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恋哪歉鋈恕贰�
抛开父子的关系,仔细研究袁绍与袁谭的相似性,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对父子的命运何其相似!同为四世三公袁家的一份子,同样都是一家的长子,同样都不是嫡子,同样的心思深沉,同样的野心勃勃,同时也同样的在纠结自己的身份。
书房之中忽然弥漫起一阵低落,挥之不散。
半晌后,袁绍忽然抬起头,轻轻的笑了笑,道“我的这个答案应当与子远先生心中所想相去甚远吧。”
许攸点点头。
恢复过来的袁绍再次显现出他一方霸主的雄风,他朝着许攸点了点头,眼睛微眯只留一道缝隙看人,嘴角微微一笑道“那先生以为,当今天下谁才是我袁绍最该忌惮的人呢?”
“兖州,曹操!”许攸神情无比郑重。
“孟德?”
许攸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主公的好友,兖州牧、青州实际控制者,曹孟德。”
袁绍闻言,身子略微后靠,沉思片刻,低声道“说说看。”
“两年前曹操借一封矫诏,一纸檄文,联合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他便是自那时起家的,据在下所知,那时曹操的家底不过是新进招募的乡勇五千人。后来的事情主公身为会盟盟主应当知道的比在下清楚,他自董卓手中抢回小皇帝,然后借皇帝之势从此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袁绍点点头,“子远说的没错,可是这有问题吗?”
许攸郑重的点点头道“有!有问题!有大问题!”
袁绍神情顿时凝重起来,沉声道“说说看。”
许攸点头道“或许是接回少帝的消息太过震惊,以至于让我们和天下人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主公当时身为盟主,曹操曾于董卓交战的事情您应当清楚吧。”
袁绍点头道“确有此事,当初董卓见盟军势大,便一把火烧掉洛阳,然后席卷百姓和皇室逃亡长安,当时孟德执意要率兵追击,众人苦拦不住,后来还是已故的白马将军公孙瓒率兵于孟德合军一处
共同出兵的,后来公孙瓒也是死在了这场追击战中。”
听完袁绍的讲述,许攸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忙接过话茬,道“就是了!据说当时曹操曾与董卓麾下老将徐荣交手,最终的结果是曹操以可以忽略不计的伤亡全歼了徐荣所部。而公孙瓒却是被李傕的伏兵打的是损伤殆尽,自己甚至在后来的吕布夜袭中丧命疆场!主公难道觉得这些就不可疑吗?”
许攸的一番对比,让袁绍顿时皱起眉头,他放下手中茶杯,细细思量着许攸话中深意。
许攸接着说道“公孙瓒与李傕所部拼的死伤殆尽不可疑,一个是虎狼之师,一个则是以逸待劳,两强相撞同归于尽本就是必然的结局,可是当时主公和诸位诸侯就没有想过,为何曹操凭借五千人马便可将徐荣全歼?而且曹操这五千人还都是没见过血的新丁,这难道就不可疑吗?”
第299章 你要我与曹操联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听完许攸的讲述,袁绍顿时陷入苦思,他慢慢的点着头,回忆着说“当时曹操命麾下两员大将先行押送战俘会营报喜时,当时便引起了一阵轰动,因为在孟德出兵之前,谁都不看好这支新军,我原本也存了好多疑惑想要在孟德回营时好好问问他,可是后来的消息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让我将此事抛之脑后,今日若不是子远提起,只怕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许攸闻言一笑,道“主公不必自责,当年的十八路诸侯的反应于主公一致,此事要怪只能怪曹操迎回少帝的消息太过震惊了,只怕当时嘲笑曹操出兵的人在事后回忆时,难免会感叹当初曹操那一盘好大的棋啊!”
袁绍点头不语。忽然,袁绍抬头盯着许攸问道“子远贸然提起此事,可是与你的良策有关?”
许攸微微一笑,点头道“确实有关,在下的第三问是,主公此刻再回想起曹操的那场人生首胜时,可有一些额外的感受?”
袁绍沉思许久,轻声道“曹操凭借五千新丁便可全歼老将徐荣,这是否说明曹操手下谋士超人一等啊?”
