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540部分

大魏宫廷-第1540部分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缺乏对相氏一族的警惕心,以至于在相、郑两族开战的头三日,郑氏一族就失去了近乎一半的领地,在秦相联军面前节节败退。

    其实郑氏一族本不至于败地这么惨,毕竟在阆中战役之后,樊氏一族就派人前往郑氏一族的领地,转告郑氏一族的首领郑尚,叫后者提高警惕。

    但遗憾的是,郑尚并没有引起重视,毕竟巴族五姓虽然曾经内争不断,很几乎不曾引外人参合他们的内争,而单单相氏一族,郑尚自认为自己一族能够招架。

    正因为没有听取樊氏一族的警告,以至于当秦相联军出现在郑氏一族的领地上时,郑氏一族被秦相联军打得节节败退,在短短几日内就失去了一半的领土。

    更要命的是,郑氏一族引以为傲的那些战士们,在正面战场上根本不是秦国士卒的对手。

    无奈之下,郑尚唯有下令族人们逃到平都,将巴郡盆地的腹地拱手相让于相氏一族。

    然而,纵使是在得到了巴郡盆地的腹地后,相氏一族依旧继续进兵,攻打郑氏一族的都城平都,唬地郑氏一族只好派人两支使者,一拨前往江州向巴氏一族求援,一拨渡江前往枳城,向生活在大江南部的氏一族求援。

    但遗憾的是,郑氏一族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巴氏、氏两族的援兵,秦军主帅王戬麾下的王陵、王贲等将领,只用了三日,就攻陷了平都,使郑氏一族成为这场战争的首个牺牲品。

    在无奈之下,成为阶下囚的郑氏一族首领郑尚,只好接受相的招降,将郑氏一族并入相氏一族。

    相氏吞并郑氏的消息传到江州,巴王大为震惊。

    其实早在前些日子收到郑氏一族的求援时,巴便已命将军巴满聚集战士,准备前往平都支援郑氏一族,可没想到,不过三日光景,平都便被相氏一族确切地说是被秦国的军队攻陷。

    对此有些惊慌失措的巴,连忙召集臣子商讨对策,但商议来商议去,却无法得出一个可行的策略。

    于是在巴满的提醒下,巴召见了平舆君熊琥,希望取得后者的支持。

    平舆君熊琥当然不会拒绝巴,闻言立刻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并且熊琥还提醒巴,可以以巴王的名义对外宣布,将相氏一族打为叛逆,号召所有巴人来抵制相氏一族。

    巴闻言大喜,当即命人按照平舆君熊琥的建议去做。

    事后,张启功得知此事,心中暗笑。

    毕竟平舆君熊琥向巴提出的建议,正是他们中原诸国最常用的策略,不过对于这招策略是否能取得成效,张启功却并不太看好。

    原因很简单,在中原,诸国的王权至高无上,尤其是像魏王赵润这种威望无可比拟的君主,一旦将某个人打为叛逆,该人就算再无辜亦无济于事。

    但巴国的国情不同,巴国是由巴族五姓与其余一些小部落组成的国家,巴虽然名义上是巴国的王,但他的影响力,其实在其余部落并不适用就好比相氏一族,相氏的战士效忠的他们一族的首领相,可从来不认为协助自家首领相攻伐其他部落,这是一桩作乱谋反的行为。

    倘若巴在巴国的个人魅力大、威望高,就好比皇子时期魏王赵润,哪怕他当时连太子都不是,但他的话,还是足以影响魏国很大一部分国人。

    但遗憾的是,赵润当时之所以那么高的威望,那是因为他这位魏公子润横扫中原,战功赫赫,而巴,显然不足以在这方面与这位魏王相提并论。

    果不其然,平舆君熊琥建议的这招舆论攻势,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数日后,相氏一族的首领相正式与巴氏一族撕破脸皮,公然指责巴性格软弱,不配成为他巴国的王,彻彻底底暴露了他相试图取代巴成为巴国之王的野心。

    但还是那句话,巴国的国情与中原诸国不同,尽管相的举动放在中原那是妥妥的谋反行为,但是在巴国,巴人们却不认为相的举措有什么问题,毕竟巴国素来就是‘以武论王’的国家,当初巴氏一族之所以能成为巴国的正统,那也只是因为巴氏一族的先代族长,用武力击败了其余四姓部落的首领。

