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342部分

013-本草纲目-第342部分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贴之,即退。纸上留一小孔出气。此乃凌汉章 
秘传极效方也。(谈野翁《试验方》)。赤白翳膜∶生蜗牛一枚,捣丹砂末于内,火上炙沸, 
以绵染汁敷 中,日二。(《圣惠方》)鼻血不止∶蜗牛(爆干)一枚,乌贼骨半钱,研末吹 
之。 
(《圣济总录》)撮口脐风∶乃胎热也。用蜗牛五枚去壳,研汁涂口,取效乃止。又方∶用蜗 
牛十枚,(去壳,研烂),入莳萝末半分,研匀,涂之,取效,甚良。滴耳聋闭∶蜗牛膏∶用 
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为末,瓷盒盛之,火 赤,研末,入片脑一字。每以油 
调一字,滴入耳中。无不愈者。(并《圣惠方》)蚰蜒入耳∶蜗牛椎烂,置于耳边,即出也。 
(《瑞竹堂方》)染须方∶用蜒蚰四十九条,以京墨水养之三日,埋马屎中一月,取出,以白 
丝头试之,如即黑到尾,再入马屎中埋七日,再取试之,性缓乃以捻须,庶不致黑皮肤也。 
(《普济方》)消渴引饮不止∶崔元亮《海上方》∶用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 
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不过三剂愈。《圣济总录》∶用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 
根白 
x蜗壳x 
【主治】一切疳疾(颂)。 
【附方】旧二,新一。 
一切疳疾∶用自死蜗壳七枚(皮薄,色黄白者)洗净,不得少有尘滓,日干,内酥蜜于 
壳中。 
以瓷盏盛之,纸糊盏面,置炊饭上蒸之。下 时,即坐甑中,仍装饭又蒸,饭熟取出,研如 
水淀。渐渐与吃,一日令尽,取效止。(韦丹方) 
之,良。(《圣惠》)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蛞蝓
内容:(音阔俞。《本经》中品) 
【释名】陵蠡(音螺。《本经》)、附蜗 
蜒蚰螺(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蛞蝓生太山池泽及阴地沙石垣下。八月取之。 
弘景曰∶蛞蝓无壳,不应有蜗名。附蜗,即蜗牛也。岂以其头形似蜗牛,故亦名蜗欤 
保升曰∶蛞蝓即蜗牛也,而《别录》复有蜗牛一条。虽数字不同,而主疗无别,是后人 
误出。正如草部有鸡肠,而复出繁缕也。按∶《尔雅》云∶ 蠃, 蝓。郭注云∶蜗牛也。 
《玉篇》亦云∶ 蝓, 
行则角出,惊之则缩,首尾俱能藏入壳中。苏恭以蛞蝓为无壳蜗牛,非矣。今《本经》一名 
陵蠡,《别录》又有土蜗之名,蜗蠡皆螺壳之属,不应无壳也。今下湿处有一种虫,大于蜗 
牛,无壳而有角者,云是蜗牛之老者也。 
宗 曰∶蛞蝓、蜗牛,二物也。蛞蝓二角,身肉止一段。蜗牛四角,背上别有肉,以负 
壳行。若为一物,《经》中焉得分为二条?《蜀本》又谓蛞蝓为蜗牛之老者,甚无谓也。 
时珍曰∶按∶《尔雅》无蛞蝓,止云∶ 蠃, 蝓。 
止云蛞蝓,一名附蜗。据此,则 蝓是 蠃,蛞蝓是附蜗。盖一类二种,如蛤 
主治功用相似,而皆制蜈、蝎。名谓称呼相通,而俱曰蜗与蜒蚰螺也。或以为一物,或以为 
二物者,皆失深考。惟许慎《说文》云∶ 蠃背负壳者曰蜗牛,无壳者曰蛞蝓。一言决矣。 
【正误】 
弘景曰∶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种角虫之类,营室星之精。方家无复用者。 
恭曰∶陶说误矣。三十六禽亥上有壁水 ,乃豪猪,毛如 簪。《山海经》云∶ ,彘 
身人面,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贼风 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本经》。 ,苦乖切,口戾也。轶音跌, 
车转也)。蜈蚣、蝎毒(《衍义》。 
【发明】 
宗 曰∶蜈蚣畏蛞蝓,不敢过所行之路,触其身即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 
时珍曰∶按∶蔡绦铁《围山丛谈》云∶峤南地多蜈蚣,大者二、三尺,螫人觅死不得 
惟见托胎虫则局促不行。虫乃登其首,陷其脑而死。故人以此虫生捣涂蜈蚣 
也。又《大全良方》云∶痔热肿痛者,用大蛞蝓一个研泥,入龙脑一字,燕脂坯子半钱,同 
敷之。先以石 
蜗牛同功。 
【附方】新一。 
