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 >

第246部分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有朕好好待她,她又何必吃这么多苦。”

    刘公公掩住忍不住冒出来的无奈神色,皇帝虽然聪明,却实在不太了解那个女人了。她不仅没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终日哭泣,还四处寻找机会,甚至一手推动朝堂势力的变动,刘公公现在很肯定,这样的女人进了宫绝对是祸害。他服侍皇帝已经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违背过皇帝的意思,唯独这个女人,他绝不愿意让皇帝跟她有什么牵连。

    “皇上,您又好些日子没有临幸后宫了。太皇太后那里又派人过问了几次,您看……”刘公公适时的打断了皇帝的感慨,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皇帝有些不耐烦的“嗯”了一声,放下手上的折子:“那就去独孤才人那里吧。”(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火气

    太夫人还在病中,几个儿媳都要轮流侍疾。王氏已经数日未归,韦氏心里很是不满,对涵因说道:“太夫人病着,她倒好,一去不回了。我看她是看咱们家倒了霉,干脆不回来了,哼,连儿子都不要了。”

    涵因笑道:“她家里也是事情多,听说她母亲也病了,恐怕是想要尽尽孝心吧。”

    “哼,没听说过哪家的媳妇不伺候婆婆,倒会娘家伺候亲娘的。她母亲又不是没有儿媳。从前母亲看她千好百好,如今到了关键时候,才能看出这人心来。”韦氏又抱怨了两句。

    涵因叹道:“希望咱们家这一劫能早点过去。”

    韦氏此刻倒是心有戚戚焉,对涵因的态度又好了几分:“弟妹你也别太忧心了,我看三弟不会有事。”

    “希望如此吧。大嫂快回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就行了。”涵因笑道。

    韦氏点点头走了。

    太夫人已经能坐起来了,涵因并没有告诉她王氏回娘家的事情,而太夫人也并不相见王氏。她现在倒是对这个三儿媳态度和善得很,涵因伺候她喝了药,反而劝她:“好了,我已经没什么事了,你们不用天天过来守着我这个老太婆了。你这些日子也怪辛苦的。我听说你还把乾哥儿接去一起照看。难得你这么懂事。”

    “大嫂要忙着府里大大小小的琐事,二嫂也有一群孩子忙着照顾,我自然能多帮她们分担一些就多分担一些。母亲请安心休息,家里面没有什么事。”涵因笑道。

    太夫人叹了一口气:“哎,他们都说老三这次凶多吉少,我这么一大把年纪难不成还要再来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成。”说道伤心处,眼泪掉了出来。

    涵因忙递上帕子,也陪着红了眼圈:“母亲刚好些。又想这些做什么,何况老爷的事情,朝廷上还没有定论,也许过一阵子就没事了。”

    太夫人接了帕子擦了擦眼泪,挤出一个笑来:“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没事说这种丧气话干什么。”

    “母亲安心吧。老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转危为安的。”涵因也露出笑容。那笑容带着令人安定的自信,仿佛有她在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难题。

    出入长安城的检查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那些带着大车小车远途而来的商人们,城门的士兵粗暴的把他们的东西拆开,再趁机讹上一大笔钱,稍有不从就要带回京兆府盘查,把人关在大牢里,家里人还要叫上一大笔赎身钱。好容易进了城,还不算玩。时常有缉事府的人半夜三更的敲门检查,少有不满就会被当做嫌疑犯抓到永和巷严刑拷打。

    永和巷原来的名声就不好,但原来内卫在那里的时候,大多针对的是一些朝臣。与百姓的关系不大,现在的缉事府上至高官贵胄,下旨黎民百姓,没有不管的,永和巷的名声可以说是更差了。长安百姓中间流传着的吓唬小孩子的话就是:“你要是再哭,就会被缉事府抓到永和巷里面去。”

    霄云那个关拐走孩子的屋子分别被京兆府的差官和缉事府的干事各查了一次,因那里有个隐秘的地窖,出去应对的人又识相,每次都给来检查的人分量十足的好处,他们也就草草在里面一看。见没什么特别之处就走了。

    霄云也派了人去王氏招出来的拿出藏匿李令弘的地方。这处宅子是王家太夫人李氏的陪嫁。一座三进的院子,外面看起来也很是不起眼。他亲自去探看了一趟。李令弘果然还在那里,被单奶娘看护着,好吃好睡,倒很是舒服。看守那地方的有几个家丁,分别守着前后侧三个门。此时王家刚刚回长安不久,没有那么多的人手。霄云让自己的手下盯着那处宅院。如果有异动就赶紧报告。

