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挽救中医 >

第8部分

挽救中医-第8部分

小说: 挽救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才是疗效。西药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与中药相比,其科学性也由此略见一斑。
3。“中药西制”后就不能再叫中药,这可从以下两个典型案例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麻黄汤”和“麻黄素”。2500年以前,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麻黄汤”用杏仁、桂枝、甘草与麻黄配伍,用来发汗祛除病毒,消炎降热,治疗初期感冒具有明显疗效。若因个体差异,病情不能在三天内改善,此方就不能再用,改用他方。因为发汗太过,就会导致虚弱。而“麻黄素”是用植物化学的方法从麻黄中提取出来的单体成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均十分清楚,是典型的西药(跟化疗药“紫杉醇”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道理一样),其功效:发汗去水,具有减肥和兴奋作用。美国药商将其用来做减肥药或兴奋剂,所以需要长期服用。他们不知道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并导致在美国有12人因服用此药而死亡。于是,美国的FDA下令禁止麻黄类药品,还闹到法院,但法院裁定: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不能证明其它麻黄类药品在剂量范围也有同样的毒副作用。法院最终宣判“麻黄无罪”,推翻了FDA的禁令。这就是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药“麻黄事件”,其实这就是“中药西制”惹的祸,还嫁祸于中药麻黄。
再一个例子是日本人曾就“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等七味药,用植化方法分别提取、纯化每单味药的有效成分,然后再将提出的七味有效成分混合。结果显示,用植化方法提取合成的“小柴胡汤”的疗效不如“君臣佐使”一锅煮的疗效。
从这两个案例就可看出“中药西制”后是西药,是用植物化学等方法提取出来的单体,如麻黄中的“麻黄素”。单从安全性分析,“中药西制”后,并不具有科学性的优势。
陈子久肖志飞:能否请张博士给中国的中医药企业提些建议。
张博士:那么我就谈以下三点建议,供国内的中医药企业参考。
——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市场。过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领土,现在是侵占市场。市场丢失了拿什么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药企业不要去盲目地去追求“三化”而去搞“中药西制”。这样做是“东施效颦”,自我出丑,自毁长城。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说得重一点,就是助纣为虐。
——洋人们自从尝到了“针灸”的甜头后,现在是一发不可收。想得寸进尺地吃掉整个中医中药。就拿在美国的实际情形来说,中医药逐渐被美国人认同,各州纷纷立法予以承认。从另一角度讲,洋人们不是要我们的中医中药吗,行!咱们就来个奇货可居。这不就成了我们的大好形势?但人家也已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点,要跟我们商战,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也要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战术,利用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固守中国本土市场的基础上,选中进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突破口,为国争光。




从毛泽东的“针灸外交”谈当今(5)

——中医中药是华夏民族先民们伟大科学智慧的结晶,为我民族的强盛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海内外中国人的骄傲。因此,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患上“洋大人综合症”,若用我们的中医药去跟洋人接轨,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还会遭洋人们白眼;讲得难听一点,人家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人家数钱。
作者简介:
1。陈子久《中国医药经济报》特约记者,留美博士,昆明珍友缘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站长。
2。肖志飞《中国医药经济报》记者、资深编辑
3。张绪通博士简介
张绪通博士(Dr;Stephen T。zhang)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和名医,出生于名门和御医世家;早年曾留学日本和美国,获西医内科、哲学、法学三个学位的博士,是位学贯中西的国际知名学者。张博士以著书立说的方式,卓有成效地在西方世界弘扬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促进了东西方社会的融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8年,里根总统特赠荣誉奖给张绪通博士,聘他为美国总统府顾问,他也曾任美国参议院核心成员;后来,他主要从教、从医于美国及世界各地。
他最早将《针灸全书》翻译成英文,为中国的针灸在美国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自医之道》、《道的药物学》、《性理之道》等英文版的著作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如何重视回归自然、生生不息的养身、保健、治病之道。张博士所著的《道学管理要旨》成了当今知识经济年代“人本科学管理”的先声,被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捧为圭臬。《成功之道》用“道学八柱”原理,从“本体论”、“目的论”、“方法论”三大方面,既科学又实用地阐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共存过程中,如何来获得最大成功。还有《韩非子的法律哲学》等巨著均被翻成多国语本,畅销欧美、日韩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
张博士除了掌门美国明道大学外,还任教于欧美一些大的院校,同时还常应邀回国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兰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讲学或被聘为客座教授。1994年他还资助、支持创建了四川弘道经理学院,成为国内首批职业经理人的摇篮。在百忙中他还为中国石化总公司、兰州炼油总厂、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和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市政府机关讲学,引起轰动。




中药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1)

