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飞龙全传 吴璿 著 >

第69部分

飞龙全传 吴璿 著-第69部分

小说: 飞龙全传 吴璿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见征云黯黯,杀气濛濛,戈戟如林,旌旗似雾。有诗为证:
    征旗南指北军来,战鼓频敲震地雷。
    此去鹰扬成伟绩,管教兵胜凯歌回。
    大军一路无词,不日已至南界关。关主总兵官董清预备行宫,前来接驾。君臣进关住下。
    早有哨马报入南唐。唐主大惊,急召众巨商议退敌之策。文武俱备无言,惟有元帅刘仁赡辞气从容,近前奏道:
“主上且勿惊慌。自古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往时大王要救西蜀而霸一方,不意事机不密,先被周师入境,今若张皇无
策,岂不被蜀人耻笑?为今之计,正宜大兴六师,与周将拒敌。至于成败,未可知也。”唐主听其言,即以刘彦真为统
军节度使,刘仁赡为清淮节度使,领兵五万,至淮、扬二州与周师拒敌。又命国师文修和尚督兵五万,到清流关教应。
那刘彦真领兵至凤阳淮西,备列战船数百号于淮河,以攻周之浮梁,旌旗相接,兵势大振。
    周将前军李谷,因攻寿州不下,又闻唐兵已至淮西,大布战船,遂与众将议道:“我军素来不习水战,若他断我浮
梁,背腹受敌,无可生之路。不如退守浮梁,待圣驾到来,再行进取。尔等以为何如?”请将议论不一,或欲乘势邀击,
或欲退守浮梁。李谷犹豫未决,差人具奏世宗,一面移兵退守浮梁。世宗得奏,急差官止住李谷,不要退兵。又差大将
李重进领兵直趋淮上,与唐兵接战。重进因粮草未集,不能前进。李谷闻知,急差人奏于世宗道:“南唐战船连日进淮,
水势日涨,万一粮草未集,所为大虑。愿陛下驻辇陈州,待李重进兵马到来,臣与他渡淮,探彼战船,可御浮梁,立具
奏闻,万勿轻进。不然,厉兵秣马,秋去冬来,使彼疲于奔走,然后一鼓而可擒也。”世宗得奏,对匡胤道:“李谷之
计亦可然之。”匡胤道:“太缓。今两敌相遇之际,势成骑虎,岂宜有待?陛下且优诏答之,使其与重进合势迎战,必
收全功。”世宗允诺,即下诏示之。
    却说唐将刘彦真闻知李谷退守浮梁,心中甚喜,欲引兵直抵正阳。刘仁赡与池州刺史张全约力止道:“我军未到,
彼兵先退,是畏公之威也,何必与战?万一有失,追悔无及。”刘彦真不听,自引所部兵马而行。仁赡与张全约道:
“刘公不听我言。此行必败。我与公只宜登城而备,庶无所失。”全约从其言,即领兵将靠淮而守。此时李重进得诏,
引兵渡淮,与唐将交战。刘彦真兵马屯于安庆,连营十数里。李重进登高望见,对众将道:“如此兵马,破之甚易。”
乃令部将曹英引兵三千,从上流而进,出其不意击之,必获全胜。曹英得令,引兵去了。
    次日,李重进结阵以待。刘彦真提枪拍马而出,手指重进骂道:“无知竖子!
    好好退兵,免受杀戮;不然,叫你顷刻亡身。“重进大怒,抡刀直取彦真。彦真正待接战,背后踊出一员大将,名
叫张万,大叫道:”主将且休动手,待小将生擒此贼。“说罢,吼声如雷,手提大斧,杀奔前来。两下呐喊,战鼓频敲。
二将刀斧并举,约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重进佯败而走,张万随后赶来。重进见张万来得较近,按住了刀,弯弓搭箭,
背放一矢。张万未曾提防,躲闪不及,应弦而倒,可怜一员勇将,死于非命。有诗赞李重进道:
    射柳穿杨艺术奇,当时敌将竟难支。
    临兵入阵山川暗,斩将归营日色低。
    刘彦真见折了张万,心中大怒,挺枪来战。重进回马相迎。二将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战有百十余合,胜败未
分。忽听一声炮响,曹英引三千生力军从上流杀来。彦真料不能胜,勒马便走。曹英乘势追来,唐兵大败。彦真走不数
