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000部分

大魏宫廷-第1000部分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魏国河西有司马安,河东有临洮君魏忌,两者相辅相成,何惧韩国太原、何惧河套林胡?

    看着在大殿中央叩地接受封赏的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纵使是赵弘润心中亦不禁有些振奋。

    他所在的魏国,终于逐渐强盛起来。

    而这是否意味着,他离闲王的夙愿已经不远?

第1262章:论功行赏(二)

    ps:今天有点事码字晚了,第二更在十二点后,请书友原谅。等不及的书友可以明日再看。

    以下正文

    继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之后,将军姜鄙第三位获得第二等功勋的封赏。

    这也难怪,毕竟姜鄙在这场仗中的功勋丝毫不比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逊色,多亏了他率军偷袭太原、雁门、代郡三地,这才促成了南梁王赵元佐的阴毒计谋,迫使韩国不得不撤兵事实上他的功勋比临洮君魏忌还要大。

    最终,姜鄙受封为上党守,使魏国北疆,又添了一位猛将。

    上党守么?

    在听到朝廷对姜鄙的册封后,赵弘润还着实有些意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西席那边的宗府宗正赵元俨,以及庆王赵弘信。

    他相信,这肯定是庆王弘信私底下在朝廷、在宗府多方交涉的结果,毕竟姜鄙是陇西魏氏的名将,若没有担保人,朝廷按理来说是不会将姜鄙放在上党守这个位置上的。

    就好比临洮君魏忌,也是赵弘润私底下交涉,才使朝廷同意其担任河东守。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陇西魏氏在魏国做大,窃取魏国姬赵氏的权利,可在赵弘润看来,这种防备其实也没多大意义,毕竟腐朽的陇西魏氏,事实上也就只有魏忌、魏、姜鄙、赵胜这么几位贤才了,论人才济济,根本比不上魏国,用得着担心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赵弘礼还有雍王,居然会默许姜鄙担任上党守,这还真是有点意外。

    想到这里,赵弘润抬头瞧了一眼在西席就坐的原太子赵弘礼与雍王弘誉二人,见二人笑容可掬,心下着实有些意外。

    要知道,目前赵弘礼的原东宫党,主要就在上党郡一带雌伏,购置产业、企图东山再起,按理来说,庆王党的姜鄙担任上党守,这对原东宫党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礼目前在朝中的话语权已不复当初,恐怕也没有那个实力将姜鄙拉下来换成他自己一系的人,至于雍王弘誉……

    赵弘润瞅了瞅雍王弘誉,又瞧了瞧赵弘礼与庆王弘信,心中暗暗猜测:莫非,雍王是希望借此拖赵弘礼下水?

    不得不说,这个猜测很有可能:庆王党的姜鄙成为了上党守,赵弘礼的原东宫党势必会陆陆续续受到影响。而一旦赵弘礼受到了来自庆王弘信的威胁,会不会就愈发向雍王弘誉靠拢呢毕竟,上党郡只要恢复元气,亦是一片富饶之地,实在很难想象庆王弘信不会因此心动,任凭赵弘礼背后的原东宫党在那片土地积蓄财力。

    据赵弘润所知,如今的原东宫党,在上党郡主要从事种粮与酿酒两大产业,尤其是酿酒,上党郡本来就适合种植黍(高粱),再加上着当初从赵弘润手中得到的蒸馏提纯技术,原东宫党酿造的烈酒,如今在魏国还是颇为畅销的,至少在许多魏**队的将士这边受到强烈支持。

    搞不好,庆王弘信也是听说了什么,准备在这方面插一手。

    想到这里,赵弘润心中有些不悦。

    要知道,他在赵弘礼的上党烈酒这件事上,也是拥有不少利润分红的,否则,他怎么可能会将蒸馏技术交给东宫党?倘若庆王弘信当真要在这方面插手分一杯羹,那么日后,他与庆王弘信迟早要在这件事上干一场。

    想到这里,赵弘润忽然惊悟:会不会是赵弘礼与其幕僚骆想到了这一层,因此,对雍王弘誉“有意”放庆王党势力进入上党郡毫不担心?

