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精华]大三学子必看 精品共享,精彩无限 >

第1部分

[精华]大三学子必看 精品共享,精彩无限-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学大三了;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走进大三;相信还有许多同我一样迷茫的人们;此贴仅献给希望拨开迷雾看太阳的大学生们。。。。。。 

                  当大家迷茫的时候;请给自己点一盏心灯;不要迷失在大学毕业前的洪流中。。。。。。  

                      
            如果你要问大学四年里哪一年最重要,我肯定说每一年都很重要;但如果你非要我四选一不可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大三是关键。有句顺口溜叫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经历过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浮躁,大三的学生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开始正视自己毕业以后的发展问题,考研、就业、出国成了同学们从不离口的话题。然而学校每年既要安排大一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又要处理大四毕业生就业问题,往往对大三学生的关注程度没有大一、大四学生高,造成很多大三学生面临迷茫困惑却又无人解津的现象。如果真的能在大三的时候就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点,使同学从各个方面做好足够的准备,对毕业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了明确的定位,我相信会有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情况有很大转变和提高的。在这里,我想跟各位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到了大三,会自然形成不同的群体。有学习一直保持优秀的,有沉迷网络游戏的,有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也有各类比赛崭露头角的。一些学生已经小有成果,开始沾沾自喜,而也有一部分则因为两手空空变得自暴自弃。对此,我认为大可不必。 


              失败的人可能从大一就开始萎靡不振了,而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到大三才奠定胜局。 

              你可以说大一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没有去珍惜,浪费了时光,大二的时候什么都懂了,又没有好好把握,浪费了时光。可是如果你说大三的时候还是没有抓住,那么你大学的时间就真的白白浪费掉了。大三是大学四年中韬光养晦的最佳时期。 


              步入大三的学习再不是以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而是纯粹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大三时期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大三时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三点一线,勤奋学习,还是终日赖床、上网、电影游戏无所事事,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意味着他以后将要走的路。大一大二主要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的,到了大三各个专业开始接触自己本专业的专业课。这对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可是往往很多同学却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大学学习与考试的规律,开始学会偷油、学会突击,学会逃课,学会为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害人不浅。其实,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大三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前两年可以说都在打地基,地基打的牢不牢就看大一大二的努力程度了。有人会问那我大一大二没打好基础,是不是就无法继续学习下去了呢?也不是,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很多有志气的学生都是在大三奋起的。即使大一大二离拿奖学金很遥远,可是到了大三却拿到了不菲的奖学金,让所有同学刮目相看。原因就是,只要你肯学,你就会有收获。世界是公平的。大三才是真正成就人生的转折点。所以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失败的同学应该重新认识自己。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和充电的黄金时期。学业负担不重,业余时间充裕,可以把大段大段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比如英语不过关,可以专门功英语;专业知识不过关,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社会知识不过关,可以多接触社会去了解,去体验。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了感觉很遗憾,觉得大学教育有问题,没有学到东西,其实重要的不在于大学教育本身,而是在于自己没有去努力,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如何给自己正确定位很关键。今后选择什么样的路所需要做的准备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找工作的人平时更应该多关注社会信息。坚持每天都要听听或看看新闻,常买些时事类的报纸杂志看看,实在没经济条件可以多往图书馆跑跑,多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别人的看法,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有助于大家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敏感神经,也尽量避免成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多读一些名人的传记也很有好处,不仅增加自己的视野,也可以从别人的经历当中品位出很多生活哲理,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决心。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候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做家教,不仅锻炼自己,还可以赚点外快弥补生活家用。但是到了大三尤其以后面对找工作的同学来说还是不希望大家再做家教。家教只能算做初期打工的方法,既简单又方便,不会占用自己太多时间还很轻松就赚很多钱。但是大三与大一大二不同,时间不如大一大二那么紧张,所以可以考虑找一个更接近社会的工作会比较好,如果真的找不到再回头做家教也不迟。在大三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能够锻炼提高能力的工作是最好的了,比如说管理类的学生去企业帮着做做项目,为企业做企划,帮企业做做调查,写写文章等等,这是真正能够提高自己思维与思考能力的活动,可以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有些同学如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多多参与学校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方法简单,学校还给提供支持资金,到最后如果做的不错还会得到一个奖次证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一此了解社会的好方式,多邀几个同学,在项目中建立感情,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说,真的会从项目中学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当然,要做好是要下一番真工夫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做一些社会调查是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最好的一种方式了。因为社会调查不仅可以从一定层面上了解社会,也可以方便学生从调查中总结分析数据,整理成文,所以建议大三学生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 


