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广论 >

第6部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6部分

小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
悉成过失。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
猛利誓愿,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
如所决定,令无增减。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
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
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
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己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后时如何行者。应将所集众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贤行愿,
及七十愿等,回向现时毕竟诸可愿处。如是应于晨起,午前,午
后,初夜,四次修习。此复初修,若时长久,易随掉沈自在而转。
此若串习,极难医改,故应时短,次数增多。如云,「有欲修心,
即便截止,则于后次心欲趣入。若不尔者,见座位时,即觉发呕。」
若待稍固时渐延长,于一切中,应离太急太缓加行过失。由此能
令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亦当消灭。
  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
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若于所修
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鲜。故
于中间应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应由多门,修集资粮生德
顺缘。亦由多门,净治所有违缘罪障。一切之根本应如所知,励
力守护所受律仪。故亦有于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及律仪戒积集资
粮三法之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者。
  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道,毗钵舍那道之正因,
所谓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
于眠息时应如何行。
  初中有五。一 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
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
念,常恒委重而修习之。二 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三 从何
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四 如何防护,其中有
二,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
境,发生贪瞋,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护
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诸根而正
止息。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
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谓于非应
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
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瞋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
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五 防护为何者,谓从
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
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为所行事,于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谓
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其中初五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
余寺院等。若从彼还。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
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一切支节业者,谓诸
支节,若屈若伸。衣钵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乞食
业者,谓饮食等。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
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
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语事业者,谓若请
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
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意事业者,谓
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
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
眠欲,略为消遣。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
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
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
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此中复有四
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
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
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二谓于其何种
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
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
彼时,安住正知。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
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
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
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
念。总之所有若昼若夜一切现行,悉应忆念,了知其中,应不应
行,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
止,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
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此与密护根门二者,如圣无著引经解释而正录取。若能励力
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
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饮食知量者,谓具四法。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无
势修善,故所食量,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非太多食,若
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增长昏睡,无所堪任,
故于断惑全无势力。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饮食起,诸旧苦受,
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
安乐而住。又于饮食爱著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过患有三,
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
为涎所湿,犹如呕吐。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
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
依食生多疾病。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由为成办所生过
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
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
诸苦。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不知满足者,
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无
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从
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业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
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
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唯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故
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亦
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
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
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
饮食。亲友书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瞋痴而近习,非为
憍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
「种性之主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
念于中眠。」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
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
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
果。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初
分已至中分时,应当眠息,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
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极有堪能,极为利
益。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叠左足于右
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如狮子卧者,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
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
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
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
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沈已,
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
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以何意乐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谓应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
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时心无黑暗。念者谓闻思修,诸善法义,所
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际,应令随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时等同
未睡,于彼诸法心多随转,总之睡时亦能修诸善行。正知者谓由
如是依止念时,随起烦恼即能了知,断除不受。起想有三,初者
谓一切种,其心不应为睡所蔽,应以精进所摄之心,惊慑而眠,犹如伤鹿,
由此睡眠,不甚沈重,不越起时,而能醒觉。二者谓作是念,我
今应修,佛所开许悎寤瑜伽,为修此故,应大励力,引发
欲乐。由是能依佛所开许狮子卧式眠无增减。三者谓应作是思,
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诸善法,明日亦应如是勤修,由是,
于善欲乐相续,虽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此食睡行,若能无
罪,具义而行,现见能遮众多无义虚耗寿数故。如圣者无著引经,
如所决择,而为解说。如是唯除正修时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
行正行完结中间诸应行者,从此乃至毗钵舍那,所修一切所缘行
相,皆如是行,已释中间所应行说。
  第二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者,心未趣向圣言及释诸大教典,
现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时,不应于境数数观察,唯应止修,
若以观慧数观择者,是闻思时故。又诸分别,是有相执,于正等
觉,为障碍故。此乃未达修行扼要,极大乱说。庄严经论云:
「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此说从其
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
故。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
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
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
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决择义,现见俱有不观
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
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
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
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
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
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鲜。
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
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若谓闻思所决择者,非为修故,
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各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
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
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未达此
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
二人所修,全无多寡。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
诸恶轨派令成坚固。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
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
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
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故言修者,应当了知,如波罗密
多释论,明显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
成彼事。」譬如说云修信修悲,是须令意生为彼彼。以是诸大译
师,有译修道,有译串习。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
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又如至尊慈氏云:「决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
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
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如是如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修菩提心,修无常苦,皆是
数数思择将护,说名为修,极多无边。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