    就这样,长安鸡飞狗跳的折腾了半个月,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上了长长一篇万言书为长安百姓请命,痛陈这些日子京兆府衙役和缉事府干事假公济私,名为查案,实则欺压百姓,为祸一方。

    长安的那些官员家里都跟那些商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前孩子失踪案闹得挺大,他们虽然也跟着受了损失,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势,又怕自家也跟着受害,也只好敢怒不敢言,忍了损失,而如今拐带孩子的贼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再也没有孩子丢失过。

    眼前的危险一除,又想起自家受的损失,自然是心疼不已,心想你们那些人家里丢了孩子,关我们什么事,结果受损失的是我们。原本他们还在小心翼翼的观望着朝中的形势,这话他们是不敢说的,现在有人带了头,他们也趁势跟上,收集了不少京兆府和缉事府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证据,纷纷跟着上言弹劾。

    缉事府的督理司和镇抚司是老刘公公主管,纠察司和巡检司是刘胜主管,丢孩子的这件事就是由负责监察市井和民吏的巡检司负责。

    皇帝先把京兆司马独孤谦叫过来骂了一顿:“案子没破,却弄出这么些事来,你是怎么搞的。”

    独孤谦知道自己破不了这个案子,还弄上一身骚,他心里暗叹自己时运不济,眼瞅都要回去颐养天年了,偏遇上这么个倒霉事,那些京兆府的差役小吏,简直是奸猾无比,根本没心思认真办案,纷纷趁机给自己大捞好处,偏偏他却奈何不得。他真不知道李湛在这个位置上是怎么治住这帮人的。

    结果事情没有办妥,反倒又得罪了不少人,好像是他从中得了多少好处似的,从前他虽然没什么实权,好歹也是皇亲国戚,颇受人尊重,现在就连他的亲戚朋友跟他说话的时候,眼里的目光都是那么不对劲儿。他把头上的乌沙一摘,冲皇帝行大礼:“请皇上恕罪,臣无能,老迈昏聩,辜负陛下的期望,臣愿意自请让贤。”

    皇帝登时就怒了,这算什么呢,事情没办好不请罪,而是撂挑子,这不就是给自己甩脸子看么。但独孤谦是老臣,又是独孤太皇太妃的叔父,在朝中混日子混了数十年,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实权,但资历却是实打实熬出来的,再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独孤太皇太妃好歹也是后宫的长辈,就凭这一点,他也不能乱发脾气。何况他的确不是什么能吏,让他暂代李湛,不过是一个临时措施,本来就没指望他能干出什么政绩来,谁知道却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求他一下子把案子破了,也实在不现实。

    皇帝强忍了怒气,好言安抚道:“爱卿也不必妄自菲薄,现在有缉事府助你,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只是你要好好约束你手下的人,不要让他们以权谋私。”

    独孤谦只好深深拜谢,又回去了。

    对独孤谦的火气吞了回去,皇帝便把气全移在了刘胜身上,喝道:“把刘胜给朕叫来。”

    自从掌管了天武军,并且还成了缉事府的头,刘公公便将刘胜在皇帝身边当值的时间渐渐的减少了,开始刘胜还不觉得什么,时间长了,越琢磨越不是个味。不过,上次他办砸了差事,也没什么底气跟刘公公叫板了。只盼着这一次能把柳相扳倒,顺势治了李湛的罪,把涵因弄到皇帝身边,这样他又可以重新获得皇上的信重了。

    这些日子,他督促巡检司全力调查孩子失踪的事情,但是却一无所获。因为巡检司除了少监是有经验的内卫,那些干事都是刚刚从天武军中挑出来的,打架倒是好手,但对探听消息,查看蛛丝马迹却没有什么经验。

    他们不少人得到这个职位,是因为贿赂了太监,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可言。现在逮到机会,自然是要把之前花的本捞回来,自然是要借着自己的职权,敲诈那些商人百姓了。

    因此,刘胜虽然心怀壮志,想要大干一番,无奈下面的人却并不给力。

    皇帝叫他去的时候,他还在高兴,皇帝竟然想起了他,是不是自己在皇帝心中地位更重了呢。他怀着这样的想法,忽略了来传话的小太监那面带闪烁的表情。

    结果,一进御书房,就挨了皇帝一顿劈头盖脸的骂:“你是怎么给我办事的,你看看,朝堂上弹劾你的折子堆了多高,都快把朕给埋起来了。朕是去叫你们查案,不是叫你们给朕弄回一堆把柄来,让群臣参劾的!”