    正因为这个传统,无论被相氏一族吞并的郑氏一族,还是其余零零散散的小部落,都没有按照巴所希望的那样,投靠到他巴氏一族身边对抗相氏一族。

    倒是秦国的军队,引起了巴人们的极大怀疑。

    不得不说,这里就体现出了‘有内应’跟‘没内应’两者的区别,倘若没有内应,秦**队一旦攻击巴国,就无疑会被所有巴人视为敌人;但眼下的情况下,秦**队以相氏一族盟友的身份出现,口口声声表示踏足巴国只是为了协助相氏一族这个盟友成为巴国的王,这就极大地化解了巴人对秦**队的抵制。

    而这,亦是秦军主帅王戬最希望得到的‘大义名分’。

    虽然就目前而言,王戬手下的秦**队,仿佛彻底成为了相氏一族的打手,但王戬并不在意。

    他看得很远:待等他秦**队打着‘大义’的名号,将巴国的人杀掉一半甚至更多,就算最后相氏一族的首领相撕毁双方的协议,他秦国仍有能力杀死另外一半的巴人,彻底夺取巴国全境。

    这可比他秦**队贸贸然进攻巴国而被所有巴人联合抵制划算多了。

    至于王戬何以肯定相氏一族的首领相最后肯定会撕毁协议,那就更简单了,因为就算相不撕毁协议,他王戬到时候也会想办法撕毁协议。

    相自以为可以驱虎吞狼,却恐怕不曾想到,那头猛虎到时候也会连他一块吞掉。

    八月下旬,秦**队与相氏一族,对相氏一族展开两面夹击,好在此时,樊氏一族的首领樊烈听取了北宫玉的建议,出兵支援江州,与巴氏一族相互支援,总算是暂时挡住了秦**队的进攻。

    但遗憾的是,这个局面并不能长久维持,因为进入巴国协助相氏一族的秦军,只不过区区几万人而已,在北边的汉中,仍有十几万秦军虎视眈眈。

    九月初,秦将王奔率领秦**队,隔江攻打氏一族,氏一族在正面战场抵挡不住秦军的攻势,唯有退到枳城,希望能够凭借城墙挡住秦军的攻势。

    不得不说,无论是郑氏一族、还是氏一族,他们在对抗秦军的策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要知道中原国家的军队,最擅长的就是正面交战与攻城战,而秦**队亦是如此。

    而郑氏、氏两族的战士们,却放弃了他们最擅长的骚扰、偷袭的战术,成群结队地试图在正面战场击败秦军,这如何会不败?

    当世能在正面战场上抵挡住秦**队的,除了魏国与曾经的韩国以外,几乎再无第三个国家。

    包括据城防守。

    同样是弱国,为何鲁国当初可以抵挡住楚国的进攻?

    除了当时有桓虎这位出色的统帅调度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鲁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战争兵器,这才使得新阳君项培与上将项末这新旧两位三天柱纷纷战败于鲁国。

    然而巴国有什么?

    长久的偏安一隅,使得巴蜀两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原。

    当巴族战士的弓箭无法射穿秦军士卒的甲胄时,其实双方已经提前分出了胜负。

    短短七日,氏一族的都城枳,亦被秦**队与相氏一族的战士所攻陷,为了保存己部落的族人,氏一族的首领只好臣服于相。

    至此,巴族五姓中,就只剩下樊氏一族、巴氏一族,以及实力空前强大的相氏一族。

    好在此时,蜀国的君主杜卢,派人支援了巴氏一族与樊氏一族。

    杜卢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君主,纵使如今也不过三旬而已,正因为年轻气盛,他对苴国试图摆脱他蜀国附属地位而极为不满,甚至于在几年前,还曾恐吓过苴国,说是令立苴国国主,这使得蜀苴两国的关系一度跌落了低谷。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苴国国主才会同意秦**队借道攻伐蜀国。

    在杜卢的心中,巴国也好、苴国也罢,都是他蜀国的敌人,前者是世仇,而后者,则是不从之臣苴国最早乃是蜀国为了限制巴国而扶立的附属国。

    数个月前,当防守剑山的军队禀告秦军入境的消息时,蜀国君主杜卢着实愣了一下。

    他当时还心想,秦国与他蜀国之间,还隔着一个地处汉中的苴国,何以苴国在遭到秦**队的进攻时,不向他蜀国求援呢?

