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不愤怒的世界(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你的一生又遗传给你的后代) >

第8部分

不愤怒的世界(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你的一生又遗传给你的后代)-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动的攻击 
  
    有些父母不发脾气,他们总想当个〃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但是不知为何,他们就是会想办法将自己的敌意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方说,答应要做的事却没做到,忘记了对孩子的承诺,在孩子的背后指责他等等。有这类特质的人,通常不会承认自己生气了,而会用被动的攻击策略来处理事情。因此,尽管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带有敌意的,他们却经常用一种〃与人为善〃或〃热心助人〃的态度来加以掩盖。 
  
    这类父母很容易释放出混乱不一致的信息,让孩子不知如何是好。譬如,这类父母讲的话有时候会自相矛盾:〃你穿那件衣服好漂亮喔!只不过,你一定要记得缩小腹就是了……〃做孩子的听到这句话,很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我这样到底是好看还是太胖?如果老妈讲这句话是为了让我高兴,为什么我现在心情坏透了?〃言行不一,是被动的攻击的另一种伎俩。假设,有个爸爸这样告诉儿子:〃你一定要努力用功,每一科都考90分以上才行。〃话才说完,他却把电视或音响的音量调得震天响,让孩子根本没有安静的环境可以念书。于是做儿子的不禁要怀疑:老爸到底希不希望我拿好成绩啊?如果是的话,他怎么不配合我?在这类父母的教养之下长大,小孩子通常会养成一种心理:我不管怎么做都不会赢,干嘛努力?于是,他可能会慢慢地变得自我放弃。 
  
    被父母的矛盾信息困扰得不知所措的孩子,有时候也会培养出自己的一套被动攻击策略。比方说,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态度是矛盾的,这孩子很可能就真的会在学习成绩上退步,他虽然没有直接告诉父母说〃这样我们就扯平了〃,却找到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表面上,他是很礼貌乖巧没错,却在父母亲很重视的某件事情上故意不配合。
  
  第五节:小贴士 男人比女人暴躁吗     
  
    男人比女人暴躁吗?也许吧。我在临床经验中经常碰到一些从心脏科转科而来的病人,他们的医生认为,这些病人存在着一些愤怒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提高他们心脏病发的风险。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有这方面问题的男性确实比女性多,而这一点,或许跟性别认同有关。 
  
    传统教导我们,男人应该用直接、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毕竟,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好支配的男性〃角色是受到赞扬的。愤怒等同于力量。于是,下面的逻辑就形成了:发怒、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即使我们刻意忽略这项指令,我们还是倾向于把同性的父母,或其他具有父母形象的同性长者作为我们模仿的对象,进而养成我们表达愤怒的风格。 
  
    对一个成长中的小男孩而言,父亲便成了他的榜样;这样的性别认同过程,不仅得到父亲的认同,也往往会得到母亲的鼓励因为,做母亲的害怕儿子变得不像男人。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父亲的行为模式往往已经被小男孩内化了:既然爸爸可以借由发脾气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我这么做应该也行得通。在学校,愤怒男性的模式很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一个男生如果容许别人欺负他,很可能会被讥笑为〃软脚虾〃;勇于展现自己的力气,则可能被视为〃英雄〃。 
  
    此种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在我们的文化中塑造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模式:男人就应该要暴躁易怒容易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高风险往往也伴随而来。 
  
    目前,心理学家正在积极研究此种行为模式的极端:超级阳刚男(super…masculine)。这类人通常具备下列特征:极爱支配他人、好胜心强、渴求成功、害怕亲密、对其他男性较少表现出正面的行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敌意(最后这一点应该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吧)。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在这个模式上得分越高的男性(根据量表的监测结果),忧郁的程度往往越高,婚姻的适应度则越低。另外,这些人的太太对婚姻的满意度也越低。
  
  第六节:强烈的批判      
  
    在我的经验当中,许多怒气最深的人往往也是批判性最强的人,但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他们不但不承认自己的愤怒,还经常用一种〃我绝对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的态度,去看待道德、政治或宗教方面的议题,并随时准备好要跟任何挑战其信仰的人大战一场。他们常常很快就将别人的行为(包括他的孩子的行为在内)贴上邪恶、不道德、荒谬等标签,却看不到事情的正反两面;他们不愿意妥协,也不肯承认自己其实并非万事通。 
  
    家住曼哈顿的我,有一次到中西部的某个城市演讲,谈心脏病的风险因子,如饮食、压力、愤怒等等。相较于曼哈顿的忙碌扰攘,这里的生活步调悠闲多了。或许正因为如此,许多听众在听到我演讲的内容后,脸上纷纷出现困惑的表情。愤怒?我们怎么可能有这种问题!演讲结束后,一位从事畜牧业的听众走上前来,伸出食指戳着我的胸部说(显然,他对我建议大家限制红肉的摄取量感到很不爽):〃嘿,自以为了不起的纽约人,你给我听着,你真的以为我们美国人可以放弃牧牛业而全部改种黄豆吗?〃事实上,我对牧牛业完全没有成见,我刚刚只是在谈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种种风险因子而已。但他不听,只是一味地认定:我是他的敌人。神奇的是,这个人气冲冲地骂了一大串的话,却压根儿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大发雷霆。 
  
    此外,批判性格强烈的人往往还具备一个特征,让他们不同于其他抱着坚定信念去追求社会福祉的人,那就是:这类人很讨厌受到挑战或质疑,他们甚至认为,任何人只要意见跟他们相左,就一定是错的。 
  
