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脉诀刊误 >

第4部分

脉诀刊误-第4部分

小说: 脉诀刊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卷上
左手寸口心脉歌
属性:左手头指〔火〕(木之子)。〔四十五动〕(五十动脉)无他事。 
左手者。病患之手。头指者。医者按脉。初下第一部之指。下准此。心火为木之子。 
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 
冬若候之春必死。 
脉沉顿饭之久然后来。乃绝止之脉。见于三十一动之间。三十动一止。应在三年死。今云在三 
月一时之后。是以月为年也。此下六歌之非皆然。当以在后生死候歌为正。 

卷上
左手关部肝脉歌
属性: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足五十)。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脏有风兼热极〕(克在 
二年为死日)。 
曰沉却来。即是止脉。不可为风热之诊。此歌盖传误。大抵止脉。皆不吉之兆。诸家穿凿以求符合。 
皆非。今直据诊生死候歌断之。二十动一止。二岁死。下仿此。不再论。 
三十九动涩匿匿。木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卷上
左手尺部肾脉歌
属性: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数)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二十五动沉却来。肾绝 
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卷上
右手寸口肺脉歌
属性:右手头指肺相连。〔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忽然指 
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浓兼难补。 
〔发直如麻只片时〕(毛折皮枯喘不休。)扁鹊也应难救护。 
发直如麻。小肠绝也。改作毛折皮枯。以合难经手太阴脉绝之证。仲景云。若汗发润。喘不休者。 
肺先绝。 

