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市口水战很多时候跟GDP无关。《新周刊》在《成渝战与和》里这样写道:
失落于GDP,成都玩起了城市营销技巧。“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东方伊甸园”、“红粉之城”、“中国花都”,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名片头衔令重庆人义愤填膺,怒而不齿却欲罢不能地加入战团。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潜力的城市”;2001年《经济日报》公布内地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重庆被评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2002年联合国评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重庆排位第8,居西部之首;2003年世界银行在对中国西部及沿海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调研后表示,在西部城市中重庆的外资注入比例最高,达到20%,成为投资环境发展最快的城市。重庆人也陶醉在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中:在联合国办公室内的中国地图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被红笔勾勒出来,成为世界精英们眼中的四大中国经济重镇。有重庆人以此为据回应成都:重庆才是真正的第四城。
当然新的排行榜竞赛还在继续,在《福布斯》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中,成都力压重庆坐稳西部第2名,全国第25名;重庆稍逊,居西部第3位,全国第33位。这场城市口水战中,双方各自攻陷山头。劳动力素质、高级人才指数成为成都商业的最大优势。成都的劳动力素质排名比重庆靠前80多位,高级人才指数比重庆靠前40多位,市场规模也比重庆靠前40多位。重庆则凭借市场潜力指数和客运指数的急速提升死拽成都,在市场潜力指数上,重庆超成都80多位,客运指数也比成都靠前20多位。此外,重庆在私有经济活力指数上也超过成都。
一向擅长原创而弱于包装的重庆,也在学习包装与创意:花费1200多万元国际招标9。47平方公里的渝中半岛规划设计方案,并立法保护规划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委托国际知名设计机构设计重庆形象标志,并将三款候选标志公示;重庆创刊了首份英文刊物《魅力重庆》,并在成为西部地区外国领事机构最多的城市之后规划统一的外国领事机构园区;重庆不断有创新的川菜菜品,以江湖菜改写川菜菜谱;为了推广旅游、招商项目和亚太市长峰会而出发的重庆代表团也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地;新闻专题片《文明的记忆》拿到美国播出以宣传巴文化……
并且,重庆不再一味埋头做事,而开始修饰自己的粗线条,被北京传媒称为“面子工程”的沿街美化即是一例,灯光亮化工程和对棒棒的改名建议也是手段,亚太市长峰会则是继2002年亚洲议会和平协会(AAPP)第三届年会之后,直辖后的重庆所做的第二场洲级秀——这些按说是成都擅长做的事,现在重庆做到了。
一切为了眼球,一切为了注意力经济,而成渝口水战也终于有了新鲜的话题。
我不是四川,我是重庆!
重庆人不断地问自己:重庆是四川吗?重庆是西部吗?重庆属于哪个经济区?重庆的荣誉感在哪里?
不管怎样,重庆已经不再是四川,它是重庆。一个字头由此诞生。歌手张楚曾经唱道:我没法再像个农民那样善良,只是麦子还在对着太阳愤怒生长。而重庆和成都则在网民间的口水战里,演化出一幕幕身份解构和重建的好戏——充满着压抑感的重庆没法再像个农民那样善良,它的摩天大楼正在对着太阳愤怒生长。
尽管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的直辖市,尽管还有55%的农业人口,但重庆从来就不是农耕文化的代表。在汽摩、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大型变压器等方面,重庆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重庆也被定位为重化工业中心。总之,重庆是一个门类非常齐全的城市,工业26个大类重庆都有。
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总是被误解为农耕文化中心的四川的一部分,自然会引起它的不快。所以,不难理解重庆去四川化的心理背景,那就是工业化城市对农耕文化的脱离;所以,也不难理解重庆对自己被误读而产生的焦虑和愤怒:我不是农村,我是城市!我不是四川,我是重庆!
