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 >

第6部分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第6部分

小说: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分统是个聪明人,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回去后,他谎称炮位不准,需要重新瞄准,调整后把目标定在了使馆后的空地,一时间众炮齐发,好不热闹!结果使馆区是受了一夜的虚惊,却丝毫无损。
在使馆区困守北京的时候,八国联军也开始组织起来了。最开始的一批外国军队由西摩尔率领,但他们从天津出发后被清军和义和团击退。当时的直隶提督聂士成,最开始的时候奉命剿杀拳匪,既而朝议大变,又让他去抗击八国联军。结果聂士成的部队腹背受敌,在抵抗八国联军的同时,背后又遭到义和团的袭击,聂士成本人也在八里台陷阵而死。
聂士成死后,马玉昆率余部在紫竹林和八国联军恶战一场,战况惨烈,三千清军战死。随后,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并准备进逼京师。慈禧太后得知后慌了神,又想变计议和,派总理衙门往使馆里送西瓜慰问。但此时议和已晚,八国联军不认为清廷有能力控制局势,而清军在从天津到北京的途中节节败退,八国联军很快便攻破通州,逼近京城。
七月十九日,也就是城破前的那个晚上,炮声震天,风云骤变,整个北京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次日黎明,八国联军从广渠、朝阳、东便三门攻入,禁军大都溃逃,义和团也早已早鸟兽散。城破后,北京人见了英国的雇佣兵(印度兵),竟然还有人以为是甘肃的回部救兵来了。
四、慈禧仓皇西逃,帝国威风扫地
就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清晨,天还没有放亮,慈禧太后穿着普通青衣,一身农妇打扮,边走边哭,踉踉跄跄的从宫中逃出。光绪帝及皇后等人跟在后面,也大都衣裳单薄,一直走到西华门外才弄了辆骡车坐上。那些王公大臣们如载漪、溥俊、载勋、载澜、刚毅等人,也只能走路,一行人出了安定门后,往西逃生。
这真是可怕的早晨啊。放眼看去,当时的北京城已是兵荒马乱,随处可见熊熊大火,满耳都是隆隆炮声。不管是做官的,还是小老百姓,大家听说八国联军马上就要进城了,一个个都吓得四出逃窜。慈禧太后也不例外,一行人出城后便碰到一群溃兵,队伍被冲得七零八乱不说,那些乱兵还乘势大加抢劫。在这个满是硝烟的世界,谁还认得这是当今的太后老佛爷!
遥想北京当年兴盛之时,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昌盛,少说也有近三百万的居民。就在这短短几个月里,由于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相继为乱,原本人来人往的繁华之地,也已被战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一个糊涂的决策,一场浩大的暴劫,竟然把若大的北京城毁败到如此地步!在某些时候,历史真的很残酷。
再说那慈禧太后一行人出了西直门后,真彷徨不知所往之际,幸好马玉昆带兵赶来保护,慈禧太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由于害怕八国联军追来,一行人都不敢停下来休息,一直走到天色已晚,到了昌平贯市才停下来暂时停歇。可怜的老佛爷和光绪帝等人,由于忙于逃命,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当地也没什么好吃的,老百姓只有些麦豆,慈禧太后这时已经饿得顾不上什么礼仪,就用手捧着吃了个精光!
按理说,慈禧太后在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曾经和先夫咸丰帝出逃过一次,本已经对逃跑稍有经验,但当她想安歇的时候,却发现匆忙之中卧具忘带了。幸亏当时有村妇进献了一床干净的被子,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就了。这事在四十年前发生过一次,当老太后还是记吃不记打。
慈禧太后不仅忘带卧具,她出宫的时候甚至连头发也没梳,这对于老佛爷来说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慈禧太后对梳头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当年李莲英可不就是靠善于梳头才讨得慈禧太后欢心的?