    要知道,哪怕是再愤怒于苴国暗中勾结巴国对抗他蜀国的行为,但若是得知秦军进攻苴国情,杜卢还是会出兵支援苴国的。

    这不是为了苴国,而是为了他蜀国。

    然而,打探所得的消息,却让蜀国君主杜卢气得险些吐血。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苴国根本就没有遭到秦国的进攻,这个无耻的不臣属国,居然借道给秦国的军队,让秦军毫无阻碍地就通过了汉中的险峻。

    他蜀国,被苴国彻底地背叛了!

    在意识到这件事后,蜀国君主杜卢一边大骂苴国国主,一边立刻派出军队增防剑山,死守剑门关(剑阁)。

    对于剑山这道天然屏障,其实杜卢还是颇为放心的,相比之下,他更担心阆中方向。

    毕竟生活在阆中的巴国樊氏一族,那是巴族人中最仇视他蜀人的,杜卢十分担心樊氏一族会向汉中的苴国那样,给秦军借道,让秦军能从这个方向进攻他蜀国。

    然而,打探所得的消息,却让杜卢难以置信。

    一直以来最仇视他蜀国的巴国樊氏一族,非但拒绝了秦军借道的要求、死守巴山不让秦军国境,甚至于,随后还派出使者与他交涉,约定双方暂时停战。

    不得不说,杜卢简直对此难以置信:同为杜姓开明氏的苴国,背叛了他杜姓的本家、背叛了蜀国,反而是与他蜀人世代仇视的巴人,在面对秦国这一外来势力的情况下,主动要求与他蜀人暂时停止干戈,共同抗击秦国。

    在杜卢看来,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数日之后,巴国君主、巴氏一族的首领巴,亦派来使者与杜卢交涉,那名使者陈述了秦国的威胁,希望巴蜀两国放下成见、携手御敌。

    杜卢当然不会拒绝巴的建议。

    毕竟似当前的情况,苴国已经背叛了,倘若他巴蜀两国仍相互仇视,那么最终必然会被秦国逐个击破,这个道理,杜卢也明白。

    于是乎,在秦国的威胁下,巴蜀这两个相互仇视数百年,且曾经相互攻伐长达一百年多年的国家,终于在这一刻暂时放下了成见与敌意。

    但遗憾的是,尽管巴蜀两国达成了默契,但巴国的相氏一族,还是将秦**队引入了境内,导致郑氏、氏两支巴族大部落以及其余数支小部落被覆灭,只剩下樊氏一族与巴氏一族还在苦苦支撑。

    “秦军竟然如此强大?”

    蜀国君主杜卢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

    此前由于秦将王戬的主力军被蜀**队挡在剑山不得寸进,因此杜卢还未意识到秦军士卒的强悍,可如今,看着秦**队将郑氏、氏几个巴族打得落花流水,杜卢难免心中惊慌。

    毕竟巴国一旦完蛋,他蜀国也逃不掉被秦军覆灭的命运。

    于是,杜卢立刻派兵支援樊氏一族与巴氏一族,总算是帮助两族堪堪挡住了秦军与相氏一族的进攻。

    但这个局面能维持多久呢?

    杜卢、巴、樊烈三人都没有多大信心,因为驻军在汉中的秦将王戬,在得知蜀国派兵支援阆中之后,亦派遣了更多的秦军进入巴国。

    而就在巴氏一族与樊氏一族或将秦**队与相氏一族攻灭时,他们的援军终于抵达了。

    这支援军,即是楚国三天柱之一、平舆君熊琥一方的兵马,西郢君熊焘麾下军队。

    西郢(江陵),乃是楚国曾经的旧都之一,曾几何时楚巴战争,就是发生在楚国以这座城池作为都城的年代,但后来因为巴族逃到巴郡、死守巫山,楚国考虑到种种因素,最终放弃西进,而向东扩张,并且在若干年后,逐步将都城迁到了现如今的寿郢。

    而曾经的郢城,亦改称西郢。

    正因为是曾经的楚国都城,因此,西郢是整个楚西为数不多的繁荣城池,近十几二十年来,不管时曾经的城君熊拓还是现如今的平舆君熊琥,都是通过西郢与巴国展开贸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归属楚西治下,但历代西郢君很少介入中原的战争,一来是西郢距离中原实在太远,就好比楚魏两国的几场战争,魏公子润虽说号称击溃了楚西,但实则只是攻到了熊拓当时的封邑城,而城距离西郢,还有最起码上千里地的距离。

    地域太过偏僻,使得西郢君熊焘并没有参与曾经的几场与魏国的战争,当然,更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