重庆开始频频出击,在中国经济地图上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作为西部的最东部,作为西部省市南下、东进的必经之路,作为长江航运的枢纽,重庆似乎拥有了向四面辐射的能量。用发狠式的不服输劲头埋头苦干,让重庆有了寻找对手一搏的底气。1999年,重庆GDP达到1488亿元,超过成都。直辖至今,重庆GDP为直辖前的2。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8%,超过全国0。3个百分点。重庆成了西部的投资热地,去年投资2000亿以上。承担了三峡库区85%以上移民、拖着直辖之初366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重庆,现在的成绩单让所有重庆人拥有了集体荣誉感。
接下来,谁是对手?重庆发出豪言:20年后,重庆将成为现在的香港。2015年至2020(或2025年)阶段,重庆的经济总量会有1。2万亿元的GDP,等于现在香港的GDP。在重庆的荣誉坐标系里,向下是成都,重庆要证明自己比成都强,向上是香港,重庆想努力赶上香港。
到那时,重庆会把口水战引向香港吗?真是天知道。但起码,成渝口水战该消停了吧。
武汉VS郑州
谁是中部龙头城市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对武汉的构想有这样一段话:合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则有如东方之纽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世界1000多座城市中评选世界十大城市的时候,将武汉列为全球第三。
但是在友邦调查公司对北京市民的一项“中部龙头城市”民意测验中,郑州以近40%的票数高居第一。
可以说武汉和郑州之争,是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城市影响力的全面竞争。谁笑傲了谁,谁又被谁PK?一切都要话说从头。
中原大地所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是龙头之争中郑州敢于向武汉叫板的底气所在。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这方面,武汉缺少一个地标式的文化象征,或者说武汉在历史上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文化象征。“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奸黄陂,滑孝感,又奸又滑汉川佬”,这种外人对湖北人的冷嘲热讽多少令作为湖北老大哥的武汉人感到有些尴尬。
但是武汉却觉得自己被误读了。
首先是文化。武汉人觉得武汉的汉派文化不是小,而是一种平民文化,从头到脚,从内到外,表现出一种浓烈的平民意识。
武汉辩解,在武汉人的观念中,没有那么深的等级和贫富观念。
鹿死谁手呢?郑州自信满满:看一个城市是不是有“直辖”潜力,就要看区域发展大战略、大背景。中部的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中,如果有一个城市“直辖”,必然是省会。而河南省会郑州,最有竞争力。
正当郑州做着直辖梦时,双城PK的格局开始起了微妙的变化。
郑州、武汉同处于中国交通大动脉的十字路口,然而,郑州近来却面临着一个郑州铁路中心正在“被边缘化”的危机。
相对于中部其他任何一座城市,总部经济成为武汉最具有自身个性的一张“王牌”。这张牌对武汉的产业升级、城市地位、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质的提升,进而可以全面带动武汉城市圈。
毫无疑问,在这场城市PK中,武汉,是极想笑到最后的。
谁笑傲了谁,谁又被谁PK?
郑州:一座具有5300年建城史,360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交通、通讯的枢纽;投资环境名列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国家批准的3个国际商贸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推出的中国25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武汉:一个由三座城市组成的省会;一个向腐朽的封建政权开出第一枪的地方;一个小吃最完美的地方;全球人均淡水量拥有量最大的城市;在长江上面建起第一座大桥;又在长江下面挖出第一条隧道;曾经的直辖市;老工业基地;中南商贸中心;华中水陆交通的枢纽……
目前这两个城市在争做中部崛起的龙头,那么哪个城市将成为中部崛起的中心?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对武汉的构想有这样一段话:合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则有如东方之纽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世界1000多座城市中评选世界十大城市的时候,将武汉列为全球第三。
但是在友邦调查公司对北京市民的一项“中部龙头城市”民意测验中,郑州以近40%的票数高居第一。
可以说武汉和郑州之争,是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城市影响力的全面竞争。谁笑傲了谁,谁又被谁PK?一切都要话说从头。
从历史文化背景而言,郑州是中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郑州拥有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黄帝故里、“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均坐落于郑州境内。中原大地所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是龙头之争中郑州敢于向武汉叫板的底气所在。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这方面,武汉缺少一个地标式的文化象征,或者说武汉在历史上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文化象征。“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奸黄陂,滑孝感,又奸又滑汉川佬”,这种外人对湖北人的冷嘲热讽多少令作为湖北老大哥的武汉人感到有些尴尬。
何谓九头鸟?九头鸟也叫“鬼车”,是古代传说中的不祥怪鸟。“九头鸟”源出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在现代语言里“以九头鸟比喻奸诈狡猾的人”(见《辞源》)。据说人见到这种鸟就会倒霉不走运,它的血滴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灾难。九头鸟有九头,说话叽叽喳喳,难得统一意志。可以试想一下,九个大脑、九张嘴巴、十八个耳朵,要统一思想该是多么困难的事,该需要一个何等八面玲珑的鸟身来适应九个大脑意志的支配!九头鸟一身九头,说多干少,缺乏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悖逆了“不争论”的时代要求,极有可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集中形象表现;九头鸟九嘴九面,处世多变,奸诈诡辩,缺少诚信,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九头鸟形象怪诞,面目狰狞,入画不中看,入雕不能琢;九头鸟头多身小,鸟身难以负荷如此众多而又沉重的头颅,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已经严重失衡,难以看到谋大事、起宏图的胆略气魄。看到九头鸟就自然使人联想到“四不像”之类的退化怪物,总会令人生厌,使人有一种不祥之兆,似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这样一种为人所不齿的怪鸟,竟然被包括武汉人在内的湖北人供上神龛,奉为神灵,成为人文精神的图腾。确实不可思议。把别人强加的“九头鸟”视为武汉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本,并竭力将九头鸟进行自我肯定和美化,可以说是武汉文化性格的丑化和虚化,其结果必然造成楚文化中心地带的人文空虚和错位。
武汉的历史也乏善可陈。武汉既不像北京那样是“文化中心”,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也不如沿海城市,建立起了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因而文化劣势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得分外明显。
武汉和郑州之争有两个背景因素,一、湖北、河南都是中部大省,2005年河南省GDP超过1万亿元,湖北省的GDP与之相差2000多亿元。二、两者所在城市群规模和结构最理想。虽然各省都在打造城市群,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