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飞机去明朝-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成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谈判,大棒将使者赶出军营。然后继续围困等候,一点也不着急。
马尼拉听了使者的汇报,头都大了,又忍了一天。终于忍不住了,朝郑成功发出正式请求:我要投降,这次不谈判了,直接投降。
郑成功对使者说道:“那好吧,你们既然要投降。就要先缴械!将你们所有的军械集中到一块,我派人到城里将那些军械拉出来。”
使者的脸色像是死了爹一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因为来之前他们的计划是将郑成功劝说进城,然后在奋力拼死一搏,可现在没想到这货这么狡猾,他竟然不上钩。
郑成功看到使者的面色,似是猜到了什么,摆了摆手说道:“算了,本将军觉得武器拉过来拉过去太过麻烦。还是换一种方法投降吧。”
荷兰使者听了,眼睛突然一亮:有机会!
“让你们马尼拉总督带领所有的士兵,从城中列队出来,记住,不准带任何武器,否则的话就是没有诚意。你出来后,我便考虑先出售一些食物给你们。”
使者刚刚还一脸希冀,可是听到郑成功的这翻话,不由得又苦起了脸,想要恳请放松一点。郑成功却不给他机会。
“就这么办,回去吧,我的耐性有限,两个时辰之内如果马尼拉总督不带着士兵出来。那么我将永远关上投降的大门。”
荷兰使者回去,将郑成功的原话相告。
马尼拉想了半个时辰后,确定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带领着所有士兵出城,投降!
即便他想为国捐躯也不太可能,因为手下不少人已经嚷嚷着要投降了。这种纪律在大明帝国最腐朽的军队中也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荷兰人竟然做到了。
这也算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者民族习惯吧。
于是,就这样,热兰遮城被郑成功拿下来,甚至比对付那些西班牙鬼子还要简单。如果说本次战争有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没费一枪一炮,没死一个人,整支军队就在热兰遮城外吃吃饭,睡睡觉,所有的一切就搞定了。
整个台湾再被荷兰人霸占了二十多年后,终于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朱常渊接到郑成功的电话,得知了那边发生的情况以后,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就将台湾平定了,颇为意外也颇为高兴的说道:“做的不错,没辜负朕对你的培养教导。”
“将那两千五百俘虏押送回京,另外,从今天开始,你便是水师提督,这一万水师和十艘舰船全部由你来节制,接下来便去南海航行,往返于莫卧儿和我大明之间,先熟悉一下航道,万一有朝一日朕要举国西向,你便是第一功臣!”
“是,陛下!”郑成功恭恭敬敬的挂了电话,虔诚的跪倒在地上朝京师的方向磕了几个头,眼睛看着茫茫大海,其中充满了希冀和宏图大志,更有一股征服大海的野望。
台湾基本上算是和平收复,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比收复本身更为费事。那就是台湾的治理。
由于孤悬海外,明朝的时候对台湾也只是纳入而不管,几乎属于放养状态。台湾同时也是很多海盗和福建地区逃难人口的收留地,也是大明帝国的移民地。
朱常渊现在考虑如何治理台湾。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一步到位,派人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然后设置一个省,置台湾巡抚。至于上面的管理方式则是做了一些变通,不按照大明王朝固有的方法管理。
朱常渊的想法是,直接就在台湾本土施行土地革新政策,将台湾地区所有的土地丈量一遍,按照人口进行平均分配,至于本土的那些贵族,则是全部打到,按照太祖爷爷的方法,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斗地主。
然后,名义上土地是国家所有,租给农民耕种,当然了,土地的所有权一旦落入到国家手中,个人也就失去了买卖土地的特权。
这样,土地兼并现象将不复存在。
想法是好的,但是朱常渊也知道,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首先就要面对无数台湾本土的固有地主势力,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支撑下来。
本来想把自己的便宜妹夫吴伟业放任台湾巡抚,可是思前想后,觉得吴伟业不过是一介文人,而且也太过年轻,不一定能够担负起如此重大的责任。
最终,他的目光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洪承畴。
这货不但以前就干过巡抚,而且还带过兵,是个名副其实的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这洪承畴没有读书人的酸腐,做事雷厉风行,手腕也够狠!
