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杂病广要-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条。)
x治例x 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治之。若全用气药导之,则其痞愈甚,甚而复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
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又有虚实之殊,如实痞大便秘,浓朴、枳实主之。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治之。如饮
食所伤而为痞满者,当内消导,其胸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宜吐之,
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凡治痞者,宜详审焉。(《试效》)
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临时
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微义》)
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心下痞者,以香砂六君子汤主之。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为痞者,以枳缩二陈汤
加姜炒黄连主之,亦治心下夯闷,虚寒不散。心下痞,或宽或急,常喜热物,以枳实理中汤主之。(《原病集》)
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冲上而为痞,此乃虚痞,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之中,微有疏通之意,
决不可十分用香剂,古方载泻后膈痞用理中,即此意也。痞塞服诸药不效,大便不甚通者,宜感应丸加巴豆。
(《要诀》)
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或病后脾气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凉克伐之剂,
以致重伤脾气者,皆能有之。其证则无胀无闷,但不知饥,亦不欲食。问其胸腹胀痞,则曰亦觉有些,而又曰不
甚胀。盖本非胀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为胀耳。察其脉则缓弱无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则色平气怯,是皆脾虚
不运而痞塞不开也。此证极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将至胃气日损,则变证百出矣。治宜温补,但使脾肾
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日进,元气自复矣。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滞之有无而治之。实滞之痞,当察
其所因而治之。(《景岳》)
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忌破气、下、湿润、苦寒。宜健脾、兼散结滞、甘温、辛香。(《本草经疏》)
x和中泻痞诸方x 泻脾汤,治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方。
茯苓(四两)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五两) 生姜(八两切) 半夏
(一升洗去滑)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又主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亦逐水气。(《千金
翼》)《医心》效验方,游气汤,治上气,于本方加枳实子。
治心下蓄积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枳壳散。
枳壳(去瓤锉麸炒) 白术(各半两) 香附子(一两麸炒舂去皮) 槟榔(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庞老方。(《本事》)
消痞汤,一名木香化滞汤,治因忧气(按∶《辨惑论》此有食湿面三字)郁结中脘,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
不思饮食。
枳实(炒) 当归梢(以上各二分) 陈皮 木香(以上各三分) 柴胡(四分) 草豆蔻 炙甘草(以上各五分)
半夏(一钱) 红花(少许)
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食远服,忌酒湿面。(《兰室》)(按∶《医鉴》开怀
散,系此方之变,见《积聚》,宜参。)
枳实消痞丸,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枳实 黄连(各五钱) 干生姜(一钱) 半夏曲(三钱) 浓朴(炙四钱) 人参(三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白茯苓(二钱) 麦 面(二钱)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量虚实加减。(《试效》)
枳实理中丸,治中脘痞滞,气不宣通,积寒停饮,饮入不化。(《宝鉴》)(即理中丸加枳实各等分。)
家弟曾余患呕逆不食者月余,服宽膈理气药二十余剂,几至绝粒,而痞胀异常。邀余诊之,脉得虚大而数。按仲景
脉法云∶大则为虚,数则为虚,此胃中阳气大虚,而浊阴填塞于膈上也。因取连理汤方,用人参三钱服之,四
剂而痞止食进,后与异功散,调理数月而安。(《医通》)
别驾吴蛟水公祖夫人,患痞眩呕逆,向因下体畏寒,肢肘麻木,久服八味、参附不彻,六脉弦滑而按之则
濡。此中焦素蕴痰湿,阳气不能周于四末之象,得桂、附辛热之力,有时虽可暂开,究非真阳之虚,且有地黄之
滞,所以痞晕漫无止期。遂疏《局方》七气汤,加沉香,一服豁然,再服神爽食进而安。(同上)
三脘痞气丸,治三焦痞滞,气不升降,水饮停积,不得流行,胁下虚满,或时刺痛,宜服。
沉香 大腹子 槟榔 缩砂(各半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木香 白豆蔻 三棱(炮各一两)
半夏(汤泡七次二两)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陈皮汤亦得,食后。(《宝鉴》)(按∶此方先教谕去陈
皮,以大腹皮代子用。)
胜红丸,治心腹痞满,消食快气,美进饮食。
三棱(醋炙) 广术(醋炙) 青皮(去瓤炒) 陈皮(去白) 干姜(火炮) 良姜 枳实(去瓤炒)
白术(煨) 萝卜子(炒各一两别研) 香附子(二两炒去毛)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汤或木香同煎陈皮汤送下,不拘时候。(《瑞竹》)
(按∶此于《简易》胜红丸加枳实。白术、萝卜子者,宜参《积聚》门红丸子。)
养胃汤,治胸膈痞满。
香附 砂仁 木香 枳实(麸炒各七分) 白术(去芦) 茯苓 半夏(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白蔻(去壳七分) 藿香 浓朴(姜汁炒各七分) 甘草(炙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食后服。(《回春》)
解郁和中汤,治胸膈痞满,内热不安卧,卧则愈闷。
陈皮(一钱二分) 赤茯苓(一钱) 半夏(八分) 青皮(五分) 香附米(一钱) 枳壳(一钱)
