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北洋枭雄 >

第91部分

北洋枭雄-第91部分

小说: 北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现在战争刚刚开始,日‘本人打的也极为顺利,弹药消耗虽然也多,但是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历史日军的后勤供应糟糕,一方面是由于战争持续的时间比较久,战斗也过于激烈导致对弹药的消耗激增,同时日军方面完全是依赖海运来供应数十万大军作战,这才导致日‘本前线部队的后勤供应紧缺。

    也就是说,和俄军补给紧缺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运力的问题,而不是产能问题。

    更何况现在日‘本还没有面临后勤紧缺的问题,这种时候佐藤次郎说日‘本弹药紧张,想要从福元机器厂购买武器弹药?

    开什么玩笑,要知道去年的时候北洋还向日‘本大规模购置军火啊,这福元机器厂虽然建立起来了,产量在国内也算是超越了湖北枪炮厂成为了国内第一,但是和日‘本的军工企业的产量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日‘本人就算紧缺弹药,也会去德国,美国甚至英国购买啊,怎么也不会跑到福元机器厂这边来啊!

    然而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现在的的确确发生了!

    作为日‘本军部派遣到辽西的秘密人员,佐藤次郎的身份是不可能胡乱说话的,更加不会随便拿出一张三万英镑的支票在赵东云眼前乱晃的。

    佐藤次郎说着的同时,也是把那张支票放到了桌子上:“如果福元机器厂能够大批量对我军供应军械,那么后续还会有更大的订单,而这只是订金!”

    赵东云脑海里闪过众多想法,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有,比如说难道俄国海军小宇宙爆发,把日军的海上补给线给截断了,导致在东北作战的日军后勤供应困难?

    还是说日‘本国内的那些兵工厂被俄国间谍一股脑给炸掉了?还是说干脆来一场地震啊什么的把他们的军工业给全部摧毁了?

    又或是日‘本人干脆就是贿赂自己,让自己对他们在辽西等地区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或者是日‘本人发现了自己和俄国人的军火贸易,为了截断俄国人的军火供应,他们想要抢先把自己手里头的军械都给买下来?

    诸多想法一闪而过的时候,赵东云也是恢复了正常神色,这一次他并没有直接拿过那三万英镑的支票,这钱虽然看着晃眼但是不是那么好拿的。

    “哦,如果贵军需要购买军械,大可直接去天津,怎么找到我这里来了?”福元机器厂虽然工厂是设立在唐山,但是公司总部却是和天津英租界,日‘本人如果系那个要购买军械自然得去天津了。

    佐藤次郎却是依旧面带微笑:“如果我去了天津直接下订单,那么将军您还怎么赚钱呢?”

    一听到这话,赵东云:“哦,佐藤先生这是?”

    佐藤次郎却是继续面带微笑:“赵将军,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每个月能够从您手上购买到五千发炮弹!”

    一听到这个数字,赵东云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佐藤次郎多了不说,少了不说,偏偏就说五千发,而这个数字恰恰就是赵东云每个月给俄国人提供的炮弹数量!

    靠,这日本人真的知道了自己和俄国人的军事贸易,现在是直接找上门来了!

    赵东云再看这佐藤次郎,心里头又是闪过诸多心思!

    自己和俄国人的军事贸易可以说是极为隐秘的,甚至第三镇的诸多高层将领都没有几个知道,全程参与此事的只有自己,军械处的赵东平以及吕双枪、石阳,其他人也许参与了此事,但是都是只参与了其中一个环节而已,比如说负责把炮弹从唐山押运到锦州来的人,带队的军官以及下属士兵只知道这些弹药是第三镇以及锦州巡防营所购买的,而且具体有什么军械他们也是不太清楚。

    这些军械到了锦州后会进入第三镇的军械仓库里头,然后赵东平就会从提出一部分,再运输到盘山附近交给吕双枪以及石阳两人,最后再由此两人的部队负责运输到奉天外围由俄军接受。

    这个流程虽然全程参与的人不多,但是每个月都有这么大批的弹药在唐山…锦州…奉天之间流通,外人有所察觉是正常的,进一步挖掘的话不难查到赵东云头上来。

    如果说日‘本人发现了这事后直接公开化,那么赵东云也没有什么所谓直接否认就是了,反正日俄双方都在辽西各自拉拢赵东云为代表的中国一方势力,同样双方也都不愿意把中国卷入战争中来,所以闹大的机会不大,在赵东云原先的猜测中,不管是俄国人发现了自己给日‘本人的间谍提供后勤支持还是说日‘本人发现了自己和俄国人的贸易,他都是直接否认的。

    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这个日‘本人发现了此事后没有提出什么外交抗议,而是直接找到了自己这边,一出手就是三万英镑!

