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350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350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那口憋屈的气也压抑的太久了。

    孙权倒是有些意外,本以为还需要花费一些口舌,倒是没想到荀这么顺利的就答应了。

    “不用看着我,我不是圣人!”

    荀淡然的道:“自然也没有超凡脱俗的意思,昔日不愿意,那是因为过不了自己,如今木已成舟,我自然不负明公,不负曹魏,自然也不需要太过介怀,而且昔日我贵为丞相,管人管的多了,也不太想让人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如果有机会自然要向上爬,比如内阁首辅的位置!”

    “哈哈哈!”

    孙权闻言,楞了一愣之后,突然大笑:“荀文若,有没有说,其实你就是一个心里傲娇的闷骚男啊!”

    荀不是很理解这来自现代的流行词语,但是不妨碍他对这句的表面认识,一张脸顿时黑乎乎的。

    **************************

    今年金陵城的除夕估计是大吴立国以来,过的最紧张的一个除夕,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大街小巷除了兵丁巡逻,到处一片萧冷。

    除夕过去,就是新年。

    一月一日,一年之始,原始之日。

    钟山封禅台。

    大吴有两座封禅台,一座是泰山封禅台,一座是钟山封禅台。

    钟山封禅台当初的修建是因为孙权的加冕称帝。

    这一座封禅台的规模和气势自然是远远不如泰山封禅的规模和气势,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在此地也可作为大吴朝新君加冕之地。

    这一天,天上的云朵之中夹带着一朵朵乌云,天气有些阴沉沉的。

    在钟山的上下,已经人头涌涌。

    “江国公真的要继承皇位吗?”

    “听说是朝廷议会决议的!”

    “而且太子殿下不是下了诏书,以父在子不争之理,谦让皇位与江国公吗?”

    “陛下战死之后,朝廷不可一日无君,江国公乃是先帝长子,登皇位而镇天下,也是一件美事!”

    “可是这皇位毕竟是陛下的,陛下就算战死沙场,不也应该传给大皇子殿下,最不济也应该是太子殿下继承,江国公强行夺皇位,难道是报复当年陛下抢夺了属于他的位置!”

    “当年玄武门之中,先帝三子孙翊叛乱,江国公身受重伤,陛下力挽狂澜,所以江国公才禅让位置与他,怎么就是陛下抢夺他的位置!”

    “这都是官府公布的,玄武门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好不好,当年还是二王子的陛下,率大军入城,抢夺豪气,夺取了兄长的王位,你说江国公会不会记恨在心!”

    “都别吵了,上面谁当皇帝与我们何干,我们还是祈求新君继位之后,天下能太平吧,这些时日,各地都混乱,盗贼四起,我的商货都被劫了几次,平时还能赵神捕司的人帮忙,但是现在神捕司忙住追击锦衣卫,根本就没有力量剿匪,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啊!”

    “说的是,谁当皇帝都好,只要天下太平就行!”

    “……”

    无数百姓已经拥簇在封禅台的山脚下,在等待之中,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正午时分。

    天空之上,虽没有阳光普照,但是乌云散开了很多,阳光也开始变得明朗起来了。

    封禅台之上,孙策一袭黑色龙袍,头戴平天冠,昂然而立,虽然独臂,但是气势不减,霸气如龙。

    大乔温婉娴熟,身穿凤袍,落落大方,站在他的旁侧。

    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女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坚定的站在夫君孙策的这一边。

