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贼 >

第165部分

明贼-第165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倒不是李信嗜杀,不停的射击既是杀敌,也为自保。

    这场近似于屠杀的战斗直到太阳落山才宣告结束,大批的流贼丧命于忻州城下,同时还有大批流贼缴械投降。他们最终还是让孔有德跑掉了,陆九带着骑兵衔尾追杀出数十里地才返了回来,仍旧没能逮到他的影子。

    看着血人一般的田复珍,李信的声音忍不住有些哽咽。

    “我来晚了!”

    正是因为有了田复珍的自我牺牲,三卫军才能够在山西打开局面,到现在已经累计歼敌数万,想必将给刘国能带来极大的困扰。体力透支的郭师爷老泪纵横,能够逃出生天,他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拉着李信诉说连日来的凶险。

    一个计划已经在李信脑中成形,重新杀回忻州只是开始……忻州城百姓早就逃散殆尽,他决定在离开之时将这座重镇的城墙彻底炸毁,绝不能再落入流贼之手……

    忽然有人在城外要求见李信,此人带来了一则消息一个信物,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晋王居然还活着,此时正在西北方的岚县避难。此人所凭的便是一方玺印,令李信立即西进,前去护卫晋王!

    (更新的晚了,这一章加更,感谢我是橙橙的盟主!)

第二百三十章 吴山西进

    明代藩王名义上是屏蕃地方,实际却被限制的死死的,既没有治民之权,也不能辖制地方官,更别提调动出镇一方的总兵官。在李信的眼里藩王的玺印就是一块破石头,半点作用都没有。

    此时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流贼大军在整个山西被他牵着鼻子东奔西走,已经渐成疲兵之势,而代州贼兵则由于分兵南下力量已经十分薄弱,据可靠情报围城之人已经不足两万,正可趁机挥师北上攻击代州贼兵。如此,代州之围立解,山西贼兵对大明京师的威胁就此解除。一旦战局明朗化,想必不论是杨嗣昌还是左良玉都不会放过捞功的机会吧,从河南与北直隶两路夹击之下刘国能焉能有活路?

    于是李信告知晋王信使,可请晋王随之移师北上,待代州获胜再护送其南下夺回封地。岂料那信使当即回绝了李信的提议,竟拿出了大明朝以文驭武的传统来压制李信。原来这个信使是山西按察使司的佥事,李信以马贼之名幸进为总兵他也略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真是满身的桀骜之气,根本没把皇族藩王放在眼里。

    退一万步,就算是北方战事吃紧必须北上,也没有让堂堂藩王亲自去找你的道理,前去迎接倒是个靠谱的方案,若是李信如此提他说不定也就顺水推舟。但是李信的态度如此倨傲,加之此前又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以牛脾气上来,竟然指着李信的鼻子斥责。

    “尔身为大明武将,统兵在外,却不去迎护太祖血脉,难道是有了二心不成?”

    这话说的极重,李信变色,脸上笑容全无,他麾下数千将士一连数日不得休息,连番血战,这货没一句辛苦话也就罢了,也不至于扣如此一顶大帽子吧!

    李信背过身去,一旁的陆九早就看不过去,疾言厉色喝道:“哪来的狂徒,敢冒充朝廷命官,私调大军,来呀,给我乱棍打将出去!”

    一声令下,早有气愤不已的亲兵一拥而上,提着那佥事便向外去。那佥事气的脸都变了形,破口大骂:“李信贼子,你这是要造反不成?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一连几个造反,空留在屋中回荡,李信默许了陆九的行动,心里却是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如果大明遍地都是这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自私自利,半点大局观都没有的蠢货文官,大明还有救吗?

    且不说战事吃紧,就是平时,身为朝廷总兵的李信也要和一地的藩王保持距离。更何况为了打乱山西流贼大军的部署,他这声东击西一战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代州城还能坚持多久也城了大问题,一个晋王的死活在他眼里如何又比得上黄妸?李信现在恨不得立即带着大军飞到代州,只是他知道连番的恶战已经耗光了三卫军绝大多数的精力,至少要休整一夜再做行动才好。

    陆九一点都没客气,直接指使亲兵将那几个信使赶出了忻州城,随着被拉开一条缝的城门重重关闭,天际残阳的最后一抹暗红也失去了颜色。

    那佥事狠狠的冲城门上啐了一口,恨恨的大骂道:“贼子李信你等着,我吕四臻不告的你罢职下狱,吕字就倒过来写!”

