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长生归来 >

第35部分

长生归来-第35部分

小说: 长生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琴音不行,实乃不应景尔,诸君先饮,待卧龙取琴合之。”

    姬林举起酒樽大笑,将三国之时友人嵇康所造的嵇琴取出。

    “姬林,老师让你弹琴,你怎么在发傻呀?”杜诗雅脆疑惑的声音,将姬林从大唐的漫天风沙中拉了回来。

    “小友,老夫对你弹奏的曲目很期待,请。”轻抚白须,瞎先生望向姬林的目光有些灼热。

    瞎先生眼虽瞎,但这心却不瞎,明白姬林这才不在杜诗雅之下,若能收他为徒,这岂不是人生之美事?

    “既如此,那卧龙献丑了。”接过胡琴,姬林点点头,刚一拉奏,瞎先生和杜诗雅同时色变。

    ps:感谢道友“巴斯卡”的打赏支持,另外说个事儿,下周上三江了,到时候兄弟多多帮忙,投点三江票喔。

第四十八章 观人世间众生之音() 
和弦这种演奏手法,被广泛运用在吉他和电子琴等乐器中,能为音乐增色不少,也是演奏复杂乐曲的必备技巧。

    以吉他为例,古典吉他是六根琴弦,外露琴枕十二品,每品和每根琴弦相交之地,只需要用手指轻轻按下去,便是一个单独的音。

    所谓和弦,便是将手指在琴弦上进行特定排列,从而无论拨动哪一跟琴弦,奏出来的音都是某几个特定的音排列。

    比如三和弦,又比如五和弦、七和弦,吉他因为琴弦较多,所以和旋的组合方式千变万化,能够演奏出很多绚丽复杂的乐曲。

    二胡只有两根琴弦,单独的一把胡琴,是很难演奏出复杂的乐曲的,需要多把胡琴合奏才行。

    可是,姬林分明是用最简单的和弦,却演奏出了一幅大漠苍茫风卷狂沙的大气磅礴画卷,这是不是也太扯了一些?

    这慷慨激昂的边塞风情,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就连那些过往的司机也是急忙刹车,就连违章停车也不管了,纷纷竖起耳朵聆听。

    甚至于那负责指挥交通的捕快,也陶醉这绚丽雄壮的琴音中,久久不能自拔。

    整个城市的运转,仿佛在这一瞬间出现在短暂的暂停。

    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这样一幅水墨风情的边塞画面。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琴音激荡,如烟花般璀璨而起,将夜空点亮,光芒万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天分明还是那个秋,却忽然化为了春风,锦江两岸的杨柳哗啦啦作响,让人仿佛看到了梨花盛开的绚丽画卷。

    姬林的胡琴越来越快,金戈铁马之声不绝于耳,如流星赶月,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了脚步,陷入这天籁之音中。

    “散入珠帘湿罗,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声音,让人梦回大唐边塞,只觉得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些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瑟瑟前行,只为报效家国的感人一幕。

    “没想到胡地八月飞雪,竟然寒冷到了如此地步?”

    当类似的念头涌现心头之时,众人无不瑟瑟发抖,只觉得冬日仿佛提前降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琴音如水,似雪飞溅而起,散落在漫天苍穹!

    而后纷纷扬扬落下,大地似有万马在奔腾!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轰!

    一曲终了,众人无不浑身巨震,纷纷扬天赞叹。

    有的人,是在叹息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的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

    也有的人,是在为胡地塞北的苍茫浩瀚而震撼。

    远方,一辆红旗中,车窗忽然摇下来,一名沧桑老者感概的望着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发出了岁月的叹息。

    “没想到老夫此番来此蜀地,竟能听到如此慷慨壮世之音。”

    “男儿大丈夫,为人就当有‘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此曲甚妙,就是不知道曲名为何?是何人所奏?”

    “此人,当为浮生今世一太白,老夫甚是佩服,佩服!”