    宣读继位旨意的是孙静。

    宗人府宗正。

    他手握一份黄金帛书,面无表情的宣读圣旨,孙伯符的骄傲自然不需要制造一份假的的遗旨,所以这是一份强行登上皇位的上天旨意。

    张昭,张,军机大臣,内阁大臣,大部分都出席了,有人激动,仿佛熬出头了,有人漠然,事不关己,有人暗暗冷笑,表面顺从内心反对。

    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孙策要登基为帝的决心。

    这一天过去之后。

    大吴的天变了。

    孙策继位,尊先皇孙权为天权帝,成为了大吴第三任君主,改年龙策,大赦天下。

    ……

    龙策元年,一月三日。

    鲁肃李儒等人在豫州许都誓师,手握皇后懿旨,拥簇太子为储君,列举孙策叛乱罪状,以平叛威名,发出勤王令,号令各州总督,起兵入京。

    不出三日,西北行营总督,雍州总督,洛州总督,冀州总督,蜀州总督,川州总督……一共十七个总督联名反孙策,纷纷号令各地兵马,准备勤王之战。

    龙策元年,一月十七日。

    东治军营新兵司令官徐琨联合孙权二子孙翰,以拥护太子登基为名义,率十万东治海军新兵,沿长江直入金陵城,兵临城下。

    大战一触即发。

    龙策元年,一月二十三日,刚刚兵临城下,尚未站稳脚步的徐琨大军突然遭遇北侧强行渡江而下的狂狮军团的偷袭。

    三日战役,徐琨大军完败,战船损伤无数,兵卒死伤过万,徐琨孙翰被俘虏。

    龙策元年,二月,孙策下令整理东治新兵海军,并且号令四方新兵军营,立刻入京收检,然后他以军机处之名,组建大吴东治军团。

    龙策元年,二月中旬,孙策下令,以孙贲为主帅,率领东治军团南下,扫平东南。

    龙策元年,三月上旬,以长江为界限,连带吴州在内的东南八州,臣服于新君朝廷之下。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师回朝

    吴军和罗马大军的战役在希腊结束之后,大吴朝廷和罗马帝国之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对持之中。

    两国之间没有议和,也没有继续交战。

    仿佛心照不宣的重新划定了两国之间毗邻的疆域。

    吴军从希腊撤出来之后,大军屯兵拜占庭,与罗马帝国色雷斯行省之间间隔这一个海峡,与希腊行省之间间隔着爱情海。

    天权八年,十月,罗马主将查克斯下令召唤十万民夫,在色雷斯的海岸之上,修建罗马塞维鲁皇帝为名的塞维鲁要塞。

    天权八年十一月,吴军在拜占庭城邦之外的十二处海岸口修建坚固的防御堡垒。

    两军的主力都在为日后的持久对战而做准备。

    南面战场之上,也是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北面吴军惨烈大败,南面战场也开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拔牙总督阿隆索振臂一呼,召唤大军,与第四战区开战,罗马帝国以储君卡拉卡拉为主帅,最新成立的一个海军军团,圣天使军团,开拔西班牙,第四战区主力不敌,从西班牙行省撤兵,一路后撤,退回埃及境内。

    其后几个月的时间,第四战区和第一战区的主力开始交替防御,以南北之间的大马士革城为纽带,以驻守海域之上的海鹰军团连接,拉成一条线,在以拜占庭和埃及之间拉开一道防线。

    同时,罗马帝国的西部战场之上,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的主力退出高卢之后在不列颠行省形成了防御网。

    威廉三次进攻不列颠行省遭遇挫败之后,终究放弃了的继续进攻,屯兵高卢,与不列颠行省隔着一个海峡,形成了一种沉默的对持。

    如此以来,这一场大战之后的格局也渐渐的形成了。

    罗马帝国虽然凭借着塞维鲁的筹谋,奥尔维利的牺牲,诱引吴军长驱直入,深入绝境,从而赢得了这一战反击大战的最后胜利,保住了罗马帝国。

    但是整个帝国也付出了惨烈无比代价,不仅仅各军团之间死伤无数,连塞维鲁这一尊皇帝都战死在沙场上,导致群龙无首,各地总督纷纷异心崛起。

    而且他们虽然在名义上赢得这一战,然而在疆域得失之间,他们还是失去了很多的疆域。

    东部疆域,以拜占庭到叙利亚行省,全部沦陷在吴军的铁蹄之下,而西部疆域,虽然重新夺回了高卢行省,但是也丢了不列颠行省。

    而在南部战场上,西班牙行省失而复得是好事,然最繁荣富裕的埃及行省也被占据了。

    整个帝国的疆域已经丢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不过对罗马帝国来说,能保住帝都,保住帝国大部分疆域,已经是对于这一战最好的交代。

