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582部分

大魏宫廷-第1582部分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心情复杂,以至于秦王嬴遂在喊了一声“姐”后,便不知该说什么。

    而此时,嬴璎已在弟弟的卧榻旁坐了下来,拍了拍弟弟的手背,宽慰道:“剩下的事,就交给余吧。”

    听到这话,秦王嬴遂心中一安,点了点头。

    忽然,他迟疑地问道:“姐,若是我大秦愿意割让土地,姐能否劝说魏国撤兵?”

    看着弟弟恳求的目光,嬴璎心中叹了口气。

    虽说已嫁到魏国,并且也已打定主意协助自己的丈夫,但这并不表示嬴璎对秦国就没有留恋,若是有选择的话,她当然希望能够保全秦国,但是她不能,因为她知道,若她眼下恳求自己的丈夫保留秦国,其实这对秦人也并非是一件好事,毕竟魏国若不彻底吞并秦国,那么,魏秦两国将来仍有再次交战的可能,到时候,会有更多的魏人、秦人牺牲。

    为避免为祸日后,秦国是注定不能保留的。

    在思忖了一下后,嬴璎拍了拍弟弟手背,宽慰道:“遂,相信余,大魏吞并大秦,无论对于秦人,还是对于我高阳嬴氏,其实皆并非是一桩坏事……”

    听到这话,秦王嬴遂眼眸中闪过一丝失望,在轻轻叹了口气后,微微点了点头。

    次日,大庶长赵冉将渭阳君嬴华、阳泉君嬴、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等将领,以及以左庶长卫鞅为首的公卿大臣们,通通请到宫内,仔细商量向魏国投降这件事。

    而在此期间,嬴璎亦代表魏国,传达了她丈夫赵润的善意,安抚这些公卿与将领们。

    在经过嬴璎的劝说后,公卿们大部分接受了投降魏国这件事,只是带兵的将军们,争议颇大。

    比如渭阳君嬴华,虽然他是秦王的亲弟弟,也是嬴璎的叔父,但是在今日,他非但没有帮嬴璎这个侄女说话,反而质疑嬴璎的话,认为她的不足信任毕竟,嬴璎曾背叛过秦国,使秦国错过了削弱魏国的最佳时机,以至于使秦国落到今日这种局面。

    相比较嬴华,似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嬴等人,则一言不发。

    当然,虽说公孙起、王戬、嬴三人一言不发,但从他们并没有出声支持嬴华这件事来看,其实他们心中或许也倾向于投降魏国毕竟,一来这是先王嬴的意思,二来,他们实在是没有把握能在魏军的进攻下守住咸阳。

    见竟然无人支持自己,渭阳君嬴华大怒,在宫殿内破口大骂,以叛臣等言辞,说得殿内诸人皆羞惭地低下了头。

    最终,渭阳君嬴华拂袖离开了宫殿。

    片刻之后,就当嬴璎与殿内诸人商议投降的具体事项时,忽然有宫内的卫士来报,说渭阳君嬴华闯入秦王嬴遂养病的寝宫,欲强行掳走后者。

    得知此事,嬴璎心中大惊。

    凭她对渭阳君嬴华的了解,当然知道这位叔父绝非是奸邪之辈,而是对秦国赤胆忠心的重臣,他劫走秦王遂,显然是打算放弃咸阳,退守陇西郡或者秦国西北。

    既然如此,嬴璎又岂会袖手旁观?

    一来她弟弟嬴遂如今卧病在床,若车马劳顿恐会死在途中,二来,渭阳君嬴华的行为或将延长秦国与魏国的战争。这两者,都是嬴璎不愿意看到的。

    见此,嬴璎连忙对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以及阳泉君嬴三人说道:“武信侯、长信侯、阳泉君,请助余截住渭阳君,务必要夺回吾弟!”

    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嬴三人对视一眼,徐徐点了点头:“是!”

