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是我们的恩人-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张亚勤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科学家。到1994年时,他已经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就在这段时间,张亚勤被聘请到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首先担任项目经理,后任部门主管,1997年被提升为多媒体实验室主任。这是中国人在这个研究领域所担任的最高职位,在这个工作中,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创造了数百项新技术,申请了数百项专利,而其中五项最重要的技术和专利,都是由张亚勤直接创造的。
微软中国之路
1998年3月,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先生来到清华大学。在发表完演讲之后,一个个的问题接踵而至。会议结束后,比尔·盖茨惊奇地发现,这与在美国大学与学生的交流完全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他感觉到这些满脸稚气的学生更显得才华横溢,后生可畏。在飞回美国的飞机上,盖茨作出了一个新决定,就是从印度、日本、中国等国家中,选择在中国投资8000万美金,设立微软亚洲研究院。
同年8月,著名学者李开复博士接受比尔·盖茨的重托,出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他要完成比尔·盖茨的重托,在北京建立一个世界一流、亚洲最高水准的研究院。出发之前,他向同事们发出了电子邮件,请他们列出在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领域国际最著名的学者名单。
几天之后,李开复携妻带子,来到中国。到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看同事们发给他的电子邮件。令他吃惊的是,在众多的推荐者中,有一个名字被许多人反复提到——张亚勤,一个32岁的中国学者。在与西雅图总部密切磋商之后,微软决定,请人力资源部经理尽快与张亚勤博士接触。
在北京10月的一个黄昏,李开复接通了美国的越洋电话,这时正是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的清晨,张亚勤博士刚刚起床不久。两位世界著名的华人学者第一次通过电话进行了交流。几天之后,张亚勤博士飞到了北京。2000年秋,张亚勤走马上任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近年来,在研究院,张亚勤营造了讲究团体精神、和睦相处的氛围。员工说,在这里每个人都很透明,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很透明。每个人都是本来的面目,不是因制度而改变过来的人。
2003年11月4日,微软亚洲研究院迎来了自己的5周岁生日。同时,微软亚洲工程院正式落户北京中关村。目前研究院拥有在多媒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数字娱乐技术方面的170多位优秀的研究人员以及200余名访问学者;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0多篇,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公司的产品当中……回到中国之后,对于张亚勤来说,做技术权威的愿望就像大海中小小的浮标,虽然还在那里,却已不是绝对焦点。张亚勤受邀定期到全国各大学演讲。每一次演讲他都会想起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对讲演者虔诚的吸收心态。他说:“回国后我最大的感觉是使命感,我能影响的是更多的人。”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编者心声:
看了张亚勤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从小就很独立,而这一点对他的成才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可现在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缺乏这样的精神。你若想今后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学会独立,因为它将让你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翱翔。更打动我的是张亚勤对成功的争取,从高考到留学,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无一不体现他的自信和拼搏精神,正是这些十分宝贵的精神,让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一路拼搏,写下7月的辉煌邹亮(1)
7月,因为有一次决定前途命运的“战役”而被参加高考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称作“黑色的7月”。作为一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我没有高考考场上的体验,这也许是我一生中的遗憾。不过,当学校正式通知我免试上清华时,离高考只有10天了。因此,我同样经历了紧张的复习与备考。回顾高中三年乃至跨入大学之门以前的12年学习生活,感受还是颇深的。我把自己的感受说给正在通往大学之门的路上苦苦拼搏的学弟学妹们,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们高中的校长这样说:“高考这种竞争不只是考场上的竞争,而是高中三年乃至小学到中学12年学习全过程的竞争。”这正是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就我自己来说,也不是学校依据一次或几次考试成绩确定的,而是我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地排在年级的前列。高考的竞争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前学习与复习备考的阶段。这段时间竞争的是实力,即知识功底、熟练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另一部分就在高考的三天,考场上比的是心理素质与“战术”,即答题技巧。
精神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习、复习的效果和考试成绩,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夺取胜利,就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要有目标,目标是使人鼓起勇气的一剂良药,是催人奋进的一种力量。我刚入高中时,学校把当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照片贴在了橱窗里,我站在橱窗里看着照片,产生了一种愿望:要是3年后我的照片也能贴在这里,那该多好。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我考进了年级前10名。这时我觉得自己的愿望是可望而可即了,于是就把愿望变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将近3年时间里,每当学习上发生困难时,都是这个目标鼓励我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确定目标应该有个原则,那就是“跳一跳,够得着”。所谓“跳一跳”,即需要付出努力;“够得着”,即目标可以达到。无须努力便可达到的目标是毫无意义的,无论费多大力气都达不到的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
目标有了,还要学会摆正心态,调节心情。上高三,父母会比往常更加疼爱我们,对一些同学来说,这种关怀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压力,他们总要想,要是考不上大学,会多么对不起父母。有些同学总爱把自己想成败将,还没有打仗,你怎么就知道自己一定会输给人家?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是优秀的。上了高三,日子会一下变得单调起来,一本本的资料,一套套的模拟题,的确会使人感到乏味,不免会产生烦躁情绪,这时怎么办?先放下书本,看看绿树,听听音乐,或者想些美好的事,比如,你得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实现了一个梦寐已求的愿望等等。再坐下来学习,没准儿那个刚才不会解的题一下子有了思路呢!竞争不会因你的恐惧而消失,压力不会因你的焦虑而减轻,何不让自己在拼搏的路上心情舒畅些呢?
