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文字全集-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而同学们你知道我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做演讲吗,我就是要告诉你这句话,中国的未来只有靠你们了,谢谢各位。
现场提问
问: 您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是什么?您今天给了我一条鱼,我吃完后,想要鱼干。
答:这位同学我今天没有告诉你鱼,告诉你的就是鱼干、以及渔网,我不需要告诉你怎么做,因为那是鱼,我今天把中国经济的问题做了一个非常清楚的剖析,那么这个就是渔网,这个就是鱼干,因此将来你要如何发挥你的所长就必须针对今天中国经济的现状,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你才能成功,而这个同学所问的,郎教授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我的研究方法就是所有谈到的这一切不是在算命,而是什么,而是一个最简单的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就这么简单。
问:您以前讲座的时候讲到的信托责任这个概念,我想问您的是信托责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有关联,与中国的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否冲突?
答:非常好的问题,我很愿意借这个场合借着这个同学的口表达一下我的观点,他讲了一句话,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们认为这是对的吗?如果认为这是对的话呢,那么我就要讲出我的观点,那么各位想一想我们过去对于国企改革是一个什么概念,国企老总政策,公司又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不管,同学们,公司不是自己的就可以做不好吗,想想这句话。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难怪会有冰棍理论出来。什么叫冰棍理论呢?那就是公司不是自己的所以做不好。因此就会像冰棍一样逐渐融化。与其让他完全融化光,还不如在没有融化光之前送给国企老总,叫做apu,那不就好了吗,这个思想阻挡了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清楚的告诉在场的各位同学,这种思维的这种思维,不但破坏了中国的伦理道德而且破坏了中国是非善恶判断的标准,你晓不晓得最大的受害者是谁?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国民营企业,你以为民营企业是私人的吗,对,你做到了之后,我想请问各位同学,我们民企老总需不需要聘副总,我们民企老总需不需要聘科员,需不需要聘经理,需不需要聘科长。当然都需要了,如果都需要的话,我想请问你们,公司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是不是这些人呢?不是,如果不是的话,他们是不是就可以不做好呢?好的,目前民营企业的困境就在这里,目前民营企业很难找到这种有信托责任的人物,大家只为自己打算,信托责任在中国是极其缺乏的,我举个例子来讲,最近这两天炒得极其火爆的,证监会是否应该搭救股市的话题,我们内地分成两派学者,一派主张应该,一派主张不应该,我告诉所有同学这种讨论是极其荒谬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政府对于百姓的信托责任在哪?那么政府官员,回到我这句话,政府是你的吗?当然不是,是老百姓的,那么是不是你就可以不做好呢?由于你们不想做好,因此老百姓在股票市场里面受到什么损失关他什么事啊。因为他不需要对你负责任,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只强调个人的自私自利,而没有强调我没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有没有信托责任,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不缺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今天缺什么,我们今天缺有信托责任的一群人,在你们的心目当中,最伟大的企业家是谁,全世界最有钱的人是谁?是比尔盖茨是吧,是巴菲特是吧。这些人在你们同学心目当中占有什么地位,想一想,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不好。美国的小布什总统,曾经提议,要减免遗产税,那如果是在中国的话,那很多企业家就会很高兴,最好多减点税,那我可以把我的遗产都给我的小孩,因此在我们想象当中企业家应该非常激动,对不对,同学们,但我告诉你,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就在报上登了一大版广告,他们怎么说的,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法案把他们的遗产给他们的子女,那么他们因该很高兴啊,但是他们怎么说,他们说。他们不能够赞同美国总统的做法,因为这种减免遗产税的做法,将图利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好奇怪呕,但他们坚持说你这个做法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而严重影响到美国立国的基础,看到没有这就是美国的社会价值观,他什么时候想到自己了,他想到什么,是国家民族的存亡问题,所以自己不仅纳
还采纳
因为你是让我们下一代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就是巴菲特,这就是比尔盖茨。我们有这种情怀吗?同学们,再想一想,美国的肯尼迪总统曾经对他的公民说了一句话,说了一句非常具有信托责任的话,那就是你不要问国家替你做什么,想一想同学们你替国家做什么,这是美国总统肯尼迪说的话,这是什么心态,那就政府对老百姓的信托责任在哪里,老百姓对国家的信托责任在哪里,因此讲这个就是的问题,美国政府,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播出千亿美金救市,你认为他为什么要救市,因为美国的股票市场基本上都是由全体老百姓持股的,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图利某个集团而是什么,而是一个政府因该有的信托责任,你既然为百姓所信托,你就该把你的工作做好,如果股市因为通货膨胀而大跌,你就应该做点事,这是政府的信托,大家听懂了吗?
2008年1月《人物周刊》对郎咸平教授的采访
在2007年,中国股市、楼市疯狂地一轮飞涨中,“流动性过剩”已经是主流观点。
郎咸平的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投资营商环境恶化,根本是产业链问题。“为什么宏观调控这么困难?原因就在于,现在中国经济从农牧时代转到工商链条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会使得宏观调控变得极其棘手,非常难以预测它的成效。”
如果郎咸平是对,其他人都错,那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非但是下错了药,还可能是个“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毒药。
郎咸平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八大危机是否真正触及到中国当下的经济生活?
人物周刊:您认为现在根本性问题不是流动性过剩,理由是什么?
