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贼 >

第659部分

明贼-第659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酥慌禄嵩谇嗍分心ㄉ隙癯舻囊槐省

    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沈王救了他的一家老小,他便只能豁出来身败名裂,也要为沈王搏上一搏。

    “兹事体大!外臣不过区区幕僚,不能当即答复摄政王。”

    多尔衮呵呵笑道,“回去问问沈王,让他早下决断,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说不定再过几日本王亲取了北京城,也就用不到他与本王交易了!”

    当沈王得知多尔衮竟狮子大开口,欲谋夺北直隶与山西时,不禁破口大骂此人虎狼野心,趁人之危。但骂了一阵之后,终究还是思考起如何答复多尔衮……

第九百三十七章 挑战

    周皇后突然下了决定,要在京营之外另组建一支仿照三卫军练兵之法的新军。范复粹身为内阁大学士,对此持极力反对态度,一日间三次将周皇后气的拂袖而去。

    紧接着文渊阁大学士魏藻徳上书弹劾范复粹,干预圣听,图谋不轨。由此,自太子以储君身份监国以来,内阁中的一派和谐气氛就此打破。

    但以群臣揣测,魏藻徳毕竟年资甚浅,如此突兀跳出来,也太显得急不可耐。为了朝局安稳,平衡人心,这份弹章也按照惯例会被六中。但出乎人意料的是,仅仅次日早监国太子竟诏准弹章,令范复粹回家闭门思过。

    旨意一处,满朝文武尽皆哗然。

    然而,这仅仅是震动朝野的开端。

    文渊阁大学士魏藻徳一击成功将范复粹拉下马,便立即将矛头指向了内阁首辅周延儒,弹劾周氏尸位素餐,无尺寸之功,庸碌无能,致使朝局败坏,建奴兵临城下无只言片语应对之法,理当追求其失政之罪责!

    一时间满朝噤声,弹劾范复粹之时,朝中还有官员明里暗里叫好,毕竟这老东西冥顽不灵,食古不化,对官员们很少假以辞色,因此恨他的人不在少数。将他搞下去,大家伙就算不会帮忙,也乐见其成。

    然而,周延儒则不同了,此人两朝重臣,两次起落,在京内外有着深厚的根基人脉,谁敢去应和魏藻徳去捋他的虎须?但是,寻常人不敢却另有人敢。

    第一个站出来附议的竟是与魏藻徳李信一同入阁的礼部尚书蒋德璟,蒋德璟已届古稀之年,居然也要搅合这一汪浑水,看来其志向也不小啊。

    周延儒一旦倒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就会空出来,其余的内阁大学士岂能不眼巴巴的盯着?现在的内阁在天子朱由检的刻意安排下,只有首辅一家独大。换言之,谁接替了周延儒的位置,加之没有了强势天子,手握重权将远胜于天子朱由检康健之时。

    不过,紫禁城中的反映倒不如处置范复粹时那般快了,接连两道弹章都被留中不发。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周皇后和太子毕竟顾念周延儒是天子重用的老臣,手下留情之时,内阁中又有人站出来加入了弹劾周延儒的队伍中。

    这个人竟是前内阁首辅刘宇亮。此人自打在崇祯十一年被天子重处之后,便一直走下坡路,虽然仍旧跻身于内阁之中,但权力地位比之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此后数年间一直十分低调,从不对朝中大小事发表异见,而今竟一反常态突然跳了出来,看来也是蓄谋已久,倾力一击了。

    至此,内阁中已经有三位大学士一致弹劾首辅周延儒,朝廷上下的舆论走向立时就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按照以往各朝惯例,一旦内阁中有数位大学士一齐弹劾首辅,还没有哪个首辅能顶住巨大的压力而仍旧稳坐内阁的先例。

    这些人里最好的结局也是提前致仕,回乡养老。结局不好的,究其不法,以罪论刑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到了这般地步,朝中百官还看不明白周皇后与太子的心思,那真是白白在朝中为官多年了。

    这娘俩之所以迟迟未表态,竟然是在等着百官的一同附和,到时在顺势免去其首辅之位。看清了这一点的百官们哪里还肯犹豫,仅仅一日夜间,弹章便像雪片一般飞入紫禁城中,周延儒眼看着大势已去。

