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

第35部分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帝之时,有周亚夫这等帅才,帮汉景帝稳住了天下。可朱允文的大明王朝,只有李景隆这类降将!所以,同样的历史布局,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个性的人物身上,最后的结局自然也不会一样!
  朱允文未必明白这个理儿,在他称帝之后几天,就发生了燕王藐视皇命事件,这让朱允文心里十分窝火,所以过了几天,他就把黄子澄找来,对黄子澄说:“先生可记得东角门谈话否?”
  黄子澄当然没有忘,于是乎朱允文与黄子澄开始“畅谈”,如何如何处置外藩的种种设想。而就在朱允文与黄子澄在皇宫里密谈时,燕王朱棣,早就在朱允文的皇宫里,密布了许多线人。他们把皇帝的谈话内容,原原本本的泄露给了燕王朱棣!
  公元1399年,明建文帝颁布了,朝庭对全国各地藩王的新政:诸藩王不得节制封地的文武吏士,不得代收国家税赋,不得干涉地方民政!皇帝一纸诏书,把藩王们的军权、人事权、民政权统统给没收了!而且喑示朝臣们,罗烈证据,给各地藩王找茬儿。
  其时,明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已经二十余年时间,这些皇子、皇孙们,在他们的封地里,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王”,什么巧取豪夺、欺男霸女、为非作歹、胡作非为之事,做了到是正常,不做到是不正常!如果朱允文下定决心,用大明法律,把藩王们一个一个往里套,大概也是:全部砍头,可能有冤枉;一个挨一个砍头,肯定有漏网!
  结果,朝庭整治藩镇的命令,才执行两个月,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皇十七子岷王朱楩,吓得自杀。皇十二子,代王朱桂,查出问题,被贬为庶人。
  三个月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举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变”。其时距离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才十个月时间,按古制,也算是老皇帝尸骨未寒!这叔侄两就这样闹腾起来!
  从建文帝称帝时间上看,他撤藩之举,过于迫切。燕王“靖难之变”,多少有点官逼民反的意思。据《明史》记载,“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谶言,产生于建文帝中期,有一不知名的道士,游走于南京的大街小巷之间,边走边唱: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时人不知其意。
  建文帝自公元1398年称帝,公元1402年去位,连头带尾仅五年时间。而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间,为公元1399年7 月,在时间上,属建文初期。所以是燕王朱棣“靖难”在前,道士作谶歌在后。当时许多人都看到一个疯疯癫癫道士,嘴里反反复复地,唱着“莫逐燕”这则谶歌,但没有人把道士的谶歌,与眼下正在进行的叔侄大战联系起来。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经过数年的“靖难”之战,攻占了南京,把朱允文逼上了绝路。有人说他投火自焚,也有人说他逃出了南京,出家当了和尚。等燕王朱棣进了南京,称了帝之后,有许多南京人才想起道士的谶歌!“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这不是明摆了劝说建文帝不要“逐燕”(王)嘛?
  可唱谶歌的道士早就不知所终,只留下这则应了谶的谶言歌!
  这则谶言,是大明王朝,比较有影响的谶言,和中国历史的许多谶言一样,这则谶言出现得比较神秘,出自方外道士之口。而这个所谓的道士,很可能是一看破世情的世外高人,他可能是想通过谶歌的形式,劝说朱允文撤藩不能太急!
  但此时的朱允文,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道士想进忠言,却找不到说话的台阶。所以出此下策,佯装疯癫,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里,苦唱谶歌。希望某个重要的朝臣,或朱允文听到,起当头棒喝,悬崖勒马之效!
  道士唱歌之时,朱允文的“国军”,与“燕军”正处于战略僵持状态。朱允文此时,还有很大的战争主动权。但他没有听到道士的谶歌,或者就是偶有听到,也没有弄明白!所以他不遗余力地“逐燕”!最后,皇四子燕王朱棣,在战争之中,壮大起来了,真的飞上了京畿!皇四子燕王朱棣,化身为明成祖朱棣!