郎咸平:我们现在所看到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都是表面现象。从广义货币或GDP来看呢,确实是流动性过剩了。但是,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使得企业家把应当投资而不投资的钱转移到股市和楼市上,这才是造成泡沫的真正原因。
从2006到2007年,全世界的国际化进入到了产业链竞争格局,从过去厂商和产品的竞争,进入到整条产业链的竞争。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国企和民企谁更有效率,而是我们处在产业链价值的最低端。随着利率、汇率的不断上升,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使得利润逐渐降低。而这会使投资营商环境更加恶劣,这也就是你们经常谈到的,深圳、东莞工厂倒闭的数量在大量增加。
人物周刊:您提出的“虚拟资金”,是个什么概念?
郎咸平:我就是把企业家本来应该投资的钱,不去投资,转去炒楼炒股的资金取了一个名字——虚拟资金。在我谈到四类资金中,我把第二类的腐败资金也称之为虚拟资金,因为这个钱也是查不到的。第三类才是国际热钱,第四类是老百姓的储蓄钱。广义地,我把这四类通称为虚拟资金。
人物周刊:之前是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吗?
郎咸平:对,我做过大量的调研。这个解释起来太专业了,我简单点说,我们把投入股市的资金按比例,再扣除掉你可以观察到的第三第四项,反推一下,就是第一、第二项资金。
但是,第一和第二项资金各是多少,我就不清楚了,这两项混在一起。根据我们的统计方法,中国企业家应该拿去投资但是没有去投资的、拿去炒楼炒股的,跟英美国家比,占到转投资金额的八成以上。
人物周刊:怎么统计得到第三项——国际热钱的数目?
郎咸平:第三项资金还是能查得到的,譬如内地学者就针对深圳地区做过深入研究,以2007年1到10月份为例,有6%是港澳台买房,其他的外资是1%,也就是说共有7%进入深圳的房地产市场;还有通过QFII进入中国股市的,也可以查得到的。
人物周刊:在外籍人士购房和QFII这两笔之外,我想,肯定还存在没有被你计入在内的涌入途径。
郎咸平:有的,可能是基金的形式,有的可能是个人形式,或者用别人的户口,这个很难说的。但是,这些途径都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的话,就可以查了。
人物周刊:如果企业家不是通过企业名义去买股投资房地产,你怎么区别第四项和第一项目?
郎咸平:当然,我说的不是老百姓那种赚100块钱存30块的那种正常储蓄款,而是那种飘忽不定的帐户资金,他可以去炒楼炒股的钱。
人物周刊:除了这些数据分析,使用的调查手段主要还有什么?
郎咸平:还有访谈。根据我们对企业家的调研,企业家的生存环境由于处在了产业链的最低端,因此本身就非常恶劣,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宏调的影响使得利率上升以及2007年的年底银行收紧银根的比例超过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因而生存环境更加恶化,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不得不用行政手段,这是没有办法的。
人物周刊:您反对货币从紧的政策,认为会进一步恶化投资营商环境。但是,如果利率维持不变,至少第四项老百姓的储蓄,会更多地投入到股市楼市
郎咸平: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不能用一刀切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情况,这是因为中国环境的复杂。中国进入了工商业链条时代,环环相扣,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以一个行业是否过热还是过冷作为判断标准,针对不同的行业,要有不同的调控方式,有些行业要采用行政手段。你可以打组合拳么——行政手段和金融调控,还有别的方法,要区别对待,不能一视同仁。
人物周刊:借助行政手段,不是又回到了朱镕基时代了么?从市场化进程来说,这是一种倒退。
郎咸平: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之前没有把这个讲清楚。如果我们的经济是和美国一样的,那就不需要行政调控了。美国是一元经济,市场机制非常有效率,一萧条就是全国萧条,一经济膨胀就全国膨胀;而中国是二元经济,如果一个经济政策使一个部门受益,就必定会伤害到另外一个部门,这使得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不得不用行政手段,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也不想,但是实在没有办法。
国内有很多专家都提倡美国的制度,可是要搞清楚,这里头是有潜台词的:中国和美国是有差别的,美国是一元经济,所以金融调控有效,而在中国这种二元经济下,金融政策一定会失效,反而造成资金逆流转的现象——一如果提高利率,过热的行业更热,过冷的行业更冷,因为更多资金从过冷部门流向过热部门,股价、楼价也就更涨。
人物周刊:二元经济的形成,是源自“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是如何造成的?
郎咸平:首先,银行信贷向国营企业倾斜,另外,卖地的款,政府都做什么用了?很多都投入到地方建设;地方财政赢余做什么用了,也投入到地方建设很多,拉抬GDP。这已经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了,这个的必然结果就是二元经济,也就是和建设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
我认为地方政府搞建设需要另外一个思路,就跟十七大报告所说的,要给老百姓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是不是失业问题你要注意啊,住房问题你要注意啊,上学看病的问题你要注意啊,而不是一味地拉抬GDP。十七大已经提出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转向是对的,需要更加强化。把老百姓的民生列为主要考量点。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二元对立,才能让金融政策真正有效。
人物周刊:但中国的状况是:GDP增长一旦放缓,很多矛盾就激化,譬如就业问题。
郎咸平:你可以不要老搞工程建设,你可以搞环保产业,一样创造就业。大家不要以为一定要投资有污染的行业,或者建筑业、搞形象工程,才能拉动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