许攸摇头道“主公才学过人,自然知道战争一途,谋略永远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选择出现,真正考验胜负的因素永远都是兵将的能力。”
“那子远的意思是?”
许攸低声道“同为谋士,我不否认曹操手下的谋士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我始终认为,真正令曹操打赢这场伏击战的原因是曹操手下那五千名新丁在实力上已经超过了徐荣率领的董卓军。”
“你的意思是五千新兵比堪称百战老卒的董卓军厉害?”袁绍震惊的看着许攸,表情写满复杂两字,有疑惑,有震惊,有难以置信,还有一丝丝的恐惧
许攸点头道“在下之所以认为曹操应是主公的头号敌人的原因也就在此,在下以为,曹操手上绝对掌握着一份于有别于当世其他练兵方法的独特方法,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不难解释,曹操麾下的飞凤营是如何渗透进敌后,又是如何从董卓手上抢回小皇帝,最后甚至孤军深入到长安去掉董卓的首级的了!而且在下忘了说的是,如今的三只飞凤营百人队在最开始也是从那五千新军中挑选出来的”
晴天霹雳!瞬间便将袁绍震在当场!
对啊!飞凤营的名声如雷贯耳可自己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呢?自起兵到出战,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时间,曹孟德是如何练出这样一只强军的呢?难道他手上真的握有一本绝世练兵谱?想到这,袁绍忽然看向许攸,疑惑的问道“子远今日提起这些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孟德那本练兵谱在你的手上?”
闻言,许攸莞尔一笑,摇头道“先不说练兵谱的真假,就算真的有练兵谱一物,曹操也决计不会让在下得到的,在下之所以选择在今日提起此事,就是想提醒主公,我们现在看到的曹操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真实情况的曹操或许永远都没有人知道,一个两年前凭借五千新兵便可全歼敌军的曹操经过两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实力又有谁敢小觑呢?”
袁绍点点头,沉吟不语。
见状,许攸嘴角微微一笑,抛出了他今天的第四问。
“主公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对徐州动手呢?”在说完这个问题后,这次许攸特别补充了一句“希望主公如实相告。”
袁绍迟疑的抬起头,深深的看了许攸两眼。在一阵沉默之后,袁绍的神情忽然变得肃穆,就听他声音低沉的道“改都陈留的时日越来越近了”
这是一份很莫名其妙的回答,但听到这个回答后,许攸突然神情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朝着袁绍深深的鞠了一躬,沉声道“感谢主公对许攸的信任!”
见状,袁绍嘴角忽然露出一丝苦笑,感叹道“我手下这四大谋士中,有的刚正不阿,有的圆滑世故,但唯独你许攸才是最了解我袁绍的啊!”
许攸嘿嘿一笑“主公谬赞了。”
袁绍不置可否的摆摆手,补充道“当然了,除却打定主意想要搅合掉曹孟德的好戏以外,其他的一些条件也都是利好于攻徐大计的,方才子远在驳斥沮授时不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除去地利,其他两条尽皆在手,子远难道不觉得这是个好时机吗?”
许攸赞同的点了点头,“这样算起来,自然是个绝佳的时机。”说完,许攸忽然冲着袁绍一笑,神秘兮兮的道“假如,在下有办法将地利这一条补上,主公会如何奖赏在下啊?”
“地利?”袁绍不屑的摇了摇头,道“不可能的,冀州与徐州之间隔着兖州,青州两州,除了选择风浪滔天的大海,否则选择哪一州都绕不开曹孟德的!既然绕不可曹孟德,子远又何谈地利呢?”
说到这,袁绍忽然停下来,此时许攸谈话的内容被一条神秘的细线扯成一条完成的脉络,接着一道闪电闪过脑海,就见袁绍猛地抬起头,不可思议的盯着面带笑容的许攸,吃惊的道
“你要我与曹孟德联手?!!!!!”
闻言,许攸再次起身下拜,朗声道“主公英明!!!”
“不可能!!!!”袁绍忽然高声喊道,直接将这个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的计划判了死刑,但许攸似乎并不沮丧,他慢慢从地上站起身,微笑的看着袁绍,轻声问道“主公可否告知否定的缘由呢?”