    内阁大堂中,周延儒仍旧镇定如常端坐在属于他的太师椅上,一件接着一件的处置公文,似乎百官们的弹章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平素里周延儒处置公文,总有一群极富眼力的堂官们伺候左右,随时等候吩咐。然而此刻,一众堂官们却像躲瘟疫一般,躲着周延儒。

    也许是周延儒也觉得半日功夫没与同僚说过半个字,有些尴尬,便扭头对身边不过三两步远的大学士李侍问寒暄了两句。毕竟这内阁之中,李侍问一向对他马首是瞻,从不敢有半分反对。

    然则今次,面对周延儒刻意客气的寒暄,李侍问竟然装作耳聋眼花,不但未做回应,甚至将花白的脑袋扭向了别处,看都不看他一眼。

    吃了憋的周延儒脸上再也挂不住,首辅做到这个地步,若是再厚着脸皮赖在内阁中,他这一辈子的脸就都要丢光了。

    当天下午,周延儒正式上表请辞,向天子乞骸骨返乡养老。

    这回,宫中没有留中不发,而是很快便驳回了周延儒的请辞,让他安心为国效力。只不过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周皇后再玩弄三请三拒方准的把戏,以示朝廷不会亏待老臣。

    果不其然,周延儒三次请辞之后,周皇后和太子才勉为其难的诏准了他的请辞,并重重褒奖一番,令其择日返乡。

    之所以让周延儒择日返乡,而没有规定具体时间,那是因为此时此刻京师外的建奴大军越聚越多,竟然已经有近十万众。此时送周阁老出城,不是让他送死吗?

    谁都知道,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周大戏已经完美的落幕,接下来争夺内阁首辅之位的大戏又将上演。

    但是,这出戏还未来得及上台,一个突然跳出来的主角,竟然让满朝百官们惊得目瞪口呆。

    此前传闻惨败的沈王竟然重新夺回了居庸关,并与建奴一战得胜,再战再胜,一连打了三次胜仗。北京城外的建奴大军也开始分批撤离。

    奏捷的文书被送进紫禁城后,周皇后竟提不起半分喜悦来,这是她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沈王以三战三胜为根基,势必将赢得朝野人心,而她与太子虽然占着正统明份,但面对建奴入寇时的软弱,在这种对比之下,自然高下立现。

    事已至此,若再想处置沈王,只怕天下汹汹非议都能将他们娘俩淹死。

    无助之感,再次将这个外表刚强,内心柔弱的女人笼罩起来。

    好不容易弄走了两个倚老卖老的老臣,不想来自宗室的强敌又向她发起了挑战。

第九百三十八章:计划

    周延儒致仕次日,一道圣旨自紫禁城中而出,顿时朝野上下尽皆震动。

    这道旨意的内容在大臣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主要内容大致有两点,其一令李信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兼领京畿之兵,其二须在七日内击退满清鞑子。

    朝野上下,有人看不懂那位周皇后的真正意图,有人却摇头叹息,国之将乱不久矣。据说在家“养病”的前内阁大学士范复粹在得知了这道轰动朝野的圣旨后,痛心疾首,连呼三声“饮鸩止渴”便晕厥了过去。

    自此,李信以内阁辅臣的身份统领京畿之地所有明军。

    京营有人马五万,但在满清八旗鞑兵面前不堪一击,真正可堪大用的只有从天津卫登陆赶来的一个新军师和两个旧军团总计不到两万人。

    但是,鞑子这次在北京城外聚集了几乎超过十万人,十倍于三卫军的兵力,让李信也不得不小心用兵,从来都是骄兵必败,万一不小心中了计吃了亏,他在朝廷上可就被动了。

    李信现在的处境就好像腾云驾雾,从一个地方领兵之将陡然成为内阁大学士,在朝廷上没有任何根基,现在又掌握了京畿兵权,如果战事稳健倒还还说,一旦出现反复不利的局面,他一定会面临墙倒众人推的难堪境地。

    李信连夜召集了各军的指挥使,新军第十一师指挥使顾全有认为鞑子兵力虽众,但并不可怕。在朝鲜国时,清兵一样来势汹汹,一样被人数不占优势的新军打的屁滚尿流,就连豫亲王多铎都成了俘虏阶下囚。

    在抵达京师后,李信便已经得知了多铎被俘的消息,不过对其中的详细内情却不甚了了。顾全有几乎参加过打击侵入朝鲜清军的历次战役,因此详详细细的将之描述了一遍。

    李信禁不住叹道:“清军堕落之快令人匪夷所思!”

