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兴明就跑进厨房,灶台上放着一个大碗,里面是豆腐白菜叶炖的肥肉,这是姥爷最爱吃的菜之一,每天晚上老爸都会特意炖这么一碗菜给姥爷,基本上二三天一换样。
肉太肥,这个除了姥爷其他人都吃不动。
张兴明还以为今天人多菜多,老爸没炖呢。
把炖肥肉放到姥爷面前,左右看看大伙都在吃了,张兴明才坐下端起饭碗。
老妈今天得了这个闺女是真高兴了,这会还处在兴奋状态呢,自己也不咋吃,就盯着小丫蛋,一会给她夹这个,一会给她夹那个,还帮着挑鱼刺,张兴明就看着乐。
丫蛋吃的头上见汗了,小嘴鼓鼓的,小嘴巴油乎乎的。
这会熟了,不像刚来那么拘禁了,妈也能自然叫出口了:“妈你吃吧,我能夹着。”老妈就摸摸她头发,乐呵呵的看着她吃的欢快。
老爸吃了几口,对杨智权说:“小杨能吃惯不?俺家也没人喝酒,你跟佩玲慢慢喝,别见外。”
二姐平时吃饭也喜欢喝二杯,就是那种七钱杯,这会陪着杨智权喝白酒。
杨智权点点头,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说:“挺好挺好,在家平时都吃不到呢。大哥你也别客气,快点吃饭吧,忙活一晚上了。”他这会到是也放开了。
吃过饭,二姐和小红大姐收拾桌子。
其他人回到客厅,张兴明跑去烧水,给大伙泡上茶,大家坐在沙发上缓食。
哥和小弟,毛兰姐弟俩,四个人上楼写作业去了。
张兴明看看表,快七点了,天已经黑透了,说:“我送杨叔和丫蛋回去吧,七点多了。”
老妈把丫蛋搂在怀里,说:“丫蛋是你叫的啊?叫姐,听着没?今天丫蛋不回了,明天早点去办户口,还得转学呢,送你杨叔回去吧,记着把户口本拿回来。今晚丫蛋跟我睡,你爸去你屋睡吧。”
吃饭前她还在说丫蛋回家呢,这会吃了饭反悔了。
老妈最大,张兴明站起来对杨智权说:“那走吧杨叔,晚了你家我婶该着急了。”
老爸站起来往厨房走,说:“叫门口进来一个,把东西拿出去,这急着麻慌的也准备不来啥,强划拉点东西出来,给你杨叔家拿去,家里不是还一个小子呢吗?”
张兴明拿起电话让门卫那边过来人,放下电话走到厨房问:“啥呀?”
老爸指指地上放着的两个口袋,说:“拿点猪肉牛肉,虾,鱼啥的,一看就挺困难的,平常也是见不到多点油,这成了亲戚了,能帮就帮点呗。”
张兴明上去提了一下,挺沉的,老爸这是把家里的存货差不多搬空了。
老爸又:“身上有钱没?去了给留点钱,多少是那么个意思,别让人觉着咱家小气。”
张兴明点点头,说:“我屋里有,一会去拿点,拿多少啊?”
老爸说:“给拿三千块钱吧,你不是说他家房子都漏了嘛,让他们修一下,再添点东西,三千块钱够了。”
其实这时候,老百姓盖几间砖瓦房,一千来块钱就够了,农村那边更省,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老爸这是按自家标准说呢,张兴明也没吱声,三千就三千呗,没看老妈一个红包就三千多了,主要他们高兴就行。
门口安保跑进来,李保柱,张兴明就乐,这家伙好像和老杨家挺有缘哪,两次都赶上他班。
外面降温了,有点冷,空气中好像有星星点点的雪末在飘,马上十月底了,十一月就下大雪了。
拿了东西,张兴明上楼拿了点钱装到皮包里,三个人上车,开往千金。
也不用指路,车直接开到杨家门口,赛虎在院子里开始狂叫。
杨叔下车吼了一声,赛虎就狂摇着尾巴趴在院门上哽咽,也不叫了。
丫蛋妈打开门前灯,开了房门看过来。
杨叔喊:“他妈,开门,我回来了。”
那时候东北男人对自己媳妇的称呼很有意思,和别人说起的时候就我媳妇我媳妇,等回家称呼的时候,就不好意思这么叫了,没孩子的时候就哎,家里的,或者喊名字,等一有了孩子,基本上都喊孩他妈,像丫蛋家,一般就会喊丫蛋她妈。
简称,她妈。女的就喊她爹,她爸。
等老了就喊老伴,或者老挎,(kai,三声)
杨婶(后面统一杨叔杨婶)披着件衣服走出来,说:“这咋回来这晚呢?吃饭没啊?”
