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617-古今医统大全 >

第93部分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93部分

小说: 617-古今医统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温 
其人伤湿,因而中暑,名曰湿温。发热头疼,胸间多汗,两胫冷,妄言,脉阳濡而 
弱,阴小而急,病类伤寒。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在,身青面色变,名 
曰重 ,必死。 
【清暑热】东垣清暑益气汤、白虎加苍术汤。 
【分利】五苓散。 
【温】冷香饮子、茯苓白术汤。 
【降痰】消暑丸、橘皮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中湿
属性:中湿证脉沉缓,一身尽痛,及身黄,大便反快,小便涩是也。 
【利】五苓散。 
【温】小便自利,术苓附子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甘草附子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属性:夏月自汗烦渴为中 。面垢背寒,身不痛,外证大率似热病中暑。有四证可审∶自 
汗,一也;烦渴,二也;脉虚,三也;面垢,四也。但不恶寒,不身痛,为中 。手足 
虽冷,脉虽虚,不可用热药,当以清暑之剂及利小便为佳。 
【清暑】香薷饮。中 ,手足微冷烦渴,四肢不痛,白虎汤。中暑发热不恶寒,竹叶 
石膏汤。中 身热恶寒,汗出而渴,及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脉弦细,小便已洒然毛 
耸,手足冷,劳则热,手足汗,口烂而燥,俱宜白虎加人参汤。 
【分利】发热头痛,小便不利色赤,头痛恶寒,心烦躁,心下不快,五苓散、益元散。 
【和】发热头痛烦躁,小柴胡汤。 
【豁痰】痰逆恶寒者,橘皮汤。 
【降火】热甚者,黄连解毒汤加香薷。 
【熨法】昏愦不省人事,葱饼熨脐。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脏结
属性:脏结之候,其状如结胸,饮食如故,时时自下利,舌上白胎,脐痛引阴筋,不往来寒 
热,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此脏结也。仲景谓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 
筋者,此名脏结,死。盖昔宿积之结于胁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合,使真脏之 
气结而不通,致连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而死。仲景无治法。舌上白胎者不可攻。 
【和】小柴胡汤。 
【针】关元穴。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舌上胎
属性:伤寒三四日以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涩或黄或黑,皆热气之浅深也。 
邪气在表者,舌上则无胎;邪气传里,津液搏拮,则舌上生胎也。寒邪初传,未全成 
热,在半表半里,或丹田有热,胸上有寒,邪初传入里也。恶寒者必欲呕也,腹中痛者 
必欲利也。 
【和】阳明病胁下硬满而喘,发热汗出,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小柴胡汤。脉阴 
阳俱紧,舌上滑胎,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汤。腹痛,理中汤。 
【吐】阳明脉浮紧,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豉汤。 
【下】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也。《金匮》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 
去,黑滑皆然。经曰∶若舌黑者,反为热之极也。又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 
【清热】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 
者,白虎汤加人参。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杜学士三十六般辨视舌色法
属性:清碧学士杜先生曰∶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须以脉与证及舌三者并 
看,表里汗下之法,方免无瘥,不误人命。且如脉者,血之府也,属阴。人初得病之时,邪 
与正气相搏未让,脉必滑而有力也。病久热甚气衰,脉必微细无力。方数甚也,只可好养阴 
退阳。此议脉之妙也。又如证者初病有恶寒发热,后必有渴欲水燥热之类也。或有逆厥而 
狂者,此热证传经之邪也。始终热证,实热故无寒也。伤寒为病,初头痛。 
必有发热而恶寒渴水之证。一病便不逆泄利,但寒而无发热,此寒证也。 
