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还没有接受你自己现在的状况么。”涵因很认真的看着他,说道:“现在夫君还有什么可失去的?满朝文武有谁能站在你这边,李诺虽然被你拱上了族长之位,但他影响力有限,将来有事,他最多自保,也顾不上你。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什么可顾忌的。俗语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顾忌的应该是那些世家们。”
李湛看着涵因,沉默不语。
涵因继续说道:“人都是欺软怕硬,都是陇西边地。他们自己捞好处,不想着分咱们一杯羹,本来就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夫君现在可是恩荣加身的都督,这等数十年不遇的大恩,不趁着现在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往后都不会把咱们当回事。倒是折腾一番,他们反而要让着你。”见李湛意动。又说道:“我知道夫君怕咱们这边折腾起来,把他们都得罪了,一旦皇上看你不顺眼,你就毫无招架之力了。不过你放心,现在你是孤臣,皇帝至少在这段时间里面绝不会动你,相反还会支持你,否则的话。以后哪个臣子还会为他尽心办事呢。”
李湛思索片刻,带着些自嘲说道:“夫人说的对,如今我才是被逼到墙角的狗。再不蹦起来,怕是兔子没死,就要被烹了。”
涵因知道他现在压力很大,跟家族离心,在朝中失去支持,李湛即便再从前最失意的时候,处境都没有这样凶险,涵因拉着他的手,笑道:“夫君何必如此说自己。我们不过是为自己,为孩子求一条活路罢了。”
李湛点点头。笑道:“是啊,再难也要走下去。”
凉州的过路税其实并不是个新鲜玩意,自古进城都有城门税,尤其是北朝战乱频繁,地方势力庞大,反正这些钱就算收了。也交不到朝廷手里,那时候按人头收钱,世家大族在各地派去各地做生意的,不是佃户就是仆役,最多有一人族人盯着,这些人都不收钱,别管带多大的车队,运送多贵重的货品,因此这些过关税、城门税大多落在一般贫苦百姓身上。
世宗皇帝觉得地方上各自为政,阻碍商贸,不利于天下货物流通,因此才取消了。当时还在朝中引起好大争论,很多官员认为这会造成百姓四处流窜,不利于地方的安稳。不过,另外一些人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此很是支持。总之,这件事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而李湛的过关税则是按货物收钱,带的东西越多,交的钱也越多。那些世家大族自然是吃亏,他们屡次暗中活动,想在朝堂上把李湛弹劾下去。无奈皇帝力挺李湛,他们也毫无办法。只能在报备货品上做些手脚。
所谓上有政策,下游对策,要收过路税的是李湛,而下面实际做事的人都是胥吏,李湛不可能事必躬亲,这些人惯弄手段,都是欺上瞒下的好手,李湛盯着的时候,他们也查的严些,李湛没空理这些事的时候,他们就大肆收受贿赂,将那些货品私放过去。
李湛是清楚这些情况的,他却没有死盯着不放,一是他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处,二是也不好把那些世家逼的太紧。只要收上来的钱差不多可以让他支持西北大军的军费也就罢了。
跟竹心先生商议之后,李湛便开始严查走私,并且开始搜检过往商旅,名头是查边关奸细。
之前的时候,所有入关的货品从关外运到长安,途径凉州,都要交钱。至于这些货品是不是走私货,李湛也一概不管。而现在,李湛的态度忽然变了,所有过凉州的西域货物必须有在各关卡入关时报备的凭条。这些凭条都是按照各家在户部所卖货物的数量和种类配发的,没有的都是走私货。本来这块都是边关管理的,各商团都会买通边关守将走私货品,甚至有些大将还会坐分一部分货品的利润。
现在李湛开始严查这些走私货,所有查出来与凭条不符的,一概没收充公。他分管此事的吏员们一看,上官发了这个命令,都高兴死了,这就是又给了他们一条发财的门路,趁机又可以索一大笔钱。
