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蓄电池在很多设备上需要使用,尤其是军队的舰艇,少不了蓄电池。特别是潜艇用蓄电池,对于潜艇的性能几乎是决定性的关键设备。
李卫国非常重视潜艇,因为帝国海军下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之中,想要打败英国皇家海军,取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光靠九九舰队的把握不是很大,但如果有了可以深海航行的潜艇,那么胜利的把握就又大了一分。
好在普朗特研制的大型铅酸蓄电池已经基本上成型了,这一次李卫国帮他解决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接下来只需要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实验,相信很快就能装备给潜艇使用了。
一想到帝国海军的潜艇就可以实现长时间潜航了,李卫国心情便非常高兴。
一整天,李卫国都呆在电气科,被一群电气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围着,探讨这方面的知识和未来展望。
李卫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兴趣的,跟众人探讨了未来之电力革命发展方向。他说的头头是道,将未来电气的发展方向说的很明白,令所有电气科的专家们都充满了斗志。
“陛下,您说未来将是电力时代,可是如何才能让电力资源变得廉价呢?”
“是啊,现在的电价太高了,我们试过很多种方法提高电力产量,可是还是不行。”
众人向李卫国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想要见电力革命,最起码得解决大规模工业生产电能的问题。
这也难怪他们会有此一问,在交流电没有证明经济价值之前,人类都是使用直流电。这直流电最大的缺点便是成本太高了,且不能远距离传输,建造火电站必须采取就近原则,离着城市用电单位尽可能的近面。不然光是输电成本都足以吞噬一个中产阶级富裕家庭,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了,根本就用不起。
如果普通老百姓用不起电。那么所谓的电力革命就是空谈,****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李卫国早有准备。
不就是交流电吗,中学物理的难度,对于李卫国而言,完全不是问题。
他于是道:“直流电肯定不能用于大规模工业建设用电和民用电,那太昂贵了。但我们可以使用交流电,研发交流电用电器,那么就可以解决这个用电成本问题了。”
斯塔利作为电动机方面的专家。一直研究直流电动机,颇有成就,他于是问道:“可是,交流电电动机如何解决持续性电力供给问题呢?毕竟交流电断断续续。对电动机的伤害太大!”
李卫国回答道:“只需要将交流电控制在额定频率上就可以了。比如五十赫兹左右的交流电,可以替代直流电的恒定供给问题,而且对电机本身的伤害性有限,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众人顿时一愣,其中德普勒突然问道:“陛下,请问赫兹是什么意思?”
“赫兹就是……”李卫国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尼玛这个时候赫兹虽然已经出生了。可是他并没有发现电磁波,赫兹也是后世为了纪念赫兹1887年发现电磁波而规定的单位名称。此时却还没有出现。
还好,李卫国及时刹住了嘴,改正道:“何志是朕的一个朋友,姓何名志,是他发现了电磁波,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向全世界公布他的成果便去世了,朕非常怀念他,于是就把频率的单位用何志来表示,用来纪念何志发现了电磁波。”
好吧,李卫国很机智,也很急智,直接将赫兹同学替代成了何志同学。可怜的赫兹小朋友,他的成果就这样被李卫国歪曲成别人的了。
“想不到陛下的朋友竟然如此厉害,竟然发现了电磁波,这简直是全世界物理学界的最重大发现。”
“是啊,我们一直对电磁波的存在只是理论上推导,并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现电磁波,何志先生竟然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太厉害了!”
“可惜啊,何志先生英年早逝,简直是世界物理学界的一大损失!”
最后,徐寿说道:“陛下将频率单位用何志的名字来命名,足见陛下对何志的想念之深,对何志的成就肯定直至,臣等深表敬意!”
被众人这么一说,一项以脸皮厚如城墙著称的李卫国,竟然都感觉不好意思了。
还敢在无耻一点吗!
好吧,李卫国表示他不是有意的,心中默默向赫兹小朋友致歉。
结束何志的话题,众人又回到了交流电动机问题上来。
斯塔利本就研究电动机,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对交流电动机非常感兴趣,急忙问道:“陛下,想必您在交流电动机方面有很多心得,还请陛下不吝赐教。”
李卫国对于自己人还是很大方了,虽然斯塔利是洋人,可是斯塔利一家人都移民中国了,并且加入了中国国籍,因此关于交流电方面的一些知识,李卫国决定告诉给他。
交流电动机很简单,同样是初中生问题,这对李卫国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朕的这位叫何志的朋友其实距离交流电动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步骤了,朕有幸得到了这方面的一些情报,可以告诉给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朝日研制出来。”
斯塔利等人眼前一亮,顿时大喜,急忙竖起耳朵听,不敢落下一字半句。
只听李卫国道:“交流发电机其实并复杂,其构造的一般原则跟直流电动机类似,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李卫国顿了顿,续道:“交流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定子的功用是产生交流电。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转子的功用是产生磁场。安装在定子里边。原理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这就是交流电动机的原理?
很简单吗!
