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杂病广要-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锉散,每三服,食前服。(《直指》)
浆水散,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气少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治之宜
以此。
半夏(二钱汤洗) 附子(半两煨) 干姜(五钱) 良姜(二钱半) 桂枝(五钱) 甘草(五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和滓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保命集》)
理中汤加茯苓、黄连,名连理汤。(《要诀》)(详出暑泻中)
治水泻不止,茱萸丸方。
吴茱萸(二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黄连(二两去须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圣济》治
飧泄,水谷不化,及诸色痢,茱萸汤,即本方,水煎服。(又治脓血痢,二宜散,本方为末服。)《元和纪用
经》黄连汤,主老小泄泻,赤白痢下,于本方加白芍药一两 咀,分八服,每服以水八升半,煮一升许,投阿胶
一分,再煮胶消去滓,分三服,温服。一方,加甘草末,艾汤调,亦大验。(宜与《滞下》戊己丸相参。)
石顽治总戎陈孟庸,泻利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
于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未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安。(《医通》)
x和里诸方x 胃风汤,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 痛,
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
白芍药 白术 肉桂(去粗皮) 人参(去芦) 当归(去苗) 芎 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空心,小儿量力减之。
(《和剂》)(按∶《易简》曰∶此药兼治肠风下血,及妇人下血,面色姜黄,筋力衰惫者,服之尤能滋补。
但性味不便于肠胃,恐伤谷气尔。又《续易简后集》方有异,载在《滞下》中。)
补中益气汤去当归,滑泻痞闷者,此方主之。(医方考)经云∶飧泄取三阴。三阴者,太阴也。宜补中益气
汤,以白芍药代当归主之。(《准绳》)
三白散,治感湿气,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下利,大便走泄,神思沉困,饮食减少,宜调胃去湿。
白术 茯苓 芍药
上各等分,水煎服。腹痛甚者,加当归,倍芍药。(《医林集要》)
三白散,治一切泻泄如神。
白术(去芦炒一钱半) 白芍(炒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一钱) 泽泻(一钱) 浓朴(姜炒)
黄连(炒各一钱) 干姜(炒五分) 乌梅肉(煎用二钱,丸用三钱。)如兼伤食,加神曲炒、麦芽炒各一钱。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服。为末,神曲为丸,服尤效。(《保元》)
抑扶煎,治气冷阴寒,或暴伤生冷,致成泻痢。
浓朴 陈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滞痛甚者,加木香五、七分,或砂仁亦可。(《景
岳》)
x固胃暖元方法x(附外治)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气陷者,升阳补胃汤、补中益气汤加白芍。
气欲脱者,真人养脏汤加附子,或四柱散、大断下丸(系辛热固涩之剂)、古蔻附丸(肉豆蔻、附子)香茸丸
(麝香、鹿茸、肉豆蔻)。又有大便滑泻,小便精出者,万全丸(赤石脂、干姜、胡椒,此本蔻氏方。)(《入
门》)
如果系藏虚滑泄,审无腹痛,脉微虚、不沉滞者,可以
温涩之药固之。(《金匮翼》)
参苓白术散,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
白扁豆 人参(去芦) 白茯苓 白术 甘草(炒) 山药(各二斤) 莲子肉(去皮) 桔梗(炒令深黄色)
薏苡仁 缩砂(取仁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和剂》)
久病虚弱、年高及气弱人,脏腑泄泻久不止者,可与人参豆蔻散、浓肠丸、参苓白术散。(《指南》)
六君子汤,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白术 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浓纸裹,压去油) 诃子(煨去核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得效》)《医圣楷梯》
加味六君子汤,治一切脾胃虚弱泄泻之证,于本方去诃子,加黄 、山药、砂仁、浓朴。
真人养脏汤,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直指》)
久泄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合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
(《医通》)
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者,气将脱也,诃子散。
木香(五钱) 甘草(炙) 黄连(各三钱)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末之,煎芍药白术汤,调服一钱。(《明医指掌》)(按∶更有温中固涩,如六柱散、八柱散,既见上。)
治肾泄,五味子散。
五味子(二两拣) 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
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顷年有一亲识,每五更初欲晓时,必溏痢一次,如是
数月。有人云∶此名肾泄,肾感阴气而然。得此方服之而愈。(《本事》)
治脾肾俱虚,泄泻不食,二神丸。(原文作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今从《直指》。)
破故纸(四两炒香) 肉豆蔻(二两生)