在新令刚出来的头几天,自然是查得最严的时候,这些胥吏也知道,只有先狠狠的切上那些商贾一刀,他们才肯吐出血来,自然办事特别用心,不少家的走私货都被查了出来,州府的仓库里头堆满了没收的西域奇珍。
那些商人们自然是叫苦不迭。从西域诸国运到阳关、玉门关外,因为路途遥远。货品大多被跑这条线路的几家商队垄断,因此售价已经抬到成本的数倍,如果有人从这里进货,本身成本已经非常高昂了。从西域运货进大隋,玉门关、阳关的关税高达货品总价值的一半,这还仅仅是最外面的一道关卡,从西北到长安中间还有两道关卡,每过一道,就要收这么多的钱,之后运到各地市集。还要再交商业税。七七八八算下来,中间的利润要上交八成,当然即便是两成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那些世家跟西域往来数百年,早就打通了沿途各地方小国的关卡,再逃掉大隋的关税,从产地一路运到长安,成本减到最低,加上出关所带的茶叶、瓷器、绸缎获利。跑这一趟,可以获得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与这种巨大的利润比起来。不过各地的官员们也不是好打发的,这些人起码要吞掉其中六成的利润,不过各家由此多获得两成利润,已经足够让这些世家费尽心机打通关节了。长公主曾经派人调查过,各大世家走私的总额最高时达到五千万两,平时也有两、三千万两,而大隋在国朝初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三千多万两,后来国力渐渐强盛,最多也不过达到五六千万两。走私涉及的金额甚至与国家收入相当,由此可见其中的利润。因此。这些货一旦没收,他们的损失就是巨大的。
各个商队的背后都是各大世家,他们自然是坐不住的。货品被扣的第一天,商队的大管事就带着重礼来求见李湛。李湛根本见都不见就把人打发走了。这些管事虽然被主家重视,也跟很多官员结交,但身份多是家仆。最好也不过是商籍,李湛根本就不会理会他们。
这些日子,都督府的门口排着一串长队,都是来向李湛送礼求情的,来求见李湛的人,身份也都渐渐高了起来,开始变为各家族主管这一块的族人,甚至还有族长。
这些人见不到李湛,主意便打到了涵因这里。
这些夫人们,以看望涵因和小公子为由,前来拜访,也有邀请涵因去花宴、游园的,但涵因却以身体不适,把这些访客和邀请都拒之门外。最终,她还是见了和她关系最好的崔如君。但崔如君一开口有想把话题往这上边引的意思,涵因便顾左右言他,崔如君几次被她岔过去,还是不死心,最后咬咬牙还是开口说了:“姐姐,现在族中都在指望老爷能跟都督说上话,这货的事……”
涵因却笑道:“这是他们男人外头的事,不是咱们妇道人家该插嘴的。”这一句话,就把崔如君准备的满肚子的求情都噎了回去。
崔如君见涵因这样的态度,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打道回府了。
李诺还是不死心,便秘密来找李湛求情:“都督,你看全族上下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也很为难啊。”
李湛一听他这么说,大为火光:“你安生些吧,我现在正在严查走私,给你徇私,别人怎么办。为了让你当族长,我可是给足了你面子,我能让你吃亏么。你是族长,还是他们是族长,李询就借着这件事给你出难题,你倒好,他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下去,你自己就算坐在这个位置上,又如何做得了主?回去老老实实待着,把本家里头那些人穷嚷嚷的人都给我压下去。”
李诺自己一琢磨,也觉得李湛说的很有道理,再不敢言语,又匆匆跑了回去。再有族人撺掇,他也一概呵斥回去:“现在正是风口浪尖,就算你不会看眼色,也该懂些人情世故吧,这时候去求不被打回来才怪,你们都安生些,现在凉州李都督最大,他毕竟是咱们的族人,之前没有亏待咱们家,之后也不会,回去吧,回去吧。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会去求情的……什么?有人说我无能……那你们看谁有能耐就找谁去办……”便把这些人打发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入门