    哎!尔虞我诈……

    看着此时仿佛和睦无间的赵弘礼与雍王弘誉二人,赵弘润暗自摇了摇头。

    他非常不喜被牵扯到众兄弟的勾心斗角当中,但话说回来,对于赵弘礼给予的那一半上党酒的利润分成,他也不舍得放弃,而这就注定他会被拖下水,被迫加入赵弘礼、雍王弘誉、庆王弘信三者的明争暗斗当中。

    算了,待介子鸱返回大梁后,让他来处理这件事吧。

    赵弘润心中暗暗想道。

    他相信,以介子鸱的睿智与能耐,就算是赵弘礼的幕僚骆,也别想占到什么便宜。

    想到这里,赵弘润便不再思忖这些这些事,转而聚精会神关注礼部尚书杜宥对后续几位魏国将领的封赏。

    继司马安、魏忌、姜鄙三人之后,又有多位魏国将领得到第二等功勋的提名。

    比如禹王赵元一方的韶虎、龙季、羿孤、赵豹四将,南梁王赵元佐一方的杨、蒙泺、庞焕,他赵弘润一方的伍忌、博西勒、屈塍、马游等人,以及政治立场中立的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等等。

    而除此以外,就连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三位秦国的将领,亦得到了朝廷的赏赐。

    当然,对于这三位秦国将领,朝廷只是出于对盟国派出援兵的感激,更多的是照顾对方面子,因此只是一些钱财方面的奖赏,比如赏赐几斤铜、授予类似荣誉将领的爵位等等,不想魏国本国的将领,皆因此获得贵勋爵位,或被赏赐在大梁的府宅等等。

    总的来说,受到第二等功勋提名的将领,皆是在此次战争中率领军队独当一面的大将,根本不存在混军功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赵弘润的弟弟桓王赵弘宣与原宗卫长沈,也获得了第二等功勋的提名。

    对此,赵弘润一边在心中欢喜,一边忍不住出言打趣弟弟,只不过是跟在五叔身后,居然混了一个第二等功勋,惹地弟弟赵弘宣一阵佯怒。

    不过仔细想想,桓王赵弘宣的第二等功勋,多半来自其麾下的北一军,毕竟在雍丘之战中,北一军抵住数倍于他们的楚**队,为马游的游马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出击机会,这一点的确无可厚非。

    不夸张地说,通过雍丘之战,很多人对北一军刮目相看,而北一军,也借此机会扬名于魏国,跻身于精锐行列。

    至于沈,他应该是承了芈姜的情,毕竟外人只看到沈非但在商水战场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还能率军支援禹王赵元,却不知,那所谓的商水战场优势,只不过是芈姜出面游说了楚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让那堂兄弟二人出于其己方的利益考虑,故意放水罢了。

    从这一点来说,芈姜对魏国的贡献,比在场绝大多数的有功之士还要大。

    想到这里,赵弘润忍不住瞧了一眼坐在身旁的芈姜。

    “怎么?”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视线,芈姜微微转过头来,低声问道。

    “回家再说。”赵弘润摇了摇头。

    家……?

    芈姜微微一愣,神色似乎有些意外,毕竟府与家的意义是不同的。

    “嗯。”点了点头,芈姜并没有追问。

    其实她还是很不错的……

    正当赵弘润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仿佛有一道视线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转头一瞧,就看到坐在斜对面的秦少君,一边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一边似乎是表情吃味地看着他俩。

    ……头疼。

    赵弘润心中讪讪,他知道,虽然他还并未对芈姜与秦少君透露与她俩的真正关系,但无论是芈姜还是秦少君,或多或少其实也早已看出来了,只不过碍于他还未公布,因此假装不知而已。

    可问题是,这能拖多久呢?肃王妃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就在赵弘润走神之际,隔着两三个座位的桓王赵弘宣,压低声音兴奋地提醒道:“哥,到你跟四王兄了!”

    听闻此言,纵使是赵弘润亦不由精神一震,可反观燕王赵弘疆,神情却谈不上太高兴。

    是误以为自己不会被第一等功勋提名么?

    当然不是!

    凭燕王赵弘疆誓死守卫山阳的精神与态度,朝廷绝对会将其列入第一等功勋,这是毋庸置疑的。

    燕王赵弘疆之所以露出如此落寞的表情,那多半是因为他在这场战争中,非但失去了两位手足一般的宗卫,即郑遂与李瑁,而且还亲眼看着山阳军、南燕军合计近四万对国家忠诚的兵卒,战死沙场,最终只剩下寥寥两三千人。

    甚至于,就连他的三位妻妾,险些亦在山阳殉死。

    若问哪一方在这次战争中的牺牲最大,无疑是燕王赵弘疆,他险些就为了国家倾尽了一切,包括妻妾与自己的性命。

    “殿下。”

    似乎是察觉到了燕王赵弘疆的异常,燕王妃孙氏与宗卫长曹焱,皆低声劝说,希望前者振作精神。

    而此时在王座的阶下,礼部尚书杜宥正公布着第一等功勋的提名,使得整个筵席的气氛火热到了顶点。

    “……首位,肃王赵润!”

