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 >

第7部分

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第7部分

小说: 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詈玫娜缶缭褐唬ㄖ泄耙衾痔械穆蠹印保兄泄蠲雷罡甙旱闹鞲傻溃幸宦肺拮璧谋鹾哟蟮溃泄裨喝隙ǖ闹泄ゼ侗鹗⒛J剑行峦瞥龅ハ钍辗训氖谢巴ǎ腥铎诺囊股睿兄诙喑栉镆皆海杏慰妥疃嗟穆糜尉暗愫妥罘杩竦娜劝獬雎糜蔚氖忻瘢凶詈玫穆袒蜕缜庑际巧钲谌说男腋I睢5牵砝值牧硪幻媸恰钲诘亩獭⑸榉⒗纫彩侨疃嗟模簧钲谌嗽谌闶亲罴拍模陨钲诘缣ǖ摹兑箍詹患拍方谀坎呕岣呔邮仗手冢厦鞯纳钲谔谘豆旧踔廖煜录拍朔⒚髁薕ICQ即时聊天软件,从此风行全国;深圳多的是急功近利的商人,少的是严肃认真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国贸大厦墙上写着“我要当老板”,而今天深圳图书馆男厕门上写着同性恋的呼机手机号码。 
          
        至今深圳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城市象征标志(比如中心广场、代表性建筑或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精神的载体。地王大厦和赛格广场(几乎没有广场的高楼)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两个大楼却为谁是深圳最高而争论不休。国贸大厦似乎可以作为深圳精神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一度是特区精神和深圳奇迹的代表,90年代则有一大批深圳企业从这里起步发展,另外深圳交易所、人民银行等单位最早也在这里办公。如果要评选深圳市的历史优秀建筑,第一个应该非国贸大厦莫属,只是现在国贸大厦逐渐被人淡忘,而且周围也有不少违章建筑,体现不出应有的地位。 
          
        最后一个问题是深圳城市发展短视频现。无论从深圳的城市发展战略上还是各部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倾向十分明显,这是深圳一再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原因。在具体操作上,前期暂住证收费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又如花费巨资的地王公园最终被拆掉、1999年深南大道人行道翻来覆去折腾好几次,违章建筑屡禁不止,提高借读费,以及拟对大梅沙收费等。 
          
        在发展战略上,引进人才的户籍政策很能说明问题。没有重点院校的本科文凭,户口进深圳非常难。深圳这种户口政策导致了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深圳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数量已达700万,但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32万,暂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比重高达72%。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现在开始制约深圳的发展:1。高级职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由于学历等方面的原因,这些高级技工工很难取得深圳户口。以一家港资企业为例,共有200多名员工,但只有3个人有深圳户口,人员很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工厂就空了。目前深圳高级技工的薪资水平已经超过研究生,但短缺情况毫无改观。2。暂住人员没有消费动力。由于户口不在深圳,暂住人员买车买房都不方便,因此很多人在深圳挣钱不花钱,其资金大多流回内地。流动人口在深圳以外消费,严重影响了深圳经济的滚动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提升。 
                    
        媒体是一个城市的声音,但在深圳听不到自我批评与反省的声音。比如上面谈到的诸多例子,几乎都不是深圳媒体曝光的,而且深圳媒体在这些事情的报道和评论上表现出一致沉默,而不断报道此类事件的南方都市报一度被深圳方面禁止上摊。尽管禁报事件最后以南方都市报的公开道歉而告结束,但谁胜谁负从一开始就已决出。 
          
        看来,抛弃深圳的不是别人,正是深圳自己!“人心犹狃于故见,天意已另换新局。”《汉书?艺文志》的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些年深圳以特区自居的心态,世界变化日新月异,而深圳却故步自封,如何与时俱进? 
          
        深圳为什么轻视广州?     
        但深圳其实也轻视广州。深圳最大的资本是——青春无敌。     
        深圳人的平均年龄是低于30岁的,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恐怕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吧。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走在路上的行人大多都是急匆匆的,大概也只有这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才能适应这样的快节奏生活。 
          
        深圳的综合环境也相当不错,它不像广州那么乱,于发达中显出精致来。它的城建比广州要小,但发达的程度却并不比广州差,公园也分布得比较多,使人们在休闲之余能够很轻易地在家门前就有公园逛,单是这一点也要比广州好。 
          
        深圳本来就是一个年轻的大城市,也正因为年轻,才为它带来了超乎常规的发展。走在深圳街头,到处都可以感觉到它那年轻的气息。在这里住得久了,哪怕是再老的心态,也会变年轻的。 
          
        正因为深圳年轻,所以这个城市的规划和绿化搞得非常好。深南大道、笋岗路、红荔路、滨海大道等一条又一条道路的绿化美化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不少深圳人都有一种所谓的“深南大道情结”——当然,现在可能要更改为“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情结”了。建设部某部长曾公开称赞深南大道为中国第一城市大道。在深圳一般政府管理的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而且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公园,市民的眼睛到处都在享受。深圳在全国最不排外。深圳虽然地处广东,但是已经给北方人占领了,以至于广州人认为深圳已不是一个广东城市,而是所谓“北方文化的殖民地”。深圳人口中原住民只能占到1/10,加上从广东其他地区迁来的广东人,也不会超过三成。这样广东人在深圳就成了“少数民族”,在广州若不会讲白话,生活肯定会有不方便,但是在深圳就不会有任何不便。 
          