    一门之隔的亲兵闻言嘲笑道:“嚷嚷个甚?吕字倒过来不还是吕么?”随即便响起一阵哄笑。

    “你……”

    那佥事也是一时气急,说话也没了逻辑,被一群丘八嘲笑的面红耳赤,一挥手和几个同伴灰溜溜的溜走,毕竟此地流贼甚多,又到了晚间,荒郊野外的到处危机重重,走才是上上之策。

    陆九于城头上不屑的看着几个人的背影,同时又唤来了斥候,交代一番便让他们出城,亦紧随着去了。

    吴山最近肝火很旺,忻州陷落的消息他已经得知,更明白那日在清源击败的那股明军也不是大同的三卫军,而是一股由陕西杀来的军队。也正因为此,让他失去了正确的判断,才让李信的奸计得逞,加之一路被牵着鼻子走,使他认为这一仗败的极其冤枉。刘国能得知孔有德大败之后,再一次下令,让吴山带着人马回援,务必夺回太原北部的门户忻州。

    大军刚过了榆次吴山又得到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消息,所谓晋王自尽的传闻那都是假的,山西西北的岚县已经有人打起了晋王的旗号,并且李信此时已经回师西进去迎接晋王了。

    听说李信亲自去迎晋王的消息,吴山一连冷笑数声,看来自己还是高看了这姓李的马贼呢!似乎已经看到了此人的下场。不论如何,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先下忻州,再去岚县将那不知是真是假的晋王活捉,倘若成真,这对大明朝的打击当真是前所未有呢!

    吴山兵不入太原城,直接北上,半路却有故人来访,正是那败军之将孔有德,这货大败之后一路逃回太原,可又不敢进城去复命,生怕刘国能借此将他斩了杀鸡儆猴。正好吴山大军途径他藏身之地,便打算将先前借与吴山的贼兵要回来重新翻盘,夺回忻州。

    吴山当即允诺,他这一战便是来攻忻州的,只要拿下忻州城功劳可以都归孔有德,到时他则要领着全部人吗西去擒杀晋王。孔有德当即同意了这个条件,能将收复忻州之功拱手想让,且不说还是未知之数,但就这份厚道,也足够他感激涕零一番的。

    岂料吴山与孔有德抵达忻州之后,却被眼前的景象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入眼处都是残垣断壁,城池上空烟雾缭绕,有几处还若隐若现着火光,忻州城居然被李信给捣毁了!

    收复之功转瞬间就成了泡影,孔有德沮丧至极,吴山却安慰他不必上火,既然李贼能捣毁忻州,便说明他自知以三卫军的实力守不住此城,亦表明此人兵力不足,不足以和闯军正面抗衡,所以他们只要与其正面作战,击败这支明军的可能性将很大!

    吴山之言孔有德亦觉得有道理,“如此说来,还须尽快往岚县去!若是晚了,再让此贼溜走!”

    岚县位于汾水上游,属镇西卫,距离陕西神木已经不远,往南是赤坚岭,往北亦是崇山峻岭。可以说既是个躲藏的好地方,又是个易被堵截的好地方。一旦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袭击,一战而擒杀晋王亦不是不可能,相比之下,区区李信反不足道了!

    孔有德怀疑晋王在岚县这则消息的真实性,都说晋王在太原城破当夜自尽身亡,可究竟是谁都没真正见到这位藩王的尸身。吴山对此早有准备,他的探马斥候早就派了出去,反馈回来的消息让他十分鼓舞,以岚县等地的异动,十有**,的确住着一位大人物。再加上李信大军一路西进的痕迹,这更落实了此前消息的真实性。

    吴山没有任何犹豫,兵贵神速,大军连夜往西北而去。果然,刚过了沙婆岭便遭遇了大股明军的阻击,吴山完全没将他们放在眼里,骑兵冲击之下很快便崩溃四散,说到底是一群败军拼凑而成的士气极低的乌合之众,怎么和他的黑甲铁骑相比。只有这支骑兵也是吴山赖以求生的本钱,其余的贼兵步军则是随时都放弃掉的炮灰。以往在与明军十数次周旋的关键时刻,只要亮出这支骑兵,几乎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这一回由于时间紧迫,吴山便直接拿出了王牌,以最短的时间解决战斗,生怕岚县情况有变,再一次陷入被明军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境地。他坚信,只要将李贼的明军堵住,正面对决之下,自己必然大获全胜!以往的几次战斗,虽然都是重拳出击,却每次都有一拳打空的感觉,十分不爽,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将之死死堵住的机会,现在有机会一雪前耻,又能稳拿擒杀晋王的大功,想起来便不由得一阵激动!