栀子(一钱) 黄连(七分) 神曲(七分) 浓朴(七分) 前胡(八分) 苏子(七分) 生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五片,水煎热服。(同上)
回令丸,开痞结,治肝邪,补脾。(《丹溪》)(即左金丸)
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宜用后方。
大黄(一两,湿纸十重包裹,煨令香熟,切作片子。) 槟榔(一枚) 木香(一分)
上为末,生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日午,日进二服,未减加之,效即勿再服。
附方∶
桂(五钱不见火) 槟榔(一个) 黑牵牛(四两生为末二两)
上为末,蜜酒调二钱,以利为度。(《中藏经》)(按∶原有上中下三痞方,今特存中痞。)
脏腑类
膈噎
属性:膈与噎,其证虽异,而其因相均,其治亦相出入,是以不得区而析之。且余平生于此证,无能治愈,未审
何说何方能中其綮。故今泛然采录,并及奇方,览者勿罪其繁芜而可也。
x五膈x 五膈气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
(按∶此目本出《肘后》)。忧膈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膈之为病
(按∶《三因》作思膈),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膈之为病
(《三因》怒膈),胸胁逆满,咽塞,胸膈不通,恶闻食臭。寒隔之为病(《三因》恐膈),心腹胀满咳逆,
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热膈之为病(《三因》喜膈),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
生疮,骨烦四肢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
癖也。此是方家所说五膈形证也。经云∶阳脉结谓
之膈。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之间,故称
为膈气。众方说五膈互有不同,但伤动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气。(《病源论》)(按∶此与次五噎并系其形证,
然论膈噎者,以此为祖,故首列之。)
《延年秘 》凡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五病同药,常以忧愁思虑饮食而得之。(《外台》)
(按∶此出五膈丸主治。)
x五噎x 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
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病源论》)
气噎候∶此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塞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食噎候∶此由脏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饮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内痛,
不得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同上)
《古今录验》五噎者(三字据《千金》注引补),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
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隔,胁下支满,胸中
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
视 。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逆胸胁所致。(外台)
病在膻中之下,故名五膈。若在咽嗌,即名五噎。(《三因》)
x膈噎胃反之别x 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按∶此以噎为咽义,非
是)。膈是膈膜之膈,非膈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膈。翻胃
是饮食已入胃中,不能运化,而下脘又燥结不通,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明其自胃中而倒出,故曰翻胃也。
均一吐病,而有上中下之分。(《赤水》)
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若一入胃下,
无不消化,不复出矣。惟在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翻胃者,饮食倍常(按∶此句殊可疑),尽入于胃矣。但朝
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
出,故曰翻胃,男女老少皆有之。(《医贯》)
噎膈反胃二证,丹溪谓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若乎似矣,然而实有不同也。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
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
犹易;食不得下
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
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
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延医亦当分类也。(《景岳》)
x病由气结x(气结生涎、气结伤阴二因,更有死血等数因。)夫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
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病源论》)
五噎诸气(妇人多有此病),此病不在外,不在内,不属冷,不属热,不是实,不是虚,所以药难取效。
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神,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气静疾候稍平,扪之而不得疾之所在,目视之而不知
色之所因,耳听之不知音之所发,故针灸服药皆不获效,此乃神意间病也。顷京师一士人家,有此疾证,劝令静
观内外,将一切用心力事,委之他人,服药方得见效。若不如此,恐不能安。但根据此戒,兼之灼艾膏肓与四花
穴,及服此三药(按∶此三药未考),可以必瘥。孙真人云∶妇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
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为难瘥。(《鸡峰》)
膈气噎塞者,由忧思过甚,气结不通,肺胃虚弱,气留肓膜则结滞于胸膈,故升降否塞。盖喉咙者,气之
所以上下,若气塞不通,则咽喉噎闷,状若梅核,咽纳有妨,故谓之膈气咽喉噎塞也。(《圣济》)
夫五噎者云云,虽五种不同,皆以气为主云云。皆由喜怒不常,忧思过度,恐虑无时,郁而生涎,涎与气搏,升而
不降,逆害饮食,与五膈同,但此在喉嗌,故名五噎。(《三因》)
《素问》云∶阳脉结谓之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傥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
七情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