    想想看,一个孩子要是有这样的父母作为角色模范,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从小,这个孩子将不断地被灌输一个观念:表达不同的意见是危险的。在这样的制约下,这个孩子将不敢质疑、检讨与挑战现状。他可能会认同父母的僵化思维,并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符合父母所抱持的信仰: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才是唯一的正统,其他的都是异端邪说;你如果不是民主党员,那你一定是个嗜血好战、心胸狭窄的家伙;你如果不拥护共和党,那你一定是个胆小懦弱、没有爱国心的混蛋。再以刚刚那位我在中西部碰到的牧牛业者为例,他的孩子可能会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形成这样的想法:那些自以为是的纽约人哪有资格来指导我们该如何过活!然而,这样的孩子也可能在僵化的信仰体系中找到某种安全感,因为,它不但为生命的种种复杂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也让他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同在他眼中,自己的父母可是全知全能的。 
  
    再来看看事情的另外一面:经常遭到父母严厉的批评,又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小男孩如果不喜欢踢足球而被父亲讥笑为〃娘娘腔〃,会发生什么事?一个6岁大的小女孩如果好奇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而问了妈妈一些很露骨的问题,却被妈妈指责为〃恶心、不要脸〃,这个小女孩的心理会受到什么影响?父母可以批评子女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譬如太不爱干净、太吵、对父母太不尊重、太胖、太不用功等等,简直数不胜数。这种种的批判指责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话都属于人身攻击,而并非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响应。会讲出这些话的父母,本身通常有愤怒方面的问题他们不肯承认自己的愤怒,而将之乔装成批判与指责。 
  
    诚然,有能力做出睿智的判断是一项令人称许的优点。但是在家庭当中,如果完全从批判的角度看事情而一味否认自己的情绪,冲突反而容易产生。因为,批判会限制住讨论的空间。当父母骂小孩子〃笨蛋〃或指责他的行为〃不好〃或〃不道德〃时,亲子间的互动往往会陷入僵局,而很难展开进一步的对话,探讨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或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七节:小贴士 当孩子变得鬼鬼祟祟、偷偷摸摸时      
  
    父母如果长期有愤怒的问题而未解决,孩子很容易发展出一种对应模式:隐瞒。当他们考试考砸了,或想要把某盘限制级录像带回家时,他们心里会想,不要说比较好,因为他们已经预期到父母会有什么反应,不是板起脸孔教训一顿,就是发动所谓被动的攻击。不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他们来说比较安全,比较不会受伤。然而,当隐瞒成为亲子关系的常态时,全家人将生活在欺骗当中,永远无法用诚实的态度来直接面对问题。 
  
    因此,当父母因为孩子做了某件事而感到生气时,与其严厉地数落孩子一顿,还不如承认事实已经发生。如此一来,父母和子女才有办法进一步厘清问题的症结,看看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有什么方法可以加以改进等等。 
  
    举例来说,假设你的孩子最近经常熬夜,或者花太多时间在电动玩具上,你应该认真地去探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而不单是告诉你的孩子,他的行为很〃不好〃。如果你愿意去探索问题的根源,答案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你的孩子最近经常熬夜是因为在某个科目上(比方说会计)遇到了困难,又或者今天在学校过得很不愉快。 
  
    如果能够选择,孩子通常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尤其是如果他们理解到,放着问题不去解决而隐瞒真相,并不会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一般而言,与其命令孩子做什么,倒不如为他指出改进的方向,这样对他而言帮助更大。
  
  第八节:情感上的疏离      
  
    保持情感上的疏离,不给予赞赏,是父母用来对付孩子的另一项有力武器;对一个无助、许多事都需要仰赖大人的小孩而言,这样的状况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当父母亲对孩子的活动、需求或成就漠不关心,或说出〃你做什么我都不在乎〃这样的话来时,这样的父母有可能压抑了很多愤怒。而且,这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父母根本是拒绝沟通;孩子有重要的事情找他们谈,他们却不发一语地离开房间,或直截了当地说:〃这件事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甚至有些父母用冷若冰霜的沉默来拉开与子女之间的距离。疏离策略跟被动式攻击或过度批判的行为很像,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或操控,只是不像发脾气那么直接罢了。然而,其所造成的杀伤力却可能比打耳光更加严重。 
  
    面对这样的父母,有些孩子发展出来的因应策略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要他怎么做他都甘愿。此种想获得认同的需求很可能一直伴随着一个人,直到他长大成人,即使外在的情境变了,他依然用同样的心态去为人处事。他可能发展出各式各样的防卫机制来避免遭到拒绝,譬如变得过度配合别人,因为,被人拒绝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还有些人则是自己也在情感上变得疏离,与其指望从别人身上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还不如靠自己,这样会安全一点。相反的,也有些人变得过度依赖、过度需要别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求某种情感上的支持为此,他们可以不计一切代价。
  
  第九节:愤怒的父母永远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在怒气充斥、难得有机会得到鼓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虽然可能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因应方式,但他们在成年以后往往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很难鼓励自己、肯定自己即便他们很需要鼓励与肯定。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听到关爱的声音,因此便没有机会将这样的声音加以模仿与内化。相反的,他们内化的是否定的声音,于是他们老爱批评自己、责骂自己。 
  
    然而,有愤怒问题的人从来不肯承认自己可能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错的都是别人,需要改变的都是别人!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总是把过错推到他人身上,譬如老板太苛刻、另一半做事没有条理、孩子不听话等等当然,小孩子特别容易成为父母亲发脾气时的箭靶。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亲当中强势的一方通常习惯指责他人,吹毛求疵,想尽各种理由去批评自己的孩子:你是怎么搞的?你为什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对?要不是因为你,我们家才不会有这个问题!由于这个爸爸或妈妈是家里的暴君,而且地位不容置疑,因此他很少遭到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