换句话说,洪承畴其实是个狠人,虽然当年在辽东栽了跟头,但那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而狠人正适合干这种得罪人的活。
朱常渊亲自将自己这位老下属喊到宫里来作任命前的试探和谈话。
洪承畴是比较郁闷的人,之前带兵巡抚陕西,后来督师蓟辽,再后来兵败被满清擒获,再后来又投降了朱常渊。
朱常渊对他还算宽厚,不但没有责怪还委以重任,可是最近他却有种深深的危机感。身边的人,一个个高升。
严宏和朱常宁是朱常渊的老下属不错,在他登基之后混个尚书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刘为民这货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在日月岛只是个谦和的医务主任,一下子变成了医疗部的侍郎,而李保和原本只是保和堂的院长,现在竟然让人发指的晋升为了尚书。
还有罗汝才那个莽夫二货,竟然混了个王号!额,虽然他的王号还没实现,但也遥遥在望了啊。
可自己,以前手握四十万大军,更是率领五万步卒投降朱常渊的功臣,现在还是没有捞到半分好处。
洪承畴安能不郁闷?
但是郁闷归郁闷,碰到了这么一个千年不出一个的主子,他连说郁闷的胆子都没有。
今天,洪承畴的心有些起伏,因为皇帝召见他了,而且,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和人脉关系,也很快得知自己即将赴任台湾巡抚。
官虽然和他崇祯年间的不相上下,可这也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干得好,他相信升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当他面见朱常渊的时候,却被朱常渊抛出来的这一大套治理理论吓尿了。对,确实是吓尿了,因为聪明如他,肯定知道这么玩的政治后果。
必定会有御史源源不断的弹劾他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和当地的那些豪强势力分庭抗礼,进行一次水与火的碰撞。
搞不好,自己尸骨无存,搞得好的话,两者玉石俱焚。
洪承畴看着朱常渊递给他的文件,仔细的寻思上面的条目、内容还有处理措施,不知不觉间冷汗涔涔而下。
“怎么样?洪大人看的懂么?”朱常渊的整个计划都是用现代化的形式写成,他不保证每一条洪承畴都看得懂。
“臣明白了!”洪承畴将文件放回到桌子上,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不甘心的下跪推辞,道:“如此行事,臣恐难以完成重任!”
开玩笑,在洪承畴的眼中,朱常渊这一竿子打下去,整个台湾就特娘的没有富人了,也没有地主了,所有的人都回到最初的起跑线上。
这种阻力有多大,想想都可以知道。(未完待续。)
第40章 长安科技大学()
“难在何处?”朱常渊微微皱了皱眉头,如果连洪承畴这种狠人都说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理台湾比较难,那么确实是难了。
洪承畴拱手说道:“陛下让臣去台湾,臣万死不辞,但想要完成陛下所说的任务,无异于难如登天。陛下试想,那些土著地主,手中握着大量的土地不错,可那些土地名义上都是合法的,即便是朝廷也不能无故动用,否则的话,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洪承畴说的也是事实,朱常渊现在面临的境况和毛爷爷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想要将地主和诸王手中的土地拿回来,可是缺少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用强自然是可以,但是那是最后一步。
“洪大人!”朱常渊亲自拉出来一张椅子给洪承畴,洪承畴口称不敢。
“朕知道这其中的难度,说句实话,如果不难的话,朕也不会用你洪承畴!”这句话就把洪承畴抬的非常高了。
洪承畴激动莫名,差点脱口而出答应朱常渊的要求。
“你身为崇祯皇帝时的股肱之臣,朕有个问题想问你!”朱常渊眼睛异常明亮,严肃的看着洪承畴,缓慢的说道:“你说,前明时候,你们手中那么多军队,为什么和满清屡战屡败?大明无论国力、政治力量、舆论力量还是文化力量,都死死的压着满清一头,为何就是赢不了呢?”