当被没收了货品的各家都躁动不安的时候,贾家却不是一般的安静。贾家自然也是有货品被没收了的,但贾敞立时就回了家里,告诉家里人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找李湛,李湛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时候,李湛是要借这个事情告诉大家,自己才是凉州的主人,现在去跟他闹腾,就是拆他的台,他自然也不会客气。只有支持他,过了这一阵,他自然会对贾家有所表示。
贾家族长贾阡还对儿子说:“你已经是投了李都督的人了,这也是咱们族中为了报他当年救我们全族性命之恩的决定,所以忠于你的主公是你应有之义,家里之前对都督很是支持,现在自然也不会让你为难。你回去吧,公事公办,我自然会配合,族人那里也不必担心,为父和你兄长还是能压下他们的议论,你这段时间也不要回家来了。”
贾敞点了点头,对父亲的苦心很是感佩,说道:“多谢父亲。”
“谢什么,我们比不得他们陇西李氏那等五姓门第,他们都被李湛搅合得那么憋屈,我们这点算什么,何况若不是李湛,咱们家什么时候能沾得上马场的生意,咱们家在马场派的人已经跟我通气了,今年春天的马驹配种很是成功,收益不会差,第一年就能如此,往后就更可观了。这次我们配合李都督,之后的好处应该也少不了。这些事情,一旦搀和进去就不是咱们一家的事,往后就算李都督调任离开凉州,别人想让咱们家退出来也没那么容易。”贾阡说道。
贾敞笑道:“父亲看的长远,儿子的心也就放回肚子里了。”
这些家族一看李湛谁的账都不买,就连跟李湛关系最好的李家三房,还有贾家都一样,货品被没收,他们也只好再想其他法子。
“李湛谁的账都不买怎么办?”这些人私下里聚在一起商议着。
“找人做掉他。”有人出了个主意。
“打住打住。他身边护卫不少,要是没得手,把他惹毛了,所有人都得遭殃。我们是为了生财。他跟咱们鱼死网破,也不过是个官位,皇上还在力保他,下次又换一个地方,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全族老小还指着这个吃饭呢。”另一个人马上否定了这个主意。
“要不找人弹劾他?”又有一个人出主意。
“你以为之前逼大家吐出军户土地的时候没人弹劾过么,皇上把这些都压了下来。这次他的借口都是冠冕堂皇的,除了查走私还查奸细,你不想你家跟那个索家一样被安上个通敌罪被抄家吧。”里头的明白人不少。
“我看也并非谁的账也不买,毕竟咱们是民,他是官,他不理睬我们,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咱们得找一个能跟他说得上话的人才行。”
“虽然族中做官之人不少,不过要找一个能代表大家。而且在这件事上有资格说话的人才行。”
一人捻着胡子,说道:“玉门关这里要分掉我们三成多的纯利,让他们出面。官对官,总好说话叻吧,李湛是官场中人,自然不能不给同僚面子。”
这人出了这个主意,大家纷纷同意,很快就行动起来。没过几天,瓜州刺史便派了自己的长史过来和李湛密谈。李湛这回倒是很给面子,很快接待了这个长史。
长史转达了瓜州刺史的意思,就是那些经常出入边关的商家每年都会交一笔钱给边关,对他们运的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可以给李湛也抽一笔提成,让李湛对这些家的过路税放松一些。还有,那些没收的货,请李湛放一马。
李湛则表示,这是给刺史面子,不过他还要再考虑考虑。并且表示事关重大,如果没有对方的亲笔信,他也不能轻易答应。那长史便明白,李湛谨慎,如果手里头不抓着些东西,他是不肯担这么大责任的,当即表示会回去跟刺史沟通。
这人后来在两地往来数回,李湛和瓜州刺史相互试探良久,最终敲定,李湛分走其中一成的纯利,一般大约每年是一百到一百五万两,如果某年年景好,甚至可以高达两百万两。李湛的这些钱一部分是那些商家多出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玉门关那边分出来的,虽然那些人很不愿意多一个人来分钱,不过李湛借凉州地利之便,加上皇帝的支持硬来分这块大饼,他们也只能同意,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