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32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3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能歼灭从蕲春郡过来的江夏军,则就为江东军最后的胜利又添了一分成功的希望,但要歼灭江夏军,先就得做到知己知彼,如果盲目行动,反而会被江夏军所噬。

    想到这,程普叹息一声,“并非是我不想撤,实在是不知道江夏军的情况,不敢轻举妄动啊!现在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若仓促撤退,被江夏军伏击,恐怕我们得不偿失。”

    贺齐也是江东名将,他虽然急于撤离皖县,但程普的谨慎让他不由深思起来,确实,不知道江夏军的情况,贸然离开皖县确实不智,不过一直呆在皖县也不是办法。

    “那将军打算怎么办?”

    程普背着手走了几步道:“我在想,城外一定江夏军的探,时时窥视我们的动静,如果我们能将计就计,诱引江夏军上钩,一举歼之,这就是我们立下的大功。”

    贺齐沉思良久便道:“不如这样,卑职率五千军假扮为主力沿皖水西岸先行,将军则在皖水东岸率主力随行,每隔一个时辰我会派出一名信使,假如卑职遭遇伏击,将军便可侧击敌军。”

    程普思片刻,贺齐的方案确实可以采纳,就让他假扮为主力先行,自己黄雀在后;想到这,程普欣然道:“就这样决定,天黑后即刻出发。”

    。。。。。。。。。

    入夜,一支军队离开了皖县,沿着皖水西岸浩浩荡荡向南疾行,每个士兵手中拿着两支火把,看起来颇为壮观,远远望去,这就是一支约两万余人的军队,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大将贺齐位于队伍前方,精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他不断派出探打探前方的动静,尽管贺齐主动为诱饵引诱敌军,但被伏击的危险还是使他十分紧张。

    就在贺齐率军离开皖县后一个时辰,程普也率领两万五千主力离开了皖县东门,他们却悄然无声,尽量低调地沿着皖水东岸而行,同时在河中,也有一支约五十艘小船组成船队跟着队伍向南同行。

    皖水虽然是庐江郡最大的河流,但实际上它在上游和中游都不宽阔,最宽处也不足十丈,只有在快注入长江的最后数十里,由于几条支流的汇入,使皖水河面陡然加宽到丈,摇身变成一条大河。

    从皖县沿皖水而行,大约要行走一五十里,才能抵达皖口,这一上大多是丘陵和平原交错,地势低矮,两岸地势开阔,森林稀少,人口稠密,分布着大片的农田,这一带是庐江郡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

    大约走出六十余里,时间已经过了五更时分,天快要亮了,江东军队伍的速放缓下来,宽阔的平原地带渐渐结束,前面数里外是一片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容易隐藏军队。

    贺齐忽然令道:“停止前进!”

    江东军停了下来,在他们西面是一座低矮的丘陵,和普通的丘陵没有什么区别,但这座丘陵两边的宽谷却是隐藏军队的佳埋伏之处,和山越人作战多年的贺齐一眼便看出了隐藏在其中的杀机。

    他立刻喝令道:“斥候去两边查探!”

    话音刚落,只听两边山谷内鼓声大作,火光冲天,两支军队从山谷左右杀出,直扑向江东军,迎面杀来大将正是老将黄忠,他率一万军分为两支,已经埋伏在山谷内多时,正等着江东军出现。

    黄忠挥舞大刀,大喝一声,“给我杀!”

    在轰隆隆的战鼓声中,一万江夏伏兵分为两支,俨如山谷奔涌而出的山洪爆发,席卷过旷野,向江东军的尾杀去。

    一般而言,在军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是危险之事,并不完全是因为军队措手不及,很多时候探已经发现有埋伏,但行军队伍还是来不及调整。

    关键是行军队伍较长,少则四里,多则十余里,至少需要半个时辰才能摆出作战阵型,但伏击军队绝不会给他们时间整队,缺乏阵型、距离拉长的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

    江夏军的夜袭顿时使江东军一阵大乱,贺齐急声大喝:“快射火箭!”

    他身边的亲兵立刻将十几支火箭射上夜空,通知东岸的江东军主力,此时,江夏军俨如两把锋利的尖刀,瞬间将江东军长长的队伍劈成十几段,尤其在夜间,敌我难辨,形势为混乱,贺齐大声喝令左右,“集结兵力迎战!”

