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好孩子.好习惯 >

第2部分

好孩子.好习惯-第2部分

小说: 好孩子.好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感到欣慰的是,小娜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感冒,体质增强多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明智的父母无不把体育放在首位。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他认为“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家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是使敌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说到人,鲁迅说“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鲁迅唯一的儿子海婴“健康、活泼、顽皮,丝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九一八事变”后,海婴被误认为是日本孩子而挨了揍。可以说,鲁迅教育其独生子女亦遵循“先兽其身,后养人心”的规律。

  我以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如何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我的教育建议是:

  如果您发现孩子不太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您可以建议孩子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周围的群体交往。如果您发现孩子有些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害羞:就可以建议孩子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进行锻炼,如游泳、轮滑、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活动,这些活动大多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胆小等心理障碍,战胜困难。

  如果您发现孩子经常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那么就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活动,这些项目对于锻炼人的果断性具有很大作用。如果您发现孩子性情急躁,爱冲动:最好能多带孩子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益于人稳定情绪。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自信心不够强: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如跳绳、俯卧撑、做广播体操等活动。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以后,您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如果您发现孩子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就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如果您发觉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给孩子找几个对手,让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多运动的孩子更安全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有一篇文章说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兄弟,一个叫双双,一个叫对对,他们在游泳池里是两种表现:一个套在救生圈里,还胆怯地离不开父母;另一个却像一条鱼一样,在池中钻来钻去。原来这两个兄弟出生后不久,妈妈即赴美留学,带走了双双,而把对对留给了奶奶抚养。

  奶奶带大的对对,受到的是百般呵护的照顾,连托儿所幼儿园都没去过,始终在家里受到悉心的喂养照料,可是受到如此照顾的孩子,却经常受伤。对对3岁时一次不小心摔倒,摔成了右腕桡骨骨折,5岁时骑四轮童车摔倒,发生了脑震荡。而那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双双,跟着妈妈在美国长大,则是吃了不少苦。从小就在一个黑人家里办的家庭托儿所长大,跟几个黑孩子在一起爬,不到两岁就扔到水里学游泳。但没想到的是,相比较之下,双双比对对能耐多了,他不光游泳好,还能骑两轮自行车,还会蹬滑板和滑旱冰,而这些运动,对对是一样也不行的。

  这让我不禁想到,越淘气的孩子越不出事,越安全;越是放到保险箱里的孩子,反倒容易发生意外,更不安全。

  而这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些父母并不明白。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不让孩子多做运动,理由仅仅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其实,父母越是担心孩子安全可能结果是越不安全。德国有一份重要报告《给儿童更多安全》,报告指出,在德国每年有180万儿童出现事故,但是发生事故的是那些不经常运动的儿童。因为经常不运动的儿童,缺少经验、力量和技巧,而这些正是日常生活中从事最基本的运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缺少的话,一碰到什么东西当然就容易受伤。

  我的女儿孙冉在她的《成长悟语》(华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一书中提到,中国学生比日本学生学习刻苦,但在体育锻炼方面,的确远远逊色于日本学生。

  她写道: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日本孩子的体育锻炼非常多,体质也好于中国孩子。日本的学校从初中到高中都有强制性参加的课外活动,其中有众多体育项目的运动部,还有家政部、音乐部、英语部等等。参加运动部的学生,一天的运动量极大,而且假期里也有集训。就连小学生,假期里也要每天早起到学校做早操做运动。所以日本孩子的体育锻炼机会是非常多的。而我们呢,就拿我所在的北京地区许多中学来说,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而且体育课上真正在运动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在闲聊、打闹,或是干脆回班学习。课外的运动时间几乎接近为零。这就造成了中国孩子的体质不断落后于日本孩子。

  我的好多同学在学校里都和日本的学生打过球赛,据他们说:我们的体力根本无法和日本学生比,冲撞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我还有一位在日本上过四年学的同学说:“日本学校里的体育训练似铁人集训,但真的练就了一副好体格。”我的研究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运动时间两小时以上对比:日本21。3%,中国6。3%;三小时以上对比,日本21。3%,中国仅为1。3%。

  孙冉在调查中还发现,日本学校为了养成学生爱运动的习惯,对假期里早晨到学校做操的学生签到盖章。这样,全勤的学生能得到各种奖励,如食品、图书等(在全日本书店通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热情。结果,61。1%的日本学生养成了运动习惯。孙冉惊叹:

  “众多的体育锻炼机会使得日本学生的运动时间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可以说日本一所普通学校的运动量接近于中国的体校!”

  其实,天下的青少年谁不喜欢体育运动?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做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小学生第一喜欢的课就是体育,占20。1%,其次为语文15。4%、外语14。4%、电脑13。5%。在初中学生喜欢的课目中,体育排在第三位,占11。1%;第一位是数学19。7%;第二位是外语17。8%。

  中小学生喜欢体育与他们天性好动有关。可是在中国,有多少教师与父母会认为体育特别重要呢?因为沉重的现实教训了大家,决定孩子命运的可能是语数外,而不是体育。否则,为什么高考体检完全合格率只有15%呢?

