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341部分

013-本草纲目-第341部分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木 
时珍曰∶按∶《本经》,马陆一名百足,状如大蛩,而此云状如百足而大,更大者为马陆 
,则似又指百足为一物矣。盖此即马陆之在山而大者耳,故曰山蛩。鸡、犬皆不敢食之。 
【气味】有大毒。 
【主治】人嗜酒不已,取一节烧灰,水服,便不喜闻酒气。过一节则毒人至死。又烧黑 
敷恶疮,亦治蚕病白僵,烧灰粉之(藏器)。 
【附录】蚰蜒(《拾遗》) 
藏器曰∶状如蜈蚣而甚长,色正黄不斑,大者如钗股,其足无数,好脂油香,故入人耳 
及诸窍中。以驴乳灌之,即化为水。 
时珍曰∶处处有之,墙屋烂草中尤多。状如小蜈蚣,而身圆不扁,尾后秃而无歧,多足 
,大者长寸余,死亦蜷屈如环,故陶弘景误以为马陆也。其入人耳,用龙脑、地龙、 砂, 
单吹之皆效。或以香物引之。《淮南子》云“菖蒲去蚤虱而来蛉蛩”,即此虫也。扬雄《方言 
》云∶一名入耳,一名蚨 ,一名 ,一名 
入人耳中。 
人发疮,如热痱而大, 
法。 
时珍曰∶蠼 喜伏氍KT 之下,故得此名。或作 。按《周礼·赤茇氏》∶凡隙屋, 
除其 虫 之属,乃求而搜之也。其虫隐居墙壁及器物下,长不及寸,状如小蜈蚣,青黑 
色。二须六足,足在腹前,尾有叉歧,能夹人物,俗名搜夹子。其溺射人影,令人生疮,身 
作寒热。古方用犀角汁、鸡肠草汁、马鞭草汁、梨叶汁、茶叶末、紫草末、羊髭灰、鹿角末、 
燕窠土,但得一品涂之皆效。孙真人《千金方》云∶予曾六月中得此疮,经五、六日治不愈。 
有人教画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蚯蚓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 (音顷引)、朐 (音蠢闰)、坚蚕(音遣忝)、 (音阮善)、曲 、土 
( 
时珍曰∶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 如丘,故名蚯 。 
《尔雅》谓之 ,巴人谓之朐 ,皆方音之转也。 、 
赋》云∶乍逶迤而鳝曲,或宛转而蛇行。任性行止,物击便曲,是矣。术家言蚓可兴云,又 
知阴晴,故有土龙、龙子之名。其鸣长吟,故曰歌女。 
大明曰∶路上踏杀者,名千人踏,入药更良。 
【集解】 
《别录》曰∶白颈蚯蚓,生平土。三月取,曝干。 
弘景曰∶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取得去土盐之,日曝须臾成水,道术多用。其屎呼为 
蚓(亦曰六一泥),以其食细泥。无沙石,入合丹泥釜用。 
时珍曰∶今处处平泽膏壤地中有之。孟夏始出,仲冬蛰结。雨则先出,晴则夜鸣。或云 
结时能化为百合也。与 螽同穴为雌雄。故郭璞赞云∶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 
于螽。是矣。今小儿阴肿,多以为此物所吹。《经验方》云∶蚯蚓咬人,形如大风,眉须 
皆落,惟以锻石水浸之良。昔浙江将军张韶病此,每夕蚯蚓鸣于体中。有僧教以盐汤浸之, 
数遍遂瘥。 
宗 曰∶此物有毒。崇宁末年,陇州兵士暑月跣足,为蚯蚓所中,遂不救。后数日,又 
有人被其毒。或教以盐汤浸之,并饮一杯,乃愈也。 
【修治】 
弘景曰∶若服干蚓,须熬作屑。 
曰∶凡收得,用糯米泔浸一夜,漉出,以无灰酒浸一日,焙干切。每一两,以蜀椒、 
糯米各二钱半同熬,至米熟,拣出用。 
时珍曰∶入药有为末,或化水,或烧灰者,各随方法。 
x白颈蚯蚓x 
【气味】咸,寒,无毒。 
权曰∶有小毒。 
之才曰∶畏葱、盐。 
【主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疰蛊毒,杀长虫(《本经》)。化为水,疗伤寒,伏热狂 
谬,大腹黄胆(《别录》)。温病,大热狂 
(苏颂)。主伤寒疟疾 
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鼻息 耳,秃疮瘰 ,卵肿脱肛,解蜘蛛毒,疗蚰蜒 
入耳 
【发明】 
弘景曰∶干蚓熬作屑,去蛔虫甚有效。 
宗 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阙也。 
颂曰∶脚风药必须此物为使,然亦有毒。有人因脚病药中用此,果得奇效,病愈服之不 
辍,至二十余日,觉躁愦,但欲饮水不已,遂致委顿。大抵攻病用毒药,中病即当止也。 
震亨曰∶蚯蚓属土,有水与木,性寒,大解热毒,行湿病。 
时珍曰∶蚓在物应土德,在星禽为轸水。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故其性寒而下行。性寒 
