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必读-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生金组成,且以岩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岩金集中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省,沙金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四川。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探明金矿储量约4134吨,其中独立岩矿占2486吨、沙金矿占493吨、伴生金矿占1155吨。
(4)黄金生产消费
黄金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职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黄金的货币功能逐渐减弱,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对其储备资产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黄金持有量。黄金已基本上不作为直接购买和支付手段,但在世界经济领域和现实生活中,它仍是比任何纸币更具储藏价值的一种储备手段,它对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规避金融风险来说是任何物品所无法替代的。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在航天、航空、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饰品行业同样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如果将世界上主要黄金消费国和几大黄金市场对比后就不难发现,世界上黄金市场发达的国家,一般也是黄金消费大国。目前世界上主要黄金生产国分别是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印尼、加拿大等(见图1…1);主要黄金消费国则分别是印度、美国、中国、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意大利等。在主要黄金消费国中,印度对黄金的年消费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每年消费的黄金大致占世界黄金消费总量的25%左右(2005年总需量达到724吨);其次是美国,2005年的消费需求量也高达282吨;中国黄金消费量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增长,2005年黄金消费需求量达到253吨,排名提高到世界第三位。
第一节黄金(9)
图1…12005年世界各国黄金产量占比
表1…22003~2005年世界黄金供应情况统计单位:吨
年份 2003 2004 2005 金矿产出 2593 2463 2494 生产者套保净值 …270 …427 …138 总矿产金供应 2322 2037 2355 官方部门销售 617 471 663 旧金屑回收 939 834 841 总供给 3879 3342 3859
数据来源:WGC
表1…32003~2005年世界黄金总需求结构单位:吨
年份 2003 2004 2005 首饰材料 2477。7 2618。1 2736。2 工业和牙科 380。3 409。8 2736。2 可识别性投资 零售投资 金条储藏 177。9 248。0 267。6 官方铸币 106。7 113。8 120。4 纪念章和仿币 25。5 29。4 36。9 其他可识别性零售投资 …18。2 …47。8 …28。8 零售投资合计 291。9 343。4 396。2 ETF类产品 39。4 132。6 203。4 可识别性投资合计 331。3 476。1 599。6 总需求 3189。2 3504。0 3754。3 数据来源:WGC
图1…22005年全球黄金需求结构
近几年;中国黄金行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006年全国生产黄金累计完成240。078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黄金产量增加16。028吨,同比增长7。15%(见表1…4)。
2006年黄金企业矿产金(矿山产成品金+含量金)累计完成179。848吨,比2005年同期增加0。72%。
表1…4世界产金前20名国家单位:吨
排名
200520042003200220012000
国家
年产量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111111南非428394395376342。7296。3
232333澳大利亚296285264283258。1262。9
323222美国355335299281260。3261。7
444454中国162193202206217。3224。1
566788秘鲁133134157172173。2207。8
655566俄罗斯155165181182181。6175。5
787647印度尼西亚139183158164114。2166。6
878875加拿大155157148141128。5118。5
999999乌兹别克斯坦8685878083。779。3
101011111110巴布亚新几內亚7668656974。568。8
第一节黄金(10)
111110101011加纳7472706957。862。8
121213141521坦桑尼亚…34394547。948。9
131512121315马里3045564739。645。9
141314131212巴西5351464342。944。9
151415151413智利5040353840。039。6
161616161614菲律宾3532333431。731。6
172121181816墨西哥2726232221。830。6
181717171717阿根廷2631333027。727。9
191918192120哥伦比亚2120202523。624。8
2022委内瑞拉21。023。0
其他国家257275260268281。7277。8
合计25842623259025932469。82519。2
2006年1~12月,冶炼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冶炼企业)累计完成成品金111。867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6。94%。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累计完成成品金38。856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23。87%。
中国黄金工业《“十一五”(2006~2010)发展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累计生产黄金13000吨,新储黄金基础储量3000~3500吨。
4。金矿介绍及金锭的测试方法
(1)金矿介绍
金矿在自然界中,金主要以单质状态分布在岩石和沙矿中。金在地壳中的元素丰度约为4×10…9。目前已发现的金矿物近20种。其中主要为自然金、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锑化物等。金矿床中伴生有用组分较多,在脉金矿或其他原生矿床中常伴生有银、铜、锌、铅、钨、钼、锑、铋、硫等。在沙金矿床中常伴生有金红石、石榴石、钛铁矿、白钨矿、独居石、刚玉等。在有色金属矿床中常伴生金和银。
金矿的含金量是指矿物中黄金质量在矿物总质量中的百分比。通常人们用每吨矿石中含金的克数或每立方米沙金矿的含金克数来描述金矿的品位。金矿能够进行工业加工的要求是:原生金矿床的边界品位为1~2克/吨,块段平均品位为3克/吨;砂金矿的边界品位为0。05克/立方米,块段平均品位为0。18克/吨。
(2)金锭的测定方法
金锭是黄金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国际和国内黄金市场的交易主要是金锭的交易。随着黄金工业的发展、黄金市场的需求,市场对金分析测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金锭中金含量的直接测定仍采用最经典的火试金重量法,对高纯金的分析一般采用减量法通过测定杂质元素含量确定金的含量。纯金中杂质元素的分析主要有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直读光谱法、ICP…AES法和ICP…MS法等。
第一节黄金(11)
试金石法是一种鉴定金、银真伪和成分的方法。该法实质上与比色分析法中的目视比色法极为相似。通常采用一种叫做试金石的石头,在待测物料上磨道,再把对牌以同样的方式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色泽的比较初步确定待测物料的成色。