  所谓的历史,都是从前的现实。我们把从前的历史,不是当做故事来读,而是当做发生过的现实,来研读时,我们对“莫逐燕”这则谶言,所牵及人物最后的命运,以历史之中,并非绝对化的情节与过程,许多人会止不住为建文帝的失败,而扼腕叹息!
  遇顺而止-明
    一
  明洪武初年,一次朝会结束,朱元璋留下刘伯温。他对刘伯温说:“刘爱卿精通星象历数,可否为我大明王朝,测测运数如何?”
  刘伯温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有大明王朝“张良”之称。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学大师(谶纬之学),据历史记载,他通天文地理、数学、命数、风水之学,传说中比较神秘的谶学著作《烧饼歌》,作者就是刘伯温。
  明太祖朱元璋在朝会结束后,把刘伯温留下来,居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刘伯温不好回答,但又不得不答。所以他客套式地对朱元璋说:“我大明王朝福泽长久,陛下当传万孙。”
  明太祖朱元璋的这个问题,确实不怎么好回答。只要略读明史之人,对朱元璋猜忌多疑品格,不会没有印象。刘伯温作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跟随朱元璋打拼了若干年,他对朱元璋的性格,看得很透。所以他把皇帝的恭维话,客套话放在第一位,说明朱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但这话,是刘伯温怕犯政治错误的吉利话,朱元璋心里当然明白。他对刘伯温说:“世间哪里有什么万年王朝,万年天子?
  赦爱卿无罪,爱卿不防为朕据实以闻!”
  朱元璋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刘伯温如果还是扭扭捏捏、假谦虚的话,这皇帝可能就要龙颜大怒了。所以刘伯温只能细心推演,良久方对朱元璋说:“我大明王朝,历世当在三百年左右,后遇顺而止!”
  明太祖朱元璋遂手书“遇顺而止”四字数遍,良久才曰:“三百年亦足矣!”
  在清人邓士友编著的《国朝要典》这部书里,记载了这则谶言:“高庙命伯温,卜历数之长短。伯温卜之曰,遇顺而止。”
  历代开国帝王,天下创建之后,对于自家王朝未来的预期,基本上和秦始皇一个心理,希望自家王朝,能一世然后二世,二世然后三世,世世不歆,传之万世。但从秦始皇公元前221 年称帝,到朱明王朝创建,前前后后,有一千五百年时间。在这一千五百年时,中国经历过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蒙元。可以数得上台面的大王朝有九,如果连上乱世割据,偏安于中国某一偶的小政权,小王朝,就更多了。在这么多大小王朝之中,没有那一个王朝,能传之万世,世世不竭!
  在秦始皇称帝之初,他有野心,想让秦家王朝万世不竭。可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才被秦始皇开了一头,对于这种体制生命力,许多人只是处于想象当中。可到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创建明王朝之时,所谓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了一千五百多年,已经存在的历史,让后来的开国帝王,再也不敢预期自家王朝,能传万世,能世世不竭!所以刘伯温推演出大明王朝,只能“历世”三百年时,朱元璋“知足长乐”,这一点,他比秦始皇好多了。
    二
  转眼之间,到了公元1627年,明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死了。
  这位明熹宗朱由校,不喜欢做皇帝,他最喜欢做木工活。《明史》里说他喜“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而且日营造,“成而喜,喜不久即弃,弃而又成,乐之不倦。”唯独对权力、女色不感兴趣,或者说提不起兴趣。
  作为中国古代万万人之上的皇帝,对女色不感兴趣,与众多好色的皇帝们相比,这简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对权力没有兴趣,或者提不起一点欲望,文化了一点说,是“尸位素餐”,粗俗一点说,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这样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皇帝,结果国家大权,旁落于魏忠贤手里,而魏忠贤是什么人?
  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没有一丁点儿文化,连大臣的奏章都看不懂。可他有了权力之后,许多人,争着、抢着、哭着、喊着要做他的干儿、干孙!
