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挽救中医 >

第22部分

挽救中医-第22部分

小说: 挽救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的理论体系及其规律发展,这是中医问题的症结。
根据30多年经验,光从党的方针政策号召,甚至制订某些措施,也难挽救中医的前途,因为中医已经陷入汪洋大海之中,无力抗衡。今天必须从组织措施上体制上加以扶持,保证其发展。
建议:
一、成立中医药总局,领导全国中医药工作。
二、中医学院、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所,归中医药总局领导。彻底整顿、调整改革现有机构,加强中医力量,使之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中医事业的发展阵地。领导班子必须由热爱中医的中医干部组成,必须大力发展中医院,加强临床。
三、大力培养中医人才。中医学院要彻底改变现行教学计划,中医课程和实习应占90%时间,西医课程占10%。加强古文、历史、哲学及中医原著的学习,加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的课程。临床实习必须是中医的,附属医院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中医院,成为中医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的基地,培养一代名中医。同时应组织徒弟班培养中医,采取集体上课、分散跟师的办法,要承认他们的学历,待遇不低于同等水平。
四、过去带徒培养的中医,经过评定,解决他们的职称和合理的工资待遇,包括行医数十年的老中医在内。
以上这些都是广大中医的愿望。
本文系作者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身份,写给彭真、谭震林、崔月犁等领导人的信。




中医亟待抢救(1)

吕炳奎(1984.7。10。)
中医问题,自建国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减少,更严重的是在学术水平上大大下降,除少数老年和中年中医有某些真才实学外,绝大多数属初级水平,疗效低得可怜。长期以来,中医严重受压,既无行政地位,也无学术地位,老的快完了,中年有水平的很少,年轻的没有学好,中医继续不下去了。我国的瑰宝——传统医药学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其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卫生部门对中医一直采取轻视、歧视、排斥、压制的态度。
建国初卫生部把全部中医进修西医,重蹈解放前全盘西化的覆辙,置中医于医助的地位。
1953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判了卫生部的错误,制订了中医政策,提出了西医学习中医,想以西医学习中医来提高中医,事实证明不切合实际。1958年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开始时卫生部门有抵触,后来竟借此来控制中医、改造中医,限制了中医学术的自主权。十年内乱中,“四人帮”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是唯一道路”,从而否定了中医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中医的事业单位被拆的拆、并的并,失去了自己的阵地。
在旧中国,从袁世凯到汪精卫,他们迎合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需要,都是要取消中医的,但都未能得逞。当时中医力量强,有本领,群众需要,中医在旧社会里还能自生,取消不了。
建国后,一切都是按国家计划办事的,中医没有被列入卫生工作计划之内,依附在西医之下,因而中医的出路没有了。卫生部对中医没有平等相待,基本上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办法,使中医处于被消灭的境地。
一、具体表现
1.卫生部门一直没有培养使用中医药人员的行政管理干部。
2.各级卫生部门很少有中医干部,即使有,也只是点缀,不起领导作用。中医事业单位,即中医学院、医院、研究院(所)的行政业务领导,大都是西医干部和政治干部,中医无权领导。西医干部对中医有成见、偏见,业务上都要按照西医的框框来要求中医。
3.中医单位的西医多于中医,中医院实际上是西医院或叫中西医结合医院,真正的中医院,全国只有几所。
4。中医学院的中医课成分少,学生无法学成中医,课堂上老师讲一点,一下课就把精力集中到外文和西医课,有的人还吹冷风鼓动学生不要学中医。在实习时,没有好中医带,中医学院里学西医多,学不到中医。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又难专心致志,怎么能学成中医?中医学院大批毕业生无人要,分配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医单位少,西医又占了多数,要西医不要中医。西医院里的中医科,宁可把老护士等塞进去抄抄方,变成中医,也不要中医毕业生。
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卫生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中医事业单位有所恢复,但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崔月犁同志任部长后,他积极抓中医工作,提出了中医进卫生部门的领导班子,中医事业单位要选拔中医当领导,要把中医学院、医院、研究院(所)都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事业单位。1982年在衡阳召开了中医院、中医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这个精神,后来受到习惯势力的抵制,衡阳会议的精神,基本上未能落实贯彻。
中医问题(包括中药)的严重性,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目前阻力极大,很难扭转中医日趋消亡的逆势。当前有两种势力对抗着。一种是以中西结合为主体的,他们不同意中医按自身的规律发展,把中医纳入他们的支配下,完全变成中西医结合化,实际上是取消中医。另一种是积极反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他们的理由是,西医学了中医,能开中药方的,都要算是中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是一支力量,可以增强中医。其实西医学了中医,他的基本观点是西医学而不是中医学,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学为主导,而不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主导的。因此,西学中与名副其实的中医有较大的差别,应自成一支力量,决不能并在中医这支队伍内。现在一起混在中医单位,两者之间学术体系不同,思路不同,矛盾很大,互相影响,中医、中西结合都搞不好。目前有些人积极制造舆论、奔走活动,要迫使卫生部取消三支力量的方针,使中医和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并为一支力量,来同化中医。




