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战车上有三个弓箭手,周围一百九十七人从外到里分别是盾牌兵、刀斧手,长矛兵。三百辆战车,九百个弓箭手,在与匈奴骑兵相距八十米的距离上开始射击。
“嗖嗖嗖——”
九百支弓箭从天而降,黑压压的射向匈奴骑兵。蒙恬选择的位置是背风而立,强劲的风从身后吹过,箭的力道借着风势向前射去,只听一声声惨叫,匈奴骑兵数百骑应声落马。
匈奴逆风而行,风雪吹的几乎睁不开双眼,面对突如其来的箭矢,毫无防守之力。落马着被自己士兵践踏,瞬间死无全尸。
而这一切,匈奴人视而不见,对于死人,他们见的太多了。
战车上的秦军开始了第二次拉弓射箭,顺风而射,让有效射程增加了一半,也让拉弓的轮次数增加了一次。这样,秦军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四十米以及九百支弓箭。
五轮射杀,匈奴骑兵中箭落马着已过三千人,加之自相践踏,待冲到秦军战车大阵时,已然伤亡五千余人。
“稳住阵脚!”
一声高呼,匈奴骑兵与秦国战车相互碰撞,速度之快借着冲力相撞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碰撞之声。秦军战车两旁的铁刃锋利无比,战车身后的方阵密不透风,一时间匈奴骑兵人仰马翻,只听秦军阵中有人高喊:“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
顷刻间,秦军的兵刃毫不留情的刺进已冲入阵中的匈奴人的体中。
56。…第五十五章 大败匈奴3
秦军以战功立国,以战功得天下。面对如此凶神恶煞,一个个如打了鸡血一般奋不顾身。
盾牌兵的保护,让身后一百多刀斧手有了藏身之地,面对跌入阵中的匈奴骑兵,立刻将其砍杀殆尽。
数米长的长矛,架在盾牌上,直挺挺的对着匈奴骑兵的方向,与战车前方的棱刺交相呼应,像一根根钢牙镶在方阵上。
而匈奴骑兵也不是吃素的,骑兵的最大优势就是冲杀,只要不停的向前冲,这股力量是难以阻挡的。匈奴人在草原驰骋上千年,深知此道,不管前方的骑兵战死多少,后面的人都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冲杀过去。
两军终于混战成一团。十万匈奴骑兵在秦军一阵狂轰滥炸中损失了近一万人,但是在兵力上依然保持着绝对优势。他们居高临下,用手中的弯刀砍向马前的秦军步兵,一股股鲜血喷发出来,与漫天的雪映衬着。
然而,秦军虽遭受冲击,但方阵没有乱。战车之间互相接应,彼此相连,让每一个匈奴骑兵都感觉到几乎到处都是秦军。此消彼长后,匈奴人并没有在兵力上占得便宜。
匈奴骑兵没有做停留,他们在越过战车阵时做了短暂交战后继续向前攻杀着。他们在竭尽全力将骑兵的速度发挥到最大值。
这样的力量是很可怕的,眼看离秦军步兵方阵不足百步,步兵方阵只有长矛长剑,没有战车盾牌掩护,如果被骑兵这样活生生冲过去定然损失惨重。
就在匈奴人暗自得意之时,蒙恬一声令下将一个个铁钉般的金属从步兵方阵后面扔了过去。这是一种专门对付骑兵的一种阴险之术,马蹄踏上铁钉定然失去平衡,而士兵们也会因此而跌落马下。
匈奴人眼睁睁的看着满天密布的如飞鸟般的东西洒落地上,来不及多想一匹匹战马就应声跌倒在地。这些经过专门打磨的铁钉异常锋利,马儿被刺中后根本受不了,一匹匹仰天长啸,骑兵也不计其数的被践踏之死。
战场上,兵不厌诈!
