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93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9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为此事,魏攸还跟刘和理论了半天,说他犯不着为了腌制马肉而糟蹋珍贵的食盐,可刘和却是振振有词,拍着胸脯保证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弄到吃都吃不完的食盐!

    腌好了马肉,按照各城驻军的人头数目,高柳分到了相当于从七百匹马身上剥下来的肉,马城分得五百匹的量,宁城分得六百匹的量,广宁分得五百匹的量,余下的大概约有一千匹的马肉,则由返回蓟城的民夫负责运输,其中小部分充作给他们的运资,大部分则是刘和送给老爹的拜年礼。

    就按一匹马可以剥得四百斤的肉来算,刘和送给老爹的八百匹马的马肉,也有三十多万斤,绝对算得上一笔价值不菲的年礼。

    除了马肉,还有马皮、马骨、马内脏,刘和统统的没有浪费。其中马皮可以制作各种皮具,马骨晾干之后可以磨成马骨粉入药,马内脏处理干净了也能炖进菜里面当成肉食吃。在处理马内脏的时候,刘和还特意交待下去,务必将所有的马肝留下来,不得丢弃。

    处理完了这些俘获到的活马和死马,刘和又来处理被俘的六千多鲜卑青壮。

    刘和的办法有些复杂,他既没有残暴地下令将这些俘虏一刀一个全部砍头,也没有苦口婆心地教育这些鲜卑人要共同维持胡汉交好的“民族政策”,然后给他们发放回家路费,将他们释放回去。

    刘和让手下进行了统计,凡是想要返回部落的,就把名字全都记下来,然后列成一个表,这些人被集中关押在赵云驻守的宁城之中,等着逃回草原上的轲比能收到刘和的书信之后,拿钱或者别的什么来换。

    一些鲜卑俘虏在部族当中就是奴隶,当他们听说可以留在幽州,今后汉人的大人们会管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比原来的主人对他们还要好些时,立即表态愿意改换阵营,今后听从汉人的支配。

    对于这样的俘虏,刘和并没有相信他们的忠诚,而是给他们的脸上烙下特殊的印记,准备养上一段时日之后,送到即将开张的信都“自由贸易中心”,将他们当成上等的奴隶卖掉。相信某些想要拥有骑兵的势力,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最后经过统计,想要返回部族的鲜卑人有四千一百多人,想要留在幽州的鲜卑人有两千四百多人,差不多是二比一的比例。

    刘和处理完俘虏和战马这两样最为重要的战利品之后,已近除夕,城内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当初鲜卑人打到城下时,城里许多商贩和住户都逃到了乡下的坞堡和庄子里面避祸,也有少数胆大的留下来陪着太傅刘大人。如今刘和公子在歠仇水大败轲比能的消息已经传遍幽州,一些头脑机灵的商户已经赶回了城内,还带着从乡下和各坞堡收购到的各种生活物资,准备好好地从兵大爷们手中赚上一笔。

    对于这些重新返回的商户,刘和的态度很宽容,既没有问他们收什么入城费,也没有派手下去勒索一些好处,只是让手下做好细致的登记和造册,暗中则逐户地排查是否有奸细混了进来。

    商户们有逐利的一面,但也有活跃市场的一面。如今各城驻军都超过了五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士卒们领到军饷之后,总要找地方花销出去,如果没有这些商户,他们也会想办法跑到城外到附近的集镇上花钱。

    在刘和的谋划中,这些处于边塞的大城今后不仅是重要的军事堡垒,还要充当对外贸易的口岸,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回报。士大夫们不喜欢谈论钱财和利润,觉得沾着铜臭味,特别俗气,可刘和从来不会这么想。富国强军从来都是同步走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后勤作为支撑,何来强大的军队?