乡下的七月,星空灿烂,夜色如水,可这次是逃难路上,哪有心情去欣赏路边的美景?晚上还好一点,白天赶路的时候那就苦了,当时正是流火的酷暑时分,日头毒辣辣的,实在是苦不堪言。但为了求生,这些向来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们,也只得一路上拼力支撑。
幸好后来甘肃布政使岑春煊又带兵赶来勤王护驾,恰好迎了个正着。慈禧太后悬起的一颗心这才放下。岑春煊对慈禧太后非常忠心尽责,一天晚上,慈禧太后歇息在破庙里,半夜被恶梦惊醒,在庙门外护卫的岑春煊听到慈禧太后的惊叫后,赶紧大声道:“臣春煊在此保驾!”整整一个晚上,岑春煊一直跨刀立于门外。危难之中显身手,后来岑春煊也由此得到了老太后的重用,在官场上一帆风顺。
慈禧太后一行人到达怀来县后,县令吴永急忙仓皇出迎,还依旧按照朝廷利益,对光绪帝三跪九叩首,总算让慈禧太后心里感到有一点安慰。可怜当时的光绪帝,他身穿一件旧布袍,篷首垢面,憔悴不堪,对着臣工大都默然不语。慈禧太后赶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手拍梳妆桌,令“快快送饭来”!小县官发动整个城关的乡绅,好不容易让慈禧一行人吃了顿饱饭,并好好洗了个澡。这么大热的天,这些人在逃亡路上竟然好几天没有换过衣服。
怀来是小县城,条件简陋,慈禧太后到后也只能住到吴夫人(曾国藩的孙女)的卧室,皇后住吴永儿媳妇的卧室,至于光绪帝,则被打发到县衙的签押房去睡了。
离开怀来县后,一行人晓行暮宿,终于在半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六的时候逃到了山西大同府。大同离北京已有七百多里,因为相对安全了,逃难队伍才在这里休整了四天。随后,慈禧太后带着队伍继续前进,于一周后到达太原。
到太原后,这些人的生活条件便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年乾隆老爷子游玩五台山时留下的旧物,还原封不动的在太原巡抚衙门里保留着,这时都发挥了用处。在太原期间,江苏巡抚鹿传霖也亲自率兵六千赶来勤王护驾。本来鹿传霖是打算去京师勤王的,但还没到便听说京师沦陷,太后西行,于是鹿传霖绕道河南赶到太原。
鹿传霖见了老佛爷后,报告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消息,说八国联军正进军保定,恐怕要派追兵杀来。慈禧太后听后慌了神,一行人又继续西行,前往西安。一直到了西安,慈禧太后听说八国联军没有追来的意思,心里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随后,慈禧太后便改陕西巡抚衙门为自己的行宫,摆出了帝王的派头了。据时人记载,慈禧太后在西安御膳一天的费用,就要花去二百两银子。老佛爷还对岑春煊说,想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御膳的费用比这个要多几倍呢,现在已经省了很多了!言语之间,毫无亡国之忧。
西安虽然安全,但由于陕西连续三年大旱,造成了大批的灾民。就在那年冬天,几十万饥寒交迫的灾民涌到了省城,向巡抚大人讨条生路。但当时因为慈禧太后逃难到了西安,巡抚害怕这些人进城后会制造动乱,便下令城门紧闭,不准这些饥民进城。
饥民们进不了城,只能在城郊挖洞栖息,靠吃草根树皮苟延残喘。冬至那天,陕西突降暴雪,在随后冰天雪地的几天里,每天都有上千人因饥寒交迫而死去。随着天气的变冷,冻死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多到最后很多尸体都没人掩埋。
陕西人民不好过,那八国联军进城后,北京的百姓更要遭殃了。慈禧太后跑了,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就只能自行解散,各谋生路了。那些太监和宫女们长年生活在宫中,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老佛爷这一走,这宫中还不乱成一团?可怜那些人走投无路,上吊的上吊,投井的投井,服毒的服毒,自杀的数以百计。就连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由于慈禧太后一直非常讨厌她,逃跑的时候并没有带上她,最后珍妃只得投井而死(也有说是慈禧太后临走前逼其投井自杀的)。
真要说那八国联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不过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罢了。这支杂牌军,主要以日、俄、英、法、德五国军队为主,总数并不会超过两万人。其中,日军七千人,法军四千人,英军和俄军各约两千人,至于其他几个国家如意大利,只是象征性的派些人来,以示参战。
德国的大部队是在北京被攻陷后才到达的。德皇听说公使克林德被杀后,怒不可遏,立刻派出瓦德西大帅点兵七千杀奔中国,但终究路途遥远,北京城破若干天才到。后来其他联军见其气势汹汹,又因为其公使克林德遇害,于是举瓦德西为联军统帅。
不过,令人感到脸上无光的是,就这样一支杂牌军,却把十多万清军和数量众多的义和团打得落花流水,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耻辱。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清军的武器和战法过于落后,更别提那些靠迷信又没有组织的义和团了。
就在八国联军进城的那天凌晨,慈禧太后一行人已经从西华门逃走了。城中的清军得知慈禧太后已逃走后,也都纷纷散去。随后,八国联军便进入紫禁城,在混乱中,宫中的很多珍玩宝物便自己长脚,不翼而飞了!
