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11部分

中华第一帝国-第111部分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于国于民都不利。

    “没错,我们必须要有准备,而我也没有理由在瞒着你们了。事实上,你们所在的这座厂区,便是我的兵工厂,这是一座年产步枪十四万支,子弹八百万颗的大型兵工厂,短期内是足够我们的补给了。”王思锐摊牌道。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接见他们三个,并非王思锐真的忙的没有时间。而是王思锐想要以行动来说服他们,事实上,先将他们带到军营,向其展示汉军的实力这也是王思锐的安排之一。

    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样的又重视工业发展,在王思锐的全面布局之下,袁世凯还能够比得上他吗?

    “什么?这……”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瞬间被王思锐所透漏出来的消息所震惊,就连有些心灰意冷的曹锟,也为之一惊。

    年产步枪十四万支,子弹八百万颗,这产量已经超过了目前国内所有兵工厂的总和。

    同样的,这也意味着王思锐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便可以武装起至少十万军队,而袁世凯发展了五年的时间,才不过将军队给扩充到了两万,这其中的难度他们都很清楚,除了军饷是一大头以外,武器装备才是束缚袁世凯的根本。

    “是的,我已经与美国达成了全面的合作协议,美国人会为我们提供这些机器设备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后,这些设备将会在天津靠岸。”王思锐说道。

    “美国人?”王士珍狠狠的皱了皱眉头。

    不过王思锐却将王士珍的反应看在了眼里,不由的解释道:“不要多想,这只不过是金钱的交易,我们给钱,他们给设备,就这么简单。”

    “可是这恐怕需要不少的钱吧?我们有这么多钱?”段祺瑞疑惑的问道。

    “如果联军进京的时候,你们也在京城作战的话,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穷了。”(未完待续。)

开个单章说几句!

    三天的五更到现在已经全部更新了,说实话,真的是挺累的,这周到现在为止已经更新了十七章,加上章节后面零散的几百字,差不多五万二千字左右。

    短时间内更新这么多章节,咱们现在又是刚刚上架,所以均定方面是肯定会猛跌的。可是让俺没有想到的是,十七章过后,均定竟然掉了十几个,虽然过两天还会涨上来,可是对于俺来说,心里面仍旧不是个滋味。

    裸奔上架,意味着后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推荐,除非成绩好到惊爆到编辑,否则这本书就会一直这么裸奔到完本了。

    一百二十的均定,按照每天两章,每个月六十章的更新量来计算,那么一个月的订阅稿费就是216左右,如果再加上六百的全勤,816。这点钱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够做什么?

    俺不想去申请1500的低保,因为俺始终相信俺的书还是有人看的,还是有往上走一走的潜力的。

    可是没有了后期的推荐,能够看到这本书的书友也只会越来越少,加上原本书友的流失,这个是必然形式,所以到了后面,俺的收入有可能会越来越低。但是俺不想在4个月的低保期过后暗淡的结束。俺想继续拼一把,俺想让更多的书友看到俺的书。

    说实话,俺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前期推荐的成绩跟前几本书都差不多,但愣是等不来后续的推荐,无奈之下,在字数到了以后,俺只能选择裸奔上架。

    另外就是咱们的推荐票,这个始终是个硬伤,俺一直搞不懂,推荐票的数量怎么会那么少呢?想来想去,或许这只能是俺自己的原因吧。

    好了,牢骚发完了,俺也该继续码字了,毕竟写书是俺的爱好,尽管收入很低微,但俺还是会坚持下去的。三天五更并不是结束,而是作为达到了收定比十以内的承诺。

    在这里,咱们也定一下下一阶段的目标,如果收定比能够达到7:1的话,那俺就在十天内来五次五更,以回报大家的支持。

    其实俺的收藏也并不多,还不到一千四,缩小比例还是很容易的。为了目标,奋斗吧!(未完待续。)

176:王校长讲课

    ‘嘶……’

    王思锐的话,让王士珍等人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联军在京城烧杀抢掠的到底争夺了多少的财富?这个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数字。

    而听王思锐的口气,似乎是洋人所掠夺的这些财产,最终全部都落入了王思锐的手中。

    也难怪王思锐能够一口气投入这么多钱去搞什么工业园区,甚至敢直接控制朝廷,感情人家现在手里比朝廷还有钱。

    有钱,有兵,如果非要说点还差什么的话,恐怕王思锐也就只差时间了吧?如果能给他一年的时间,到时候恐怕他就能够直接横扫整个国家了。

    王士珍等人也开始为自己刚才的选择而感到庆幸。如果选择了与王思锐为敌的话,恐怕他们将会死得很惨吧?

    即便是拥有整个山东半岛,他们也没有足够的钱去发展自己,最终只会被王思锐手下的金戈铁马给干掉。

    最终,经过与三人的商议,王思锐很好的平衡了三人之间的矛盾。

    其中,王士珍被任命为了工业大臣,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务,而目前手中的权利也比较小,只能管到工业园区这一块,不过王士珍却很看到这个工业园区的发展,甚至还在谋求着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

    虽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但王士珍依旧很满意这个职位,至少,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实干家,而不是那些空谈理想的意气书生们能够干的事情。

    当然,王士珍之所以毫不犹豫的便同意了王思锐的安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借此机会,王士珍已经算是跳出了军事系统,以后他可以不用去跟段祺瑞还有冯国璋这两人在一个系统内争夺权力了。至少,他已经有能力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而段祺瑞,王思锐则让其回归老本行,炮兵出身的段祺瑞,后来因为部队里没有太多的火炮,加上能力实在是太突出了,所以最终不得不跳出了炮兵这个小天地,但是王思锐却很清楚在未来战争中炮兵的作用。

