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百科全书 >

第188部分

中国百科全书-第188部分

小说: 中国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擞薄!笆ト酥獭笔且嗣恰按嫣炖恚鹑擞薄H说奶煨员纠炊际巧频模灰蚋魅速魇艿摹捌庇兴畋穑云实男杂猩贫瘛⑾陀薜牟煌S纱颂岢隽恕案裎镏轮啊ⅰ罢某弦狻薄ⅰ熬泳础钡纫幌盗欣砺邸V祆浠拱汛车母俪Q导右岳砺刍屯ㄋ谆讶傥宄5弊鞯笔鄙缁岬淖罡叩赖卤曜迹衔俪B桌硎怯涝洞嬖凇ⅰ安豢赡ッ稹钡摹V祆渲对ú龇岣唬婕案鞲隽煊颍饕小端氖檎戮浼ⅰ贰ⅰ冻羌ⅰ贰ⅰ妒贰ⅰ蹲手瓮倌俊贰ⅰ端蚊佳孕新肌罚约坝擅湃吮嘧攵傻摹吨熳佑锢唷贰ⅰ吨煳墓募返取V祆渖霸谡紊喜⑽慈〉媒细叩娜ㄎ唬谏缁嵘辖惭谕健⒅榱⑺担跋旃惴骸K篮螅溲岛椭鞯玫剿卫碜谡躁赖耐瞥纭4哟耍祆涞难党晌硌У恼常硌С晌俜秸苎В祆湟脖缓蟠持谓准蹲鹞按笙汀保溲刀院笫烙芯薮蠖钤兜挠跋臁

  参考书目

  钱穆:《朱子新学案》,台北三民书局,1971。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朱瑞熙) 
 


    
朱应、康泰
    朱应、康泰

  三国时吴国出使南海的官员。吴多江湖,东南又沿海,为适应水战和江海交通贸易,造船业较发达。建安郡侯官(今福建福州)是造船中心。选自闽、粤的航海水手经常驾海船北航辽东,南通南海。黄武五年(226),大秦商人秦论从海道经交趾来到建业(即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孙权,谈及大秦风土民俗,到嘉禾年间(232~238)返回本国。约在黄武五年,交州刺史吕岱派中郎将康泰(生卒年不详)和宣化从事朱应(生卒年不详)出使南海诸国,进行外交活动。他们远至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诸国,是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航海到东南亚、南亚的旅行家。据说他们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几十个,在扶南遇到中天竺的使臣陈宋,“具问天竺土俗”。回国后,朱应写下了《扶南异物志》一卷,记述他出使扶南等国的见闻,《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有著录,今已失传。康泰著《吴时外国传》(一作《吴时外国志》或《扶南记》、《扶南传》),已亡佚。《水经注》、《艺文类聚》、《梁书》、《通典》、《太平御览》诸书有所征引,为研究中国和南海诸国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杨廷福) 
 


    
朱执信
    朱执信

  (1885~1920) 中国民主革命活动家和理论家。原名大符,字执信,号秋谷,笔名蛰伸、去非等,以字行。广东番禺(今广州)人。

  1885年10月12日(清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生于广州。早年在私塾读儒书,后进新型学校教忠学堂读书。1904年赴日留学,入法政大学法政科。其间结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立志反清。1905年7月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兼书记。曾多次在《民报》上撰文,宣传革命,反对改良。1906年1月他写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片断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内容。同年归国,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政治学堂及方言学堂任教。同时,积极从事联络和发动民军,策划武装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之役,他负责发动顺德民军起来支援。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之役”,他是进攻督署的敢死队员之一。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全省光复后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着手编练军队,准备北伐。南北和议达成后任广东审计院院长等职。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朱执信流亡日本,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1914年他奉命返粤,在广州及东莞、阳江、雷州等处,陆续发动了一系列讨袁的武装起义,同时进行理论宣传活动。1917年后的护法运动期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军事联络及掌管机要文书。1918年夏后,在上海协助孙中山撰写《建国方略》,任《民国日报》附刊《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编辑,坚持革命,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其间在1919年秋至1920年夏,他曾多次到福建漳州等地同有关部队进行策划,积极从事驱逐桂系军阀的军事活动。1920年9月21日,朱到虎门调停桂军与东莞民军冲突,被桂系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三十五岁。他一生写了近百篇政论文章,主要著作编为《朱执信集》。

  (尚明轩) 
 


    
《诸蕃志》
    《诸蕃志》

  宋代海外地理名著。作者赵汝适(生卒年不详),南宋宗室,宋太宗赵炅八世孙,宋宁宗嘉定(1208~1224)末至理宗宝庆(1225~1227)初,曾提举福

  《诸蓄志》书影

  建路市舶司。《诸蕃志》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分上下卷。上卷记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记海外诸国物产资源。为研究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献。它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中世纪诸国的风土物产,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月,内容丰富而具体。该书有关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载,有关各国物产资源则多采访于外国商人。其中虽然不免有错讹,但就全书史料价值来说,仍不失为记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并经常为后来的史地学家所引用。原书久已佚亡,今本自《永乐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韵下辑出。旧刻本有《函海》本和《学津讨原》本。近人冯承钧著《诸蕃志校注》,对该书考订甚详。20世纪初,《诸蕃志》即被译成外文。

  参考书目

  冯承钧:《诸蕃志校注》,商务印书馆,上海,1940。

  (关履权 王棣) 
 