(在全国中医中药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骆诗文
近两年来,我到不少省和医药企业、市场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中药产业已是危机四伏,并已经在走下坡路,具体从以下方面可以说明。
一、中药材生产
中药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这一基础已经开始动摇,根基不稳,主要表现是:
(一)药农种植中药减少,因此中药供货是紧缺严重。据市场调查,目前全国约有120~140种中药供应紧缺,而且这种情况今冬明春还会更加明显加重。中药材专业市场基本上都不储备中药材,而是把药材抛售以收回资金,另辟经营门路。
(二)中药材价格大幅上升,有的品种是几倍的上升,比如麦冬,过去每公斤是7~10元,现在40元左右;红花过去是25元/公斤,现在已达80~90元;五味子过去是18~20元/公斤,现在是60~65元;山药过去是6~8元/公斤,而今是15~18元;生地过去是5~8元/公斤,现在是15~18元;党参去年产地3。5元~5元/公斤,现在是15~18元/公斤。市场上除黄连下降到38元/公斤外,其它大品种全面涨价,而且还会继续上涨。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药监局推行GAP所致。去年他们在上海召开部分企业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发出倡议,以后凡是通过GAP认证的品种企业要优先选购和使用,给药农提供了以后不通过GAP认证的药就不能上市销售的误导,因此药农种药的积极性下降,有的提前采挖所种药材而将土地改种粮食。从另一方面讲,现制定的GAP标准药农无法执行,药农也没有资金去搞GAP。开展搞GAP认证后,国家花了不少钱,但最终能通过认证的品种很少,就是通过认证的品种,所种也要更换土地,按GAP要求,也要搞GAP认证,如此成本很高,没有国家补贴药农根本无法进行。亳州所种的板蓝根就没按去年的办法去搞,基本上还是老一套,如果完全按GAP要求搞,每亩要增加成本至少3万元,谁也搞不起。而且推广GAP对中药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中药材是多味配方,全国使用的中药材约2;000种,而常用的400~600种,其中家种的300多种,这2;000个品种都搞GAP认证后才能讲中药材质是有所提高这句话,否则就不能讲这句话。就是300多种家种的全搞成GAP认证,而其它的1;600多种没有搞,中药仍然不能讲是GAP产品,而300多种家种的都达到GAP要搞多长时间?要花多少钱?2;000种又要花多少钱?花多长时间?其中野生变家种要花多少钱?多长时间?要知道,现在家种成功才300多种啊!熟悉的人可以想一想,能不能做到;其次是种药每年都要更换土地,不然就会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病虫害也会增加,每年种药都搞,必须年年无休止地搞下去,又该花多少钱?花多少精力?因此,不符合中国国情,不适合中药生产实际的GAP必须尽快停止,否则中药材生产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紧缺品种继续增加,价格将会暴涨。中医一个处方,中成药一个品种,多数是用中药材要10多种,其中只要有一味药没达到GAP的认证标准,就不能说这个品种是GAP产品。现在有些企业就1~2种原料GAP认证,就打广告说所生产的产品是符合GAP标准的品种,完全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管理部门应该给予查处。可是在药监部门,还有些人以此作为成绩和功劳加以宣传,不知他们懂不懂中药材?或者是从中得到了一些什么好处,不然为什么要睁着眼说瞎话?!
二、中药饮片的情况
1994年统计,全国有中药饮片厂1;600余家,其中省、市、区大型企业45家,地、市、州级中型企业600余家,县和县以下的约1;000家,而在1995年据不完全统计,饮片产值11亿元,平均每个厂只有70万元左右,因此不少企业吃不饱停产,有的改为中成药厂或保健品厂,有的干脆就垮台了。但在国家药监局搞GMP认证中,把中药饮片厂也纳入了改造认证的范围,据不少省反映,又一次出现了大办饮片厂的情况,据九月份我到亳州了解,仅安徽就有饮片厂近130家,其中亳州市就有25家,已获认证的有12家,每个厂投入在2;000万元~6;000万元不等,年生产能力在3;000~5;000吨。其中由科技部拨款1亿元新建的沪谯中药饮片示范厂生产规模是1。5万吨。其它13家正在进行认证改造,但目前认证的厂实际生产每年只有1;000~2;000吨左右,也存在吃不饱、设备利用率低、产品成本高等问题。比如同仁堂亳州饮片门市销售当归片每10克2。35元,即每公斤235元,而去年当归的产地价格是6~8元/公斤;党参、黄芪饮片的价格是每10克1。98元,即每公斤198元,而去年党参的产地价格每公斤不足5元,黄芪也就是8~10元左右;如此可以算一算,饮片价格比原药材高了多少倍!由于饮片价格过高,一般人吃不起中药,因此吃中药汤药的人减少,饮片的使用量下降,更加剧了饮片厂的生产、销售不景气。为了降低成本,有人举报,有的饮片生产企业出卖饮片批准文号和向当地手工切制者购买饮片然后包装出货上市。饮片是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君臣佐使的理论基础的,吃饮片的人少了,中药不也就快完了吗?在广东召开的中药发展会议上,有人提出饮片价高,吃汤药的人减少,中药饮片销售量也在减少,饮片生产厂亏损和难以为继等问题,提醒有关部门予以重视,但据说某人讲:大家不要为此担心,国家准备从中药扶持资金中拿一部分给予使用中药饮片的医疗单位补贴。粮食、副食品补贴是原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深化改革中都予以取消了,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吃中药饮片由政府给予补贴的先例!而今吃中药饮片要由国家补贴,改革又走回头路了,真是不可思议!由此也可以想象,吃中药要靠政府补贴,那么中药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中药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2)

三、中成药情况
在1998年成立药品监督局时,原国家医药局统计全国中成药厂是1;200余家,通过GMP改造,据国家发改委去年公布的是1;328家(见去年医药报和中药药报)。据有关部门和人员测算,全国GMP改造至少花去约3;000亿元人民币(有的讲是5;000多亿元),其生产能力增加5倍左右,其中中成药比医药生产企业要简单一些,因此,其资金可能占整个的1/4或1/5,即600~800亿元人民币,生产能力也可能增加五倍以上,我看过几个厂,其中一个厂原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投资1。2亿元搞GMP以后,生产能力是4~5个亿;其中另一个厂GMP改造前就是一个膏药生产车间,而膏药还是按民族药批准的,但在GMP改造中,花了3;000~4;000万元,一下子建了6个车间(膏药、片剂、颗粒、水剂、丸剂、中间体)。其中很多厂是应当在GMP改造中予以淘汰的,但国家药监局出台了准许易地改造的政策。所谓易地改造就是新建,而且是按GM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