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百科全书 >

第86部分

中国百科全书-第86部分

小说: 中国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中二年,卢杞入朝为相,杨炎与卢杞不合。同年十月,遭卢杞诬陷,被贬为崖州司马。途中赐死。

  (赵守俨) 
 


    
杨业
    杨业

  (?~986) 北宋抗辽名将。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父信,为后汉麟州刺史。杨业青少年时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951年,刘崇割据太原,建立北汉政权,赐名为刘继业,擢建雄军(今山西代县)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长期守代州,抵御辽朝的侵扰,屡立战功,时称“刘无敌”。

  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赵匡胤率兵围太原,杨业曾力劝北汉主袭取辽朝援兵,籍河东之地归宋,但未被采纳。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炅亲率大军围攻太原,杨业随北汉主降宋,遂复姓杨,名业,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不久,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次年,辽军犯雁门,杨业领麾下数百骑抄小路绕至敌后,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敌兵,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雍熙三年(986),宋军分三路北伐辽。潘美为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都部署,杨业副之,率兵连克寰(今山西朔县东)、朔、应、云四州。但因东路军失败,奉命撤军,并护送云、应四州之民内迁。此时,辽朝兵势甚盛,杨业提出一个可保万全的作战计划,遭到潘美和王侁等人的反对及诬蔑,被迫冒险迎敌。杨业临行,泣求潘美等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接应,不然,将会全军覆没。潘美等以为辽军败走,擅离谷口,不久听到杨业兵败的消息,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率兵逃跑。杨业遭到辽军伏击,拼死血战,自日中至暮,辗转退至陈家谷口,见无援兵,再率部下力战。他受伤数十处,士卒也死伤殆尽,最后因坐骑重伤不能行走,被俘,英勇不屈,不食三日而死。杨业之死,使北宋朝野震动,宋太宗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潘美削三任,王侁等除名编管。

  杨业勇而有谋,与士卒同甘苦,英勇抗辽,功绩卓著,不愧为北宋名将。其子延昭(即延朗)、孙文广等抵御辽和西夏也多有战功,故后人称为“杨家将”。

  参考书目

  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北京,1977。

  聂祟岐:《麟州杨氏遗闻六记》,《宋史丛考》,中华书局,北京,1980。

  (张希清) 
 


    
杨一清
    杨一清

  (1454~1530)  明朝中期大臣。字应宁,号邃菴,时人称为石淙先生。云南安宁人,后徒居丹徒(今江苏镇江)。八岁以奇童荐为翰林院秀才,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任中书舍人,继任山西按察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寺卿等。弘治十五年(150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清牧地,整顿茶马贸易,使当地的苑监官牧出现复兴局面。次年受命经略边务,兼巡抚陕西,选卒练兵,罢斥冗官贪吏,军纪肃然。正德元年(1506)改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升右都御史。为加强战备,他提出修浚墙堑、增设卫所、经理灵夏、整饬韦州等安边四策,但不附当权太监刘瑾,未得实施。次年被迫离职。五年安化王朱寘鐇之乱起,受召总制军务,与太监张永前往宁夏讨之,未至而乱平,劝说张永入京揭发刘瑾罪恶。刘瑾被处死后,以张永荐,被召入京,拜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六年改任吏部尚书。寻以积极谋划镇压中原农民起义,加少保、太子太保。后进少傅、太子太傅。十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十一年,因受佞倖钱宁等排挤,解职家居。嘉靖三年(1524)诏以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他认为防边“无事时当如有事时提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经常率领诸将演习行阵,故使西北边防安堵。时人比之为唐郭子仪、姚崇。不久诏其还京,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寻加少师,仍兼太子太傅,又加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又加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六年二月任首辅。八年九月,受阁臣张璁等攻讦而致仕。次年,被削官闲住。以忧恨疽发于背而死。

  杨一清博学善权变,为政通练,尤晓畅边事,曾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一生四次在陕甘一带任职,对整饬西北边防有很大影响。卒后三年复故官。二十七年赠太保。著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西征日录》、《车驾幸第录》等。

  (南炳文) 
 


    
杨遇春
    杨遇春

  (1760~1837)  清嘉庆时名将。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人。六岁入家塾,十七岁时因家道中落转而习武,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武举人,次年拣选入伍。后随福康安镇压甘肃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及贵州、湖南苗民起义,深受福康安的赏识。嘉庆二年(1797),开始参与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为经略大臣额勒登保所倚重。五年,以提督率军独立作战。起义军著名领袖覃加耀、罗其清、冷天禄、阮正隆、王廷诏等多人先后被其杀害或俘获。嘉庆十一年六月,陕西宁陕镇驻兵因减发银两而哗变,变兵攻城劫狱,杀死官员,发展到一万余人,清廷派德楞泰、杨遇春等率军平定。嘉庆十八年,杨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了天理教起义后,又镇压了陕西南山厢工起义。道光五年(1825),署理陕甘总督。该职此前很少由汉人承当。六年,平定张格尔叛乱。八年,实授陕甘总督。十五年,以一等昭勇侯致仕。十七年,卒,谥忠武。追赠太子太傅。