试金石法中还采用一种叫作银药的试剂,银药俗称吃金虎,是银粉和水银调和成的银汞合金。其原理是利用金、银、汞在常温下生成合金的特性来证实金、银的存在和成色。利用金、银与无机酸反应特性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酸溶液在磨道上进行鉴定,使试金石法鉴定金、银的准确度大大提高。试金石法还可用于金、银的定性、定量检验。
二、黄金的货币属性
1。黄金和货币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视角看,黄金有着货币的属性。马克思的名言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从黄金的自然属性适于担任货币的职能而得到证明。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方面,“一种物质只有分成的每一份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表现形式,或抽象的因而等同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另一方面,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够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金和银就天然具有这种属性”。
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以中国为最早。据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载:“虞、夏之币,金有三等,或黄,或白,或赤”(黄、白、赤,指金、银、铜),距今约4000年;班固《汉书?食货志》有“(姜)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至今也有3000多年。即使按出土的黄金货币“郢爰”(因币面铸有“郢爰”二字而得名,为春秋时楚国都城所铸造),距今也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约与欧洲出土的古罗马亚历山大金币同时代)。不过这时的黄金货币只是在部分国家一定范围内流通使用。
黄金真正成为世界货币,是在18世纪实行“金本位制”以后(1717年,英国首先实行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黄金既可以作为国内支付手段,用于流通结算;又可以作为国际结算手段,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金本位制是黄金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世界主要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200余年,短的也有几十年(我国一直没有实行过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对于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曾经起过重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黄金(12)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市场对黄金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黄金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世界黄金产量非常有限,不能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以至于到20世纪初期,人类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可以说,黄金的非货币化在那个时候就萌发了。不过,放弃金本位制也带来一些问题,货币危机可以说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之一。鉴于此,1936年英美法三国缔结货币协定,设立货币汇兑平准基金,就其实质而言,可以称之为“新金本位制”雏形。三国的做法虽因二战爆发未见大的成效,却孕育了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二战结束前夕的1944年7月,联合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采纳了美国方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通常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各国政府(中央银行)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义务。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体系的根本缺陷和实践中美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使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已无力维持,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停止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开始了黄金的非货币化进程。
所谓黄金非货币化,简言之,就是黄金不再充当一般等价物,由货币商品还俗为普通商品。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内容包括:废除黄金官价;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不得与黄金联系;会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会员国之间取消了以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义务;用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1978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正式生效,从制度层面上看,黄金非货币化已基本完成。
3。现在黄金和货币的关系
第一节黄金(13)
人类进入新千年后,黄金已经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今天的黄金仍具有一定的货币属性,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惯性,客观上黄金的优秀特质又使之适宜作战略储备资产,也强化了一部分人认为它仍是货币的历史情愫。在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利用黄金这种金融商品来谋求国家利益和投资者自己的利益成为了可能。
尽管世界上已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金本位制,但黄金作为货币商品的职能和作用不是人为力量可以消灭的,随着世界货币制度的动荡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日益变化,黄金在国际金融领域内的世界货币职能和它的储藏手段职能依然发挥着作用,许多国家竭力增加其官方黄金储备以加强其国际金融实力,在供作货币的黄金中,大部分被铸成金条、金砖等保存在世界各国银行作为货币储存,小部分制成金币供使用。
三、黄金的投资属性
1。黄金作为投资品的属性
黄金和股票、期货、债券、外汇都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品种,是构成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在动荡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黄金交易以其内涵显著的保值避险特点,正日益为更多的投资者所青睐,成为低利率时代的重要投资工具。
从安全性来看,黄金具有稳定的物理属性,是历史最长的金融产品之一,而且是规避通货膨胀风险的最佳选择。近几十年间,通货膨胀导致的各国货币贬值的情况十分普遍。等通货膨胀到了一定程度时,人心惶惶,任何政治上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纷纷抢购各种宝物的自保行为。比如南美一些国家发生经济金融危机时,人们获得工资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跑到商店里去购买各种宝物和日用品,很大面值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