里,又见山坡后旗幡招展,金鼓喧天,一彪军冲出,当头一将,乃是李谷步将王成,因领兵来与重进会合,见唐兵败来,
即便阻住去路。彦真进退不得,只得与王成死战,未及三合,彦真坐马力乏,前蹄一失,把彦真颠翻在地,被周兵赶上,
乱刀砍死。有诗叹之:
    堪怜惯战杰英俦,兵马齐攻血逆流。
    早识贪功偏丧命,何如保守万全谋。
    李重进听知刘彦真被杀,引兵急进大杀,唐兵死伤殆尽,掠其辎重盔甲不计其数。
    刘仁瞻见势不谐,收拾彦真部下残兵,同张全约及所部之兵退守寿州,星夜差人告急于唐主。唐主闻刘彦真全军尽
没,惊得魂不附体,急召众巨商议。枢密使陈景文奏道:“周师奋勇而来,彦真新丧,若与之战,吾军必败。主公可命
大将屯守清流,以拒周兵。”唐主依奏,即差大将皇甫晖、姚凤二将领兵一万,往清流关同国师屯扎,以拒周兵。二将
领旨,带兵而去。
    却说李重进夺了凤阳城,差人于世宗处报捷。世宗大喜,即加授重进为都招讨,敕令进兵取寿州。重进得旨,引兵
来取寿州,离城五里下寨。次日,重进领兵至城下,分拨攻城。那城上灰瓶炮石如雨点打下来,把重进之兵打伤无数。
当时一连攻了二十余日,城不能下。重进闷坐帐中,无计可施。忽报元帅赵匡胤引兵来助。重进接见,诉知城郭坚固,
刘仁赡善守,急切难下。匡胤便往城下看了一遍,对重进道:“如此坚固,更兼善守,待老吾师。当用奇兵以破之:汝
可引部兵离城十五里屯扎,诈言军中缺粮,故为退兵之状,可选精壮军士埋伏要路,待他追来,伏兵杀出;我再以精兵
过击,前后夹攻,城可下矣。”重进依计而行。
    次日,探马报入城中,言周师一夜退去,不知何故。刘仁赡差人出城于四处打听,回报道:“他军绝粮,故此回军,
恐我军追赶,在十五里之外扎营,为缓兵之计。”当下都监何延锡挺身而出道:“周师粮尽而去,乃实情也。元帅当出
兵追之,使彼不敢再来。”仁赡道:“周将诡计极多,莫非有诈?量此决是诱敌之计,不可追也。”何延锡道:“元帅
疑之太过,何日可胜周师?”遂不听其言,领兵五千,私下出关,杀奔周营。李重进见了,故作慌张,拔寨而起,三军
故意叫苦,尽弃枪刀而逃。何延锡见此情形,心中大喜道:“今日天赐我成功也。”即便驱兵掩杀。
    将及五里,忽听得一声炮响,林子里伏兵齐起,长枪巨斧,冲杀出来,当头一将,乃是曹英,大喝道:“贼将往那
里去?”挥刀劈面砍来。何延锡大惊不迭,急举手中刀来迎。未及五合,曹英手起一刀,斩延锡于马下。周师势盛,唐
兵大败。匡胤领兵抄出袭杀,乘势攻打寿州。刘仁赡力不能支,只得带领残兵,退守泰州去了。
    匡胤遂取了寿州。
    李重进、曹英回兵,会合于城中,迎驾到寿州驻扎。匡胤率众将等朝见道:“赖陛下洪福,已取寿州。”世宗大悦
道:“二御弟建功不小,朕心嘉悦。”匡胤复奏道:“李重进兵马据守淮河,不宜轻动。李谷安住正阳,亦是要紧。臣
愿督兵,径取清流关,以得胜之兵,回取滁州,则南唐指日可破矣。”世宗道:“御弟之策甚善。”
    匡胤辞驾,提兵至南界关,总兵官董清接进参见。匡胤问道:“南唐可有人马来犯关么?”董清道:“清流关守将
姚凤、皇甫晖,不曾犯界。只有同守的一增,名文修和尚,骁勇非常,又有金铙,十分利害,几遍前来攻打。众将恐有
疏失,不敢出敌,只惟紧守而已。若元帅不早亲来,此关终于难守。”匡胤道:“彼若有人来犯,尔可依旧严防,俟我
明日出兵破他。”
    次日,匡胤升帐,众将上前参见。早有探子报进城来:“外有一和尚讨战。”
    匡胤遂问两行众将:“谁去会他?”只见旁边闪出一员上将,应声道:“末将不才,愿见一阵。”匡胤视之,乃是
御前都尉将军王壬武,系铁枪王彦章之孙,善使一条浑铁枪,有万夫不当之勇,生得身长一丈,黑面黄须,立于帐下,
要去出战。匡胤大喜道:“将军出去,须要小心。”王壬武应声:“得令。”出了中军,结束停当,提枪上马,领兵三
千,放炮出关,摆开阵势。看那对阵一个和尚,但见:
    头戴一顶金线毗卢帽,身穿一领盘龙黄袈裟。腰悬一口吹毛戒刀,手执一根浑铁禅杖。足穿麻履,身坐红驹。面目
狰狞,不谙蒲团跌坐;行为的勇,只知行伍冲锋。