打开院门,杨叔和李保柱抬着东西往里走,张兴明跟在后边,帮着关上了院子门,怕鸡啥的跑出去。
第二百五十七章 认亲礼(2)()
♂
杨婶往张兴明身后看了看,问:“丫蛋呢?”
张兴明说:“搁俺家呢,我妈稀罕,给留那了。进屋说吧,这么冷你别感冒了。”
大伙进屋,杨婶看着两包东西问:“这啥呀?看着挺沉的。”
杨叔拿盆端水过来给李保柱洗手,说:“肉,鱼,还有虾,猪肉牛肉的,张大哥给拿了好些来。”
杨婶疑惑的看了看张兴明,问杨叔:“为啥呀?”要知道这些东西在这年头可是不便宜,这两大包少说也得二三百块钱。
张兴明也洗了洗手,说:“那啥,我妈稀罕丫蛋,认了她当闺女,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明天我去给丫蛋改名,然后转学到十二中去,和我哥一起上学。”
杨婶就看杨叔,问:“真的呀?”
杨叔点点头,说:“嗯哪,头都磕了,是正式认的亲,红包也给了,说是明天去给丫蛋改个大名,完了去十二中上学,大哥家几个孩子都搁十二中念呢,来回有车接,方便。”
杨婶站那眨了半天眼睛,突然叹了口气,说:“这日子过的有上顿没下顿的,难为孩子也跟着遭罪,这下好了,丫蛋算是遇上贵人了。”
张兴明笑着说:“又不是卖俺家了,那还不是你女儿嘛,放假了回来,平常你们随时去俺家就行了呗,亲戚不得走动啊?再说了,以后你和杨叔都过来上班,咱天天能见着面呢。”
杨婶看了看杨叔,说:“俺也去啊?俺能嘎哈呀?”
张兴明说:“昨天不是说要建个鸡场嘛,地方定下来了,就在下面革新下坎那,婶你就到下面去上班,反正人都从这片招,你也都熟,到时候帮着俺家管着点人就行了,也不用干啥活。”
杨婶说:“我能行啊?俺就家里养这几只,多了俺也不懂啊。”
张兴明说:“没事,请了顾问过来,到时候技术上的事你多问问就行了,主要是把人管好。”
杨婶点头,说:“有人带还行,那行,俺也没别的能耐,把鸡场给你看好肯定能行。”
张兴明说:“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上午九点你就下去,就福利厂那院,找孙佩胜,你就和他说你是丫蛋妈就行了。”
杨婶说:“中,我明天一早就过去。”
张兴明说:“九点过吧,早了没人。户口本呢,给我。”
杨婶就进屋去翻腾半天,把户口本拿了出来,迟疑着递给了张兴明。
张兴明接过户口本,说:“那啥,那我就回去了,这点钱是我妈我爸让给你们带来的,给你们修修房子,给孩子换几身衣裳,等这边干起来了,咱条件肯定就越来越好了,到时候再换个大点的房子。”
张兴明掏出钱塞到杨婶手里,也不等她反应,就和李保柱出了门。
出院,从外面把院门带紧。
上车走人。
小北风这会吹的更急了,吹到脸上有点疼了。
……
杨婶在屋里拿着钱呆愣了一会儿,看了看杨叔,看了看手里的钱,忍不住数了一遍,三千块。
杨婶的手都在抖,呼吸也急促起来,咽了半天唾沫才说:“三千呢,这是要嘎哈呀?啊她爸,这是要嘎哈呀?”
杨叔也有点兴奋,说:“大嫂给丫蛋那红包也有这些呢,丫蛋这是上天啦,遇着贵人了。”
杨婶说:“那,那丫蛋,以后还回来吗?”
杨叔叹了口气,搂着杨婶的肩膀说:“搁那边不比跟着咱们强啊?我是看出来了,大哥大嫂对丫蛋那是真稀罕,真好,咱丫蛋遇上大哥大嫂也算是祖坟冒烟了,想那多嘎哈?想了就过去看看呗,过的比在家好。”
杨婶问:“他家在哪呀?”
杨叔说:“就永风南头那,好大一个院子,修的像花园似的,好几层楼,人家自己的房子。”
杨婶说:“丫蛋在那真能好啊?”