        而对于那些困惑于找工作和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你已经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你又确实无意成为学者的话,那么直接工作会比读硕士更节约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得到相同工作机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尽管学历上有差距,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的起点,却是一样的。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都有一个错觉,认为有了更高的学历就会有更多的机遇。其实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如果你根本没有做学问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只有稀里糊涂地混个含金量很低的学位。而此时你已经相对失去了年龄优势,自身的可塑性变得更差了。在竞争公务员或者教学、科研岗位的时候,你或许比本科生有优势;但在市场的标准面前,你却仍然没有资格骄傲。而对于那些本科所在大学或者专业不理想的同学,我想考研确实会是人生的重大转机。但是,假如你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在哪里,仍然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那么两三年之后,你很可能还是会痛苦地徘徊在十字街头。不是说现在大家都拼命地去考研不对,而是提醒大家一句:上了研究生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对未来的期望值就可以调高很多。这很可能只是两三年的缓冲期,你应该做的,是对照那些本科毕业就能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的同学,尽可能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在大三期间还应该注意的是交际的培养。大三时期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人际圈子有了微妙的变化。相对要好的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求职一族,考研一族,留学一族等等,根据个人不同的交际情况交际圈会有很大不同。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交际圈也尤为重要,这几乎就代表着本人的兴趣及志向。有句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交际圈开始向班级外扩展。相对而言要比大一大二的时候复杂了一些。有跨专业的,有高低年级的,有校外朋友,还有社会上认识的不同类型的人群。交际圈广泛固然是好事,但大家一定要学会慎重结交朋友,有道是朋友在多也抵不过一个知己。有的人觉得自己到了大三不仅交际圈变小了,甚至变得孤独了。这也很正常,需要自己开导自己。学会孤独就学会了生活。人大了心事也会变重,尤其大三时还对自己的前途有着种种迷惑,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迷茫困扰和寂寞折磨。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孤独有时会成就伟大灵魂。 


        大三生活别虚度,好好把握,一定会为自己打造一片灿烂的新天地!
        

我们骨子里仍然相信自己会走出阴霾     
      我们终于进入了这个社会。从此结束了被学校老师看管的生涯,结束了做父母乖宝贝的日子,也结束从父母兄长那里拿钱的幸福时光。 
        我们从家里搬了出来,提着自己半新不旧的行囊找了间不能再廉价的破房子租了下来,开始了闯荡的生活。 
        我们的眼光充满了好奇,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激情,我们的钱夹却空前的瘦小。 
        在面对第一个老板第一批同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慷慨激昂,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我们幻想很快就可以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希望从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找到一点点骄傲的资本。 

        可是渐渐的我们才知道,其实现实和自己的理想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发现了老板是多么的阴险狠毒同事是多么的势利小气工作是多么的枯燥无趣,我们也发现了房租水电气费把人愁死了。发薪的日子总好像遥不可及;商店里的东西仿佛只是为别人摆设,我们还发现了只有周末跑到母校瞎逛才感觉释然;只有和老同学一起聊天玩耍才真正开心,只有在步行街上看美女才不无聊。 

        渐渐的我们也学会了泡吧,酒吧迪吧水吧网吧玩具吧都是我们打发无聊时间的场所。可是我们还是泡不到妞,以前自以为是的那些爱情理论泡马子技巧在金钱时代都是狗屁,都出奇的苍白无力。于是我们感叹世界变得太快,快得让我们这些穷小子根本就无所适从。 

        渐渐的我们也变得深沉起来,不再为一个很幼稚的笑话就哈哈大笑,不再动不动就乱发牢骚,也不再把内心深处的秘密轻易地跟别人诉说。我们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成熟还是消沉,对着镜子看,却发现里面那张脸陌生得可怕。 

        渐渐的我们似乎大彻大悟了,什么都看透了,一切都虚无缥缈了,然后我们什么都很漠然,坐公交车也不让座了,看到小偷偷东西也懒得理了,吃点小亏想想也就算了,但是我们却在每天下班之前发愁晚餐该吃什么了,在大家一起喝茶的时候盘算着自己要不要买单,在临睡 
      之前把这个月的开支算了又算。 
        渐渐的我们感觉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没有钱没有名没有地位,身高也太矮了皮肤也太黑了长相也太难看了,什么都要看人家的脸色,走在哪里都似乎低人一等,有时真恨不得割脉上吊服毒跳楼自行了断。 

        渐渐的我们也不想看书了,也不想谈理想了,也不想谈前途了,也不想花太多精力胡思乱 
      想。我们也不想听音乐了,也不想看电影了,不过倒时常看些成人的碟子,交流些黄色的笑话。我们开始沉迷于酒液里,沉迷于方城中,沉迷于低级场所内。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亲情的感觉越来越遥远了,除了在梦中偶尔回到家乡之外,我们顶多可以借助一条冰冷的电话线和家人说说一些开始偏离生活的话,却看不到老爹老妈又长出了多少根白头发又多了几道皱纹。 

        看到有人在球场上酣战,我们似乎也想上去来两脚,其实很久没有运动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 
      我们再跑多远了,而且几乎荒废的球技让我们怀疑自己那些踢球的年岁是不是上辈子的事。 
        望着满街穿着前卫的少男少女,我们开始表现出厌恶的表情,却忘了自己前些年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遇到在大庭广众之下举止亲热的学生情侣,我们的目光也变成了不屑,并恶狠狠地骂他们伤风败俗。 

        经过彩票销售点的时候,我们忍不住也掏出一点本该买书的钱来买几注,然后 
      天天做梦中了五百万之后多少万买房子多少万买车多少万胡乱挥霍,可是每一次开奖 
      虽然屡屡有人中头奖却始终与自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