  (许曾重) 
 


    
杨增新
    杨增新

  (1864~1928)  1911~1928年新疆军政首领。字鼎臣。云南蒙自人。1864年3月6日(清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八)生。1888年中举,次年联捷进士。初署甘肃中卫知县、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肃提学使兼武备学堂总办。1907年入疆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兼督练公所参议官。1911年升任镇迪道兼提法使。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袁世凯任为新疆都督兼民政长,拥护袁世凯称帝,并受封一等伯爵。袁死后,长期担任新疆省长。杨主政新疆先用以柔克刚的“和平谈判”手段,取消在辛亥革命中成立的伊犁临时革命政府,以新疆都督兼行伊犁将军事;嗣后派兵击败帝俄侵略军,平息乱事,改阿勒泰特区为阿山道,完成了新疆的统一。杨在新疆十七年,笃信李聃“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奉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整顿吏治以“消患未萌”,裁减兵员,奖励垦荒,提倡封建迷信,阻挠兴办学校和传布科学文化,鼓吹“纷争莫问中原事”、“浑噩长为太古民”,以闭关自守和愚民政策统治各族人民,使新疆地区各方面均停滞不前。对于不时觊觎边陲的外国侵略势力,则折冲肆应,力求自保,维护了边疆的和平。1928年他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易帜归附,7月1日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职。同年7月7日被政敌刺杀。著有《补过斋文牍》、《补过斋日记》、《读易学记》等。

  (严如平) 
 


    
洋钱
    洋钱

  清代对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的称谓。又称番钱、番饼。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欧洲是最早铸造银币的地区,远在9世纪就有银币出现,但大量铸造则是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占领墨西哥之后。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东方,用银币来换购中国的丝、茶和其他土产。在多达数十种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中,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以数量大、流通广而著名,并一度成为中国市场上重要的流通货币。

  本洋和鹰洋均在墨西哥铸造。墨西哥当时是世界产银最多的国家,从1553年起即已建立造币厂,1732年起用机器铸造新式银币。西班牙本洋的币面花纹有查理第三、第四和费迪南等西班牙帝王肖像,广东一带亦称之为佛头。这种银币由菲律宾、印度等地辗转流入中国。由于英国政府禁止输出本国银币,故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购茶也使用这种西班牙本洋。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后不久,本洋即停止铸造。1824年,墨西哥开始铸造本国银币,币面花纹有该国国徽的图型,故被称为鹰洋,约在1854~1856年(咸丰四年至六年)间流入中国。此外,流入中国的还有英国在香港和印度铸造的站人洋(因币面花纹有人持杖站立,故名),日本在明治时代铸造通用的银币,法国在安南(今越南)铸造的安南银币和美国贸易银币等。所有这些流入的外国银币中,以墨西哥鹰洋的成色、质地最优,故行使最广,流入最多。

  洋钱流入中国后,因其按枚计值,便于应用,民间使用日益广泛。缴纳钱粮和商贾交易,都普遍使用洋钱。甚至有先将银两兑换洋钱,再将洋钱兑换制钱使用的情况。它与中国银两和制钱的比价也逐渐上升。1833年(道光十三年),洋钱一枚,通常可作漕平七钱三分,价昂时可作七钱六分; 1837年时可换八钱一二分。每枚洋钱所值制钱, 1814年为七百二三十枚(粤、闽一带)至八百余枚(江浙一带),1843年为一千三百文,50年代为一千四五百文,1855年(咸丰五年)昂至一千八九百文, 1857~1858年后才有所回跌。

  洋钱流入后,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都产生重大影响。在本国境内流通外国银币,反映出封建晚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货币制度的落后。但这种计算和授受均极方便的银币,较清朝原有的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更有利于商业贸易的进行,故在中国境内广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它又使中国币制更趋于复杂,有利于外国进行经济侵略并大量套取中国现银出口。因此,中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等人认识到中国自行铸造银币的必要,提出了如何使货币制度趋于合理的拟议。

  终清一代,流入的外国银币估计约为十一亿元,其中墨西哥鹰洋占有数额较大,约为四五亿元。光绪中叶,中国自铸银元后,流入的数量稍受影响。1914年颁行《国币条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它在成色、重量方面比清朝自铸银元更合标准,因而在中国城乡广泛流通,鹰洋居于重要流通货币的地位才有所改变。以后洋钱或由于移运出口,或被熔化,数量日渐减少。五四运动后具有特殊地位的鹰洋行市被取消。

  (洪葭管)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经过四年的酝酿和争论,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为此,它开始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在这方面,以对外国侵略者退让妥协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加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䜣、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需要,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以奕䜣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办理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

  初期军事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兴起之初,其直接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因此,一开始就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

  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该所以手工制造为主,未雇洋匠,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而购买西方近代军事武器较早而又较多、创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规模较大而又较早者,是李鸿章及其统率的淮军。1862年4月(同治元年三月),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看到洋兵“队伍既整,炸炮又准”,非常羡慕,认为“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