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617-古今医统大全 >

第14部分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14部分

小说: 617-古今医统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咳则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 
咳涎。曰∶六腑之咳奈何?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 
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 
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 
膀胱受之, 
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通结上文。)曰∶治之奈何?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 
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此总结一篇之义也。 
x举痛论篇x 帝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人者, 
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前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予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 
而可得,今验于已,如发蒙解惑,可得闻乎?岐伯再拜而对曰∶何道之问也?(发问甚大,而此 
只及五脏卒痛,甚不可晓。)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 
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曰∶其 
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 
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夙昔而成积者,或 
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 
同形,别之奈何?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 
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 
则痛而不可按也。(此当作痛甚不休也。)寒气稽留,炅气上从,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 
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 
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涩,脉涩则血虚, 
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 
阴之脉者, 
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弓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 
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 
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夙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泻,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 
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不得成聚,故 
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帝曰∶所谓言 
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 
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曰∶扪而可得奈何?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者也。 
x生气通天论篇x 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 
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 
之本也。(支氏曰∶人不知节欲而数犯,伤其正气,则邪气乘正气之虚而入为害也,故曰邪气伤 
人。王注直云邪气伤正气,而不先言耗损之由,则邪何从而入也?)苍天之气,清冷则志意治, 
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 
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大声也。)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病因于暑,则当汗泄,不为发表,邪热内攻,中外俱热,故烦躁喘数大呵而出其声也。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湿气熏蒸,清道不利,故首如有物蒙之若裹也。热伤血,不能养筋,致为拘挛。湿伤筋, 
不能束骨,故为痿弱。湿热甚,以致正气不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肢也,今人见膝间 
关节肿痛,便作风治者误矣。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煎迫而成厥逆。)目盲不可以视,耳闭 
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 
阳气烦劳则主阴绝,辟积不已,至夏火愈亢,而时若煎迫而气逆上,火既亢上,则目盲耳 
闭,精败神去,如溃散之坏都,所储之水散流而不可遏矣。病而至此,为坏极矣。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怒则气上,血随积焉。阴阳相搏,气血奔并,因薄厥生。菀,陈积也。薄,迫也。怒气伤 
于筋则为痿,而不维持也,故曰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身常偏汗出者,久久而成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痱痤。 
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郁皮肤,则为疮痱。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膏粱浓味,内多滞热,皮浓肉疏,故内变为疔。足,多也。 
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痱。 
此阳为阴遏,而不通畅,故迫为 ,粉刺也。轻为痱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痿,留连肉腠。 
内精微以养神,外柔和以养筋。开阖失宜,为寒所袭,则筋络拘 ,形容偻俯矣。寒气下 
陷于脉中,则为痿。留连于肉腠而不舒。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营气不顺,血郁肌肉,故成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汗出未止,形弱气消,风寒薄之,穴俞随闭,热藏不出,以至秋阳复收,两热相合,寒热 
相移。以所起为风,故为风疟。 
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起居有度,不妄作劳,是为清净。真气内固,故皮腠闭密。虽有大风苛毒,弗能伤害也。 
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病久上下不通,则阴阳否隔,良医妙法莫能为何也。 
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 
三阳蓄积不通,不急泻之则死。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淫气甚而风客之,则伤精。邪气伤于肝,为本经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食甚饱,则肠胃横满而筋脉解,故有肠 为痔之患。大饮甚,则肺气逆而上奔。强力入房, 
则肾气伤,高骨坏而不为用。高骨,谓腰之高骨。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x阴阳应象篇x 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瘟。 
二论大同。王安道云∶此四章诸家注释多戾经旨。盖非有四伤一定之说,原其病之根因有 
此耳。其气盛者,有伤之而过后消散不作者,及过后作者,其为各时一病,而治各有方,又不必 
拘定前之伤也。成无己、王海藏之注,皆推求过极。 
x阴阳应象论x 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天有四时 
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 
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此言天以五行,以应人之五志。善摄养者,得其中和。不善节者,生乃不固。 
x脉要精微篇x 曰∶风成为寒热。 
经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瘅成为消中。 
瘅,湿热也。湿热内积,故为消中。王注∶善食而瘦,乃食 也。 
厥成为颠疾。 
厥,气逆也。气逆上则为颠。 
久风为飧泄。 
即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此其候者也。 
脉风成为疠。 
经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疠。 
x脉要精微篇x 曰∶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腹中气盛,肺脏满变伤于恐,声如在室,腹中有湿气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言微声低,不能相续,乃夺气不足然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此心火炽甚,而神志昏乱,故不知其亲疏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仓廪,为脾胃。门户,为魄门,即肛门也。不藏、不要,皆不得其正,不禁固而时泻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小便流注而不度是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总结上文两节之意,以起下文。 
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 
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一作俯。) 
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五脏者,身之强也。今若所言皆失强也。盖五脏之气,内属本脏,外循各经,故为守为强, 
有如是者。下文云∶ 
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总结上文之义。 
x玉机真藏篇x 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 
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 
肺司治节,气息由之,其气动形,为无气相接,故耸举肩背,以远求报气矣。夫如是,皆 
形脏已败,神脏亦伤。见是证者,则后一百八十日内死矣。见真脏之脉候,乃与死日之期矣。此 
肺之脏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真藏见,十月之内死。 
此脾脏之病也。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恐当作真脏未见,故远至十月方死。 ,肉之标,肘 
膝后内如块者。阴气微弱,阳气内燔,故身热也。脾主肉,故肉如脱, 如破败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缺盆深陷。)动作益衰,真藏未见,期一岁死。见其真 
藏,乃予之期日。(此肾之脏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 
(此心之脏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腹内痛,肩项身热破 脱肉,目匡陷,真藏见, 
目不见人,立死。其见入者,至其所不胜之期则死。 
此肝脏病,故目陷也。不胜之时,谓庚辛也。 
帝曰∶愿闻虚实以决死生。岐伯对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心也。)皮热,(肺也。) 
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闷瞀,(肝也。)此谓五实。 
此五实,为五脏邪气之实。 
脉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泄利前后,(肾也。)饮食不下, 
(脾也。)此谓五虚。 
此五虚,为五脏真气不足也。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五虚五实得此二者则生,无此二者,其死必也。 
x五脏生成论x 曰∶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蒙招尤。 
膀胱脉,从颠络脑,侠脊抵腰中,循膂络肾属膀胱。然肾虚不能引巨阳之气,故头痛而为 
上颠之疾也,经病甚则入于脏。 当作 蒙招摇。 蒙谓目瞬动而蒙昧,下文之目冥是也;招摇 
谓头振掉不定也。 
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 胀,支膈 胁。 
,胁上也。支,执持也。胸膈 胁,皆不执持,不利也,肝胆之经也。 
下厥上冒,(谓气逆上而冒于目。)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此咳嗽上气,厥逆之病,在于胸中也。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此相火为病,热在膈而心烦,上行而头痛。 
x阳明脉解篇x 帝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 
木音而惊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十也,故闻木音而惊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