    他身边两千余人都是常年和山越人作战的精锐之军,战斗力强,他们迅速列成长矛阵,向偷袭的江夏军发动反击,双方在皖水西岸展开了惨烈的激战。

第431章 皖水之战

    、、、、、、、、、、

    程普率领主力就在皖水东岸二十几里外跟随贺齐的先锋行军,事实上不需要火箭示精,当江夏军发动伏击战后不久,程普便得到了消息,立刻命令军队急速前行,又令随行的五十艘小船迅速搭建浮桥,军队火速支援前锋。【】

    十几支火箭在远处腾空而起,夜空中分外闪亮刺眼,大队江东军队在黑暗中疾速奔跑,黑压压的人群沿着河岸奔向南方,在南面十几外,五十艘小船正用铁链拴,并列在一起,迅速搭建才出一座浮桥。

    皖水西岸的伏击战已经进行了一刻钟,江东军混乱不堪,一半以上的士兵被杀死或者逃跑,箭矢横飞,血雾弥漫,惨叫声、哭喊声响彻皖水西岸,满地都是被杀得惨不忍睹的尸体。

    只有贺齐率领的两千长矛军在拼死抵抗江夏军的一**进攻,他们也快坚持不住了,老将黄忠身先士卒,挥舞大刀杀开了一条血,突破了长矛兵严密的阵型,长矛军一劈为二,被两倍于己的江夏军围歼。

    黄忠在率军杀入敌军后便发现了诡异之处,敌军乔装为主力,但实际上只有五千人,这明显是诱饵,他知道敌军主力要么是从另道离开,要么即将杀至,而且后者的可能性大。

    为此,黄忠只率四千围歼长矛兵,其余六千人在后方列阵集结,准备迎击即将杀至的敌军主力。

    黄忠几次向突破贺齐的核心阵型,以斩杀敌军主将,但五名贺齐的亲兵拼死抵抗,使黄忠几次突入失败,这时黄忠心中也有点焦躁起来。

    忽然,北面传来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黄忠吃惊地勒住战马向北方望去,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奔来禀报,“启禀老将军,敌军主力从北面杀来,声势浩大,弟兄们抵挡得为吃力,莫将军请老将军速去指挥。”

    敌军主力从北面杀来在黄忠的意料之中,但敌军先锋的顽强抵抗却是在黄忠的意料之外,这两千长矛兵就像一块无比坚硬的石头,怎么也砸不碎,使黄忠有些担忧起来,搞不好他的军队会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此时黄忠已无暇多想,一掉马头向北边奔去。

    北面正好是一片宽约两里的开阔原野,数万人在这片原野上殊死鏖战,此时天边已翻出鱼肚白,黑暗和黎明交织,火光星星点点,刀光矛影晃动,兵器刺耳的撞击声、骨头碎裂的咔嚓声,临死前的惨叫声,战场上血腥刺鼻,格外惨烈。

    程普率领江东军主力大举压上,江夏军寡不敌众,被杀得节节败退,而这时,南面的一千余长矛军和两千败兵在副将贺齐的纠集下开始反扑,从后面进攻江夏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江夏军的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北方再次鼓声大作,赵云率领一万军从北方杀来,程普军队后方一阵大乱,赵云白马银盔,亮银枪寒光闪闪,如杀神再现,他一马当先,纵马跃过数十名敌军士兵头顶,杀入密集的敌群之中,手中银枪如梨花暴雨般刺向江东士兵,杀得江东军尸横遍野,哀嚎满地。

    赵云枪指之处,江东士兵皆望风而逃,他身后一万士兵分成二十队,紧紧跟随着他,冲溃了后军的防御阵脚,数千江东军如退潮般向后奔去,使江东军的阵型开始混乱起来。

    程普大怒,挥刀向败退士兵杀去,他连杀数十人,喝令道:“再敢后退一步者,格杀无论!”

    江东军在程普的指挥下稳住了阵脚,程普又调来千弓兵,迎着冲杀来的赵云一阵疾射,赵云长枪舞动,如落英缤纷,拨打密集而来的箭矢,但敌军箭矢猛,数刀盾兵冲上前举盾形成了一道盾墙。

    此时赵云发现自己冲势猛,军队之间有些脱节,而敌军的阵脚已经稳住,他便不再冲锋,转身喝令道:“稳住阵脚,列阵作战!”