袁绍被问的一滞,他哪里想到了什么缘由?当他意识到许攸的打算时,脑海一片空白,闪进脑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沉思片刻,袁绍阴沉着脸道“如今汉室犹在,曹操身为天子近臣,决计不会同意贸然攻击徐州的。”
闻言,许攸忽然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来,您是在担心陈留那位小皇帝的意见喽?!!!!”
看着许攸肆意的笑容,袁绍真想一巴掌拍着他的脸上!!!
第300章 袁绍的梦碎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主公英明,若要拿下徐州,就必须要借助曹操之手。此战一开,动辄就是成千上万军士,若不与曹操联手,到时候单就是前方大军的补给这一项就足以令我们束手!战争不同于儿戏,我们总不能凭空建立出一条满足数万人马的补给线吧!”
说到这,许攸抿了抿发干的嘴唇,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这位冀州最高长官,袁家的实际继承人………袁绍袁本初,出于对袁绍的了解,许攸明白无论自己说的多么天花乱坠,眼前这个男人很可能因为突然的一个念头而把以前的努力全盘否定掉。
要知道,类似这种事情袁绍可干了不止一次。
许攸不知道的是,在后世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关于袁绍性格的分析已经做到了精辟至极的地步,如今的兖州牧曹操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对袁绍的分析就是最好的诠释: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就是一代雄主曹操对袁绍最精辟的分析。
时间悠悠而逝,直到许攸离开袁府,袁绍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
“此事事大,容我认真考虑一下。子远先退下吧。”
许攸离开后,袁绍默默地将一副画有天下十三州的地图铺开,这是一份羊皮卷支撑的地图,粗略的扫一眼,不难发现的是,这份地图一定经常被展开,因为在地图边缘已经被磨损的有些污黑了。
图上冀州的部分已经被人为涂成朱红色,在一片黑白的世界里显得是那么的喜庆,每次打开这张地图,袁绍最喜欢的就是翻来覆去的用手丈量冀州这一大片土地,对于袁绍来说,这里就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
可是,今天,对于这片朱红之地,袁绍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然后便把目光聚焦在与冀州相邻的两个州上………兖州、青州。
虽然是两个州,但是加起来的面积才堪堪能与冀州相比,至于如今声势浩大的兖州就有些小的可怜了。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个‘弹丸之地’,却硬生生的卡在袁绍前进的道路上。
在两个州的对面,那个用徐字圈定的地界,那是袁绍最近梦寐以求的地方,梦寐以求到了癫狂的程度,以至于袁绍已经开始设想拿下徐州之后的景象了。
以冀州为根基,徐州为前站,精炼水军越过长江天险,直扑扬州心腹,携地势优势顺势拿下扬州,于此同时择另一路大军北上幽州,没有公孙瓒的幽州算不得什么,颜良文丑其中之一就足矣。自此东部尽归于手
这是袁绍从没有和任何人提起的,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最为狂野的梦。
可是,在这个计划里,不知袁绍有心还是无意,有两个州被他华丽丽的忽略了,一个是兖州,一个则是青州。
提到这两个州,其实最令袁绍气愤的并不是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兖州,而是饱受黄巾肆虐,民生相对凋敝的青州。
曹操起家于兖州陈留,说起来兖州本身就是曹操的根据地,袁绍就算有心那也是无力,可青州的情况却是不同,对于袁绍来说,一句话极为恰当的描述了袁绍对于青州的情节:
到嘴的鸭子给飞了!
曹操如今手上那数万精锐青州兵和十数万兢兢业业的屯田兵的前身就是聚集在青州的黄巾余孽,而这些黄巾余孽正是在投诚袁绍不得的情况下,才转头曹操的。换句话说,如果说曹操如今在青州的优势都是这些人带来的话,那么实际上,青州其实是袁绍无意间送给曹操的!!!!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自己手上明明一文不值的东西,到了他人的手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香饽饽!对此,袁绍的感受最深
当初弃之如履的青州俨然成为了前进路上的障碍,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