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别样的香港书写 >

第2部分

别样的香港书写-第2部分

小说: 别样的香港书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学的苦思;又不是消费文学的浅俗。而她穿梭于古今生死的传奇内在心理及语言风格的关注;出现了模式化、定型化的倾向;这是令

想象;也使她的小说在单薄的文字中给人以扣人心弦后的回味。王人担忧的。

德威先生是这样评价她的“:李碧华的文字单薄;原无足观。但她的2。 多重戏弄

想象穿梭于古今生死之间;探勘情欲轮回;冤孽消长;每每有扣人心李碧华采用了一套调皮捣蛋的叙事策略”l

“ 
x 
;这一策略暗合了

弦之处。而她故事今判的笔法;也间接托出香江风月的现貌。”
⑦ 
现代文化透过嬉戏、调侃的表象表现深刻社会内涵的特征。在此; 

二、双重语境下的叙事创新笔者把这一叙事策略概括为“戏弄”;一是因为;在具体文本方面;李

主动迎合大众口味又不断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意蕴深刻内涵的碧华常常以戏谑的手法在文本中进行调侃与讽刺。另外;李碧华本

李碧华;在叙事创新上;也有着自己的独道之处。人也非常喜欢“戏弄”“其实;戏弄的过程还是很诱人

一词;她说; 

