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贼 >

第608部分

明贼-第608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以往获知的消息中,东方人对它们的态度很不友好,比如那个姓郑的明朝海盗,曾经一次处决过500个已经放下武器的荷兰士兵,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内部都称这位东方海盗是来自地狱的撒旦。

    这个明朝的侯爵的接见对普特曼斯而言,究竟是福是祸,普特曼斯完全无法判断,但是就眼下所处的境遇里,他还是有着隐隐的期望,期望着明朝人会对他网开一面。

    “你就是普特曼斯?”

    见面的环境很放松,与普特曼斯想象中的大为不同,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次友好的会面。

    明朝的侯爵的个子并不很高,这在西方来说甚至可以用矮来形容,但是从他的眼睛里所散发出的自信却让身高体壮的普特曼斯顿生忐忑和畏惧。

    “请坐!”

    明朝侯爵的话非常简单,又不容抗拒,普特曼斯弯腰道谢后,在仆人的引领下坐在了房间中右侧的椅子上。很快,普特曼斯惊讶的发现,那个仆人竟然为他端上了一碗茶水。

    以他对明朝人的了解,如果对方肯为你端上一碗茶水,这绝对是一个释放善意的举动。早就因为紧张而口干舌燥的他端起了还带着滚烫温度的茶碗,用近乎颤抖的左手拿起了盖子,急不可耐的吸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瞬间吸入口中,进入食道,烫的他猛烈的咳嗽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得他的衣服上溅满了水渍。

    只见明朝侯爵居然友好的冲他笑了笑。

    “不用急,茶水管够喝,现在我们来交谈一下吧。”

    这时,普特曼斯才恍然惊觉,明朝侯爵与他交流的语言竟然是英语,虽然用词和口音听着很是奇怪,但却是能听懂对方要表达的基本意思。

    普特曼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赶忙又起身躬身行礼,为他的鲁莽行为道歉。

    “尊敬的侯爵阁下,因为我的愚蠢弄脏了您的客厅,为此我深表歉意。”

    他的话很谦恭卑微,试图以此来挽救自己在明朝侯爵心中的形象。

    他惊讶的发现明朝侯爵并没有一丝嘲弄的意思,反而直接问起了他的基本情况,似乎对方并不介意他的无礼举动,包括对他的恭维也无动于衷。这让他觉得,这个明朝侯爵并不是一个很好糊弄的人。

    “尊敬的侯爵阁下,我来自……”

    普特曼斯说起自己的来历,还是颇为骄傲的,虽然现在的他仅仅是个普通军官,但是他的祖父曾经是向罗马皇帝效忠的一位伯爵,只不过在漫长而又混乱的帝国内部的相互征伐中失败了,他们一家这才逃到了尼德兰,承蒙一位亲戚的收留,又有了安家落脚的地方。

    贵族的出身,一直是普特曼斯引以为傲的地方,每每在与人介绍自己的家世时,这都是必须抬出来的内容。尽管这只能证明他本人是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可是在唯血统论的欧洲大地,即便是破落贵族也比那些没有任何底蕴根基的暴发户要强上了百倍千倍。

    不过,这是在东方,没人会在意你曾经的显赫与辉煌,这是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如果有人能够听懂普特曼斯近乎于自夸炫耀的说辞,一定会嘲笑他。

    在普特曼斯看来,这位出身高贵的明朝侯爵与他之间,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交流,比起那些野蛮人,或许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甚至希望能以赎金来赎回自己的自由。

    对此,明朝侯爵只是报之以意味深长的笑容。

    “阁下,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我的来历?”

    普特曼斯不明白对方意图,只好下意识的摇摇头。

    “其实我来自一个遥远的世界,我这么说不知道你是否能听的明白,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地牢中的囚徒……”

    最后普特曼斯目瞪口呆的发现,这位明朝侯爵竟然也是个暴发户,失望的情绪顿时又涌了上来。或许我要遭到无情的惩罚了,因为在刚刚的言语中,他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一些并不恰当的言论。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位东方侯爵并没有继续和他纠缠出身的问题,而是又转换了话题。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效忠我,获得自由。二是接受审判,把牢底坐穿!”