秦军步兵方阵依旧不动如山,他们等待着匈奴骑兵的到来,两千个方阵如同两千个巨型刺猬立在天地中,时刻准备着刺向敌人。
匈奴的冲杀速度降了下来,有的士兵甚至开始调转马头向回逃去。前后践踏,互相指责大骂,依旧挡不住兵败如山倒的态势。
两军正式交战了,匈奴骑兵如同强弩之末般的迎面撞向满是长矛的步兵方阵中,一个个如刺猬般被穿个透心凉。秦军看匈奴先锋军已全部入阵,也顺势分散开来,如同训练至下而上的刺入马上骑兵的身体。
渐渐的,匈奴骑兵的马蹄声变少了,夹杂着匈奴话的咒骂声渐渐低了。二十余万秦军围住失去统一号令失去冲杀能力的匈奴骑兵近乎屠杀的疯狂砍杀,伴着黑夜呼啸的北风诠释着铁血时代的文明。
匈奴单于感觉情况不好,虽然他不能实实在在的看见前方战场到底局势如何,但根据声音导向与经验判断自己的士兵严重处于劣势了。只见他一声令下,战鼓敲响,令旗指向前方,二十万骑兵随之冲杀过去。
秦军的战车阵没有继续向前与其对冲,毕竟再往前就脱离中军,孤军面对匈奴骑兵是非常危险的。面对骑兵之时,战车阵尽可能的保持着防守阵型,利用战车为掩护以致让匈奴骑兵冲杀的力度减弱些。
二十万匈奴骑兵如狼似虎的挥舞着战刀,一柄柄弯刀无情的砍向被动的秦军战车阵。秦军无力的回击着,借着盾牌与长矛与敌人周旋,一时间竟处于劣势。
匈奴骑兵依旧一如从前,越过战车阵之后直冲蒙恬中军,然而拦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两千个百人步兵方阵。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同胞尸横遍野的时候,心中的愤怒更加彻动。一个个野狼一般的嚎叫。
他们径直对着长矛方阵冲杀过去,在漫无边际的关外草原中,踏着刚刚落下的雪花与秦军厮杀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农耕游牧之间的战争爆发着。
骑兵的力量显而易见,他们在开始时受到些挫折后渐渐缓了过来,与秦军纠缠在一起。两种不同的语言掺杂在一起,怒骂声,痛苦声,喊杀声交织在天地之间,凄凉无比。
匈奴单于此次不敢掉以轻心了,他不愿再见到第二梯队的骑兵如同前者被秦军吞噬。分兵乃兵家大忌,他一直以为对付三十万步兵无需如此费力,他甚至还想着保留实力攻下河套平原,攻下咸阳的打算呢!
看来,他对蒙恬还是欠缺太多的了解。
第三梯队的二十万匈奴骑兵启动了,如同饥饿的狼群冲向正在厮杀的两军阵前。蒙恬借着雪光清晰的看见匈奴单于身先士卒,心里琢磨着:你小子终于全盘出动了。
待第三梯队的骑兵越过战车阵后,秦军战车突然横向一字排开,战车之间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连绵数里的弧形工事。两百个方阵盾牌防御长矛紧随其后,弓箭手躲在战车之后蓄势待发,目的是断了匈奴人的后路。
四十万匈奴骑兵冲杀在秦军两千个方阵中,兵刃与兵刃的碰撞在夜空中闪现出阵阵火星流光。尸体已无地可趟,随着战马和士兵的尸体让这个草原几乎无落脚之处。
匈奴的马站立不稳,战斗力自然下降,他们事倍功半的在马背上用短短的弯刀抵抗者秦军数米的长矛。一时间,损失惨重。
而秦军,已有数十个方阵损失殆尽,更有数百个方阵残破不堪。有的方阵长矛兵器全部断裂,甚至有的方阵剩下了不到十人。
以步兵对抗骑兵,真的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渐渐的,匈奴后退了,但依旧与身后的秦军战车阵保持着距离。秦军也重新集结,有秩序的退回了自己的一边。
初略估计,几个时辰的战斗匈奴伤亡二十余万,而秦军,也损失了十余万之多。
匈奴单于看着满天大雪心中暗想:此战需速战,我军人马已无军粮,天寒地冻,自带的鲜草已吃尽,拖下去变数太多。
于是,他一声令下,全军又一次向前冲去。虽然伤亡近半,但在总兵力上依旧占有压倒性优势,于是集结后的匈奴骑兵再一次向蒙恬中军冲杀过来。
浩浩荡荡,遍地黑色战马。蒙恬咬牙心中一紧,暗暗说着:“这一刻我等了快十年了。”
只见蒙恬一声令下,令旗一挥,一万弓弩手各自落位。令旗至上而下挥舞,同时在空中回旋数次后指向前方,所有的弓弩手已明白军令。
蒙恬告诉他们:放箭,可以自由射杀!