脚胫烂疮∶臭秽不可近。用蜒蚰十条,瓦焙研末,油调敷之,立效。(《救急方》)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缘桑螺
内容:(《证类》) 
【释名】桑牛、天螺(《纲目》)。 
【集解】 
慎微曰∶此螺全似蜗牛,黄色而小,雨后好援桑叶。 
时珍曰∶此螺诸木上皆有,独取桑上者,正如桑螵蛸之意。 
【气味】缺。 
【主治】大肠脱肛,烧研和猪脂涂之,立缩(慎微。出《范汪方》) 
枚焙研,米饮服(时珍。出《宫气方》)。 
【发明】 
震亨曰∶小儿惊风,以蜜丸通圣散服之,间以桑树上牛儿阴干,焙研为末服之,以平其 
风。 
时珍曰∶桑牛、蜗牛、蛞蝓三物,皆一类而形略殊,故其性味功用皆相仿佛。而桑牛治 
惊,又与僵蚕、螵蛸同功。皆食桑者,其气能入肝平风也。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溪鬼虫
内容:(《拾遗》) 
【释名】射工(《拾遗》)、射影(《诗疏》)、水弩(同)、抱枪(《杂俎》)、含沙(《诗 
注》) 
时珍曰∶此虫足角如弩,以气为矢,因水势含沙以射人影成病,故有射弩诸名。《酉阳 
杂俎》谓之抱枪。云∶形如 蜣,稍大,腹下有刺似枪,螫人有毒也。《玄中记》云 
者,视其形,虫也。见其气,鬼也。其头、喙,如狐也。《五行传》云∶南方淫惑之气所生, 
故谓之蜮。《诗》云∶为鬼为蜮,则不可得。即此物也。 
【集解】藏器曰∶射工出南方有溪毒处山林间。大如鸡子,形似 
角上有四岐,黑甲下有翅能飞。六 
之。 
慎微曰∶《玄中记》云∶水狐虫长三、四寸,其色黑,广寸许,背上有甲,浓三分。其 
口有角,向前如弩,以气射人,去二、三步即中人,十死六、七也。《博物志》云∶射工, 
江南山溪水 
礼》∶壶涿氏掌除水 
时珍曰∶射工长二、三寸,广寸许,形扁,前阔后狭,颇似蝉状,故《抱朴子》言其状 
如鸣蜩也。腹软背硬,如鳖负甲,黑色,故陆玑言其形如鳖也。六、七月甲下有翅能飞,作 
铋铋声。阔 
足如蟹足∶二 
如横弩上矢之状。冬则蛰于谷间,所居之处,大雪不积,气起如蒸。掘下一尺可得,阴干留 
用。蟾蜍、鸳鸯能食之,鹅、鸭能辟之。故《禽经》云∶鹅飞则蜮沉。又有水虎,亦水狐之 
类;有鬼弹,乃 
【附录】水虎 
时珍曰∶《襄沔记》云∶中庐县有涑水,注沔。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甲如鲮鲤, 
射不 
摘其鼻,可小小使之。名曰水虎。 
月可渡,余月则杀人。其气有恶物作声,不见其形,中人则青烂,名曰鬼弹。 
x角x 
【主治】带之辟溪毒(藏器)。 
【发明】 
时珍曰∶按∶葛洪《肘后方》云∶溪毒中人,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水病,似射工 
而无 
注下不禁, 
为阴毒,小缓。皆杀人,不过二十日。方家用药,与伤寒、温病相似。或以小蒜煮汤浴之, 
及诸药方。又云∶江南射工毒虫,在山涧水中。人行或浴,则此虫含沙射人形影则病。有四 
种,初得 
穿陷;一种突起如石;一种如火灼 疮也。疗之并有方法。王充《论衡》云∶短狐含太阳毒 
气而生,故有弓矢射人,中人如火灼也。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沙虱
内容:(《纲目》) 
【释名】 (音 旋。《广雅》)、蓬活(《万毕术》)、地脾。同上。 
【集解】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虮,入人皮中杀 
人。 
皮里,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不挑,入肉能杀人。凡遇有此虫处,行还,以火炙身,则 
虫随火去也。又《肘后方 
中,此虫多着人,钻入皮里,令人皮上如芒针刺,赤如黍豆。刺三日之后,寒热发疮。虫渐 
入骨,则杀人。岭南人初有此,以茅叶或竹叶挑刮去之,仍涂苦苣汁。已深者,针挑取虫子, 
正如疥虫也。愚按∶溪毒 
今俗病风寒者,皆以麻及桃柳枝刮其遍身,亦曰刮沙,盖始于刮沙病也。沙病亦曰水沙、水 
伤寒,初起如伤寒,头痛、壮热、呕恶,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杀人者,谓之搅 
肠沙也。 
【附录】沙虫 
时珍曰∶按∶《录异记》云∶潭、袁、处、吉等州有沙虫,即毒蛇鳞甲中虫。蛇被苦, 
每入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水黾
内容:(《拾遗》) 
【释名】水马(《拾遗》)。 
【集解】 