    普特曼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么简单吗?真的只要效忠他就能获得自有吗?

    明朝侯爵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与顾虑,便又不容置疑的说道:“不用怀疑,你的选择余地并不多。难道你的手上没有沾染明朝人的鲜血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你能选择效忠于我的国家,我或许会考虑特赦!”

    普特曼斯喜出望外,面对明朝侯爵近似于半威胁,半利诱的说辞,他反而放下了不安与怀疑。赶忙起来躬身行礼,急不可耐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尊贵的侯爵阁下,我愿为您效忠,请您赐予我自由吧!”

    一霎那间的转变,竟然好像梦里梦外一般。

第八百六十一章 徐州大捷

    西洋人毫无气节观念,从来都是最识时务的,没有道德包袱的他们就像蟑螂一样,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犄角旮旯里顽强的扎根存活下去,李信如是暗暗想着。

    对此李信毫无鄙薄轻视的意思,反而他更看不起的却是自家汉人。士大夫也好,草莽英雄也罢,一个个口口声声将忠君报国,可杀不可辱挂在嘴边,可真真到了明朝大厦将倾的时候,又有几个不是眼巴巴的跑到侵略者那里甘当奴才去了?想到此处,李信不禁想起了以前曾看到过的一个典故,说是曾国藩麾下的某位汉将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这货感激涕零一口一个奴才,直到出了紫禁城,才有人取笑他不懂规矩,像他这种汉人是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不够的。

    不说远的,只说现在,就拿南北两京的这些个重臣们来说,又有几个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逃不过党派私利的制约,眼看着国难当头,大厦将倾,居然还有心思尔虞我诈。

    南京的那几位老头子,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从张方严到郑三俊这些人,如果不是被李信死死压住,到现在还不知道要把江南几省折腾城什么样呢!

    普特曼斯看着李信久久不说话,便主动献殷勤道:“侯爵阁下有什么任务请吩咐您最忠实的仆人!”

    这将李信从胡思乱想中拉回了现实,普特曼斯他现在一时还用不上,还是先将他晾一晾吧。

    “阁下初来乍到,还是熟悉熟悉情况再说吧。”

    李信打发人领着普特曼斯去了临时的住处,然后他又召集了杭州本地的官员开会,议题只有一个。

    “三卫军马上就要撤离浙江了,浙江也要成立新军,才能应对将来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事。”

    李信的两个心腹,高振辅与范有明立即举双手赞同。

    “镇虏侯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杭州府出钱出人!”

    杭州知府范有明拍着胸脯的向李信表着忠心。自从三卫军击败郑家的水师和步卒后,他已经对这位马贼出身的侯爷心服口服,更死心塌地的跟着李信亦步亦趋。

    而且就在昨天,于福建发动兵变杀死郑芝龙的郑鸿魁已经派了使者来,表示了服从南京调度的态度,还要求三卫军尽早派人大举进入福建以扫清作乱的残匪余孽。

    不但如此,郑鸿魁还将俘获的淮王一道解送来了杭州。可以说三卫军在江南数省的军事行动相继取得胜利,自此以后长江以南将无人可撼动镇虏侯的地位。

    其实,不用郑鸿魁请求三卫军入福建,张石头的掷弹兵营已经一路由邵武横扫向大海。福州的一干官员们见到郑家大势已去,立即调转风向也向李信表达了服从南京调遣节制的态度。

    一时之间江南各省的官员望风景从,而此时李信提出组建浙江地方新军,范有明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利害,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趁机钻营进来,将来他一定要后悔。

    高振辅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于范有明。

    “镇虏侯明断,浙江本地卫所兵烂到了骨头里,募兵又由于连年的剿贼死伤没剩几个。不知镇虏侯打算从何处抽调士卒组建新军?”

    在高振辅想来,李信的选择无非是原有的募兵和卫所兵两个途径。但李信却摇摇头,“当年戚继光募兵,专门招募山民,你们可知道是为什么?”