    当礼部尚书杜宥喊到赵弘润时,肃王军的将领们、以及肃王党一系的贵族们,爆发出一阵仿佛响彻天地的欢呼声,在让庆王弘信惊愕之余,就连雍王弘誉、襄王弘亦面露吃惊之色。

    而期间,殿内众人亦是不禁侧目。

    这次筵席对于有些人而言,或许是头一回亲身体会肃王党的势力。

    他们忽然发现,在有功之士的东席中,肃王党的人几乎占到一半,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这些为了肃王赵弘润而欢呼的人当中,并非只有肃王军的将领们,还有诸如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高贤侯吕歆、吕潭侯公孙彻、留光侯赵康、临洮君魏忌等贵族,司马安、百里跋等驻军六营的大将军,工部的官员,燕王赵弘疆、桓王赵弘宣、原太子赵弘礼等目前与赵弘润关系良好的皇子势力,就连秦少君、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王、王龄等秦国将领,亦含笑抚掌附和。

    这一日,殿内绝大多数的人,终于切身感觉到了肃王党的势大。

    不知不觉之间,这位早已放弃争夺王位的肃王身边,已聚集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甚至于比庆王党更为势大。

第1263章:不为所知的评功背后

    时间回溯到半个月前,即在魏国基本上已确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四月中旬,依旧在甘露殿养歇的魏天子赵元,将刚刚返回大梁不久的礼部尚书杜宥传召到了宫内。

    虽然不明所以,但圣明不可违,杜宥在得到传召后,便立刻前往皇宫,到甘露殿面圣。

    待等杜宥来到甘露殿时,魏天子赵元正靠坐在卧榻上,观阅着禹王赵元派人送来的有关于对楚战争大捷的捷报。

    其实禹王赵元这份捷报,早在前几日,即四月初八就送抵了大梁。

    可即便已过了两三日,且将这份捷报反复看了几十遍,赵元仍爱不释手。毕竟这场战争,魏国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纵使是他也没有想到,战况居然会有那样的转机,他魏国竟能在秦、韩、楚三个大国的围攻下取得如此卓越的胜利。

    “陛下。”

    礼部尚书杜宥在一名拱卫司左指挥使燕顺的带领下,迈步来到了殿内,见魏天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份战报,遂轻声拱手见礼,免得惊扰到这位龙体有恙的陛下。

    “爱卿来了啊。”

    魏天子收起了手中的战报,笑着解释道:“禹王送来的战报,朕这两日反复观瞧,每每心中喜不胜喜,爱不释手啊。”

    杜宥笑着说道:“听闻禹王爷在雍丘取得大捷,为臣这几日也是精神振奋,饭量大增呐。”

    “哈哈。”魏天子哈哈一笑,随即对杜宥说道:“杜卿,今日朕传你过来,是为犒赏一事,这场战争,我大魏赢得胜利实在艰难,万万不可冷落了那些忠诚的有功之士。”

    咦?

    杜宥愣了愣,不动声色地试探道:“陛下,这事,按礼应当由兵部来论断吧……若由我礼部出面,于祖例不合呀。”

    魏天子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若是以往,的确应该由兵部来处理此事,但此番,秦王派遣二十万援兵支援我大魏,这些秦军士卒在我儿弘润麾下,英勇作战,我大魏总不能把他们遗忘了吧?……因此由你礼部出面,设犒赏之筵席,最合适不过,卿意下如何?”

    魏天子都说到这份上了,礼部尚书杜宥又岂敢再有什么异议,只能拱手拜道:“臣领命。”

    离宫返回礼部本署后,礼部尚书杜宥请来左侍郎朱谨与右侍郎何昱,对他们言道:“方才陛下传我入宫,委任我礼部出面犒赏有功军将。”

    听了这话,左侍郎朱谨与右侍郎何昱都像之前的杜宥那样,感到十分纳闷:这是兵部的事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