    刘胜一下子就懵了,赶忙跪在地上请罪:“奴才无能,陛下恕罪!”一边说着一边悄悄抬眼观察着皇帝,又看了看刘公公。皇帝是一脸气急败坏,刘公公则仍然是那副面无表情恭恭谨谨的模样。

    皇帝一听这话更气,呵斥道:“他也恕罪,你也恕罪,你们除了这话会不会说点别的,难道朕让你们负责办事,给你们荣华富贵,就是让你们来跟朕说恕罪的!”

    刘胜赶忙低下脑袋,几乎把整个身子都贴到了地上,瑟瑟发抖,一副可怜模样。

    皇帝又骂了一阵,把心中的闷气发泄了一通,方觉得口渴了,身边的刘公公马上递上早准备好的酸梅汤,皇帝喝了几口,气才略平了,骂道:“行了,别在我眼前招我烦,滚吧,赶紧把事情给我办法,还有让你的人收敛些,办不好事还竟惹回一堆麻烦,要是还这样,我就拿你开刀。”

    皇帝把酸梅汤放下,用手揉着额头,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 施压(十票加更)

    距离孩子丢失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天,朝中也渐渐的多了许多议论,张九龄那篇要求皇上放李湛回来的折子开了个头,之后很多人也开始认为李湛治理京兆很有一手,并且破了监察御史被杀一案,由他来破这个疑案才是最好的。

    这话在市井之中流传也甚广,人人纷纷说要是李府君在,长安不至于发生这样的大案,那些贼人就是趁着李府君不在才敢如此胆大妄为的。甚至人们把对缉事府的不满,也寄托在了李湛身上,很多人不敢公然骂缉事府,便都念起说起李湛在京兆府任上的好处来了。民间之事未免夸大其词,不过在缉事府的对比之下,李湛的一分好都被夸成了十分。甚至还有说书人把李湛破案的故事编成精彩绝伦的段子,在酒肆茶馆宣讲,引得众人声声喝彩。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涵因的推波助澜,那些说书人,很多都是收了她不少好处的。

    随着案子时间延长,涉及的官员及家眷的耐心越来越小,让李湛回来破案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因此,上疏请求皇帝把李湛调回来破案的折子也多了起来,甚至平郡王妃还进宫了一趟,请求太皇太后跟皇帝说情,把李湛调回来。之后还在温国寺整日祈祷,并且在佛前许愿,只要小世子能回来,她愿意捐出自己的私房为温国寺造像,建造一座“佑子殿”,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平郡王妃开了头,那几家丢了孩子的贵妇人,也跟着去温国寺祈福,没有丢孩子,却跟这些家有亲或者这些人的世交家的妇人们,为了人情,也跟着去那里为丢了的孩子祈福。顺便为自己的家人祈福,之后,那些趋炎附势,想要巴结这些高官的人,也让自己的妻子一起去。温国寺这些日子香火不断,寺门前。每日云集着各式各样的贵人们家的马车。一时间,成了长安街头巷尾的谈资。

    李德妃自李湛被抓起。日子甚为不好过。连失宠已久的崔贤妃都对她冷嘲热讽起来了。李家将倒,她这个无宠的妃子命运又将如何呢,她也每日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遭到郑贵妃、韦贵妃的命运,也许,她的下场还不如那两位。

    泰王素来和孝王是有恩怨的,王淑妃叮嘱寿王多次,让他不要再去招惹泰王,寿王后来很少跟泰王搭话。

    但是因梁王就国。他成了皇宫中最大的皇子,母妃位分又贵重,而且大家都认为他已经是太子当仁不让的人选,宫中的陪读。大多是围着孝王的。

    原本有几个跟泰王交好的,那些人为了讨孝王的欢心,不能对泰王如何,便在宫外对他那几个要好的陪读下手。泰王一直不大受宠,也毫无办法。

    如今,李湛一被抓,泰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