    高振辅和范有明异口同声的说不知道,其实他们如何不知道?只不过是为了逢迎李信而已。李信也看得出来他们言不由衷,却并不当面戳破,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就是因为山民淳朴,没沾染了兵痞的油滑习气。”

    所以,浙江的新军也要依样招募。不过招募的工作却不能交给高范二人,他们只能从旁协助,三卫军自成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选拔士兵,以及训练士兵的章程,到时候只要派出相关的人员组织招募就是。浙江地方官员负配合就是。

    新军的招募工作如火如荼,华莱士连日来一直跟随李信视察地方,检阅新军。他很快就从三卫军的运作中发现了一个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就是新军虽然名为浙江地方之兵,但他的军粮和饷银却并非浙江地方负责,一切银钱都归三卫军的后勤处统一调拨分配。

    这让华莱士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侯爵可以下令地方负责新军的粮饷,可他居然要自掏腰包。华莱士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终于满腹疑问的问道:“侯爵阁下,为什么不让浙江省出这笔钱和粮食呢?”

    李信呵呵一笑,如果把新军比作风筝,那么这银钱就相当于牵扯着风筝的丝线,如果让浙江省出钱出粮,那么久而久之这牵扯着风筝的丝线究竟握在谁的手中,那就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他并不打算对华莱士隐瞒这种意图,简略的讲述了一下三卫军的基本政策,虽然组建新军的目的是负责浙江地方防御,但从编制上却从属于三卫军,和地方上并无多大瓜葛,地方上的三司都无权调遣。

    对此,华莱士似懂非懂。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欧洲那一套君主封臣的政治理念,贵族层层负责,向李信这种出钱出力养地方的兵,他很是不理解,三卫军到底哪里有那么多钱?

    当华莱士又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李信只是神秘一笑,却并不继续回答了。

    其实很简单,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江南各省向南京缴纳税赋,然后南京再将这笔税赋通过大运河运送往北京,而今南北疆通断绝,南京的钱粮自然也无须运往北京。那么滞留在南京的这笔钱,自然而然就要负责三卫军的一切开销,届时,三卫军再将银钱拨付各省的新军,各省新军以预算银款就地买粮,自然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由此,这也避免了地方官府可以凭借控制饷银以对新军施加影响的隐患。

    范有明开始兴致勃勃的参与到新军的组建中,希冀于自己在新军费心费力可以换来一份功劳,将来能够在新军中也能有一席之地。毕竟大明朝的制度是以文驭武,文官参与到军中事务再寻常不过了。

    可随着新军编制的逐渐成型,范有明才发觉三卫军招募和训练新军的方式方法和自己所知的大为不同。从军官训练营里出来的军官对他这大明朝正四品的杭州知府正眼都不看上一下。

    用那些丘八的话来讲,他们只服从上级军官的命令,这以外的人就算总督巡抚来了都无法调走他们一兵一卒。

    “镇虏侯练兵的法子透着怪异,实在是让人看不明白,高提举,你怎么看?”

    范有明和高振辅在这些日子以来形影不离,高振辅也觉得他们两个有点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但是他的觉悟毕竟比范有明又高出一层。

    “府尊糊涂,那军队也是你我能染指的?”

    高振辅欲言又止,话虽只说了一半,但范有明立刻就惊醒了,立时又汗流浃背,只不过流的却都是冷汗。现在已近初春,天气乍暖还凉,一阵风刮过来,湿透的衣裳立即就冰凉一片,激的他狠狠打了一个喷嚏。

    是啊,如果自己这钻营新军的劲头看在镇虏侯眼里,又该做何想法?一旦对他产生芥蒂,那此前的种种努力岂非全部化成了乌有泡影?

    一念及此,范有明当即正襟向高振辅深深一躬,“多谢高兄提点,不然,不然……”后面的话他竟说不下去了。

    高振辅赶紧闪身躲开,“范兄这是作甚?你我都一心为镇虏侯为朝廷尽心筹谋,你谢我何来呢?”

    五万新军两个月渐成规模,李信也决定于三月初八返回南京。就在此前三天,他突然接到了来自福建的军报,郑森在两广沿海交界处渐成气候,又组织了不少船只对两广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