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第18部分

管理中的心理学-第18部分

小说: 管理中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理是一门艺术,科学地采用适合于彼此的工作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人事关系,可以避免简单生硬和感情用事,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与配合,造就一个协同作战的班子,并且能更迅速、更顺利地制定和贯彻各种决策,实施更有效的管理。 
    
    准确认清阿谀奉承的现象     
    
作为管理者,必然会有人对你阿谀奉承。很显然,抱有这种心理的人,自然有着不寻常的目的。而且阿谀奉承的人多是制造是非的人,他的人格是扭曲的,他奉承人是有目的的,他会捧你,也会毁你,所以在管理中,要认清员工的阿谀奉承现象,不给他们这么做的机会。要与阿谀奉承的员工保持一段距离。如果他就在你的身边而你又摆脱不了他,那么,你就在心里与他保持距离,不能被他的几句奉承话把你变成了一个平庸的爱听假话的人。 
    
    
溜须拍马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事情。“拍马屁”与“被拍马屁”,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坏处,大可不必过于在意。然而就管理者而言,对于“被拍马屁”这件事还是应该多注意才是,尤其不能对“拍马屁”者大开绿灯。 
    
    
在日常工作中,就有那么一些员工,专以“拍马屁”为生,而且他们还具有相当技巧,拍起“马屁”来不显山、不露水,让你浑然不觉,不知不觉中上了他的当,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明智的管理者则不会这样做,他们即使表面上“接受”,但在心理上早就否定了这种行为。 
    
    
作为管理者应当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绝对要认清。 
    
    
对于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的人,不妨一笑了之,抑或谦虚一下。让别人在真心赞美你的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你的人格魅力。这样,岂不是更有助于你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吗?更可以促使你更加充满自信地进行管理活动。 
    
    如果满足于小人对自己的吹捧而昏昏然,最终会导致自受其辱。     
    
美国迪斯尼公司创办者沃尔特在给妻子写的一封信中说:“这个行业是最搅不清的。这个行业没有机智,没有应变能力,没有专业培训是不容易显露头脚的。有些一肚子诡计的人,看起来很可爱,往往是由于没经验,反而容易上当,之所以我没有像羊入狼群,是因为我庆幸我请教了一个人。我很乐观,自信……我认为很值得让人放心的是鲍维斯。” 
    
    
然而,欺骗沃尔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非常信任的那个鲍维斯。鲍维斯说,卡通影片录音,他拥有一组称为“电影声”的独立录音系统。据说只需要一两位音效人员和五六件乐器即可。沃尔特的信任,使一笔又一笔的钱流进了鲍维斯的口袋,最后他对沃尔特假惺惺地说:“我特别想帮助你。你的米老鼠也可用来推销我需要的电影声。比大公司给你的钱还要多,我可以帮你做到。我可以负担卖到每一个州的放映卡通片的权利的一切费用,包括推销员的开销。给我十分之一的毛利就行了,这是摄制卡通片的钱。我先借给你。” 
    
    一个月过去了,但一直没有支票汇过来,满怀希望的沃尔特派人去了一趟纽约,还是没有拿到,这时的沃尔特才恍然大悟:鲍维斯是个大骗子。     
    
沃尔特请律师去纽约找鲍维斯谈判,鲍维斯说,他并不重视米老鼠,米老鼠的成功不过是无意的,他只负责推销电影声,他希望续约在一年后顺利进行。沃尔特提出不付清旧帐,免谈续约。鲍维斯说他能判对方续约,随后,他拿出一封内容是乌比和鲍维斯签约,并由他每星期给乌比300美元摄制新卡通片集的电报给沃尔特看。 
    
    沃尔特一下子像被推下深渊,呆呆地愣在那里。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管理者必须认清那些对自己非常不利的阿谀奉承现象,在心理上坚决地摈弃他们,让他们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虹←桥书←吧←HQDOOR  
解读“老黄牛”式的下属   
    解读“老黄牛”式的下属   
    
在一个企业中,既需要那些很有创意的员工,同样也需要那些“老黄牛”式的下属,所有人的配合才能共同把工作做好。所谓“老黄牛”式的下属,往往是那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事张扬的下级。这样的下级虽然可能上级并未太注意,他们可能也没有太突出的业绩,但企业同样离不开他们。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因为他们的低调,就理所当然地忽略他们的成绩和存在。而应该一视同仁,像对待那些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下级一样来用心对待他们。 
    
    
对于管理者来说,平时的工作常像赶场似的忙忙乱乱,那些不事张扬的员工,平时干的好事和成绩未必都能得到及时的表扬。年终了,员工认为上级未必知道的功劳,不奖也就不奖了,要好话都不给一句,岂不让人心凉?如果上级此时脱口而出,对他们的鼓励作用可能比奖金更可贵。此时讲不讲那么多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懂事”,懂这类员工的心理。 
    
    
“老黄牛”式的下级虽然平时一声不吭,但他们的心理同样有问题,有对上级不同的看法,有对企业发展的建议等等,平时这些问题不可能充分展开,大多数是上级占尽上风。但管理者非常有必要抽出时间,听听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见识、思维模式)和心理对心中块垒的宣泄。有时只须带着耳朵,耐心听完他的叙述,甚至不必做出什么回答,对方的不平心理就已经得到舒展。 
    