    那文修和尚一马当先,大声喝问:“来将何人?”王壬武道:“贼秃听着:吾乃大周天子驾前大元帅南宋王帐下都
尉大将军王壬武便是。贼秃你也留下名来,俺好记功。”文修道:“不须问得,洒家乃南唐王驾下护国禅师,法号文修。
汝今枉来送死,洒家当与你解脱。”王壬武大恼,拍马上前,一枪照文修刺来。文修举禅杖急忙招架。二人大战有三十
回合,文修抵敌不住,拦开王壬武之枪,回马落荒而走。王壬武拍马追来。文修听后面銮铃响近,就伸手往袋中取出一
扇金铙,叫声:“佛祖爷爷,弟子今日要借法宝了。”说罢,将金铙抛在空中,红光如电,射人眼目,照着王壬武头上
劈来,势如飞燕。王壬武一见,慌忙无措,躲闪不及,早被一劈,翻身落马,可怜死于非命。正是: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败兵报入关中,匡胤闻之大怒,便问:“谁敢出去与王壬武报仇?”众将皆惧金铙利害,都不应声。匡胤怒气填胸,
叫声:“备马!”即时全身披挂,上马提刀,带领众将出关,来到阵前。文修正在讨战,只见关内拥出一将,威风凛凛,
相貌堂堂,心中暗自称异,上前问道:“来者莫非南宋王么?”匡胤道:“既知我名,尚敢逞强助恶,伤吾爱将,情实
可恨!吾今誓必斩汝,莫要后悔。”文修大怒,催开战马,举杖就打。匡胤抢刀扑面交还。二人战至二十余合,那文修
虚晃一杖,回马诈败而走。匡胤大喝道:“贼秃往那里走?”随后赶来。赶有三里之外,文修照前祭起金铙,照匡胤顶
上劈来。匡胤看见,把头一低,叫声:“不好,吾命休矣!”
    心中一急,泥丸宫早现元神,只见这赤须火龙伸爪,把金铙抓住,不得下来。文修见了大惊,道:“原来南宋王乃
是真命,我几乎逆天,坏了大事。”遂把金铙收了回来,下马立于道旁。看官,那匡胤顶现真龙,难道没有兵将看见?
兵将既见,诉知世宗,那得不疑?不知匡胤追赶文修,已有数里之远,这些军士落在后面,未曾上来,又不存心,自然
不曾看见。这正是:
    圣主有百灵呵护,贤臣致诸福维持。
    当下匡胤转眼醒来,见文修立在旁边叫声:“真主休罪。山僧不识天理,几乎妄行,从此不敢再犯矣。”匡胤见此
光景,不知所以,只得答道:“长老既已出家。
    何不归山焚修,在此红尘图甚功名富贵?“文修道:”真主有所未知。山僧原是陕西风雪山演教寺住持,只因殿宇
坍塌,佛像淋漓,山僧立愿修建,特地下山募化于南唐主。蒙唐主许下周兵退去,差官建造,为此前来助他。不想今日
遇了真主,险些山僧获罪于天,无可解脱。“匡胤道:”长老既然募化而来,休管两边闲事,且请回山。期在事平之后,
不才当来装金建寺,独力成全,决不虚谬。“文修大喜称谢,即便弃下马匹,飘然去了。匡胤勒马回程,将次半路,见
前面兵将蜂拥而来。
    那众将接着匡胤,便问追赶和尚消息。匡胤道:“被我良言解劝,已弃此归山矣。”
    众将各各欢喜,簇拥回关,设席称贺。
    次日,匡胤领兵直抵清流关外,放炮安营。探马报入关中,皇甫晖与姚凤商议道:“寿州已被周师所得,文修长老
一去无音,今周兵又来攻城,恐非其敌,不如撤兵退保滁州,拆桥自守,方可万全。”姚凤道:“不可。此关乃必争之
地,若不守此而退护滁州,周师攻取,如何抵敌?”皇甫晖不听其言,竟撤兵向滁州去了。
    消息传入周营,匡胤不胜之喜,对马全义道:“此天助吾也。此贼以此关为不足惜,退守滁州,断桥自保,真不知
兵者也。盖滁州非冲藩之地,吾既得清流,千军万马,岂惧滁州一桥乎?公可引五千兵,即时取木作筏,乘彼未定,吾
军掩至,破之如抬草芥耳。”马全义领令去了。于是,匡胤亲率大兵,相继而进,采取滁州。有分教:攻一城,拔一城,
势如破竹;战一阵,胜一阵,形似吹灰。正是:
    天意既经厌伪命,人心自是向兴朝。
    毕竟赵匡胤怎的取城,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回 郑子明斩将夺关 高怀亮贪功殒命
    诗曰:
    广场破阵乐初休,彩纛高于百尺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