    
诸葛亮
    诸葛亮

  (181~234)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家世二千石。东汉末,牧守混战,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

  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建安十二年(207)刘备闻其名,三顾草庐。亮拟定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氏,待机进图中原的隆中对策,为以后的蜀汉制定了总的战略。诸葛亮成为刘备主要辅佐。次年曹操南伐,他和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亲至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随后,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出任军师中郎将。后从荆州率军溯江入蜀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迁军师将军。刘备出征,常镇守成都,稳定后方,保证供给。刘备称帝,任丞相、录尚书事。章武三年(223),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当年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刘禅暗弱,朝政无论巨细,都取决于亮。

  诸葛亮当政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信奉申、韩法术,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不论何人犯法,都严惩不贷。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所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益州豪强大族自刘璋统治以来,长期专权自恣,蔑视君臣之道,诸葛亮对他们的不法行为,也毫不容情。这些措施保证了蜀国政治上一定程度的清明和统一。

  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族采取了恩威并用的政策。建兴三年(225),南中(主要当今云南、贵州地区)发生大族叛乱,即亲率大军,深入不毛,进行讨伐,打击为首分子,同时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从此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基本稳固,为蜀国提供了物质财富和兵力。

  诸葛亮坚持与孙吴的联盟,并多次进行北伐,虽苦心筹谋,企图消灭曹魏,恢复汉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悬殊,屡遭挫败,未能成功。建兴十二年,最后一次北伐中,病卒于前方,谥忠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著有《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余言。

  (祝总斌) 
 


    
术赤
    术赤

  (■o■i,?~1227?)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长子。又译拙赤、约直等。成吉思汗微时,蔑里乞部人以报仇袭击其家,将孛儿台掳走,配与其部人为妻。后因得王汗的帮助,孛儿台得救。她在回家的路上生术赤,因此,当时人对术赤的血统有所怀疑。成吉思汗建国后,以蒙古百姓分封子弟,术赤得分民九千户。1211年,随成吉思汗伐金,与察合台、窝阔台攻掠云内、东胜、武、朔等州。1213年,再次大举分道伐金,与察合台、窝阔台率右军残破太行山东西两侧诸州郡。1217年,吉利吉思部反抗蒙古征兵,术赤奉命出征,征服了吉利吉思及谦河(今苏联叶尼塞河上游)西至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的森林中百姓诸部。成吉思汗便以西北诸部赐归他领有。1219年,从父西征,受命与察合台、窝阔台留军围讹答剌。城破后,术赤进至撒麻耳干与成吉思汗会合。成吉思汗又命他与察合台、窝阔台进攻花剌子模,围玉龙杰赤城。因与察合台素不和,各行其是,城久攻不下。成吉思汗乃命窝阔台总领军事,协调行动,终于取胜。玉龙杰赤城陷后,察合台与窝阔台前赴呼罗珊,与成吉思汗合军,术赤则径返其在也儿的石河旁辎重所在的驻地。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术赤作为长子,封地最西,所有海押立以西征服地区均属于他(见钦察汗国)。1223年,成吉思汗东还时,术赤称病,未入觐。有人告发他正在围猎,成吉思汗怀疑他背叛,准备发兵亲征。此时,传来术赤死讯。术赤死的确切日期不清。稍后的穆斯林作家说他先成吉思汗六个月去世。有子甚多,知名者十四人。次子拔都承袭汗位。

  参考书目

  J。A。Boyle,TheSuccessors of Genghis…khan,trans。fromRashīd al…Dīn:the Jāmi‘al…Tāwārīkh,New York,1971。

  (周良霄)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代表一种特殊风格和思想的名士团体。其中以嵇康、阮籍为骨干,包括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他们以庄子精神为寄托,常寄情于竹林幽泉之乡,以纵酒谈玄,高尚其志著称于世。

  竹林七贤生活在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斗争激烈的时期。司马氏集团权势日重,先后诛杀曹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李丰、夏侯玄等曹魏集团的重要成员。不少名士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部分名士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对掩饰司马氏集团统治的名教也发生怀疑。于是便酣饮为常,放浪形骸,企图以此逃避严酷的社会现实。竹林七贤就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产物。

  七贤所处的时代相同,其思想的主要趋向是崇尚老庄,高谈玄理(见玄学)。但由于每个人的政治立场、气质品格以及个人遭遇不尽相同,因而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思想风貌。从思想品格方面说,嵇康、阮籍相类;山涛、向秀相类;刘伶、阮咸、王戎相类。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父瑀,建安七子之一。为蔡邕弟子,阮氏是经学世家。籍却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官至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敌,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纵酒谈玄,蔑视礼法,与嵇康友善,同为竹林之游。他发言玄远,放荡无羁,口不臧否人物。在哲学自然观上,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一切皆以“自然”为本,否认在自然界之外有精神性的主宰。其政治思想,表现为调和“自然”与“名教”的拆衷主义。他认为“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但又主张“守尊卑之制”,“上不凌下,卑不犯贵”,并不真正主张废弃名教。这种矛盾的政治观点导致追求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他的文学造诣较深,诗长于五言。有《咏怀》八十二首,表现了怀才不遇、苦闷徬徨,希慕隐退和超脱世俗的心情。后人辑有《阮步兵集》,其中《乐论》、《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是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