且如识证之妙者,如火者,本心之官也,窍于舌。心属火主热象离明。人初得病在 
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胎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胎而滑见也,切 
不可不明表证。故邪传之间,其舌色初为白胎;邪入于里,舌必见黄色,乃胃邪之象,宜 
调胃承气汤下之,胎黄自去而疾安矣。若医不以次第而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胎必黑,变 
为舛证,此为难治。若见胎如黑漆之光者,十死一生,此心火与邪热,二火相乘,亢 
极变为黑色,如火之炎物,极则焦而形黑也。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胃中积热之极,宜速下 
之,泻去胃中实火,庶几回生;若下之迟,死期必矣。今撰三十六舌法于左,并方法源流, 
可决死生之妙也。 
三十六舌法。 
【白胎舌】治宜小柴胡汤,或栀子豉汤。 
【火烙舌】宜凉膈散,或大柴胡汤下之。 
【红星舌】将发黄,宜茵陈蒿汤。 
【生斑舌】宜玄参升麻汤,或化斑汤。 
【黑炭舌】宜竹叶石膏汤。大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黑圈舌】过经未解,宜大承气汤下之。 
【人裂舌】宜凉膈散加黄连主之。 
【虫碎舌】宜小承气汤下之。 
【厥阴舌】宜理中丸,或四逆汤主之。 
【里黑舌】调胃承气汤下之,或解毒汤调之。 
【瘟毒舌】黑色者主死。 
【死蚬舌】白者无活,主死无疑。凡见舌尖白,根黄,此为表证未解,须宜解表, 
然后可攻之。如大便秘者,宜凉膈散泡硝黄热服。小便涩者,宜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 
散入姜汁,白汤调下。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见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若初病见此者危 
急,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见尖上白胎二分根下黑一分】必有恶寒身疼,如饮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 
白虎汤。下痢者,解毒汤。(此亦危证。) 
【舌见白胎中有小黑点乱生】当有表证,其病之来虽恶,宜服凉膈散微表之,退即 
下之,用承气汤。 
【舌见两弦灰色中有黑晕痕二条】此热乘肾,当急下之,用解毒汤加酒泡大黄为末 
调服。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则得之,不自白而变黄者,必见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 
里也,必用汗下,兼以双解毒汤。 
【舌见白胎带黄色者】必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舌见酱黄色肥光者】必表未解,宜小柴胡汤合天水散。可下者,大柴胡汤。 
【舌中见黑胎者】同上治。 
【舌见黄色者】必先见白胎变黄色也,此为表而传里也。热已入胃,急下之,调胃承气 
汤。若不早下,必至黑色而不可救。白中见黑胎者同治。 
【舌见白胎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汤加人参。 
【舌见白胎滑者】脉在肌肉,为邪在半表半里,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之。 
【舌见白而胎滑者】时时自下利,小腹痛引阴筋,此名脏结之证,为邪并入脏深, 
为难治。 
【舌见四圈白而中有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证,兼见表者,五苓散合益元散,服 
之黄尽,方可下之。 
【舌见黄而有小黑点者】热必深也,邪传六腑,将入五脏,急下之,调胃承气汤,次进 
解毒汤,亦为十存四五也。 
【舌见根黄尖白】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合,凉膈散二合,和而服之。如嫌未散,防 
风通圣散主之。 
【舌见干而涩者】膈邪传胃,并毒极深,必烦渴,急宜下之,大承气汤。若见发黄, 
茵陈蒿汤。血证,抵当汤。表有水肿在胁内,十枣汤。结胸者,大陷胸汤。痞满者,大 
黄泻心汤。 
【舌见四边微红中央成黑灰色行路痕者】此由失下,热退可愈,须四五下之方退, 
大承气汤。五次下之而胎色不退者,不治。 
【舌见黄而中有黑点乱生者】其证必渴,谵语。脉滑者生,脉涩者死。循衣摸床者 
死。下之见黑粪者死,大承气。 
【舌见黄而中有黑至尖者】热毒邪气已深,两感者,下之十有九死,宜用九味羌活汤。 
不恶寒下利,调胃承气汤。 
【舌见弦红心黑者】伤风表未解也,宜双解毒散加双解毒汤微汗之,表证罢可下之。 
如结胸烦躁,目直视者,下之。非结胸不可下。 
【舌见根黑尖黄微】隐隐不见,如黑灰色,根黑尖黄虽有黑行,其脉实,宜下之,大 
承气汤。脉浮而渴者,凉膈散。其能活者十有三四。 
【舌见灰色】无恶寒恶风,虽脉浮者亦可下之。若恶风寒,双解毒汤。下之见黑粪者, 
不可治。 
【舌见根黑尖黄】脉滑者可下之;脉浮者养阴退阳。若恶风寒者,微汗之,双解毒散 