  《明史》里说,当时魏忠贤门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而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有饱读诗书、明王朝的省部级干部崔呈秀;还有一些“威风八面”、“起居八座”地方总督,巡抚。这些人所以心甘情愿地、作魏忠贤门下走狗,不是因为魏忠贤有什么独特的人格魅力、文化素质,都是权力惹的祸。在魏忠贤一人得道之后,投靠魏忠贤的鸡犬走狗,都跟着占光,一个个恍恍乎干成之器,成了呼风唤雨的朝庭大员。所以传出一则谶言:魏鬼遍地走,茄花满天飞,说的就是魏忠贤及明熹宗的奶妈客氏。
  魏太监窃国的结果是,把大明王朝仅存的正气,一点一点砍削怠尽。一些研究明史的专家们认为,明王朝之亡,从明万历帝开始,但明熹宗的太监魏忠贤,是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巧合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令刘伯温推演国运时,刘伯温说了一句吉利话:陛下当传万孙。此话本是刘伯温客套话,但后来大明王朝的历史发展,让刘伯温“遇顺而止”谶言应验,也让刘伯温的客套话,一语成谶!
  明万历死后,太子朱常洛继位,即为明光宗。据《明史》记载,明光宗朱常洛只做了29皇帝,便死于庸医之手。这是大朝王天字第一号医疗事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搞清楚明光宗的真正死因。明光宗死后,太子明熹宗继位。明熹宗称帝八年,因无嗣,所以由皇弟朱由检继位,他“恰好”是明万历皇帝之孙,可简称其“万孙”。刘伯温的客套话,说明朱朝会传之“万孙”之说,十分荒唐滑稽地“一语成谶!”
    三
  明末帝朱由检1611年出生,公元1627年继位,继位时16岁。
  他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留给朱由检的大明王朝; 已经是一个既烂又破的国家。如同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烂木船。船老大朱由校对怎么开船、怎么保证船上成员的安全; 漠不关心。他把老大的许多权利、责职; 都交给船上临时二副魏忠贤。
  而魏忠贤这个鸟人; 胡乱指挥一通; 就把大明这条船,开进了一个风口浪尖的海。
  朱由检做皇帝才几天,就有许多大臣弹劾魏忠贤。说魏忠贤有十大罪。如:并帝、蔑后、无圣、弄兵等等。这时的朱由检表现出了、与他16岁的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与果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魏忠贤集团。
  公元1627年的明崇祯帝,大有康熙帝,诛杀熬拜的风范。但明朝的元气,被魏忠贤集团伤得太多,魏忠贤虽无亡国之实,但他的所作所为足以让明朝亡国。
  所以魏忠贤虽死,大明丢失的民心士气,再也找不回来了。其时内有义民为患,外有满人作祟,已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明,选择了一个16的孩子为帝,他何以堪受?
  在崇祯诛灭魏党后,大明朝有一个短短的兴奋期,特别是当时的北京人。
  当时的北京人,对明朝皇室的支持,是有理由的。这与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首都现象”有关。所谓的“首都现象”有两个特征:
  一,居民对时政消息异常敏感。
  二,中国历代的王朝帝(首)都居民,至少是地理上的既得利益者。
  现有王朝如果施行仁政,首都居民最先受益者;如果施行恶政,他们也是最先受害者。他们如同是宋词里的鸭子,政治上的春来或者冬去,首都居民最先知冷知热。
  公元1627年,崇祯17岁,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军务。袁崇焕为了激励这位小皇帝,他向崇祯皇帝吹了一个著名的牛:他能用五年时间,就可以彻底搞定外患,彻底打跨满人!
  当时就有人指出袁崇焕话说得过头,袁督师略有感悟,可为时已晚。所以有人认为,袁崇焕的这个牛,为他两年后,被崇祯帝处死,埋下祸根。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其时的大明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一、内患。陕西义军闹了数年,已经闹得很大了,占领了中国西南大片土地,有燎原之势。
  二、外患。满人突然来了一个战略大迂回。绕过袁崇焕严兵把守的辽东; 从北京西北方向、张家口地区; 直捣进朝大后方—北京。
  从军事角度分析,满人此举,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大手笔。当时崇祯帝朱由校还是一个孩子,对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战战术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