    儒雅老者这话一出,车内众“精”英名流无比动容,望向远方的目光中,都夹带了几分骇然。

    可惜,这些人只闻其音,却看不到前方之人。

    否则他们决定难以想象,拉奏二胡之人,不过是区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

    “南先生,此事天色已晚,不如晚辈先送您下榻青竹酒店如何?明日我让演奏之人来拜会你可好?”

    “那就有劳郡守大人了。”

    老者含笑点头,车窗再次摇起,在茫茫夜色中绝尘而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类似儒雅老者这般提前苏醒,当大部分人,从这绝世琴音中苏醒之时,这才发现弹琴之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

    “刚才,究竟是何“人”弹琴?”

    “没想到二胡也能演奏出如此雄壮华丽之音,小明,明天妈妈给你去报个二胡培训班。”

    “隔壁老王,你不是想追老娘吗?改明儿到我家拉一曲二胡,指不定老娘这一高兴,就便宜你了。”

    “老夫久病三月求医未果,今日一听先生之琴音,顿时豁然开朗,这病不治而愈,痛快,实在是太痛快了!”

    “爽,实在是太爽了,‘麻’‘痹’的不行了不行了,我马上去网购二胡!”

    这一夜,锦江两岸无人眠,无数人陶醉在姬林的琴音之时不能自已,心生学习二胡之念。

    这其中,有一些热心网友,将用手机录制的音频传到网上,瞬间刷新了排行榜,被公认为今年的头号神曲。

    姬林无意间拉奏的无名乐曲,如一股旋风般席卷长江两岸,在蜀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并透过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全国,也在欧美乐团掀起了一股“我要学二胡”的风暴。

    这首歌,也让某个一心想要抢头条的某摇滚哥郁闷不已,再一次宣告抢头条失败。

    可是,世人皆知无人神曲之名,却不知道此曲出自何人之手。

    这首歌,成为为二十一世纪初,一个注定会记录在世界乐团史册上的未知之谜。

    然而此刻,这首歌的主人,却已经潇洒而去,只留下瞎先生呆呆的站在锦江河边,久久不语。

    “老师,刚才您弹奏的那首曲子,定能流传后世,可以传给我吗?”杜诗雅敬佩的声音,将瞎先生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我刚才就谈了一首二泉映月而已,哪有什么传世之作?”瞎先生有些发懵。

    “啊?不是您拉奏的呀?您总该不会告诉我,刚才的曲子是姬林拉奏的吧?”杜诗雅一脸狐疑。

    姬林是很厉害,可杜诗雅却不认为刚才是姬林拉奏,将这一切都归功到了瞎先生的身上。

    “没想到姬小友对于音乐的了解,居然到了观人世音一切之音的境界。”

    “老夫居然妄图收他为徒,可笑可笑!”捻了捻白须,瞎先生面红耳燥,羞愧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道三千,八万四千小道,这种“观人世间万民疾苦,听人世间一切之音”,便是当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发下宏愿成就“菩萨果位”的无上大道。

    如此大道,居然出现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小辈”身上,这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一些?

第四十九章 太阳重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昨日之事付东流。

    凌霄阁中,姬林喝的是茶,品的却是酒,茶入心扉,竟似弥漫出一股酒香朦胧之感。

    今天虽是周六,本着早起的习惯,姬林换上唐装,悠闲的漫步在涴花溪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享受着深秋的温煦阳光。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路过杜甫草堂之时,耳闻那些穿着汉服的小学生们,正在穿着古代夫子装的老先生带领下摇头晃脑的念着千字文,姬林的嘴角,不由噙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姬林虽对传统文化推崇备至,却也不排斥现代文明,认为未来的文化发展,应该是传承文化摒弃糟粕之后和现代文明的大融合。

    “人常言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蜀地对传统的保护,倒是值得其他州郡借鉴。”