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和杵丸如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同上)(《直指》不用姜。)《济生续方》枣肉丸,于本方加木香(不用姜)。
《澹寮》四神丸,于本方加木香、茴香。《内科摘要》四神丸,于本方加五味子、吴茱萸。(《续焰》曰∶即二
神丸、五味子散合丸。)
胃关煎,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一、二、
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白术(炒一、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气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
(《景岳》)
艾黄熨法,治泻脱,困乏危笃。
蓖麻(七个去壳研如泥) 熟艾(半两) 硫黄(末二钱)
上拌匀,于脐上先铺纸,付药在上,更用纸铺衬稍浓,用熨斗适温凉熨之,不可令熨斗甚热,以脐内响为
度。(《小儿卫生总微论》)
或水泻不止,以大蒜捣烂,贴脐下并脚心,立止。(《琐碎录》)
x回阳方法x 予尝治数人,在下则泄泻不止,在上则吐痰不已者皆死,盖气脱无所管摄故也。若用参
术膏救之,早者十活二三。(《医纲》)
大泻如倾,元气渐脱者,宜速用四味回阳饮或六味回阳饮主之。凡暴泻如此者,无不即效。若久泻至此,犹
恐无及。盖五夺之中,惟泻最急,是不可见之不早也。倘药未及效,仍宜速灸气海,以挽回下焦之阳气,仍须
多服人参膏。(《景岳》)
x荡实方法x(消积方附)下痢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下利腹中坚者,当下之。(《脉经》)
夫泄泻却用大黄者,乃通因通用也,非大实热,勿轻用之。(《三因》)
治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药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瘥,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宜温脾汤。
浓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炮) 甘草 桂心(去皮不见火) 附子(生去皮脐各半两) 大黄(生四钱
碎切,汤一盏渍半日,搦去滓,煎汤时和滓下。)
上细锉,水二升半,煎八合,后下大黄汁,再煎六合去滓,澄去脚,不要晚食,分三服温服,自夜至晓令尽。
不快,食前更以干姜丸佐之。(《本事》)
干姜丸。
干姜(炮) 巴豆(去心炒黄研) 大黄(湿纸裹甑上蒸) 人参(各一钱去芦)
上除巴豆,余为末,同研,炼蜜丸如梧子大,服前汤时,用汤吞下一丸,米饮亦得。(同上)(《圣济》治
水泻不止,黑神丸,出《滞下》针头丸下。)
三棱散,酒食伤积用此。
京三棱(炮) 蓬莪术(炮) 益智仁 甘草(炙) 青皮(去白各二两) 白茯苓(四两)
上末,每二钱,少盐煎,吞感应丸,治伤食泄泻。(《直指》)
x灸法x 熙宁四年,予亲老在邵阳,忽患水泻,百药无效,遂灸天枢二穴立止,故述之(《神巧》)
大便不禁,病亦 矣,神阙、石门、丹田、屈骨端等,皆是穴处,宜速灸之。泄泻,宜先灸脐中,次灸关元
等穴。(《资生经》)
凡治湿,皆以利小便为主。诸泄不已,宜灸水分穴,谓水谷之所别也,脐之上一寸半,灸五、七壮,腹鸣如
雷,水道行之候也。(《撮要图》)
邻郡一富翁,病泄泻弥年,礼致子浓(按∶子浓黄姓)诊疗,浃旬莫效。子浓曰,予未得其说,求归。一日
读《易》至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阁得地在中间,如人弄碗珠,只运动不住,故在空中不坠,
少有息则坠矣。因悟向者富翁之病,乃气不能举为下脱也。又作字,持水滴吸水,初以大指按滴上窍,则水满筒。
放其按,则水下溜无余。乃豁然悟曰∶吾可治翁证矣。即治装往,翁家惊喜,至即为治艾,灸百会穴,未三、四
十壮,泄泻止矣。生自少识之,后在邺,胡元望女生始六月,亦病泄泻不已,因教以前法,灸即愈。(《撄宁生
传》)(灸大椎,出前溢饮滑泄。)
灸法∶百会(治久泻下陷脱滑者,灸三壮)、脾俞(治泄泻,灸三壮)、中脘(灸七壮)、关元(治泄不
止,可灸七壮)、肾俞(可灸五壮,治洞泻不止)、大肠俞(可灸三壮,治肠鸣腹胀暴泻)、天枢、气海。(《医
统》)
脏腑类
咳嗽
属性:张子刚曰∶肺为娇脏,怕寒而恶热,故邪气易伤而难治,以其汤散径过、针灸不及故也。汪省之亦曰∶肺
受病易,药入肺难。二氏之言信矣。盖咳嗽一证,本非大病,然古人殊加恳切者,良以此耳。故此编所纂,亦
不厌其繁重云。
x名义x 咳嗽之说,古书咳而无嗽,后人则兼言之。大抵皆从肺出,其声响亮,不因痰涎而发者,谓之
咳,言其声音闻于人也。痰涎上下,随声而发者,谓之嗽,如水之嗽荡,谓能嗽其气往来也。(《鸡峰》)(按∶
《续易简方脉论》曰∶咳因气逆,嗽因痰作。《保命集》曰∶咳谓无痰而有声,嗽是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声而
有痰。其意俱相近。)
嗽与咳一证也,后人或以嗽为阳,咳为阴,亦无考据。且《内经·咳论》一篇,纯说嗽也,其中无嗽字。由
是言之,咳即嗽也,嗽即咳也云云。《素问》惟以四处连言咳嗽,其余篇中止言咳,不言嗽,乃知咳嗽,一证也。
《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与《应象论》文义同而无嗽字,乃知咳即是嗽明矣。(《儒门事亲》)
(按∶子和此说,亦不可废,故并举之。)
x源由总说x 江流滔滔,日夜无声,狂澜激石,不平则鸣。所以咳嗽者,痰塞胸脘,气逆不下,冲击而动
肺耳。然亦何以致此哉?曰∶感风伤冷,挟热受湿,瘀血停水,与夫肺实肺虚,皆能壅痰而发嗽也。夫肺为娇
脏,外主一身之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形寒饮冷,最易得寒,燥气郁蒸,最易生热。惟其易为冷热,所以内
外交侵,动则邪气窒塞矣,此非不平而呜乎。(《直指》)
肺五脏之华盖,专主于气。清浊既分,则无嗽。清气不
分,浊气上干于华盖,加以协水停饮,肺不得清,则为嗽矣。(《奇效》)
峡伯虽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外内合邪四字。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合
邪。此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是指内邪郁发而言。若外邪入伤肺合而咳,原无脏腑相移之例也。(《医通》)
x外内二因x 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
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
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