    而且,王思锐更是打算借鉴后世的经验,直接组建一个集群炮兵,将火炮集中起来使用,以求发挥更大的效果。

    王思锐的这一想法也让段祺瑞很是心动,只不过段祺瑞算是三人当中最委屈的一个了。

    因为汉军这边的两个师根本就没有一门真正的火炮,只有那些被遗留在京城城墙上的固定火炮。如果说真正能够让他指挥的,也就只剩下了武卫军中的那二十多门火炮了。

    不过段祺瑞的名头却是一点也不小,虽然手下没有多少的兵力,但是王思锐却给了他足够的权利,让他利用目前的火炮,尽可能的训练更多的炮兵,并且保证以后会优先补给炮兵。

    最终,段祺瑞领到了个汉军炮兵总指挥这个职位,级别与汉军师长相同。或许目前为止,自己的这个级别也是段祺瑞唯一能够跟其他两位抗衡的了。

    至于那个话比较少,处处都被王士珍和段祺瑞抢走了风头的冯国璋,王思锐也是一点也没有小视的。

    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

    在他所处那个时代,经历了数次战争,其中亲自参与的就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进京等战事,中国作为战败国,付出了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沉重代价。

    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曾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屡屡向上司和清廷进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地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一宏愿而尽心尽力。

    尽管在后期冯国璋也曾经出现过争权夺利的举动,但是在袁世凯称帝之后,曾经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了段祺瑞成为监理征滇总司令,但他均为上任,并且联合其他五将军通电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

    而有了这一举动,也让王思锐对这位历史名人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

    所以,王思锐倒是给了这个看起来不吭不响,总是沉默的冯国璋一个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职位。

    将武卫右军以及武卫右军先锋队改编为汉军第三师,编制人数与汉军一、二师相同,多出的兵力交给段祺瑞,另外再从新兵营当中补充两千人给段祺瑞。

    而得到了王思锐的信任之后,冯国璋也是立即表态一定会管理好第三师,并且严格遵守王思锐的命令。

    而那个默默无闻,所有人都忽略的曹锟,也让王思锐差点忽略掉了,不过还好,最终王思锐来了兴趣问了一句,到时发现了这位历史牛人。

    王思锐直接任命曹锟为第三师的一位旅长,这等于是将曹锟给提升了一级。而自知没有因为失去靠山而无人问津的曹锟,一时间也将袁世凯那个靠山给丢到了一旁,并且暗暗决定要替王思锐监视好冯国璋的一举一动,只要冯国璋做出有违王思锐旨意的事情,他便会立即上报给王思锐。

    殊不知,一个轻微的举动,却让王思锐这么轻易的将袁世凯的心腹变成了自己的追随者。

    王士珍退出了军界开始从政,段祺瑞独立成军,自领炮兵,冯国璋很是意外的取代了袁世凯,成为了军队的最高主官,而曹锟也晋升一级,成为了一名旅长。

    四人未来的道路可谓是一片光明,而且他们也深知现在是王思锐刚刚起步的阶段,以后若是表现的好了,上位的可能性将会更大,至少要比跟在袁世凯身边更加明朗。

    就这样,王思锐轻而易举的瓦解了袁世凯的北洋军主要高层。

    而出于对段祺瑞和冯国璋以及曹锟三人的信任,王思锐命令冯国璋治理山东,并且兼任山东巡抚,同时又让王树起派出了一个团的部队到山东去帮助冯国璋对军队进行改制。

    为了不引起冯国璋的质疑,王思锐也是很清楚的告诉了冯国璋,三个月的改制期结束之后,这个团的部队将会返回京城。

    另外命令段祺瑞回到山东以后,将炮兵以及补充给他的炮兵带到京城来,并且在这里接受最新式的训练。

    至于王士珍,则被留在了京城。

    工业园区最快要在下个月才能开始安装设备,但王士珍这个人才,王思锐可是一点也不想让他闲着的。

    于是,王思锐让部队将那些脑袋瓜灵活的,歪点子较多的战士或者军官给挑选了出来,然后由王思锐本人和王士珍两人亲自担任教官去给这些人上课。

    …………

    农历二月十二,西历三月三十一日,周日。

    在京城琉璃厂内,这里已经被改成了露天的教室,上百名军官和士兵被聚集在这里。

    今天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二天了,起初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好奇,但一些有门路的军官最终还是打听出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

    听上面的人说,这是一个参谋官的培训班,能够来到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符合成为军官的要求的,而那些本就是军官的对此却并不怎么感兴趣,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士兵。

    因为根据那些军官所言,一旦离开了这个培训班,他们将有可能被晋升为军官。

    成民作为一名刚刚入伍一个多月的新兵,有幸被新兵营的教官给推荐到了这个培训班。

    事实上,成民作为一名新兵,不仅引起了他的教官的欣赏,同时还惊动了新兵营总教官王树起的注意,将这名还未完成新兵训练的成民,而且是整个军中年纪最小的一名新兵送到培训班,这个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而最终签署推荐信的,是王树起这个总教官,他深知道王思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而错过了这个机会,下一次也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昨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由他们的副校长兼副总教官兼教官给他们上了第一天的课程,主要题目便是参谋官的日常。

    而今天则是他们的校长,总教官,兼教官王思锐来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而王士珍也很是好奇的待在了这里,他也想听一听王思锐对于参谋这个职位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与王士珍不同的是,整个汉军高层,除了已经回到山东的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以外,全军所有团级以上的军官也被王思锐给拉了过来,王思锐希望通过这个学校,也让这些主官们了解到参谋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他们解放出来。

    而这个简易的学堂,也被王思锐命名为了陆军参谋学院,而这个简易的学院,也被后世称之为整个华夏民族对于现代化战争人才培养最早的摇篮。

    “参谋?是什么?”王思锐站在讲堂上,背后放着的是一块临时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