    如今的罗马帝国,甚至已经顾不上收复疆土。

    对现在的罗马帝国来说,更重要的是事情是筹谋新君加冕,收拾帝国内乱,整顿各军团的伤亡,重新招募兵丁,恢复战斗力,从而能稳住帝国内部各行省总督的野心。

    所以罗马帝国在希腊战场上结束战斗之后,已经没有继续准备和吴军交战下去,只要吴军不进入罗马如今的疆域,他们还是愿意和吴军保持太平的对持。

    而对吃了一个大败仗的大吴朝来说,此时此刻也是元气大伤,自从吴军西征,攻占大马士革城开始,连续两年下来征战,一场场的大战死伤已经几乎百万,几乎打断了整个吴军的脊梁骨。

    在这个时候,想要继续进攻,肯定是没有希望了,能保住如今夺取下来的罗马疆域就已经很不错了,休养生息和防御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同时也因为中原出现内乱而引发的政治斗争也已经是牵涉到了整个罗马战场的吴朝大军身上。

    所以班师回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刚刚过完天权八年的除夕,中央军团和第一战区主力留下了雪豹军团和海鹰军团作为西部战场的防御主力之后,潘凤鞠义两大主帅开始率领大军撤兵返回。

    同时,在不列颠行省的第二战区和第三战区主力,也在稳固了防御线之后,开始率领部分主力,沿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向着中原撤兵。

    ……

    三月阳春。

    敦煌州。

    玉门关。

    一面面铺天盖地的战旗掩盖了黄沙漫天的景象,大军沿途而归,宛如沙漠之上的一条一条长龙,鱼贯而入,进入了关内。

    “终于回来了!”

    潘凤凝视这玉门关,嘴角勾勒起来了一抹萧瑟的笑容。

    “是啊!”

    鞠义坐在一匹烈马之上,目光遥遥,看着前方,沉声的道:“当初出征之日,我等那一个不是豪气万丈,可曾想过,有一日会灰溜溜的回来呢?”

    这一战,是整个吴军的耻辱。

    败了就是败了。

    无论说的多好听,无论如何自我安慰的说夺取了多少罗马疆域,终究是败了,败了连他们的精神领袖,他们的皇,都丢在那一片战场之上。

    “孔明,你在担心什么?”潘凤斜睨了一眼心事重重的诸葛亮。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屯兵敦煌州!”

    诸葛亮骑着一匹温顺的宝马,悠然的走在潘凤身边,手握羽扇,眉头紧锁,目光失神,有些心不在焉。

    “为什么?”

    “当今朝局,有些看不懂啊!”诸葛亮淡然的道:“这时候大军返回,帮谁都是错!”

    中央的局势,他们也很清楚。

    孙策已经割据东南。

    以鲁肃徐盛等人在雍洛之地和豫兖之间,召唤义军,以拥簇太子登基,已经揭竿而起。

    而各地总督还在犹豫之中。

    内乱的战役即将爆发。

    在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在西部征战无数的精锐雄狮返回中原,自然会奠定如今朝廷的局势。

    “大军必须南下!”

    潘凤轻声的道:“躲不开的!”

    “这倒是!”诸葛亮微微眯眼:“我还有一个疑惑,太史子义为什么主动留守拜占庭城邦,按道理,他应该选择返回中原,以助孙伯符一臂之力!”

    “谁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鞠义是支持太子登基的,他冷声的道:“孙伯符虽已经窃取皇位,登基天下,然而不得民心,也不得军心,甚至连昔日心腹大将都不太愿意相助他一臂之力吧!”

    太史慈可是孙策的心腹大将,昔日孙策败落,被牵连丢官归隐,只能在讲武堂教书为生,后来因为战事频频,所以才得以重新崛起。

    如今孙策窃位,按道理他是应该鼎力相助的。

    但是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他却主动率领雪豹军团留守在拜占庭城邦,以如此方式告示天下,他不会参与这一次的动乱。

    “我是怕南下之后,真正的内乱会因为我们而爆发!”

    诸葛亮轻声的道:“毕竟我们才是朝廷主力,而且第二战区也应该快返回朝廷了,周公瑾是孙伯符的嫡系,他的态度如何,不言而喻,除非有什么意外特殊,不然他必然鼎力支持孙伯符,而我们,只能支持大皇子殿下了,毕竟大皇子殿才是陛下血脉,一旦我们和第二战区打起来,那么朝廷就必然会在这个混乱的基础上更加混乱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