藏器曰∶水黾群游水上,水涸即飞。长寸许,四脚。亦名水马,非《海中主产难》海马 
之水 
时珍曰∶水虫甚多,此类亦有数种。今有一种水爬虫,扁身大腹而背硬者,即此也。水 
爬,水马之讹耳。一种水虿,长身如蝎,能变蜻蜓。 
【气味】有毒。 
【主治】令人不渴,杀鸡犬(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豉虫
内容:(《拾遗》) 
【释名】豉母虫。 
【集解】 
时珍曰∶陈藏器《拾遗》有豉虫,而不言出处形状。按∶葛洪《肘后方》云∶江南有射 
工 
体有疮。取水上浮走豉母虫一枚,口中含之便瘥,已死亦活。此虫正黑,如大豆,浮游水上 
也。今有水虫,大如豆而光黑,即此矣。名豉母者,亦象豆形也。 
【气味】有毒。 
【主治】杀禽兽,蚀息肉,敷恶疮(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砂子
内容:(《拾遗》) 
【释名】倒行狗子(《拾遗》)、睡虫(同上) 
【集解】 
藏器曰∶是处有之。生砂石中,作旋孔。大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性好睡,亦呼为 
睡虫。 
【气味】有毒。 
【主治】生取置枕中,令夫妇相好。合射罔用,能杀飞禽走兽。(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蛔虫
内容:(《拾遗》) 
【释名】 (音回。俗 
【集解】 
时珍曰∶蛔,人腹中长虫也。按∶巢元方《病源》云∶人腹有九虫∶伏虫长四分,群虫 
之主 
白虫长一 
烂杏,令人烦闷;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成劳杀人;胃虫状如蛤蟆,令人呕逆喜哕;弱虫 
又名鬲虫,状如瓜瓣,令人多唾;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蛲虫至微,形如菜虫,居胴肠 
中,令人生痈疽、疥癣, 疠、痔 、疳 、 
则不为害;虚则侵蚀,变生诸疾也。又有尸 
如薄筋,依脾而居,三寸许,有头尾。凡服补药,必须先去此虫,否则不得药力。凡一切症 
瘕,久皆成虫。紫庭真人云∶九虫之中,六虫传变为劳瘵,而胃、 
传变,或如婴儿,如鬼形,如蛤蟆,如守宫,如蜈蚣,如蝼蚁,如 
如蝠,如虾,如猪肝,如血汁,如乱发、乱丝等状。凡虫在腹,上 
旬向下。服药须于月初四、五日五更时,则易效也。张子和云∶巢 
变不可胜穷,要之皆以湿热为主。虫得木气乃生,得雨气乃化。岂非风木主热,雨泽主湿耶? 
故五行之中皆有虫。诸木有蠹,诸果有螬,诸菽有 ,五谷有螟、 、蝥、 ,麦朽蛾飞, 
栗破虫出,草腐萤化,皆木之虫也。烈火有鼠,烂灰生蝇,皆火之虫也。穴蚁、墙蝎、田蝼、 
石蜴,皆土之虫也。蝌蚪、马蛭、鱼、鳖、蛟、龙,皆水之虫也。昔有冶工破一釜,见其断 
处臼中,有一虫如米虫, 
【气味】大寒。 
【主治】目中肤赤热痛,取大者洗净断之,令汁滴目中,三十年肤赤亦瘥 
一 
切眼疾,及生肤翳赤白膜,小儿胎赤、风赤眼,烧末敷之。或以小儿吐出者阴干为末,入汞 
粉少许,唾津调涂之。又治一切冷 (时珍)。 
【附方】新三。 
玉箸煎∶治小儿胎赤眼、风赤眼。用小儿吐出蛔虫二条,瓷盒盛之,纸封埋湿地,五日 
取出,化为水,瓷瓶收。每日以铜 
干为末),腻粉一钱,石胆半钱,为 
蛔虫,烧灰。先以甘草汤洗净,涂之,无不瘥者。慎口味。(《千金方》)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风驴肚内虫
内容:(《纲目》) 
【集解】 
时珍曰∶凡人、畜有风病、疮病,肠肚内必有虫。《圣惠方》治目翳用此物,云以乌驴 
者为 
【主治】目中肤翳。取三七枚曝干,入石胆半钱同研,瓷盒收盛,勿令见风。每日点三、 
五次,其翳自消(《圣惠》)。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蛊虫
内容:(《拾遗》) 
【释名】 
时珍曰∶造蛊者,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取其存者为蛊。故字从虫,从皿。皿,器 
也。 
【集解】 
藏器曰∶古人愚质,造蛊图富,皆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 
名为蛊,能隐形似鬼神,与人作祸,然终是虫鬼。咬人至死者,或从人诸窍中出,信候取之, 
曝干。有患蛊人,烧灰服之,亦是其类自相伏耳。又云∶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