    与清源一战时一样,吴山亦亲自带领黑甲骑兵先行一步,以防不测,步军则随之赶路。终于在天亮之前抵达岚县,岚县县令听闻流贼大军已到吓得连抵抗都不敢,便开城请降。这让吴山大为失望,亦或是说大为愤怒,难道晋王还活着与李信西进的消息都是假的?

    但那县令的话很快便否定了吴山的猜测,晋王的确未死,也的确在岚县住过,却于一日前匆匆带着随从离去,据他判断应是往北去了,对于是否有一支明军前来接应,这厮则语焉不详,显然是个糊涂官!

    这等货色留着也是祸害,吴山一刀砍下其首级,命人悬挂于城头,以震慑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孔有德赶上来之后,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便埋怨吴山不该杀了岚县县令,如此以来谁还敢投降于他?

    吴山则不以为然,“杀他正是为了震慑宵小,你我马上要北上,这里自然不能分兵驻守……”

    (推荐一本书《南洋霸主》,巨舰大炮尽在其中,喜欢爽文的不要错过啊!)

第二百三十一章 代州城下

    李信沿着忻水向西绕了个圈子然后骤然调头,途经卢板寨、杨武峪直往代州而去。路过崞县的时候耀武扬威的放了一阵子炮,岂料对方守将胆小竟然开城请降,这让李信大跌眼镜,也大感棘手,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流贼倒城了一大难题。按照计划只打算吓唬吓唬他们便直奔代州,谁曾想这些熊包竟然如此不经吓,倒成了拖后退的包袱。

    最终李信决定不分一兵一卒驻守崞县,一则三卫军本来人就少,二则即便留下了人,在流贼援兵面前也未必守得住这座高不过二丈的小城。至于流贼们,若是复叛,等代州事毕再收拾也不迟!

    临走时,高时明背着李信将陆九叫过来嘀嘀咕咕一阵,似乎交代了一些事情,只见陆九瞥眼看了看高时明,又点点头。

    高时明似乎还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你家总兵心慈面软,对付这些流贼,既然无力约束自然要除恶务尽,你这么做也是为了三卫军好不是?”

    陆九点头,带着人匆匆离开大部队,过了个把时辰才又赶了回来,高时明与其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心中不免洋洋自得,有些事情既然李信喜欢沽名钓誉不想做,那就由自家代劳。正如,面见晋王信使一事,高时明便不愿掺合此事,这是做好了无功,做不好有过的事,躲还来不及呢,也算李信还没糊涂到家,将那几个货色以假冒为由赶出了忻州城。

    经过数百里急行军,高时明虽然还是害怕舞刀弄剑,但毕竟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他一路上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每都暗自庆幸,自己压李信这一宝算是压对了。这厮打的每一次胜仗,立的每一份功劳都有自己的一半。

    高时明都已经打算好了,等解了代州之围,便再一次秘奏皇上,替李信请功,当然他呢一份自然也稳稳的跑不了。可高将军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数百例外紫禁城中的大明天子朱由检正眉头紧锁的看着他那封亲笔秘奏,久久不发一言。

    两封奏章,一件功劳,描述的却大相径庭,一个是他信任的内宦,一个是他倚重的大臣,到底谁所说为真,谁口出谎言?

    朱由检忽然想到了刘宇亮移花接木李信斩杀岳托功劳一事,这使得他心里更倾向于高时明的叙述,可是杨嗣昌亦是德高望重的阁臣,如何会在此等事上欺君?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由他亲自拟的加封赏功圣旨已经由内阁发出去了,亦即米已成炊,事情的真像不论如何,都无力再作更改,即便踏实一言九鼎的皇帝,也不能例外。

    朱由检思量了一阵,甚是头疼,他发觉不管如何这件事都不清楚,索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