卷上
右手关上脾脉歌
属性: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病患 
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卷上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属性:右手〔命〕(肾)脉三指下。五十动足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有死无生命绝也。指下急急动 
如弦。肾脏有风犹且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卷上
七表
属性:x〔一〕浮者阳也。x指下〔寻〕(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脉在肉上行)曰浮。 
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脉诀曰。如太过曰浮。既曰举之有余矣。如何而太过。曰太过。则浮洪浮紧浮弦之脉。如何诊之。 
脉经并无如太过之文。又寻与按不同。按者重手于肌肉筋骨部也。寻则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脉 
部以寻之。浮脉按之不足。非寻之不足也。 
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x〔二〕芤者阳也。x〔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举之。浮大而软。按之。两边实。中间虚。) 
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主失血。) 
芤、草名。其叶类葱。中心虚空。故以指按芤草叶。喻失血之脉。芤之名不见于内经。又曰安卧脉 
盛。谓之脱血。至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此名为革。亦未尝以芤为定名。但附见于革。至王叔和始立芤脉。脉经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 
中间全无。今脉诀乃曰。两头则有。中间全无。则误矣。夫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口下不至关为阳绝。 
若两头似有。中间全无。则是阴阳绝脉也。安得为芤脉乎。经曰。营行脉中。是血在脉中行。脉以血 
为形。血盛则脉盛。血虚则脉虚。故芤脉中空者。血之脱也。芤脉。先举指时浮大而软。因按而中空。 
今脉诀首言指下寻之。非也。仲景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其人本虚。若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 
不虚。是皆于按上以见芤脉。寻者在浮举沉按之间耳。下仿此。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尿血)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诸家论芤皆为失血之诊。今曰邪风入小肠而淋沥。非其证也。盖是尿血之证矣。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x〔三〕滑者阳也。x〔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珠 
相似。应指圆滑。又曰漉漉如欲脱。)曰滑。主肢体困弊。脚手酸痛。小便赤涩。 
脉经曰。轻手得之为浮滑。重手得之为沉滑。其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若珠之隐指。今脉诀曰。 
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有浮滑而无沉滑也。经曰。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 
言脉诀论表不及里也。且脉有独见于一部者。有通三部见者。今曰三关如珠动。非也。按之即伏。 
不进不退。则是脉不往来而定。岂所谓滑乎。今取脉经所载。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语。盖此语只言浮滑。 
亦一偏之言。夫血多则脉滑。滑之本体也。若气血和顺。其动不涩不急不缓。和滑之脉。为不病。 
妇人为妊子。今若曰滑为阳为病热为实。则此滑字。当带数及小实言之。大抵此脉诀言脉之形状。 
往往未当。今据经改正之。而脉下所主之证。多与本脉不类。改之则不胜改。姑置之可也。 
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寸居多呕逆。关滑胃〔寒〕(热)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热下焦。)〔饮水下焦声 
沥沥〕(月信不通尿血涩。) 
前脾脏歌云。单滑脾家热。今云胃寒不下食。何也。脉经曰。关滑。胃中有热。又云中实逆滑为 
热实。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可明为热。池氏谬言肝木克脾土。致寒弦为肝脉。滑岂肝脉乎。 
脉经曰。尺滑下利少气。脉赋解义云。男子尺滑。主膀胱冷气。小腹急胀。便漩利数。又云尺滑。 
主胞络极冷。月经不调。直以滑脉为阴。主冷。不当。不若脉经所谓尺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 
男子尿血为得。今脉诀云。脐似冰。则滑为阴证。又曰饮水。则滑为阳热。又曰沥沥作声。则滑为 
停水之证。既言冷又言热。不知何谓。今正之。 
x〔四〕实者阳也。x〔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 
肢体劳倦。柳氏曰。实者气结不通。欠疏快意。上部实。则气壅。下部实。则气胀。中部实。中脘不快。 
素问曰。气来实 
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此表里虚实之诊也。今脉实而曰脾虚。未敢信。 
实脉〔寻之举〕(浮沉皆)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举有余。止言浮实。故改之。 
实脉关前胸热甚。当关切痛中焦恁。尺部〔如绳应指来〕(当为下痢疼。)腹胀小便〔都〕(淋)不〔禁〕(忍)。 
如绳。非实脉之比。乃紧脉也。故改之。脉经曰。尺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又云小便难。少腹 
牢痛。盖气来实强者。太过之脉。与淋沥相应。若云小便不禁。则膀胱不固。水泉不止。为下焦剧 
寒之证矣。脉经用当归汤加大黄。盖因热而用也。小便不禁。必传写之误。后云小便难者是也。洁古于此。一 
用姜附。一用承气。为两可之辞。将以为寒乎。以为热乎。 
愚按洁古药注脉诀及难经。皆他人托之洁古。必非此翁之书。 
x〔五〕弦者阳也。x〔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端直以长。如弦隐指。)曰弦。 
主劳风乏力。盗汗多出。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此血气收敛不舒之候。脉诀以弦为阳。伤寒论 
以弦为阴。脉赋解义亦云弦滑虽属七表。皆主于阴。活人书云。若弦而洪数者为阳。弦疾而沉且微细者为 
阴。主拘急。以愚观之。经曰阴中之阳肝也。当为半阴半阳之脉。脉诀曰。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则是 
有浮弦而无沉弦也。经曰。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是沉中亦有弦。又曰时时带数。则是弦数二脉相 
兼。非单弦脉也。素问曰。气来 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曰弦。今不取轻虚以滑。恐有弦数 
弦迟兼他脉之诊。故止以弦本状。端直以长为弦。然有弦而细。有弦而粗。看在何部。弦而 其病轻。 
弦而硬其病重。大率弦脉急强。血气不和之所生也。又有偏弦双弦之诊。 
〔弦脉为阳〕(端直以长)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温)劳风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弦浮数大四者皆劳也。大者易治。脉气未衰。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而难补。双弦则 
贼邪侵脾。尤为难治。加数则殆矣。内经曰。劳者温之。不可用解。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寸弦头痛胸中痛。左关 
癖痛挛拘。右关有饮寒留胃。尺弦腹痛腰脚拘。) 
既歌弦脉。又言脉紧。非也。此歌脉证未是未尽。今改作。脉经曰。寸弦。心下 。微头痛。 
心下有水气。一云。胸中拘急。关弦胃寒。心下厥逆。一云心下拘急。此胃气虚故尔。尺弦。小便痛。 
小腹及脚中拘急。一云脐下拘急。 
x〔六〕紧者阳也。x〔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指甚数状如洪弦〕(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既 
如转索。又如切绳。) 
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内经、难经。未言紧也。内经曰急不曰紧。曰来而左右弹人手。有紧脉之状。未有紧脉之名。至仲 
景曰紧者如转索无常。又曰紧脉从何而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假令咳者。坐饮冷水。假令下利。以胃中 
虚冷。皆因寒而脉紧。故脉急为寒。诸紧为寒至。王叔和脉经。则又增如切绳状。故愚合三书所论以形 
容之。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常在一处。或紧转 
在左。或紧转在右。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徽缠。又以物切之。其展 
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脉经曰。重手得之为沉紧。 
轻手得之为浮紧。故咳嗽之脉沉紧则死。中恶之脉浮紧则死。今脉诀曰。状若洪弦。此误也。紧为寒为痛。 
弦为寒为饮。洪为气为热。主疾既殊。治之亦异。一概言之为害甚矣。且弦小于紧。数大于弦。洪则不然。 
举按盛大。非与二脉同也。又紧而迟为寒。紧而数为热。若曰按有余。举甚数。则又类实脉。若紧迟紧细。 
又何以诊。又总曰三关。不曰三部。又昧于尺寸之名。今悉改之。论此紧脉者。或曰在筋肉之间通度。 
或曰按之实数。是有三部之通紧。而无各部之独紧。有按之紧。而无浮之紧。皆一偏之辞。仲景曰。脉至 
如转索者。其日死。为其紧急不软。无胃气也。转索一也。有死生之分。宜详辨之。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强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前言状若洪弦。今曰数又弦。是见之不明。而频移其说以迁就也。前云主风气伏阳。化为狂。今去伏阳 
独言风。仲景及脉经。皆曰诸紧为寒。非可以为风狂伏阳之诊。难经曰。重阳者狂。岂紧脉为重阳乎。 
重阳者、谓阳部更有洪大滑长数等脉见耳。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薄疾者、极虚而急 
数。并、谓盛实。亦非紧脉也。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隐指寥寥〕(转索无常)入尺来。〔缴结〕(疼痛)绕脐长手捧。 
脉紧如转索。非隐指寥寥之状。缴结非痛之状。今改之。李氏曰阳脉至阴部。自然隐伏指下。寥寥入来。 
若在寸部。则不寥寥。以愚视之。脉随病而见。不随部而改。小腹痛必寒气固结。攻击于下焦。所以脉紧。 
安有因在尺部。而脉变形乎。 
x〔七〕洪者阳也。x〔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极大在指下。来大去长而满指。)曰洪。主头痛。 
四肢洪热。大肠不通。燥热。粪结。口干。遍身疼痛。 
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是浮沉皆大之象。有类实脉矣。脉经曰。极大在指下。不言举按。可以见 
洪之本状。诊者自当随其见于浮沉以参求尔。极大在指下者。指下前后左右四旁。脉来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