    此时,渭阳君嬴华已劫掠了秦王嬴遂,将后者安置在一辆马车上,亲自驾驭马车闯出了宫门。

    但很可惜,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嬴三人,最终还是在咸阳城的西城门一带,截住了渭阳君嬴华。

    双方理念不合,大打出手,最终,渭阳君嬴华由于身边兵卒过少,以至于秦王嬴遂乘坐的那辆马车,最终还是被王戬、嬴二人的士卒抢回。

    无奈之下,渭阳君嬴华唯有拼死杀出咸阳,到城外的军营聚集了麾下的残兵,向西逃亡。

    魏昭武十四年十月前后,在秦王嬴遂的默许下,大庶长赵冉、左庶长卫鞅,代表秦国向魏国投降,其余公卿,包括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嬴等人,皆归顺于魏国。

    期间,唯独渭阳君嬴华不肯投降,率领残兵拼死杀出咸阳,又突破了魏军的包围,向西逃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嬴璎的偏袒下,按理来说需要立刻前往魏国王都雒阳觐见魏国赵润的秦王嬴遂,继续留在咸阳养病,待康复之后,再去魏国。

    至此,秦国覆亡。

    十一月,魏将司马安、赵宣等人收编了咸阳一带的秦军,在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嬴等人的默许下,咸阳一带的秦军皆卸甲而降。

    魏昭武十五年春夏,渭阳君嬴华逃到渭阳,一方面派人前往义渠,与义渠相约共同抵抗魏国,一方面则攻占秦国旧日的都城雍,且派人雍城东边的虢地一带构筑防线,试图在此地抵挡魏军。

    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渭阳君嬴华亲自前赴西边的陇西郡,说服了他的远房堂兄弟陇西君嬴晖。

    待等到五月初时,渭阳君嬴华拥立陇西君嬴晖为秦王,定都于秦国的旧都雍都,联合义渠、陇西,垂死挣扎。

    而在此期间,阳泉君嬴亲眼目睹他秦国的覆亡,且自己又为了妻儿老小而投降魏国,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便心气郁结而亡。

    得知此事后,魏王赵润喟然长叹,册封嬴的长子嬴为阳泉君,继承其父的封邑。

    魏昭武十六年春,魏国命司马安、乐弈坐镇咸阳,又命临洮君魏忌为主帅,武信侯公孙起与长信侯王戬为副将,携王、王龄、王奔等将领,攻打立都于雍地的‘伪秦’。

    魏秦两军鏖战数月,渭阳君嬴华每战身先士卒,拼死挡住魏军。

    只可惜此时,魏将沈、伍忌、廉驳等人,却已率领魏军击破了义渠。

    在这场仗中,英勇的义渠王被廉驳所斩,义渠群龙无首,被魏军杀得大败,残存义渠族人,大部分逃往北方,亦有一部分投降于魏国。

    义渠被灭,等同于是断了渭阳君嬴华的一条臂膀。

    魏昭武十六年九月,魏军攻陷渭阳、雍都、虢县等地,渭阳君嬴华奋力抵抗,仍抵抗不住魏军的攻势,只好退守陇西郡。

    在退守陇西郡后,渭阳君嬴华又拼死抵挡了魏军长达一个月之久,随后因伤势迸发而亡。

    渭阳君嬴华亡故之后,‘伪秦’再无抵抗之力,只不过一个月工夫,临洮君魏忌、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等人便攻陷了整个陇西郡。

    陇西君嬴晖,来不及投降,便被临洮君魏忌的部下所杀。

    至此,魏国彻底占据了秦地。

    从洪德十六年赵润初次出征,到昭武十六年魏国吞并诸国、统一中原,魏王赵润用了整整三十六年的光阴,陆续兵吞中原地域内的国家,终于在他五十岁时,统一了整个中原。

    至此,魏王赵润成为天下共主。

第357章:功在千秋(大结局)

    ps:感谢一路陪伴至今的诸位书友~过几天,我会在后记写一些有关于新书的想法,请诸书友参与,新书的题材,将取之诸书友的建议。话说回来,写完主角的最后一幕,真的好感慨啊,心里难受。

    以下正文

    魏昭武十六年,魏国终于兵吞诸国、统一中原。

    但考虑到韩、齐、楚、秦等地仍有不满于魏国统治之人,且与魏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在十七年春,魏王赵润改年号为建和,致力于沟通魏人、韩人、齐人、楚人、秦人彼此间的矛盾。

    是故,昭武十七年,即为建和元年。

    同年,魏将司马安病故,魏王赵润追谥司马安为烈侯。

    此后,河西守由司马安的副将白方鸣担任。

    建和元年初始,在内朝大臣介子鸱的建议下,魏王赵润于泰山封禅祭天,宣告天下结束了王国时代,而进入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