1。 想象与现实的并置的”
“ 
y。她以其机
;原来这只是一份轻微的砒霜;顽皮而不致命的”l

李碧华的小说从“历史的断裂、失意处”入手;擅用古今揉杂、时智成功地表现了对政治及当下人性等不同层面的戏弄。



总第103 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63 
· 

首先是对意识形态的戏弄。在李碧华的《青蛇》、《霸王别姬》、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多部作品中;都有意把故事的部分背景安排
在文革时期;表现了她对大陆文革时期政治的辛辣讽刺。《青蛇》中
将永镇雷峰塔下的白素贞解救出来的;恰是她数度轮回后的“妖孙”
许向阳;这一反讽的情节本身即以一本正经消解了革命。“感谢文
化大革命! 感谢由文曲星托世;九转轮回;素贞的儿子;亲手策划了
这伟大功业;拯救了他母亲。”lz可是;理性的革命行动超生的却是
蛇的同道妖魔;“其他的还有蜘蛛、蝎子、蚯蚓、晰蜴、蜈蚣。。极一
时之盛。”l{李碧华也不放过以戏弄来揭露历史真相的机会;“谁知
天天有人投湖自尽;要不便血染碧波;有时忽地抛掷下三数双被生
挖出来的人的眼睛;真是讨厌!”l|轻描淡写之中指涉了革命中的残
酷、恐怖、侮辱与反抗。而在《霸王别姬》中;文革疯狂、残酷的背景
恰好成为虞姬畸形恋情得以彻底宣泄的最好媒介。扭曲而变形的
情欲在非理性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被放大。
当然;李碧华对文革的否定与排斥部分地出于商业的卖点;迎
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但是如果从香港独特的意识出发去思考;或
许戏弄正反映了人们在对香港身份寻找和认同过程中;因为前途未
明而产生的焦虑不安。其实;这戏弄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又未尝
不是李碧华因爱而恨的中华情结。
其次;李碧华以古人之心对照现实人心;以当下人性替换经典
故事的方法;还戏弄了现实世界中欲望驱使下的男女;戏弄了现代
人情感的萎缩;显现了被异化的当下人心理的匮乏和不安。《青蛇》
以妩媚佻达的小青为主人公;让她冷眼旁观;把传统文本里抒情氛
围的场景写成惺惺作态的演出。而小青对许仙的诱惑、与素贞的对
峙、对法海的试探;则演绎出世俗男女的情感追逐。的确;在经济社
会的背景下;爱情面临着金钱、权欲等诸多因素的挑战。人的情感
也正如书中所说;“对什么起誓都好;但月亮;它太多变了——它每
隔十天;换一个样儿。”l}现代人的感情世界是如此的复杂、令自己
都无从把握。而这些令人感同身受、唏嘘不已的感叹恰恰是李碧华
“顽皮而不致命的戏弄带来的魅力。
李碧华曾说过;“一切创作;好听好看;字里行间带着魅惑的;都
不会工整。艺术而‘工整’;便是一种罪行。”从中可以看出戏弄是李
碧华对艺术风格的自觉追求。不过;有时过份的情绪化也影响了其
小说的深度。
作为一个流行小说家;李碧华充分掌握了商业社会的游戏规
则;但对她小说的关注;却不能仅仅停留在通俗的层面;而忽略了其
中所蕴含的复杂性和不俗的现代色彩。如果只是坚持雅与俗的单
项尺度来考察这类作家;势必会出现有失公允的评判结果。
注: 
① 此文见《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 年第2 期) ;26 、28 页。
②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 ;12 页。
③ 詹姆森《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 ;487 页。
④ 见李碧华《青蛇》封底。
⑤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96 页。
⑥ 李碧华《霸王别姬 青蛇》(花城出版社;2001) ;222 页。
⑦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 ;389 页。
⑧⑨⑩lv lw 李碧华《姻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 ;28 、
27、39 、45、39 页。
lx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 ;386 页。
ly  李碧华《蝴蝶的十大罪状》;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80 、179 
页。
lz l{ l| l}  李碧华《霸王别姬 青蛇》(花城出版社;2001) ;385 、384、
386、305 页。
(上接第59 页) 距离学生们读《孔乙己》可能很难对封建科举制度和
教育制度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但他们能从周围人对孔乙己肉体
上、精神上的嘲弄和摧残中感受到当时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隔阂和冷漠。他们明白了阿Q 的“精神胜利法的负面影响;教
师也完全可以让他们体会它在自我压力过大时宣泄自我、保持心
理平衡的积极作用。他们的理解或许并不深刻;但只要是自我的、
真实的;就是值得珍视的。
3。 在阅读鲁迅中理解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意义和自我的双重
发现。任何一种理解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自我的理解。阅读鲁迅先
生的小说获得的不仅是意义上的理解;也是精神灵魂的撞击和生
命意义的发现。他对现实生活的冷峻审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
层挖掘加深了我们对社会、对历史、对人自身的认识。学生通过阅
读所收获的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整个生命体的成长。这里
有一个对待鲁迅的态度问题。我们要承认鲁迅的伟大;同时也要
把他作为一个有爱有僧、有血有肉的个体的人;因为鲁迅不仅是民
族的也是自我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多元的解读;与
作者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和对话;以自己独立的思考理解鲁迅的
人格力量和思想力量;尊重鲁迅本人的原意;又不以鲁迅之是为
是;不以鲁迅之非为非;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意义的发现和自
我的觉醒中审视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体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发展;这才是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
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使它留给了我们广阔的思考空间;在阅
读人物命运悲剧、反思造成悲剧的根由的同时我们也时刻在反思
着自身。可以说;鲁迅笔下这些小人物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他们
主体意识的缺乏。祥林嫂也曾反抗过;而她的希望只是能在四婶
家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奴隶;阿Q 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他的目标也只
是希望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等级制度; 闰土在喊“我”
“老爷的时候也在犹豫;但最终还是难以摆脱心中等级分明的封
建伦理道德。他们身上的奴性使他们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鲁
迅在对人的生命主体发现的同时;我们是否也有了主体生命的自
觉? 这样的反思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无穷的。
注: 
① '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8 页。
② 《鲁迅全集》第6 卷'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371 页。
③ 《鲁迅全集》第1 卷'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92 …193 页。
参考文献: 
'1 '  钱理群。 心灵的探寻'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  张恒学。 悲剧美学'M' 。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 '  钱理群。 走进当代的鲁迅'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  钱文。 我的几点思考'J ' 。 语文教学通讯;2000 ; (21 …22) 。 
'5 '  高伟杰。 悲剧意识悲剧精神教育——关于中国亟待加强悲剧
意识教育的美学思考'J ' 。 东方;2000 ; (10) 。 
'6 '  安永兴。 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J '。 语文教学通讯;2000 ;(21 …22)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