    姬林一路前行,很快便来到了沧浪湖畔。

    此时虽然是深秋,但似乎是风水好的原因,湖水波光涟漪,一条条锦鲤跃然湖面,构成了一道鲤鱼跳龙门的奇景。

    “这些小家伙,竟也知道亲近我有好处?”姬林有些好笑,随意折了一片树叶,一道天地灵气灌注其中,轻飘飘的扔向湖面。

    修道五千年,姬林早已进入了“道法自然”的境界,只要是有智慧的生灵,都会忍不住对姬林心生好感。

    鲫鱼跳龙门的奇景,引起了不少晨练之人的围观,这边的动静,也将远方正在瑜伽冥想的一名少女惊醒。

    “姬林,原来你也住在涴花溪呀。”杜诗雅擦了擦额头的香汗,“小”脸红红的走过来,美眸中满是异彩。

    “涴花溪青竹雅韵,人文气氛很是浓厚,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姬林点点头,微微笑道。

    “是啊,我们杜家时代居于此地,从盛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岁月。”杜诗雅点点头,颇为感触。

    “对了,今天是太阳重工来华访问的第一天,你不去公司看看吗?”和姬林并肩漫步在漫天枫叶下,杜诗雅小心翼翼问道。

    “我今天可是休假,似乎没必要去公司吧?”

    “不是去公司啦,下周一才是正式访问,今天公司在青竹酒店开了个欢迎派对,不如你陪我去好吗?”杜诗雅一脸期待的望向姬林。

    “这好吧。”姬林暗道自己反正今天也没啥事情,陪着杜诗雅走一趟也不错。

    太阳重工这个企业,在岛国赫赫有名,历史上曾击败和拖垮了神州多家知名重工,被国人很是不齿。

    但自太宗摸着石头过河以来,神州开始崛起世界之林,出于各种考虑,对岛国自然不能用往日那种仇恨眼光来对待。

    岛国之人,大约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乃是为和平盛世而努力的国际友人,而另外一派,则是狼子野心贼心不死,妄图行那龌蹉之事。

    很不幸的是,第二派系之人,在岛国乃是实权掌握者,他们透过各种手段进行文化输出,亡我中土之心从未断绝过。

    这其中,太阳重工便是第二派系的民间代言人,也是一个野心勃勃,意图将经济版图扩充到全世界的企业。

    “我们玉垒集团和太阳重工的关系很是复杂,既在明面上够筹交错,也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今日的文化聚会,其实也是一场两国交锋。”杜诗雅目光严肃,美眸中隐隐有忧虑之色。

    “莫非今日之聚会,那岛国人还要以文化挑衅我中土威严?”姬林试探问道。

    “那倒不是,不过是一些文人高雅之辩论罢了。”

    “但因为双方身份特殊,倘若咱们玉垒集团折了面子,恐怕会被岛国媒体大肆渲染,让我中华蒙羞。”杜诗雅微微叹道。

    文化的“精”髓,本就在于融合和交流,中土的文明之所以辉煌灿烂,便是在于几千年来,五十六个民族一直处于大融合之中。

    可是,太阳重工狼子野心,从不放弃任何抹黑神州的机会,妄图以文化野蛮式入侵,身为诗圣杜子美的后人,试问杜诗雅如何能不担忧?

    “我觉得咱们不需要太过于在意,一个取名字都那么不堪的民族。”

    “什么井口、村下、后藤啥的,我不觉得岛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姬林安慰说道。

    对于岛国人,姬林并无好感,却也佩服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可是,佩服归佩服,这如果太阳重工的人妄图在中土蹦跶,那姬林不介意将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训。

    “其实我也觉得我可能担心了,毕竟咱们玉垒集团也不是吃素的,国学大师也是挺多的呢。”杜诗雅点点头。

    “姬林,你不回家换衣服吗?”走到某个三岔口之时,杜诗雅忽然停下来,有些疑惑。

    “不用。”姬林摇摇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屑。

    去见一群跳梁小丑罢了,还需要换什么衣服?

    “其实我也不爽那些岛国人,可我们中华可是礼仪之邦,总不能让人说闲话吧?你说呢?”

    “也好。”姬林点点头,互相交换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