  或许会有人以升学与前途为理由来辩解。可是,一个影响生长发育也包括摧残智力的罪恶怪圈,值得拥有5000年文明的民族往里钻吗?真正有爱心的父母与教师,怎么会为功名而牺牲孩子的安全、健康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要过于心疼孩子。把出生不久的婴儿放进浴池或游泳池让孩子挣扎,2~3岁的孩子就独立地开碰碰车,横冲直撞,这样的情景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可在我们国家,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总想着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惟恐孩子摔了、碰了、哭了,动不动就命令孩子:别动!别跑!小心点!其实孩子天性是好动的,父母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出事而不让孩子多运动,相反地,父母应该要“袖手旁观”,“狠”点心。

  为孩子报班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的父母也想在周末或假日让孩子参加一些运动训练班,增强孩子的体质,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必须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征询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喜欢、不同意的话,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有些父母是先帮孩子报了班,回头再告诉孩子,孩子不愿意去,父母就类似于劝说一样,已经交了钱,怎么办呢?这是一种“威胁”,会让孩子无法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可能带来的后果是让孩子会更加讨厌运动。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运动计划。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不是一时兴起就可以达到的。父母应该和孩子拟定一份明确的运动计划,并且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地参加运动,使家庭形成一种崇尚体育运动的氛围。

  相关链接

  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人体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机体协调能力得到提高。科学工作者在对出生6周的婴儿进行脑生物电流测量时发现,长期对婴儿进行右手的屈伸练习,能加速大脑左半球语言区的成熟。这足以表明体育运动有助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儿童教育应特别重视体育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体育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儿童的身体训练要在智力训练之前,即体、德、智这么一个顺序。

  我在研究中日教育比较的时候有特别深的感触,一个国家要强盛,就要特别重视体育。没有体育的振兴,就没有国家的强盛。我发现一个很让我惊讶的数字,你能不能想到,中国1990年普及小学教育的水平(97。8%),几乎相当于日本83年前的水平,日本小学的普及率在1907年就已经达到97。3%。甲午战争发生前的1891年,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3%;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小学教育普及率最高的1946年也只有20%,你可以看到这两个数字差别是多么大啊!我们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中国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了学校,几千年来日本都向中国学习啊,后来我们大大地落后了。日本民族振兴,大力兴办教育,普及很快。

  而且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惊讶,日本二战战败之后,多困难啊,但是1954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一个《学生给食法》。什么叫给食法?日本的中小学生每天中午可以吃上营养餐,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吃了,普及率在96%以上,每个中小学生每天可以喝上一杯牛奶(200~300毫升)。大家可以想想看,今日之中国,有多少中小学生可以吃上营养餐,有多少个中国孩子每天可以喝上牛奶?丘吉尔称赞日本的做法是“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我们过去把日本叫做小日本,小日本喝牛奶喝得长高了。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都超过中国孩子,胳膊比我们的粗,肺活量比我们的大,耐力比我们的强,你说这是不是较量?日本怎么提供的营养餐?家庭交什么钱呢?家庭交营养餐原料价格的50%,其他都是政府投入,用各种方法筹资。我们中国现在的营养餐,基本上还是市场运作,管理、监督不严,结果老出现学生中毒的事件。为什么中毒呢?这个企业经营营养餐是要赚钱的啊,他要降低成本,增大利润,有人要发黑心财啊!2003年连续发生中毒事件,辽宁海城市就有3936名小学生中毒。

  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事啊!值得欣慰的是,有些父母开始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即家庭教育从培养孩子运动习惯入手。我的朋友康健先生就是一个范例。

  康健是北京大学教授兼北大附中校长,他的儿子康康出生时,体重只有5。2斤,令父母有些失望。于是,康健决定实践他独特的健康第一、体育为主的家教方针。

  之所以把体育作为头等大事,康健说:“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的父母是医务工作者,他们认为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所以给我起名叫康健,反过来就是健康。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热衷于户外活动。二是我很早就读过洛克的《教育漫话》,他在教育中突出的特点是关注人的健康。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意识到,无论做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身体素质。”

  从儿子刚会走路到初中毕业的十几年里,康健每天都带儿子进行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从未间断。当儿子入学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后,坚持运动碰到了不少矛盾。可是,康健依然认为,还是体育最重要。他说,提早为孩子在智力上做选择,也就是学习琴棋书画等特长并不明智,应让孩子长大后自己选择。

  康康上小学高年级时,快放寒假了,学校里有两个训练班要活动,一个是专业足球班,另一个是学校奥数班,康康只能选择一个。康康喜欢数学,也很喜欢足球,但他没有勇气到足球班去,因为足球训练强度很大,而且要住宿。这时父母的态度就很重要。康健知道孩子在体力方面不如别人,但他想让孩子经受一下磨炼,知道普通人和专业运动员的差别。于是,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