    为了鼓舞士气、凝聚兵心,刘和还给士卒们放了假,准许他们分批回老家探视家人,返回来时还可以将他们的家小也一并带着。

    刘和已经想好了,过了年就在各城附近开始屯田和垦荒,未来这些被士卒们开垦出来的田地,都将作为护乌桓校尉府名下的军田,任何个人和大户都不得强占和买卖。到时候,刘和将按照士卒们的职级和战功给他们的家人分配田地,而这些田地在最初几年是不用上缴粮租的。

    至此乱世,唯有手握军队,才有机会生存下去,而只有保证了生存,才谈得上后续的发展和建设。掌控一支部队最有效的办法不是严厉的军纪,也不是各种临时的奖赏,而是给士卒和他们的家人分配土地!这一点,就算再过一千多年,哪怕是到了十九世纪,进入热兵器作战的时代,依然有效。

    朝廷的正式任命下来至少需要数月,在这之前,刘和只能顶着大公子的名头在代郡和上谷两地行使权力,虽然有点“子仗爹势”的味道,但他手中握着近三万兵马,也等于是“小一号”的军阀,谁要是不服,自然有猛将赵云和孙礼替他出面收拾料理。

    刘和已经想好了,他将继续沿用以前老爹的做法,在代郡和上谷不设太守职务,直接将各项政令发布到各县,以县为单位来恢复两地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这种管理模式放在后世,被称为“扁平化”管理,最大的优势是高效快速,最大的缺点是对管理者的统筹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会让处于顶层的管理者十分辛苦劳累。

    刘和不怕累,也不怕管理不过来,等鲜于银这次从辽东返回,刘和估计他至少能将太史慈和刘政给自己带回来,至于王烈、邴原和管宁那几个自命清高的家伙,爱来不来。

    刘和手下的文官目前已经有了李严、刘放、徐邈,后面还可能有刘政的加入,如果徐邈能从军都山中把卢植的一些学生请出来,那么文官方面暂时是够用了。

    刘和的前生虽然不是学管理出身,但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却也懂得,他只要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让李严、刘放他们帮着修改和完善到能够与这个时代合拍,就能极大地提高大家办事的效率。这也是刘和为什么一有空闲的时间,就教授李严和刘放学习新式的数字符号、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知识的原因。

    刘和脑子里面装的各种“金手指”不要太多,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在自己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和实力之前,过早地将一些想法和设计推出来,不仅起不到改变的作用,相反还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ps:回家的感觉真好!顺便求推荐票啦。

第一二五章 意外来客

    这天早上,已是大年三十,刘和起了个大早,带着魏攸前往城内各营慰问士卒。

    既然是来慰问,肯定不能空着手,否则显得太假了一些。

    慰问品是早几日刘和便吩咐下去让人准备好了的,有牛肉、羊肉、烧酒,还有一些核桃、红枣、柿饼之类的零嘴,品种也算丰富,看来可没少花费。

    虽然这些慰问品堆起来足足装上好几间房屋,但真要分到士卒们手中,估计也就是一人一小块肉,几口酒,几个核桃几个枣,其实没有多少。在物资匮乏的年月,像马城这样的边塞城池,想要置办一批像样的年货,实在是不太容易。

    不管多少,总是大公子的一片心意。像他这样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能够留在马城与将士们一起过年,已经属于难得,至于亲自深入到曲这一级的部队当中对着士兵们嘘寒问暖,亲手递上一些年货,这种事情还从未听说过。

    大公子的作风很务实,很少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噱头,他之所以亲自到各屯慰问士卒,既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影响,也是为了防止这些慰问品被中下层的军官们克扣和吞没了。

    马城目前驻军有五千人,曲一级的建制就是二十多个,刘和从早上开始走动,一直忙碌到了下午,这才算是完事。中午那顿饭,还是在北城门上与一个军侯、两个曲长和四个屯长一起吃的。

    虽然有点累,但刘和却很享受这种“接地气”的感觉。

    底层的士卒都是穷苦出身,有的是因为家中兄弟多,父母养活不起,所以送到军伍中来有饭吃,哪天战死了,随便往野地里面一埋,家里就当没有生养这个男丁,也不会有谁到驻军的地方哭闹;有的是因为家境贫困,想要挣这份刀口上舔血的薪俸和军粮,好养活家中的父母妻儿;还有的则是当初跟着张纯和张举一起造反的罪民,被好心的刘虞收编养活了下来。

    士卒当中几乎没有几个识字的,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很老实听话,只要上官给他们一口饭吃,不故意鞭笞和虐待他们,士兵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呆在队伍当中,哪怕明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会面对死亡。

