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儿+(单一文件实体书精校 >

第317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单一文件实体书精校-第317部分

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单一文件实体书精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其他地区的勤王军,就连嫡系袁崇焕都不听招呼,孙承宗说,你别绕来绕去,在通州布防,把人挡回去就是了,偏不听,协调来协调去,终于把皇太极协调到北京城下。

  然后又是噼里啪啦一阵乱打,袁督师进牢房,皇太极也没真走,占着四座城池,随时准备再来。京城附近的二十多万明军,也是看着人多,压根没人出头,关宁铁骑也不可靠,祖大寿都逃过一次了,难保他不逃第二次。

  据说孙承宗是个水命,所以当救火队员实在再适合不过了。

  他先找祖大寿。

  祖大寿是个比较难缠的人,且向来嚣张跋扈,除了袁崇焕,谁的面子都不给。

  但孙承宗是例外,用今天的话说,当年袁督师都是给他提包的,老领导的老领导,就是领导的平方。

  孙大学士说:袁督师已经进去了,你要继续为国效力。

  祖大寿说,袁督师都进去了,我不知哪天也得进去,还效力个屁。

  孙承宗说:就是因为袁督师进去了,你才别闹腾,赶紧给皇帝写检讨,就说你要立功,为袁督师赎罪。

  祖大寿同意了,立即给皇帝写信。

  这边糊弄完了,孙承宗马上再去找皇帝,说祖大寿已经认错了,希望能再有个机会,继续为国效命。

  话刚说完,祖大寿的信就到了,皇帝大人非常高兴,当即回复,祖大寿同志放心去干,对你的举动,本人完全支持。

  虽然之前他也曾对袁崇焕说过这句话,但这次他做到了,两年后祖大寿在大凌河与皇太极作战,被人抓了,后来投降又放回来,崇祯问都没问,还接着用。如此铁杆,就是孙承宗糊弄出来的。

  孙承宗搞定了祖大寿,又去找马世龙。

  马世龙也是辽东系将领,跟祖大寿关系很好,当时拿着袁崇焕的信去追祖大寿的,即是此人。这人的性格跟祖大寿很类似,极其强横,唯一的不同是,他连袁崇焕的面子都不给,此前有个兵部侍郎刘之纶,带兵出去跟皇太极死磕,命令他带兵救援,结果直到刘侍郎战死,马世龙都没有来。

  但是孙大学士仍然例外,什么关宁铁骑、关宁防线,还有这帮认人不认组织的武将,都是当年他弄出来的,能压得住阵的,也只有他。

  但手下出去找了几天,都没找到这人,因为马世龙的部队在西边被后金军隔开,没消息。

  但孙承宗是有办法的,他出了点钱,找了几个人当敢死队,拿着他的手书,直接冲过后金防线,找到了马世龙。

  老领导就是老领导,看到孙承宗的信,马世龙当即表示,服从指挥,立即前来会师。

  至此,孙承宗终于集结了辽东系最强的两支军队,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击溃入侵者。

  皇太极退出关外,并派重兵驻守遵化、永平四城,作为后金驻关内办事处,下次来抢东西也好有个照应。

  这种未经许可的经营行为,自然是要禁止的,崇祯三年(1630)二月,孙承宗集结辽东军,发起进攻。

  得知孙承宗进攻的消息时,皇太极并不在意,按年份算,这一年,孙承宗都六十八了,又精瘦,风吹都要摆几摆,看着且没几天蹦头了,实在不值得在意。

  结果如下:

  第一天,孙承宗进攻栾城,一天,打下来了。

  第二天,进攻迁安,一天,打下来了。

  第三天,皇太极坐不住了,他派出了援兵。

  带领援兵的,是皇太极的大哥,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

  阿敏是皇太极的大哥,在四大贝勒里,是很能打的。派他去,显示了皇太极对孙承宗的重视,但我始终怀疑,皇太极跟阿敏是有点矛盾的。

  因为战斗结果实在是惨不忍睹。

  阿敏带了五千多人到了遵化,正赶上孙承宗进攻,但他刚到,看了看阵势,就跑路了。

  孙承宗并没有派兵攻城,他只是在城下,摆上了所有的大炮。

  战斗过程十分无聊,孙承宗对炮兵的使用已经炉火纯青,几十炮打完,城墙就轰塌了,阿敏还算机灵,早就跑到了最后一个据点——永平。

  如果就这么跑回去,实在太不像话,所以阿敏在永平城下摆出了阵势,要跟孙承宗决战。

  决战的过程就不说了,直接说结果吧,因为从开战起,胜负已无悬念,孙承宗对战场的操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炮轰完后,骑兵再去砍,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阿敏久经沙场,但在孙老头面前,军事技术还是小学生水平,连一天都没撑住,白天开打下午就跑了,死伤四千余人,连他自己都负了重伤,差点没能回去。

  就这样,皇太极固守的关内四城全部失守,整个过程只用五天。

  消息传到京城,崇祯激动了,他二话不说,立马跑到祖庙向先辈汇报,并认定,从今以后,就靠孙承宗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自崇祯二年十一月起,皇太极率军进入关内,威胁北京,沿途烧杀抢掠,所过之地实行屠城,尸横遍野,史称“己巳之变”。

  在这场战争中,无辜百姓被杀戮,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包括满桂在内的几位总兵阵亡,袁崇焕下狱,明朝元气大伤。

  但一切已经过去,对于崇祯而言,明天比昨天更重要。

  当然,在处理明天的问题前,必须先处理昨天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名字叫做袁崇焕。


  对话

  怎么处理袁崇焕,这是个问题。

  其实崇祯并不想杀袁崇焕。

  十二月一日,逮捕袁崇焕的那天,崇祯给了个说法——解职听堪。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先把职务免了,再看着办。

  看着办,也就是说可以不办。

  事实上,当时帮袁崇焕说话的人很多,看情形关几天没准就放了,将来说不定还能复职。

  但九个月后,崇祯改变了主意,他已下定决心,处死袁崇焕。

  为什么?

  对于这一变化,许多人的解释,都来源于一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北京城外无计可施的皇太极,决定玩个阴招。

  他派人找来了前几天抓住的两个太监,并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特定的营帐里,派专人看守。

  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在太监的隔壁营帐,住进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用人类能够听见的声音(至少太监能听见),说了一个秘密。

  秘密的内容是袁崇焕已经和皇太极达成了密约,过几天,皇太极攻击北京,就能直接进城。

  这两个太监不负众望,听见了这个秘密,第二天,皇太极又派人把他们给送了回去。

  他们回去之后,就找到了相关部门,把这件事给说了,崇祯大怒,认定袁崇焕是个叛徒,最终把他给办了。

  故事讲完了。

  这是个相当智慧且相当胡扯的故事。

  二十年前,我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相信过这个故事,后来我长大了,就不信了。

  但把话说绝了,似乎不太好,所以我更正一下:如果当事人全都是小学二年级水平,故事里的诡计是可以成功的。

  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过幼稚。

  首先,你要明白,崇祯不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是一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也是大明的最高领导。

  三年前,满朝都是阉党,他啥都没说,只凭自己,就摆平了无法无天的魏忠贤;两年前,袁崇焕不经许可,干掉了毛文龙,他还是啥都没说。

  明朝的言官很有职业道德,喜欢告状,自打袁崇焕上任,他的检举信就没停过,说得有鼻子有眼,某些问题可能还是真的,他仍然没说。

  敌军兵临城下,大家都骂袁崇焕是叛徒,他脱掉自己的衣服,给袁崇焕披上,打死他都没说。

  所以最后,他听到了两个从敌营里跑出来的太监的话,终于说了:杀掉袁崇焕。

  无语,彻底的无语。

  我曾十分好奇,这个让人无语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来的。

  经过比对记载此事的几十种史料,我确定,这个故事最早出现的地方,是清军入关后,由清朝史官编撰的《清太宗实录》。

  明白了。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去看清朝入关前的原始史料,曾经比较烦,因为按照常规,这些由几百年前的人记录的资料,是比较难懂的,而且基本都是满文,我虽认识几个,但要看懂,估计是很难的。