学习过程中,一套好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好”,即要适合自己,别人的方法对别人好,不见得对你好,比如睡眠时间的问题,有的人学习时大脑的思维速度快,强度比较大,就需要多休息些时间,有的人大脑思维慢些,强度小些,大脑疲劳就慢些,可以少睡一会儿。切不可盲目地缩短睡眠时间,弄不好还可能损害健康。
在学习中,我认为应当对基础知识给予充分的重视。什么是基础知识?说得具体点儿就是语文的字、词、句、修辞、表达方式、文学常识,外语的单词和课文,理科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等等。在高一、高二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应及时复习。回到家里不要急于完成作业,应该先把一天所学知识仔仔细细地看几遍,然后再想一遍,再写一写,直到真正理解了,再去做作业。高三复习之前,自己最好事先有计划地把基础知识温习一遍,做到知识点明确。到高考前,应该抽出些时间把它们再看一次,强化理解,以免在考试中一些原封不动地考查概念的“送分题”中失分,同时基础扎实了,心里才会踏实,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至于着慌。
外语单词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单词记得牢呢?我从不花大块时间去照着书后的单词表背单词,而是花大量时间去读课文和课外短文。反复地读课文,目的在于掌握课文内容,体会单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用法和变化形式,这样比单纯地背一个一个的词效果要好得多。课外阅读则是为了巩固课内的语言知识,提高能力,丰富知识,而且,一些幽默风趣的短文还能激发我们学习外语的兴趣。
对于语文这一科来说,常常存在这种情况:数理化非常好的同学,语文成绩却很不理想。这当然不是他们不认真学,主要原因是忽略了课外阅读这个重要环节。语文与外语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单靠6本教科书是学不好的。我对语文学习的观点是:从教材中学好一些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和文学常识,然后在不影响其他科目学习的前提下,拿出相当的时间搞课外阅读。这里的“相当”并不是要拿出大块时间,当你做数学题做烦了的时候,拿出《读者》读上一段几百字的小文,既使大脑得到休息,又得到了知识;放学了,与其马上冲出去,挤在校门口耽误时间,不如先坐在教室里读一篇科学小品,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再回家。这样零零碎碎的时间放在一起,就相当可观了。建议大家常读这些精短的文学、科学作品,从中体会作者的思路、表达手法,了解最新科学动态,既可丰富头脑,又可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即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因此,高考的题目一定会加大对考生创造性与想象力的考查。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而且在《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第7期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我想,读过类似文章的考生,写起作文来定会得心应手;对于只捧教材练习“老三段”的同学来说,这个题目恐怕就是一个大难题了。无论学语文还是外语,都不能死抠语法,语法分析只是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一种手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将伴随我们一生,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与文科不同,理科的规律性较强,同时也对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对概念掌握得很准,不然,对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就是错误的,也就无法解决问题。这里说的“准”,是指要对关键的字眼心中有数。有些字眼里往往隐含着概念、定理成立的条件,关系到知识的准确与严密。近几年的考题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渐明显,像三角函数的变换与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有关问题,对数与PH值,复数与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晶体的空间构型等等。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1997年高考化学的最后一题有关C60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考查多面体的问题,1994年高考一道有关抛物线的几何题用代数方法解较简便。因此,在高三后期的综合复习阶段,最好多注意概念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拓宽思路。
一路拼搏,写下7月的辉煌邹亮(2)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题海”。有好多人反对“题海”却又舍不得抛弃。我觉得对“题海”要有正确的认识。在高一、高二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不宜“下海”,这时做题要把点子打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上,解题的每一步都要想想用了哪个原理,哪个公式,有什么条件限制,用相关的原理能否得到答案,即此时做题要“精”而勿贪多。这时只要“题池”就足够了。在高三复习基本概念的时候,可以限时做较大量的选择填空题,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基本题的解题速度。在综合复习开始后,就可以下“题海”了,而且只有下“题海”,才会找到答题的感觉。当然“下海”也要有度,不能在“海”里游得过累,要常“游回岸边休息”——温习一下课本中需记忆的东西,如物理、化学中,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等。题海是存在的,就看你怎么利用好它。
对待错题,有的同学整理了“错题集”,这是一种好方法,而我通常习惯于就在做错的题的位置贴一张纸,重新做一次,在易出错处做好记号,然后把卷纸按科目整理起来,每次考试前都拿出来看一遍错过的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