洪承畴沉思不语。
朱常渊继续说道:“是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弱么?显然不是,朕记得李如松、李如柏、李成梁时期,大明军队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可为什么到了崇祯年间,一切都变了呢?”
洪承畴依然不语。
朱常渊问了个更加直接的问题,“松锦战役,你手中有四十万大军,为何会败给仅有十万军队的建虏,事后你可想过?”
洪承畴这次说话了,先是哀叹一声。而后道:“非是我大明军士战斗力不如建虏,当时臣的抉择也没有错误,只是军中无饷无粮,朝廷没有银子。臣不知道如何打仗。”
“若是当时你有足够的银子,你可有把握打赢那一仗?”朱常渊又问道。
“自然,臣有十足把握,若是军中有饷银,军队无哗变。臣四十万大军只需死守辽东,不出一年建虏必乱,三年全辽可复!”洪承畴信心十足。
“对,朕也是这么想!”
朱常渊的口气蓦然凌厉了起来,“太祖皇帝时期,国家每年的赋税有四千万石之多,而到了崇祯末年,每年的税收仅仅只有四百万两银子,不足太祖皇帝时期的二十分之一,你可知为何?”
“崇祯末年。税收实际上并不少,可是就是收不上来!”洪承畴是大明帝国的高官,对于这些是了如指掌的。
“为何收不上来?”朱常渊又问道。
“农民破产严重,家中尚无余粮供养妻子老人,如何能承担朝廷赋税?”洪承畴是实话实说。
明朝的税收制度,沿袭历朝历代的作风,并不是按照全国的土地面积来收税,而是按照人头来收税。
举个例子来说,某农民家里有一百亩地,家中有八口人。
那么他交税的标准不是一百亩。而是八口人。他要负担的不是一百亩地的税,而是八口人的税。
这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如果每个农民都有土地自然不会有问题,可是如果某一家破产。家中的一百亩地全部都卖了出去,从此就没有了收入,可仍然要担负八个人的赋税,这就有问题了。
反过来说,那些大地主,比如河南康家。动辄占地十八个县,可是他们家又能有多少人?算你一百个人好吧。
可是十八个县交一百个人的赋税,这不是开玩笑么?
不是,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
这是明朝中期之前的事情。
后来,张居正改革,将按人头收税变成了按人头和土地双重收税,国家的财政暂时得到了好转,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然并卵。
因为按照规定,明朝的藩王是不用交税的。
于是,很多农民或者中小地主都将自己的土地寄存到藩王的名下逃避赋税,然后只需要给藩王一定的好处费就行了。
如此种种,导致了全国赋税的一再缩水,缩到崇祯年间,国家税收不及明朝建国初期的二十分之一,自然,各种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了。
“如果朕的这个计划在全国实行,洪大人觉得日后我大明王朝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朱常渊深吸一口气,朝洪承畴说道。
洪承畴身子微微动弹,猛然想起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忽然想到,如果土地按照人口分配,如果土地禁止买卖!那结果就是,不会有地主的产生,不会有土地兼并,更不会有国家税收的减少和缩水。
如此一来,只要制度订立,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立法,只要朱常渊的子孙后代不是自己作死,大明帝国似乎就可以光耀万世,永垂不朽。
洪承畴只感觉到中华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被朱常渊真正的一语道破。
“站起来!”朱常渊的声音猛然提高:“朕可以派遣两万精兵随你入台湾,打破旧有秩序,重建新的大明帝国就从台湾开始!”
“朕委任你全权处理台湾事务,生杀予夺,可斩杀一切敢于反抗朕之人!”朱常渊眼睛微微一眯,道出了一句让洪承畴不寒而栗的话:“杀万人不用报与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