        在深圳人眼里,广州完全像个大农村,当然是相当发达的“农村”。城建也够大,却规划得不成样子,到处乱糟糟的,这里起一堆,那里冒一群,街道都是一样的脏,几乎让人找不到哪里是城市中心。广州当然也有很多繁华的地方,但却总让人感觉不出它到底繁华在哪里。绿化不行,公园太少太小,而且还要收费。在广州,要时刻担心着小偷抢匪,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不行的。在深圳则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东西,可以放心地在大街上打手机、拎包,基本无须担心会冷不防地跳出个劫匪来。 
          
        所以,深圳网民总结出来的广深对比是这样的:     
        1。广州空气太差,出去一小时准成黑鼻孔。在深圳一个月都不用擦皮鞋。     
        2。广州常塞车,但公车开起来快得不要命;而横贯深圳市最多一个小时。     
        3。广州到处是垃圾,中大周围有目共睹。更有对比性的是;现在广州深圳都在建地铁;广州搞得到处乌烟瘴气的,妨碍交通。而在深圳根本就感觉不到,建设规划很好。 
          
        4。广州不适宜老年人生活。搭公车去公园?还是整天闷在家?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在深圳就不同,生活小区大,公共空间绿化好,在大街上走走都清爽。     

        5。广州人太算计,一点也不爽快。深圳人比较简单、干脆。     
        6。广州人太自大,常以为省会有多么了不起。深圳比较平等,机会多,凭自己本事出人头地。     
        7。广州发展速度太慢;说改善空气改善环境多少年了还是依旧如故,深圳以前主要靠政策,现在高新技术发展得很好,位居全国之首。   
        8。广州人口太多,水平参差不齐。车也多,就是让座的人不多,治安也不好。深圳的文化修养(至少是表面的文化修养)是广州没法比的,至少在公车没有抢座的。 
          
        总之,广深口水战大多数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呈现出苍老和年轻的不协调对白,充斥着的是激情的误解或者近乎结结巴巴的真诚表达,令人感动。某些时候,他们谨慎地接近理智,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被各自城市的尊严和认同感所打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集体脸红脖子粗,一个个铿锵陈词,滔滔不绝…… 
             
        香港VS上海     
        谁最有“洋味”谁“死嘎滋贼”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国商业化氛围最浓的城市,谁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上海人最爱和外地人夸耀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多少辛劳。上海百姓日常生活的词汇里,有个词出现频率极高,叫“死嘎滋贼”——“世界之最”。     
        他们老想迅速出人头地,引人注目,进而可以为自己身处世界超级大都市而自豪。可是这般在表面上比来比去,恰恰显得很小家子气,很像黄浦江一样,在窄窄的渠道里奔流。 
          
        愈自尊的人,其实心底往往埋藏着愈多的自卑。越爱强调自己是“死嘎滋贼”的人,其实心里越有多一分的不自信。这是上海的“死结”。     
        从2000年起,当时的香港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就是看到上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日益进入鲜花与掌声之中,而香港的经济经历了一些波折,于是开始担心香港的地位会不会很快被上海所取代。而当时“沪港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结论之一是,上海于个别竞争力指标上,评分高过香港;报告亦指出,在十年内上海的人均GDP将会超越香港。 
          
        在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金贸大厦88层的观光厅内,姚明的球衣球鞋和签名篮球正作为一种城市的象征被游人参观,而成龙的电影也已经成为香港人的一个标签。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英雄并不是城市的全部,看这个城市的男人要看群像而非个体。上海男人不都是姚明,香港男人也不都是成龙。其实,香港和上海的差别不在于有几幢高楼大厦,有几种老外,有几家名牌店铺,有几个会说英文的本地人,有几间高消费的场所,而是在于各种小细节,小环境和普通市民的言行举止。上海如果可以做到这些,到时候再比也不迟啊! 
          
        香港、上海是中国的两颗明珠,不仅现在而且将来注定会常常被外界相提并论。这一点无疑为两个城市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增添压力和动力——谁比谁强多少,谁又比谁弱多少啊?! 
          
        最有“洋味”的城市,最不可开交的口水     
        作为中国两座最有“洋味”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在国人心中,一直是离西方世界最近的地方。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这两个城市的口水战也打得不可开交。 
          
        香港惊呼上海威胁它。应该说香港的上海“威胁论”是从新世纪开始的。从2000年起,当时的香港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就是看到上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日益进入鲜花与掌声之中,而香港的经济经历了一些波折,于是开始担心香港的地位会不会很快被上海所取代。而当时“沪港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结论之一是,上海于个别竞争力指标上,评分高过香港;报告亦指出,在十年内上海的人均GDP将会超越香港。 
          
        而上海觉得自己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香港则是“一国两制”下的国际都会,一直以来,香港与上海是天生的竞争关系。但是,谁比谁差多少呢?     
        从城市文明而言,香港人在口水战中好像更具优势:香港的交通很发达。就地铁而言,基本可以到达香港岛和九龙岛的任何地方,费用相比的士来说也便宜(对于香港人的收入来说)。香港的交通也很规范。在大马路(如同上海的高架)上的汽车,他们不会随便变道,即使变道也会打方向灯,更不会随意超车。虽然高峰时也会堵车,但司机们不会不停狂按喇叭。香港的道路上会有“让道”标志,就算是没有红绿灯,他们也会停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还有在斑马线,司机都会放慢速度,等行人先过才开。而大巴的司机更不会不等乘客上车就行驶,不完全停车就打开车门,等等。 
                   
        香港很干净。香港人从不乱丢垃圾,乱吐痰,香港人的素质很高。在马路上行走时不小心轻轻碰到你的手臂,他们也会很有礼貌地说“sorry”。在自动电梯上,都向右站,空出左边的位置让给赶时间的人走。车站上面的乘客都会很自觉地排队等车,依次上车,绝对不会有插队的现象,更不会有一窝蜂地抢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