  结果大吃一惊。

  我看懂了,至少明白这份资料说些什么,且毫不费力,因为在我翻开的那本史料里,有很多绣像。

  所谓绣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插图,且画工很好,很详细,打仗、谈事都画出来,是个人就能看明白。

  后来我又翻过满洲实录,也有很多插图,比如宁远之战、锦州之战,都画得相当好。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古代的插图本图书很多,比如金瓶梅、西游记等等,但通常来讲,类似政治文书、历史记录之类的玩意,为示庄重,是没有插图的,从司马迁、班固,到修明史的张廷玉,二十五史,统统地没有。顺便说句,如果哪位仁兄能够找到司马迁版原始插图史记,或是班固版插图汉书,记得通知我,多少钱我都收。

  疑惑了很久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文化。

  后金是游牧民族,文化比较落后,虽说时不时也有范文程之类的文化人跑过去,但终究是差点,汉字且不说,满文都是刚造出来的,认识的人实在太少。

  但这么多年,都干过些什么事,必须要记,开个会、谈个话之类的,一个个传达太费劲,写成文字印出去,许多人又看不懂,所以就搞插图版,认字的看字,不认字的就当连环画看,都能明白。

  而在军事作战上,这点就更为明显了。

  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后来的多尔衮,都是卓越的军事家,能征善战,但基本都是野路子练出来的,属于实干派。在这方面,明朝大致相反,孙承宗袁崇焕都是考试考出来的,属于理论派。

  打仗这个行当,和打架有点类似,被人拍几砖头,下次就知道该拿菜刀还是板砖,朝哪下手更狠,老是当观众,很难有技术上的进步。

  所以在战场上,卷袖子猛干的实干派往往比读兵书的理论派混得开。

  但马克思同志告诉我们,理论一旦与实践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成功范例如孙承宗等,都是旷世名将。

  皇太极等人及时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于是他们摆事实,找差距,决定普及理论。

  在明朝找人来教,估计是不行了,所以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读兵书。反正兵书也不是违禁品,找人去明朝采购回来,每人发一本,慢慢看。

  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托人到关内去买,但采购员到地方,就傻眼了。

  因为从古至今,兵书很多,什么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六韬三略且不说,光是明代,兵书就有上百种,是出版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面对困难,皇太极们没有气馁,他们经过仔细研讨比较,终于确定了最终的兵法教材,并大量采购,保证发到每个高级将领手中。

  此后无论是行军还是打仗,后金军的高级将领们都带着这本指定兵法教材,早晚阅读。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

  其实没必要吃惊,毕竟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确实比较深奥,到京城街上拉个人回来,都未必会读。要让天天骑马打仗的人读,实在勉为其难,当时《三国演义》里的语言,大致就相当于是白话文了,方便理解,而且我相信,这本书很容易引起后金将领们的共鸣——有插图。

  没错,答案就在这本书中。

  所谓反间计的故事,如不知来源,可参考《三国演义》之蒋干中计,综合上述资料,以皇太极们的文化背景,能编出这么个故事,差不多了。

  但更关键的,是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三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答案——我的答案。

  我认定,这是一个阴谋,一个蓄谋已久且极其高明的阴谋。

  关于此阴谋的来龙去脉,鉴于本人为此思考了很久,所以我决定,歇口气,等会再讲。

  其实改变崇祯主意的,并不是那个幼稚的反间计,而是一次谈话。

  这次谈话发生在一年前,谈话的两个人,分别是内阁大学士钱龙锡,和刚刚上任的蓟辽督师袁崇焕。

  谈话内容如下:

  钱龙锡:平辽方略如何?

  袁崇焕:东江、关宁而已。

  钱龙锡:东江何解?

  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