下之。不成利者,用解毒汤。 
【舌见大黑而有乱纹者】脉滑实,急下之,十得一生。脉浮数无力者不治。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昼夜偏剧
属性:热入血室为阴虚,则夜不宁而病剧。汗下过多为亡阳,阳虚则昼不安。 
【和解】妇人伤寒发热,昼则明了,暮则谵语,为热入血室,以阴虚而热邪乘虚 
而入,故暮谵昼了,小柴胡加牡丹皮汤。 
【温】下之后复发汗,昼则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里证,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为下而复汗以亡阳,故昼烦而夜静。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饮酒复剧
属性:伤寒时证,汗后和平,身凉安静,却因饮酒复剧,发热烦闷,干呕呻吟错语,不得 
卧,黄连解毒汤。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瘥后昏沉
属性:伤寒瘥后十数日,或半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如失精神,言语错谬,似鬼祟,似 
风非风,或无寒热,或潮热有寒热如疟,皆缘发汗未尽,余毒在心包络所致,知母麻黄汤。 
出汗不均,为汗不流、是汗出盖覆不周,则汗出不均,致腰背手足搐搦,或冷或热,牛蒡 
根散。 
水气,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坏证
属性:伤寒病中又感寒暑燥湿风热异气,而成坏证。或经汗吐下温针仍不解,小柴胡汤证罢 
亦成坏证。况病已过 
经,热留脏腑,证候多变,久而不瘥,阴阳舛乱,无复纪纲,大率以表证多者,知母麻 
黄汤。若诸药不效者,用鳖甲散。若柴胡证在,则不为逆。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不仁
属性:谓不柔和,则痛痒寒热屈伸灸刺皆不自知,皮肤不荣谓之不仁。经曰∶虚邪乘寒,则 
为郁冒不仁。盖其血气虚少,不能周流于身,是为邪气所伏,故肌体顽麻不知痛痒,又因 
少阴肾气微,精血少,气逆心下,阳气退,热归阴,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其 
乘寒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若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仁,水浆不入, 
即体不仁,此为命绝。 
【温】《直指方》用甘草干姜汤、桂枝芍药加干姜各半汤。 
【灸】中极穴。(一名玉泉。) 
【针】昔越人入虢,太子病尸厥,以郁冒不仁为可治,刺之而得痊。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火邪
属性:火邪者,谓其不当用火而用之,故谓之火邪。凡伤寒汗不出,服发汗药至于再三而汗 
不行,此津液内涸也,其证故危。若寻常汗证,药未至切而汗不行,遽以火迫于床榻之下, 
劫夺取汗,炎气熏灼,热邪交并,变为惊狂等证。实者,则烦躁不已,虚者,真阳脱亡, 
当量其虚实而解散之。太阳汗下,心下痞,表里俱虚,复加烧刺,胸烦面青肤 者难治, 
色黄手足温者可治。太阳中风,以火劫之,因火热两阳相结,熏灼发热于外,身必 
发黄,热搏于内,则小便难。火热大甚,则手足躁扰,循衣摸床,为难治。小便利者,火 
气未剧,尚可治也。 
【凉血】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发,燥不解,必下清血,必为火邪,犀角地黄汤。 
【发汗】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为火逆, 
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循衣摸床
属性:伤寒若吐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剧者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若微者,发热谵语,大承气汤。若一 
服而利即止,复看脉弦者生,涩者死。仲景云∶循衣摸床者不可治。 
【下】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可选而用之。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直视
属性:直视者,目睛不能转动也。水精为志,火精为神,心使之也。伤寒直视为邪气壅胜, 
冒其真气,使神志不卫于心,精气不荣于目,则为直视,多不治也。衄家不可汗,汗则 
额上脉紧,直视不能动。狂言直视则为肾绝,摇头直视则为心绝,皆脏气已脱也。直视喘 
满不知人,下反循衣摸床者直视者死。 
【下】其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非直视,乃内实也, 
急下之,大柴胡汤,大承气汤,选用之。 

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遗尿
属性:仲景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