很多官,可实际能力却磨练不足。

    陶政正出神地想着兄长之事,她的贴身侍女在门口禀报:“王妃,朱夫人在宫外求见!”

第1050章 升职风波

    、、、、、、、、、、

    朱夫人就是陶政之妻,陶湛的大嫂,为人贤惠开明,和陶湛关系不错,两人常有往来,陶湛他们搬入未央宫后,她也来过一次。【全文字阅读】

    朱氏的兄长便是当年的柴桑县令朱珣,他曾任御史大夫,现出任江夏守,陶湛也想找朱氏谈谈兄长之事,她来得正好,便点点头,“请她进宫!”

    不多时,朱氏在侍女的引领下,走进了陶湛的起居房,朱氏施礼道:“参见王妃!”

    “大嫂别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快快请坐!”

    陶湛请朱氏在火盆前坐下,见她冻得满脸通红,便笑道:“这么冷的天,我都不想出去了,大嫂还有雅兴跑来。”

    朱氏叹息一声,“若不是为你大哥之事,我也不会这么冷的天跑出来。”

    “大哥怎么了?”陶湛喝了一口热茶,神色平静地问道。

    朱氏有些难以启口,她知道陶湛的脾气,从不愿陶家因她王妃身份获益,这两年对陶家虽然好一点,但那也是陶家付出了很大代价的缘故,不过在原则问题上,她却从不肯松口。

    朱氏无奈,丈夫求她帮忙,她又不能不说,朱氏只得硬着头皮道:“你大哥要被调入长安出任少府寺卿一职,你知道吗?”

    “我听说了,但好像已经定下来了,还有什么意外吗?”

    “你大哥说,这件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只是政事堂通过了,汉王殿下还没批准。”

    陶湛不解问道:“那大哥是什么意思,他不想进京吗?”

    “那倒不是。。。。而是。。。是。。。。不妥当。”

    “不妥当?这是什么意思?”

    朱氏叹了口气道:“当初他出任灵州经略使,和成都、襄阳的雄郡同等,按照正常的升迁,他应该是升任尚书或者侍中,可现在却出任少府寺卿,这是大郡守升迁的位置,所以。。。。。。”

    “所以他觉得不公平,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升一级,最好能出任相国,对不对?”

    陶湛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银牙紧咬道:“他为什么一定要升职,难道平职调动就不可以吗?八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武昌县尉,既不是天下名士,也不是科举出身,八年就当上了少府寺卿,难道他还不满足吗?”

    朱氏感觉到陶湛的满腔怒火,她满脸通红,这却不是因寒冷,而是心中羞愧,半晌她才低声道:“你大哥也不至于如此不明事理,只是七相还缺一相,而且中书令一直空缺,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实在是难以放弃这个诱惑。”

    陶湛并不知道为什么七相会缺一相,也不明白中书令为什么一直空缺,但她毕竟是王妃,要比一般人明白事理,她知道宰相是国之重器,非才智超绝之人不能担任,而她兄长资质平庸,丈夫对他的评价也只有‘勤勉’二字,比兄长才能高得多的人都不敢奢望,她的兄长却盯住了,多么自以为是啊!

    就在这时,儿刘致在门口道:“母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儿来得正好,陶湛便点点头,“进来吧!”

    刘致走了进来,却发现舅母也在,连忙跪下施礼,“参见母亲,参见舅母!”

    朱氏也很喜欢这个外甥,要是平时,她一定会把刘致拉过去,摸摸他的头,问他业、身体之类,但今天朱氏心中有事,房间里的气氛也比较尴尬,她只得勉强笑了一笑。

    陶湛把儿拉到身边坐下,笑问道:“你功课做完了?”

    刘致点点头,“已经做完了,孩儿想去冰上玩一玩,特来请示母亲。”

    “你可以去!”

    刘致大喜,起身刚要走,陶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