    这是拿还是不拿呢?

    如果不拿的话,几乎就是对日‘本传达了一明确信号,那就是赵东云持有反日立场,以后这场日俄战争要是日‘本胜利了,日‘本掌控了接替俄国占据了南满铁路以及辽东半岛等利益所在后,赵东云要想在东北待下去日‘本人估计天天都给他下绊子。

    如果拿的话,那就是代表着自己和俄国人的军事贸易结束,俄军将不会得到来自于自己的炮弹供应,这让原本就糟糕无比的俄军后勤供应雪上加,到时候自己所希望俄军能够拖住日‘本更长时间的期望也就落空了。

    看着赵东云不说话,那佐藤次郎继续道:“赵将军放心,这一批军械我军将会给出最优惠的价格!”

    这话的潜意思就是他们将会给出比俄国人更高的价格!

    佐藤次郎说罢后,喝了口茶,他有信心能够和赵东云达成购买军械的协议,从而断绝俄军的一个重要弹药供应来源。

    佐藤次郎来到辽西数月后,他很快就是发现了赵东云和俄国人交往密切,并没有外人口中宣扬的那样是坚定的日‘本支持者。

    但是他同样也发现,这个赵东云到锦州后一连串的举动大多围绕着两件事进行,第一就是扩军,第二就是捞钱,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持续进行的剿匪作战基本是个第三镇的军官都知道是为了钱而发动的。

    再考虑到赵东云给俄国人提供的军械都是价格昂贵,几乎比国际市场的价格多了百分之五十都不止,这就让日‘本人认定,这个赵东云就是为了钱才冒着巨大的风险和俄国人进行军事贸易的。

    再加上赵东云也极为配合日‘本人在辽西展开行动,所以这才派了佐藤次郎前来,试图以砸钱的方式直接收买赵东云。

    反正赵东云做军火生意就是为了赚钱,那么他们日‘本人出更高的价格买下来也是一样的,这样也能够避免出现其他不可预测的外交风波。

    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赵东云和俄国人的军火贸易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赵东云沉默了许久后才道:“如果贵军的确军械紧张,那么我这边也不是不可能卖一部分弹药供应贵军作战的,不过这价格嘛!”

    佐藤次郎听罢也是露出正色,然后竖起了三根手指:“不管原价多少,我们都加价三成!”

    赵东云点了点头,他对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两人的话语中间虽然半点都没有说过什么赵东云和俄国人的贸易,但是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直接说出来的,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这个原价说的也不是什么通常的出厂价,甚至都不是国际市场价,而是特指赵东云给俄国人的报价,日‘本人要想从俄国人手中抢过来这一批弹药,而且还得让赵东云心甘情愿不引发其他外交风波,不加大价格是不可能的。

    赵东云卖给俄国人的炮弹价格几乎都已经是普通价格的一点五倍了,现在日‘本人再加价的话,那赵东云几乎是卖一发炮弹就赚一发炮弹啊!

    这一场会谈的内容虽然简单,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但是牵扯的事情却是非常多,最后佐藤次郎看着赵东云手下那张三万英镑的汇丰银行支票后,才是心满意足的走出了赵东云的司令部。

    他不会知道,赵东云等他一走立即就是把赵东平给叫了过来!