一万弓弩手调整角度向天射去,由于距离较远,且为了避免误伤自己的将士,他们用腿将弓弩拉开。只听一声声弓弦巨响,一万只长箭犹如黄蜂一般飞向匈奴大军。
这便是一场技术革命了,满天黑压压的箭雨迎面穿刺而下,穿过正在飘舞的雪花直射到匈奴的士兵与战马上。没有盾牌保护的匈奴人像是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一时间,方寸大乱。他们没想到相隔这么远,秦军的弓箭竟然也能射到。
一轮箭雨,就有数千士兵落马,射死的惨叫落地,那些没射中要害的士兵也失去了战斗力。
匈奴单于立刻下令全力攻杀,不要停,继续前进,他知道只要到了近距离的白刃之战,弓弩手就无法发挥应有价值。
可是,弓弩手一次又一次的调整着角度,他们出手极狠,出箭极快,一轮又一轮的射杀让匈奴骑兵无处可藏。好不容易来到近前,却遭到弓弩手前的步兵砍杀,由于马上较高,正好成了弓弩手的活靶子。上要防箭,下要防枪,后退秦军弓箭伺候,近前秦军长矛伺候,终于,匈奴骑兵要崩盘了。
“全军撤退!”匈奴单于看着大片倒下的士兵无奈的下着退军命令,尽管他的心中有很多不甘。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结。当丢盔卸甲的匈奴骑兵退到严阵以待的战车阵时,被这里的严密方阵给困住了。他们没有犹豫,继续冲杀着战车阵的秦军方阵,他们知道,这道坎过不去,就要全军覆没了。
哀兵必胜的精神在此时的匈奴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撤退的匈奴还剩不到十万人,但这已足够他们冲破战车阵的禁锢了。因为冲杀太快,人仰马翻的跌倒在秦军方阵之中,自身被杀的同时也让秦军的方阵露出了空隙。
而追击的秦军弓弩阵由于担心误伤自己战友一时没有射杀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匈奴骑兵踏着自己同伴的尸体,越过战车,向西北方向逃去。
“万岁!”秦军士兵高呼胜利的口号,数年里,这是一场堪畅淋漓的大胜。也是从战国时期到如今对匈奴的最大胜利。说的再远一些,这场胜利更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最大胜利。试问:秦军如何能够不为胜利欢呼?
蒙恬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立即下令:“骑兵出动,全军追击!”
一直按兵不动的两万骑兵这时到了用武之地了,匈奴人的马经过了一夜恶战,人困马乏,饥饿交加。秦军骑兵只需以逸待劳便可消灭匈奴主力,蒙恬估计,匈奴人最多还剩四万人,自己的两万骑兵一定可以战胜。更何况,这里还有十几万步兵作为后援呢!
秦军骑兵很快便追上匈奴,正应了蒙恬的预料,匈奴人不敢恋战,人困马乏。跑不过打不过,不知不觉剩下的三万多人就各自奔逃,匈奴骑兵彻底的被击散了。
蒙恬下令:分开追杀!
秦军追,匈奴跑。这一追,将剩余的匈奴追出了七百余里。至此,匈奴一蹶不振,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秦国在北方的危险基本消除。
蒙恬向三军下令:“给皇上捷报,我要为众将请功!”
“将军万岁!”
而此时,一张诏书已在九原大营等候:蒙将军,速回咸阳!
57。…第五十六章 重修长城1
蒙恬大军从雁门回九原,匆匆交代两句后,便带着马队越过上郡,赶往关中。
此战影响深远,轰动极大,此战之后,两个民族算是彻底结下了梁子,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这个阴影依旧挥散不去。
战国之世,秦赵燕在主力集中于华夏大争的同时,俱与北方匈奴长期抗争着。一百多年来,总体的情势有进有退。若以对匈奴作战而言,除了此战,当数燕国大将秦开平定匈奴相对彻底,连续几次大战,一句将匈奴赶往漠北。后匈奴向西延伸,与当地胡人结合成为主力,直接威胁着赵国的安危。
赵国奋发图强,决定对匈奴实行反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对匈奴进行了几次较大的反击,打破河套地区的林胡、楼兰之地。并建立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
战国中期,赵国主力集中对抗秦国,北方的匈奴则采取守势,除了李牧反击匈奴的数次大胜之外,没有别的大战反击。
匈奴地域广大,在西部,对抗匈奴的自然是秦国。九原驻军的稳定化,是秦对匈奴作战的长期化标志;直到秦统一中国,秦国对北方匈奴都没有过大战。
从战国后期,匈奴势力开始膨胀,燕赵虽打败过匈奴,但终究没歼灭有生力量。以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实,在匈奴大军南侵之时,匈奴主力已经占领赵国北部的阴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