    
相对来说,“老黄牛”式的下级不是没有需求,只是他们很容易得到心理满足而已。因此,作为管理者只需要把“饼”画得清楚就行了。也许并不需要对这类员工进行特别的动员和嘉奖,只需要对企业的未来有一个长远、清晰的规划,就可以拴住他们的心,就可以激励他们为企业继续任劳任怨。 
    
    
每个员工的自我预期都不同。容易出毛病的是管理者想当然地归类。他们的想当然,不但无助于工作的开展,还会挫伤“老黄牛”式的下属的积极性。比如,你将他们归类于那些创意型的员工中,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挫败感,进而对上级失去信任。 
    
    
“老黄牛”式的员工即使职务对自己并不合适,他们也会抱着是上级安排的,就应该努力干好的心理,而不会主动向上级提出来。这时就需要管理者用心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你如果发现他目前的职务对他并不合适,有时不妨直接告诉他。这是上下级之间的关心行为。即使他以后离去,那既不是老板炒员工,更不是员工炒老板了。 
    
    
对“老黄牛”式的下级来说,他们要讲理,更要顾情。企业毕竟不是辩论台,很多限制使员工未必能尽展其才,这要求管理者能感悟下级的情绪,让下级心理不平衡时也能说出来。  
   
    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针对“老黄牛”式的下级要区别对待,要用心解读他们的心理,而不是引导、利用,这样才能抓住他们的心理,从而做到更好地管理他们。     

    揣摩死板员工的心理     
    上级的真实意图需要用心揣摩,死板员工的心理同样需要用心去揣摩。因为他们不会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根本就不会说。     
    
管理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死板”的员工,他们往往是我行我素,对人冷若冰霜。尽管你客客气气地与他寒暄、打招呼,他也总是爱理不理,不会做出你所期待的反应。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类员工,你不妨从了解这类员工的性格特点开始。 
    
    
死板员工天生缺乏创意,喜欢模仿他人,做人、处世的方法和语言都按照别人的样子,既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现成的规矩,他就不知该如何行事。这种人往往没有突破性的发现,对新事物、新观点接受得较慢。这种人墨守成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他不知道灵活运用,只是搬出老皇历,寻找依据。这种人不知以变应变,因此,他们难以应付新事物、新情况。这种人缺乏远见,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他的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局限,他一生中难以超越这个局限。因此,这种人不宜委以重任。 
    
    
但他们同样也有优点。比如他们做事认真负责,易于管理,虽没有什么创见,但他们一般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一般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办,他们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和意图进行处理,往往还能把事情做得令上级十分满意,难以挑剔。 
    
    理解了死板员工的心理和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死板的员工的确让人感到难以接近,这从他的性格特点就可以看出来。但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往往又不得不对他们加以管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要不要也采取一种相应的冷淡态度呢? 
    
    
从形式上看,似乎他怎样对我,我当然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但是,这种想法对管理者是不恰当的。这种员工,他们的这种死板并不是由于他们对你有意见而故意这样做。实际上这往往是他们本身的性格,尽管你主观上认为他们的做法使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但这绝非是他们的本意。因此,你完全没有必要去计较它,更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对方的心态,以致于做出一种冷淡的反应。这样,常常会把事情弄坏。 
    
    
你不仅不能冷淡他们,反而应该多花些功夫,仔细观察,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言行中,寻找他们真正关心的事情。一旦你触及到他们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死板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 
    
    
要管理好死板的员工,更多的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所谓死板的人,总是希望维护好自己的内心平衡,不愿意出现那些令人心烦的事。如果你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维护其利益,逐渐使对方去接受一些新的事情,从而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心态,那么,他们可能对你心存感激,这样,不但可以使他们改掉死板的毛病,也为你对他们有效的管理添上了一分力量。 
    
    
另外,工作分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一般而言,管理者可以试着把一些常规的琐事委任于这类人,他们通常都能按照上级的指示,模仿上级的做事风格,搬用上级的做事方法,把事情完成得非常符合要求,因而也就能令上级放心和满意。这也不失为管理他们的一种方式。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要活用上级的权威   
    第二章  有令必行的艺术   
    
当中层管理者向下级推行某项任务时,如何才能让下级不会出现逆反心理,不会拿管理者的话不当回事或者敷衍了事,而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条不紊地去执行,实是一门大学问。这门学问的关键是管理者必须洞悉下级的心理,知道员工对于上级命令的心理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去避开他们的逆反,迎合他们的情趣,确保有令必行。 
    
    要活用上级的权威     
    
管理者要保证自己的命令能够得到执行,首先得在下属中树立威信,让下属在心理上有必要的压力,对自己的命令不敢漠视、随意篡改甚至违抗。然而,对于资历不深或者新上任的管理者来说,要使下属对自己敬畏有加、凡事就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心理学上认为,大多数人对于新来的上司都有一种试探心理和抵触心理,不会悦纳,对其吩咐的事情也有敷衍倾向。很显然,这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序进行。     

    
这时候,作为一个新的管理者,就要讲究一些策略了。而活用上级的权威去推行命令,在心理上给下属一个恫吓,则不啻为一个有效的手段。从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门道: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捉并吃掉其它动物。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