八国联军在对北京进行分区占领后,便开始疯狂搜杀义和团。和当时义和团任意指认他人为教民一样,联军也任意指认他人为义和团,同样的野蛮,同样的残忍。北京城顿时一片血雨腥风,遇害的尸体堆积如山,恍如地狱!
由于各国司令官默许自己士兵抢劫,于是洋兵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身跨洋枪,手持利刃,三五成群的在各街巷进行抢劫,所到之处,无一幸免。在紫禁城里,除了几个大殿外,宫中的珍玩宝贝、金银财宝基本都被洋鬼子们一抢而空,那些不便藏匿带走的,就贱价卖掉或者干脆砸烂取乐。
连传教士们也加入了抢劫的队伍。据一个外国记者报道,有几个著名的传教士说,“收集那些被丢弃的东西不是抢劫,而只有从所有者手中获得财物才叫抢劫”――所以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皮货。
城里的很多妇女(特别是满族女人),由于害怕被洋鬼子欺辱,很多都跳井或者上吊自尽(后来的摄政王载沣的首位未婚妻也在其中)。洋鬼子到老百姓家抢劫的时候,就经常遇到井里已经填满了死人。城破之后,自杀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比如尚书崇绮、祭酒王懿荣等,都自杀身亡。
事情还没这么快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逼迫清廷签订赔款和约。万般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只得急令李鸿章前去议和。当时已是七十七岁的老翁李鸿章,只得抱病再次接受这个极为尴尬的任务。李鸿章在准备北上之际,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何良策,老李叹道:“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老和尚,撞破钟,焉有好结果?
经过数月的艰苦谈判,最后达成《辛丑条约》十二款,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为德国公使克林德树石碑,建牌坊;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亲自前往德国大皇帝面前谢罪。因日本书记官被杀,派户部侍郎那桐为专使大臣,赴日本谢罪。
二、惩办那些主张仇洋的罪魁祸首,如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等人。
结果,庄亲王载勋于辛丑年正月初三自尽;英年、赵舒翘初六自尽。毓贤初四被正法,启秀、徐承煜初八日被正法。刚毅不及和议便已病死,而徐桐则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后自尽。真正的罪魁祸首,端王载漪被加恩发配新疆,永远监禁,好歹保住一条老命。
另外,在庚子年间因主和被杀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和太常寺卿袁昶五大臣,开复原官,以示昭雪。
三、赔偿四点五亿两白银,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本息还清。赔款由上海办理,以关税盐政作保。乖乖,四点五亿,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款一两。
四、各国派兵驻守使馆,中国人不得居住在使馆区内(即后来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大沽炮台和天津到北京一切炮台防卫设施,一律削平,以绝后患。天津到北京的关隘要地,包括杨村、唐山、滦州、秦皇岛、山海关等,允许外国兵驻守。
五、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此时的清廷,恐怕再没有比和洋人打交道更重要的事情了!
议和过程中,李鸿章因年老力衰,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各国听说李鸿章行将就木,也颇有感伤,最终议定和约。如今世人都说李鸿章所签之约为卖国条约,但换其他人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国家衰败至此,即使第一能臣,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让四亿五千万国民代打板子,每人罚款一两了事。
再说那惹祸的老太后,她做梦也没想到,洋人竟然没有提她最担心的归政要求。老太后惹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