杨叔拍拍杨婶的后背,叹了口气,说:“肯定比在家强。说实话,人家认个干亲,比咱这亲爹亲妈强多了,别说干活,穿衣吃饭都有人伺候,咱丫蛋以后的日子啊,得像公主似的。”
杨婶看看手里的钱,说:“那这钱咋整啊?就留着了啊?”
杨叔伸手在钱上摸了一把,说:“这是人家的认亲礼,你还要还回去呀?明天我就找人修房子,把盖揭了重弄,省得总漏,以后你就好好在那头上班,把事干好比啥都强,咱也算走运了,天上掉这么一门亲戚。”
……
第二天一早,张兴明被生物钟叫起来,在院里活动了一下,慢跑了几圈,抻筋劈腿下腰,把四肢筋骨活开,那边兰姐也起来了,两个人一起跑去买早点。
自己在家做早点有点得不偿失,太费劲。
老爸到厨房去给姥姥姥爷煮肉粥。
昨天晚上变天,下了一层薄屑似的雪末子,院子里的树木花木挂了一层霜,草都伏在地面上失去了生机,等天再暖一下,这些草就彻底枯了。
到厨房门口去按了按呼叫铃,这个是香港茶铺里使用的,有些酒店的客房里也有装,张兴明在三楼各个房间和书房都装了铃,叫哥弟们起床或是吃饭用。
按了铃,把该加热的东西热了一下,端到桌子上,弟弟的声音已经从楼梯上传下来了,紧接着人也跑了下来,拿着书包,和毛军有说有笑的。
张兴明说:“小弟你去喊丫蛋,在妈那屋呢。”
小弟转身往楼上跑,跑了两步停下来问:“那我爸呢?”
张兴明说:“做饭呢呗,厨房里。”
小弟就哦了一声,噔噔噔上楼去了。
和老爸两个把吃的收拾好装盘上桌,这边姥姥和姥爷也收拾好出来了,到桌旁坐下吃早饭。
又过了几分钟,老妈领着丫蛋和小弟走下楼来。
丫蛋昨晚可能没睡好,脸上没有神采,身上的改版裤子和小夹袄也有点脏了。
老妈拉着她坐到桌上,给她拿筷子,问:“看看吃啥?”回头对张兴明说:“办完户口去拿行李前给丫蛋拿点里外的衣服回来,看看这一身,穿的是什么玩艺啊,夹袄棉花都滚包了。”
张兴明把肉粥给丫蛋盛了一小碗,拿了筋饼放到她面前的小碟子里。
小丫头轻轻喝了一口肉粥,美的眼睛眯着,小口小口的啃着筋饼。
这边几个吃的快,稀里胡噜吃饱了,筷子一扔,拿着书包去换鞋,司机已经在客厅等着了。
姥姥姥爷吃饭慢,张兴明就有一口没一口的在桌上陪着,说几句闲话。
吃完早饭,帮老爸收拾了桌子,张兴明才带着站丫蛋出门。
去市局改户口。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杨彩依(3)()
♂
院子门口的保安室白天是三个人值班,院子外边停着两台车,随时用随时开。
一台送哥哥他们上学去了,张兴明领着丫蛋上了另一台,巧了,开车的又是李保柱。
张兴明就愣了一下,说:“你不是昨晚班吗?没下班啊?”
李保柱挠了挠脑袋,说:“我替小王一个,他去相对像去了,中午他回来了我再走。”
张兴明说:“能行啊?”
李保柱说:“行,晚上又不熬夜,睡半宿呢,足够了。”
张兴明说:“那行,走吧,去市局。自己约摸着点啊,身体重要。”
李保柱发动汽车,拐个弯上路,奔市局开过去,说:“没事,咱这不熬夜,不累。要是熬夜的话不行,那我也不敢出车呀。”
车拐个弯,直接开向市政广场。
每坐一次车,张兴明都要在心里感慨一下这个时代,不堵车的感觉真的是太爽了。
马路上汽车已经明显比前两年多了不少,面包,轿车,卡车,张兴明还看到一辆重机突突的从车前面跑了过去,不禁感叹:“哇,重机啊,咱们这啥时候有这个了?看来有钱人还是有啊。”
国内重型机车的发展从建国就开始了,从150、250到750,型号车型很齐全,也很国际化,主要产地就是南昌、江西,还有京城和上海。
90年代,国内摩托车进入高速发展期,代表品牌就是春兰。
1995年,春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