    想不到骁勇善战的豫亲王多铎竟然成了一条腿的残废。

    “传令米琰,让他即刻派妥善人选,押解多铎入京!”

    顾全有则面有忧色道:“标下听闻监军与满清有密约,似乎要以多铎做筹码交换……”

    李信摆手道:“能打自然能谈,咱们手中现在有多铎更大更有用的筹码!”

    顾全有迷惑的望着李信。李信的目光却望向了北方的漆黑虚空。

    多尔衮这次亲征,想必此刻就在城外的军营中,夜不能寐吧。

    良久之后,李信才正视顾全有,“我决意与清兵决战,你的第十一师可有信心打这一仗?”

    顾全有挺直了身体,敬了一个标准的新军军礼。

    “保证完成任务!”

    “很好!”

    李信对新军的战斗意志很满意。这时,两个旧军团的指挥使便不满的抗议李信厚此薄彼。

    “俺们的步兵团也都就位,请镇虏侯下令!”

    李信笑着点点头。

    “别急,有硬仗给你们打!”

    就在刚刚,一个想法已经在李信的脑中成型,他要以劣势兵力与清兵正面决战,以堂堂正正之实力彻底击败清军,以此来回应朝野内外对他的旨意。虽然他并无多大野心,但形势便如逐渐堆积的柴堆,将他架在火上,便绝无退缩的道理。

    “三日后凌晨发动反击!”

    新军十一师与两个旧军团驻扎在北京城东南,这里也是清军的围三缺一之处,若与清军决战便要事先做好详尽的计划。

    原本动兵计划应该进行严格保密,然而李信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城中的京营还是城外的三卫军,都已经接到了三日后进行反击作战的命令,所有兵马三日内要进行最后的备战。

    这让朝野上下的官员们看的目瞪口呆,直认为李信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岂有将作战计划早早就公之于众的?

    内阁大学士李侍问在与周皇后奏对时,便就此事狠狠的参了李信一本,指他示京师防御大战为儿戏。

    对此,周皇后也大为不解,但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她还是忍住了心中的疑惑。丈夫朱由检从前重用此人,此人麾下的三卫军向来战无不胜,有着辉煌的战绩作为保证,她的心思才稍稍镇定下来。

    但须发皆白的李侍问仍旧在一旁聒噪个没完没了,周皇后心烦的不行,但又不好对这种老臣加以颜色,只好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勉强听着他的絮叨。

    不想宦官一溜小跑进来。

    “殿下,镇虏侯求见!”

    李侍问就像闻着鱼腥味的老猫,眼睛顿时就是一亮。

    “如此甚好,老臣要当面质问,李信究竟意欲何为。”

    就实而言,周皇后也希望李侍问替她问一问,李信不慎泄露作战计划的事究竟是真是假。

    “臣并非不慎泄露作战计划!”

    “大胆李信!殿下驾前,不得出诳语!”

    李侍问抖着花白的胡须连声呵斥。

    这个老头子因为当初李信烧了他的府邸,便一直记恨至今,李信想想也是好笑,这老家伙心眼小的能和针鼻有得一拼。

    不过,李信却并不与李侍问正面作答,而是面对周皇后正色道:“臣是故意如此的,就要用我大明精锐之师,堂堂正正的击败鞑子,三日后胜负自可见分晓,距离殿下所定的七日之期可还提前了四日!”

    周皇后吃惊的张大了嘴,仿佛不相信这种话出自李信之口。

    若非面前的人是李信,她早就将此人以胡言乱语之罪撵出紫禁城,罢官夺职。

    “李卿之意,吾不甚明了,可否详细解说一二?”

    “谨遵殿下懿旨!”

    于是李信便一本正经的将三日后凌晨将发起的反击,简明扼要的叙述了一遍。

    “今日臣进宫,正是向殿下禀明解释这个作战计划!。”

    好半晌,周皇后才确认李信并非胡言乱语,尽管难以置信但还是点了点头。

    “李卿,李卿可有万全把握?”

    “回禀殿下,但凡动兵都没有万全把握之说,不过胜算总在九成以上。”

    看到李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李侍问只觉得这个讨厌的家伙应该是精神不正常了。都说女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