斯塔利等人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他们不是没有研究过,只是一直走了弯路罢了,听李卫国这么一说,顿时豁然开朗。
其实。很多发明都非常简单,只不过人类缺乏这方面的灵感和机遇,很多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原本就存在世间,只不过一直不被人类所重视所发现罢了。
“多谢陛下,我想我应该很快就能够造出交流发电机了!”斯塔利高兴的说道,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太难。
徐寿问道:“陛下。既然交流发电机没问题了,相信斯塔利院士应该很快就能研制出来。问题是,想要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实施电力革命,大型发电站、电力传输损耗以及工业用交流电动机转化等问题也需要解决才行。”
李卫国点点头,这徐寿看问题还是有些远见的。
“交流电动机说白了就是让转子不停的转动来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这可以用蒸汽锅炉的蒸汽来一直推动转子转动,也就是火力发电站的基本原理。同时。水轮车推动织布机也是一个参考,可以拦江设立水坝。利用水的落差势能来推动电机转子来发电,朕称之为水电站,甚至举一反三,利用潮汐也可以建立电站!”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已经从一开始的不停惊讶,到现在已经不觉得惊讶了,在他们眼里,李卫国就是先贤大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众人都心悦诚服。
如果说之前李卫国没说一句话,众人都会死要面子的刨根问底的辩论一番,那么现在众人已经不需要再怀疑了,就像学生不会去怀疑老师教的课本内容,他们对李卫国的言论,几乎百分百的相信了,哪怕暂时不明白没听懂,也不会提出质疑了,而是等着慢慢自己探索。
这便是个人崇拜了,在科学界尤其如此。
能够让这些科学界牛人们如此崇拜,可想而知,李卫国此刻心中多么的得意洋洋了。
德普勒这时问道:“陛下,解决了电站问题,那么如何做到远距离传输电力的损耗呢?毕竟火电站、水电站或者潮汐电站,都不太可能离着城市太近,中间电力传输的损耗将直接影响电价的问题,如果不能一绝对优势压倒直流电的电价,肯定无法进行电力革命的!”
“问得好!”李卫国轻喝一声,说道:“电力传输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过朕还真的知道,朕的朋友何志同样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高压输电线可以减少电流损失。”
高压输电线?
众人顿时陷入沉默。
很快,德普勒一拍大腿,惊喜道:“对呀,电阻恒定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便可以降低电力传输损耗了!”
“只是,如何大幅度提升电压呢?”
李卫国苦笑,好吧,他不得不讲讲初中物理课本上关于电压器的问题了。
还好,电压器的结构更加简单,难不****卫国。
“解决电压器很简单,我看过何志的设计,用线圈可以改变电压输送问题。”
好吧,李卫国只能一直用“何志”这个人名了,他可不想太惊艳。
于是,李卫国将变压器的基础原理讲了一遍,并简单了画出了电路图,众人一看就明白了。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电磁线圈的这一个原理,还得回去自己认证一下。
不过他们相信李卫国说的一定就是对的,所以这个变压器问题解决了,可以进行远距离输电了。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那便是用电设备了,这并不难,只是将直流电机改成交流电机就行了。
直到这时,一整套的电力流程便形成了,发电、电力传输这两个关键性问题解决了,那么未来的电力革命也就没有问题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斯塔利、德普勒等人如何尽快研制出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了,只要研制成功,那么李卫国就可以直接推行电力工业革命了。
1840年的英国进行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奠定了如今大英帝国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正在被新兴国家美国、中国、德国所追赶,很快就会被超越。
因此,在下一场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到来前,如果中国抢占了先机,那么同样也会奠定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未完待续。)
第282章 教育立国
接连一个星期,李卫国的行程安排都在帝国科学院。
除了电气科之外,也巡视了其他科室,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远景发展计划,鼓励科学家、工程师们积极研发和创造。
在一些关键科目领域,李卫国不吝赐教,将他所知道的一些重要知识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告诉给了各科的专家学者们,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进行相关科学的研发和探索。
因为李卫国的正确指引,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效率取得相关的科研成果,然后投入中国之军用和民用领域,尽快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经济效益,增强国防实力。
教育是立国之本,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拖延。
早在李卫国割据上海之时,教育就一直进行着,而且是大刀阔斧的进行。
当年,国内普遍是私塾教育,学费高,门坎高,只有有钱人家的子弟才能请得起先生教课。
当时的国内并无现代式的学校,李卫国一开始建立的旦复大学也是空有其名,学旦复大学名为大学,一开始教授的课程却是夜校速成式和小学文化课程,其中夜校速成班只招成年人,小学文化课才是真正的少年学生班。
随着十几年的不断完善,当年最早入学的小学生,如今才算是变身成大学生,成为中国本土大学教育的第一批全年制毕业生。
在中国学生断代的那段期间,李卫国采取的是借鸡生蛋策略,从东南亚华侨中寻找人才填补最初的空缺,以及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填补中期空缺,这种局面持续了十几年,如今总算是等来了中国本土学生毕业。
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李卫国并没有放松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反而加快了教育普及的步伐。
众所周知,历史上同样一起开始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战胜了清朝的洋务运动,其最根本还是在教育这方面的投入。历史上的1895年,日本的教育已经普及到中学了,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八千万日本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