    ‘呜——’低沉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吹响,一万江夏军开始重现集结,分为东中西翼向敌军发动进攻

    在数里外的黄忠也听见号角声,第一缕阳光已从东方喷薄而出,照亮了大地,在充满了血色的晨曦之中,黄忠远远看见了赵云的大旗,他心中大喜,对士兵高喊道:“弟兄们,我们援军到来了,此战我们必胜!”

    他再次举刀高呼,“我们必胜!”

    “必胜!”

    数千江夏军士兵欢呼起来,士气高涨,向江东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攻,皖水西岸的旷野里号角呜咽、金戈铁马,双方数万人为了胜利而爆发了生死之战。

    两支军队在混战中拼的是兵力的多寡,主将的指挥,大将的勇猛,军队的训练,作战的经验,士兵的强悍,士气的高涨,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一环薄弱就会成为致败之因。

    江东军的兵力人数虽然要多于江夏军,但两万江夏军实际上是从十几万赤壁降兵中挑选出的精锐,战斗力强,在黄忠军队和赵云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江东军渐渐处于劣势,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战斗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一个时辰后,江东军开始出现不支的迹象。

    但与此同时,黄盖的军队同样面临贺齐军从后面的进攻,他们也渐渐有点支撑不住,这时天色已大亮,两支军队都处于一种恐怖平衡之中,就看谁先支持不住,打破这个平衡。

    打破这种平衡的导火线出现在江东军的右翼,由于这支江东陆军是由两万会稽军和一万东吴军组成,而会稽军中有千山越人,在平时,他们和普通的江东士兵并无区别,但在生死存亡之际,山越部族的利益便超过了江东的利益,山越人不再愿意为江东卖命效死。

    千山越兵已阵亡千余人,十几名山越部落将领见形势不利,他们没有了斗志,率领其余山越部众率先脱离了战场,数千人冲上浮桥向河对岸撤退。

    山越人的撤退使江东军右翼失衡,最终引发了江东军的全线溃败,俨如雪崩一般,越来越多江东军士兵加入到逃亡的行列,士气终于崩溃了,成千上万的江东士兵大喊大叫,争先恐后向浮桥逃命,

    浮桥狭窄,只能容人同时通过,在混乱中,无数人被挤下皖水,但更多人是脱去盔甲,扔掉兵器,跳水逃生。

    程普再喝令士兵稳住阵脚,但他的声音已经被士兵们恐惧的喊叫淹没了,眼看着大势已去,程普不由长叹一声,“非我之过也!”

    就在这时,赵云率领千余士兵如暴风骤雨般杀至,距离程普只有数十步,程普的数亲兵见敌将来势凶猛,无法抵挡,他们簇拥着程普向东溃逃。

    浮桥上堵满了数败兵,人人争先恐后,拼命拥挤踩踏,使过桥速为缓慢,程普的亲兵见形势危急,大喝一声冲上去,刀砍矛刺,将无数江东士兵劈杀下河,在浮桥上杀开一条血,护卫着程普冲过浮桥,向皖县方向败逃。

    以此同时,在南面作战的贺齐也见势不妙,掉转马头向南方奔逃。

    江夏军一追杀,杀得江东军死尸遍地,投降者不计其数,这一战江东军杀敌八千余人,俘敌一万五千人,尽管江夏军也损失近两千人,但最终却取得皖水之战的胜利

    程普一奔逃数十里,见没有追兵赶来,他才稍稍平息下来,不多时,一群群败兵开始陆陆续续逃来,程普命手下收拢败兵,这时,大将蒋钦率领数败兵逃来,他恨声道:“都督,今天之败是山越人擅自撤离战场导致,必须要禀报吴侯严惩!”

    程普心中很乱,虽然山越人擅自逃离战场可以作为他免罪的借口,但他更担心这一战失败的后果,半晌他叹了口气道:“此事再说吧!蒋将军先率军回皖县,尽量保住皖县粮食。”

    半个时辰后,逃来的败兵越来越少,程普命人清点,最后只得到两千八余人,大大低于他的预期,程普心中万般无奈,只得率军继续向皖县败退。

    不料离皖县还有数里,蒋钦带着箭伤逃了回来,他带去余人也只剩下不到两人,程普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都督,江夏军已经占领了皖县,却假开城门诱引我们入城,被我及时发现,还是遭到了弓箭袭击。”

    程普心中茫然一片,皖县丢了,他们没有粮食怎么撤回江东,难道让他们沿途洗劫民庄吗?

    就在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