第一百二十章 北方资本大联合

    “什么,现在要卖给日‘本人?还涨价三成?”赵东平是全程参与此事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不过他倒是和日‘本人想的一样,他认为卖给俄国人军火就是单纯的赚钱,现在日‘本人给的价格更高,自然是卖给日‘本人了。

    “这样的话,我们每个月的收益又能增加不少啊,再搞几个月的话,别说装备迫击炮的钱够用了,恐怕再给锦州巡防营那边新编一个步兵营都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以后不能做俄国人的生意了,倒也可惜!”赵东平如此道。

    但是他刚说完,赵东云却是道:“谁说俄国人的生意不做了?日‘本要军械我们卖,俄国人要我们也卖!”

    赵东平听罢略微一愣:“日本人那边不是要每个月五千发炮弹吗?给了日‘本人我们拿什么卖给俄国人?”

    赵东云道:“那我们就每个月买一万发,一家一半!”

    这个时候赵东平疑惑道:“三哥您的意思是让福元机器厂那边再加五千发的产量,他们那边不是说没有那么对产量吗?”

    赵东云没好气道:“产量不够不会先挪用其他订单的产量啊,不会继续扩产啊?退一万步就算福元机器厂不够产量,难道我们不能从德国,美国进货吗?”

    这个时候赵东平彷佛才是开窍了:“哦,差点忘了,福元机器厂是我们自己家的!”

    赵东云这个时候加了句:“你也忘了,我们是二道贩子!”

    赵东云说的并没有错,他和俄国人以及日‘本人的军火贸易中,并不是福元机器厂和日俄两国的直接军火贸易,他只是一个供货商而已,在这场军火贸易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控制锦州的赵东云。

    赵东云只要能够提供充足的货源,那么就能够从日‘本人或者俄国人手中赚钱,只是要扩大货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最先考虑到的自然是让福元机器厂扩大产量了,但是现在的福元机器厂已经是负债众多,连续投资扩张步枪以及子弹和炮弹的生产线后,年初福元机器厂又投资建立了附属炼钢厂,想要进一步扩大炮弹的产量,估计问题比较大。

    如果是一年前的福元机器厂,估计赵东云都可以直接指示下去让福元机器厂扩产了,但是现在福元机器厂那边的股本争斗比较厉害,赵东云也不好再插手福元机器厂的详细经营情况了。

    福元机器厂从筹建之初,甚至还没有进行量产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盈利了,北洋新军以及其他各省新军以及旧军的军械订单给予了福元机器厂优良的盈利未来,尤其是去年后诸多人都看上了这块蛋糕,甚至不少外资都想要插一手。

    不过视福元机器厂为北洋集体企业的袁世凯特地为福元机器厂请旨,说该厂关系国防,严防落入外人之手。清廷特别下旨该厂不允许让洋人入股投资,洋人即使通过各种手段持有该厂股本,只要一经发现,立即作废。这种事情在乱七八糟的清末时代也算得上是一个例外了。

    不过没洋人什么事后,国内多钱的人都是想要入股其中,其中又以福元机器厂的原有股东更加希望扩大他们手中的股本比例。

    但是过去一年里赵家百分百控股的福元纱厂作为福元机器厂的母公司,大股东一直都是没有同意大规模的股本增发,只是通过了两次小规模的股本增发而已,主要资金来源还是通过贷款,然而贷款虽然有不少,但是当贷款达到一定幅度后,很快也就是贷不到款了。

    而去年年底福元机器厂计划建立附属炼钢厂、同时准备购入造炮、重机枪所需的诸多设备,这所需的资金可是达到了数百万之多,贷款根本就贷不到那么多,最后准备进行股本增发集资。

    但是这一次的由于增发的规模太大,一但成功增股就会让福元纱厂对福元机器厂的股份从百分之四十三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四,此举自然是遭到了福元纱厂这家母公司的强烈反对,发展虽然重要,但是掌控这家企业更加重要,但是福元纱厂的反对却是失败了。

    因为福元机器厂虽然是福元纱厂的子公司,但它的经营权是属于董事会的,同时福元还是在英租界注册,算得上半个英资企业的,拥有现代化规章制度的福元机器厂在召开了董事会后,大部分股东同意增发导致福元机器厂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本增发,就算是母公司、大股东福元纱厂也无法改变董事会的决定。

    最后福元纱厂被迫利用原有股东的购股优先权,不惜从天津官银号以及其他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