    跟这些纯朴的士卒呆在一起,刘和会觉得自己不用活得那么累,不用成天琢磨着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只要把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了,就挺满足,挺快乐。

    田畴、鲜于银、李严、赵云这几个刘和最为信任的部下,目前都不在马城,虽然有时候会让他感觉心里有些空空的,但也给了刘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尝试和改变的机会。

    若是这几人在刘和身边,他有了什么想法就会吩咐他们去做,而不是亲自深入到最底层去,毕竟刘和作为上位者,也要考虑几个属下的感受,不好跟他们抢着去做一些看似低微和琐碎的事情。

    当然了,刘和这次将赵云单独放在宁城,让年长的程绪从旁协助,将李严和孙礼放在广宁,将夏侯兰放在高柳,未曾不是出于让他们有机会单独尝试着按照内心想法带兵管部队这样的考虑。刘和虽然拥有来自另外一个先进空间和时代的一些记忆,但未必就比赵云、李严、夏侯兰和孙礼他们带部队做的更好,因为最先进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而最合适的,往往才是最管用的。

    大家都很年轻,正是有抱负、有冲劲、有热情的年纪,刘和不想处处都要限制着他们,让他们跟在自己身后亦步亦趋,结果学出一个四不像来。

    将城内各营转完之后,刘和又来到城中几条主要的街道上面,与各家商贩们闲聊一番,询问一些诸如进货的渠道、生意收入、未来打算之类的问题,末了还神秘兮兮地向人家透露说开春之后城内将有大动作,到时候下手晚的可就赚不到钱。

    既然大公子都说了会有大动作,商贩们自然深信不疑,于是连这个年都过得心上心下,不停琢磨着所谓的大动作会从哪里兴起。

    临近傍晚的时分,刘和才返回了自己在马城的府邸。

    说是府邸,其实也就是一处三进的院落,前后各有一排房子,左右都用砖石砌的墙围住,这里原本是马城县令居住和处理公事的地方,自从刘虞来了之后,便让了出来,现在又让刘和居住。不过这都是暂时的,等朝廷正式的任命下来,刘和还是要去护乌桓校尉府所在的宁城上任,将那里作为今后的大本营和巢穴来经营。

    守在府中的卫兵,自然还是刘和从蓟城带来的二十名黑甲骑士,另外还有史阿和丁况两人,虽然没有女眷,但因为彼此十分的熟稔,所以倒也不觉得冷清。

    刘和走到前院时,看到阎老四和陶宽几个头碰头的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什么,不等刘和靠近,忽然有那眼尖的看到了大公子,于是急忙开口喊道:“公子回府啦!”

    众人于是赶紧立正站好,神色诡异地看着刘和。

    刘和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于是把脸一拉,吓唬几个家伙说道:“你们几个是不是背着我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了?怎么一见到我,就变得这么老实!”

    陶宽凑到刘和身前,低声说道:“公子,府上来了贵客,被安顿在中间院里了,你快去看看。”

    “来的贵客是谁啊?”

    “呃,反正是您认识的,进去一看便知。”陶宽没有明言,含含糊糊地对刘和打着哈哈。

    刘和翻个白眼,迈腿就往中间院里走去。

    按理说,这些卫兵都是十分机警的,若非是跟刘和十分熟悉的客人前来,绝对不会轻易就将人生放进中院里去,最多也就是让客人在前院的门厅里等候着。既然这些卫兵想给刘和一个“惊喜”,刘和也就懒得摆出公子的派头,逼着严宽老实交待和汇报了。

    跟随刘和一起进来的史阿和丁况,本来要陪着他一起去中院,结果被眼明手快的阎老四一把一个拽住,说是兄弟们最近琢磨了几招厉害的搏杀之技,要请史阿和丁况指点一二。

    刘和心里揣着几分好奇来到中院,结果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见着,于是便要推门往自己的书房里面进。

    不等刘和伸出手来,“吱呀”一声,屋门从里被人拉开,一个身着白衣、长发飘飘的女子站在了刘和的面前。

    屋内光线有些暗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