中医亟待抢救(2)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它有系统的宏观的理论体系。人与自然的系统性,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门多学科科学,决不是什么玄学、臆断,它对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与西医有本质上的不同,它的诊断治疗、处方用药与西医也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中医、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谁也不应该取代谁。要想用简单的方法取代、改变中医药学,只能是损害中医药学,毁掉中医药学。为什么日本、法国、英、美以及苏联等国,都非常重视中医?日本的医学家(西医)指出医学的发展是中医的道路。他们认识到,中医的可贵在于理论体系。中医的这套东西,以西医现有道理和手段来研究是难以突破的,看来必须依靠信息科学,从宏观的角度来阐明中医的理论体系,才有可能有突破。这点日本、德国已走在我们前面,我们现在还举棋不定,严重内耗,什么也搞不成,将来中医可能要从外国引进。
当前的紧急任务是把中医抢救下来。如果中医不能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就要断线、被消灭,中西医结合也会更早地结束。中医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我们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子孙后代,要受后人责备。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从根本上来解决中医问题。
二、我的建议
1.必须坚持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个方针是1980卫生部召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来,并经过中央同意的。这个方针是符合三支力量的客观现实的,充分体现了中医得到平等地位,中西医都有独立发展的权利。因此,中医拥护,西医也拥护,只是有偏见的人才反对。
2。成立国家传统医药总局,把中医、民族医从卫生部门分出来,中药也从其他部门分出来,由传统医药总局统管,建立起传统医药独立系统。这样可以摆脱西医,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干扰和牵制,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及其事业的发展才能得到组织上的保证。
3.传统医药总局的领导班子,必须选拔热爱中医药学及民族医药学,为发展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事业坚定奋斗的优秀干部来组成。传统医药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也同样如此。中医事业要放手让中医来管,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
4.要集中全力办好中医学院,培养出掌握一定的尖端科学的高水平的中医人才,造就一代名医。办好中医医院,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中医院要提高疗效,把失去的技术经验抢回来,疗效上要大大超过世界水平。
5.关于中西医结合,必须支持,把这支力量也要扶起来。必须建立自己的基地,各省市选定一二所较大的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医院做基地把人才集中起来,充分发挥西学中的作用,放手让他们去探索。中西医结合工作仍由卫生部领导,不要纳入传统医药总局领导。如需中医方面的协助,要大力支持,分工才能合作,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达到团结。
6.医学是多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综合的科学。人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生物,古人称人是“万物之灵”,中医称为“小宇宙”。宇宙之间存在的东西,人体上都有。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认识今天还处于低级阶段。我们对医学的发展,路子要走得宽,学派多点好,路多一条好,如果只着重于一二种医学的存在和发展,就有严重的局限性。我国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及多种民族医,这是我们的大优势,过去把它看成是阻力,显然是错误的,应当吸取教训。
中医药、民族医药问题已至存与亡的关头,这是事实,存在着种种矛盾也是事实,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人类造福。
本文系吕炳奎1984年7月10日所撰,当时曾印发国内名老中医征求意见。本书收入,首次公世。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