    魏王赵润,亦尊为魏国武皇帝。

    此时内阁老臣李粱、徐贯年事已高,但仍执意随同魏王赵润前往泰山祭天,于祭天之后含笑而逝,魏皇帝赵润倍感哀痛。

    同年六年,魏皇帝赵润召介子鸱、卫鞅、张启功、张开地、管重、鲍叔等一干文臣于甘露殿商议治国大略,希望魏国从平天下变为治天下的模式。

    此时魏国的最大隐患,除了治下魏人、秦人、楚人、韩人、齐人彼此之间的矛盾外,主要还是诸国旧贵族这一大不安因素。

    诸国旧贵族这股势力,包括旧秦国的嬴氏、赵氏,齐国田氏、楚国熊氏等等贵族,他们在顺从魏国之后,其氏家势力并未得到多少削弱,在魏皇帝赵润的默许下,依旧代替朝廷治理着当地。

    因此,似介子鸱、卫鞅、张启功、管重、鲍叔等人皆认为,此举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介子鸱等人提议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加强郡县职能。

    但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宗府宗正赵胜的反对。

    繇诸君赵胜认为,若加强郡县职能,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这将彻底化解赵氏王族与嬴氏、熊氏、田氏等旧有的大贵族,而使代表朝廷的新士族阶级取而代之。

    赵胜的反对,相继得到了燕王赵疆、桓王赵宣、安平侯赵郯、河东守魏忌、蓝田君嬴谪、溧阳君熊盛等许多魏国大贵族的反对。

    旧贵族势力与士族官僚阶级,于此时爆发了最为严峻的争执与矛盾。

    九月,魏皇帝赵润力排众议,废除分封制、加强郡县职能,但此前得到封邑的邑君,则不在其列,作为对诸贵族的安抚,除非直系血亲断绝,否则绝不收回封邑。

    至此,魏国旧贵族势力与魏国士族的矛盾暂时和解,但从本质上来说,前者注定将被后者所超越,甚至于取而代之。

    为了更好地加强郡县职能,朝廷将天下划分为四十六个郡,设左右丞相,左丞相为介子鸱,领内朝,右丞相为翟璜,代皇帝领天策府,彼此互不干涉。

    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阻止朝廷势大、而天策府势弱的局面。

    原因很简单,一来朝廷有主要负责战争后勤运输的兵部可以钳制天策府,而来天下已平,天策府基本上已无用武之地,除非远征塞外草原,再次扩大国土。

    为了钳制朝廷尤其是内朝,以赵胜、魏、田讳、熊盛等魏臣,恳请提高御史监的权利,御史监因此获利,御史大夫至此成为朝中除了左右丞相以外,第三方权力势力,使文臣与武将、贵族与士族的关系得到相互掣肘。

    除了朝中势力的彼此争斗,魏国亦在该年推出政令,推崇魏皇帝赵润当初拟定的肃氏度量衡,使其成为全国唯一的度量标准。

    并且,左丞相介子鸱提议废除诸国的文字,使天下人皆说写魏国文字。

    这个提议,几乎遭到了旧诸国遗老大部分人的反对,却得到了魏人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以繇诸君赵胜为首的魏国赵氏王族,因此与熊氏、嬴氏、田氏、韩氏等原本共同对抗废除分封制一事的同盟几乎瓦解。

    然而,就在臣子们彼此争地面红耳赤时,魏皇帝赵润却独断独行地做出了决定,他连魏国旧有的文字也舍弃了,命翰林署以旧日魏字为骨干,吸纳旧诸国文字,重新编一套文字,并将以相对简化,使之成为国家日后沿用的通用文字。

    这道政令一出,无论是魏人,还是秦人、楚人、齐人、韩人等等,皆为之愕然。

    不过因为这事相对公平,所有人都没话说。

    相比之下,还是魏人最为不满,不过碍于魏皇帝赵润的威势实在太大,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在建和元年,魏国朝廷确定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衡量等遗惠后世的政令,并且在魏皇帝赵润无上的威势下,这些改革顺利实施。

    建和二年春,安平侯赵郯因醉酒骑马,不慎摔落马下而亡。

    魏皇帝赵润甚为悲痛,以朝廷出面安慰其家眷,并任命田耽领镇反军,田武为副将。

    数年后,田武先因酗酒导致旧伤迸发而亡,又提其子田恬为副将。

    又过几年,田耽已年老而辞将,推荐田恬执掌镇反军,魏皇帝赵润允之。

    建和二年夏,东胡联合娄烦,复攻魏国蓟郡,魏将韶虎、秦开出兵抵御。

    在这场仗中,年老的上将韶虎亡于途中,秦开向天策府求援,天策府便派燕王赵疆前往支援。

    建和三年秋,林胡与匈奴亦出阴山,试图夺回河套,朔方守赵岳向原中要塞守将廉驳求援,廉驳又求救兵。

    建和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