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术家云∶“蚓血能柔弓弩”,恐亦诳言 
尔 
【附方】旧九,新三十四。 
伤寒热结∶六、七日狂乱,见鬼欲走。以大蚓半斤去泥,用人溺煮汁饮。或生绞汁亦可。 
(《肘后方》)。阳毒结胸∶按之极痛,或通而复结,喘促,大躁狂乱。取生地龙四条,洗净, 
研如泥,入生姜汁少许,蜜一匙,薄荷汁少许,新汲水调服。若热炽者,加片脑少许。即与 
揉心下,片时自然汗出而解。不应,再服一次,神效。(《伤寒蕴要》)诸疟烦热太躁∶用上 
方服之,甚效。亦治瘴疟。(《直指》)小便不通∶蚯蚓,捣烂,浸水。滤取浓汁半碗服,立 
通。(《斗门》)老人尿闭∶白颈蚯蚓、茴香等分,杵汁,饮之即愈。(《朱氏集验方》)小儿 
尿闭∶乃热结也。用大地龙数条去泥,入蜜少许,研敷茎卵。仍烧蚕蜕纸、朱砂、龙脑、 
麝香同研少许,以麦门冬、灯心煎汤调服。(《全幼》)。小儿急惊∶五福丸∶用生蚯蚓一条, 
研烂,入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少许化下。《普济方》云∶梁国材言∶扬州进士 
李彦直家,专货此药,一服千金,以糊十口。梁传其方,亲试屡验,不可不笔于册,以救婴 
儿。 
惊风闷乱∶乳香丸∶治小儿慢惊风,心神闷乱,烦懊不安,筋脉拘急,胃虚虫动,反折 
啼叫。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以白颈蚯蚓(生,捏去土),捣烂和,丸麻子大。每 
服七丸至十五丸,葱白煎汤下。(《普济方》)慢惊虚风∶用平正附子去皮脐,生研为末,以 
白颈蚯蚓于末内滚之,候定,刮蚓上附末,丸黄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百一方》)。 
急慢惊风∶五月五日取蚯蚓,竹刀截作两段,急跳者作一处,慢跳者作一处,各研烂, 
入朱砂末和作丸,记明急惊用急跳者,慢惊用慢跳者。每服五七丸,薄荷汤下。(《 
小儿卵肿∶用地龙,连土为末,津调敷之。(钱氏方)。劳复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 
身体重,头不能举。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四支拘急欲死。用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 
升,顿服取汗。或以蚯蚓数升绞汁服之,并良。(《肘后方》) 
手足肿痛欲断∶取蚓三升,以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之。(《肘后》)。 
代指疼痛∶蚯蚓杵,敷之。(《圣惠》) 
风热头痛∶地龙(炒研)、姜汁、半夏饼、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生姜、 
荆芥汤下。(《普济》) 
头风疼痛∶龙珠丸∶用五月五日取蚯蚓,和脑、麝杵,丸麻子大。每以一丸纳鼻中,随 
左右。先涂姜汁在鼻,立愈。(《总录》) 
偏正头痛不可忍者∶《普济》龙香散∶用地龙(去土,焙)、乳香等分。为末。每以一 
字作纸捻,灯上烧烟,以鼻嗅之。《澹寮方》∶加人指甲等分,云徐介翁方也。每用一捻,香 
炉内慢火烧之,以纸筒引烟入鼻熏之。口噙冷 
风赤眼痛∶地龙十条,炙为末,茶服三钱。(《圣惠》) 
风虫牙痛∶盐化地龙水,和面纳齿上,又以皂荚,去皮,研末涂上,虫即出。又同玄胡 
索、荜茇末塞耳。(《普济》) 
牙齿裂痛∶死曲 ,为末,敷之即止。(《千金翼》) 
齿缝出血不止∶用地龙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擦之。(《圣惠方》) 
牙齿动摇及外物伤动欲落,诸药不效者∶干地龙(炒)、五倍子(炒)等分为末。先以 
生姜揩牙,后敷擦之。(《御药院方》) 
木舌肿满,不治杀人∶蚯蚓一条,以盐化水涂之,良久渐消。(《普济方》) 
咽喉卒肿不下食∶地龙十四条,捣涂喉外。又以一条,着盐化水,入蜜少许,服之。(《圣 
惠方》) 
喉痹塞口∶《普济》∶用韭地红小蚯蚓数条,醋擂取汁食之,并噙在喉内,即吐出痰血 
二、三碗,饮食即进,神效。《圣惠》 
鼻中息肉∶地龙(炒)一分,牙皂一挺,为末。蜜调涂之,清水滴尽即除。(《圣惠》) 
耳卒聋闭∶蚯蚓入盐,安葱内,化水点之,立效。(《胜金》) 
耳出脓∶生地龙、釜上墨、生猪脂等分。研匀,葱汁和,捻作挺子,绵裹塞之。《圣 
惠方》∶用地龙为末,吹之。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白蚯蚓,入葱叶中化为水,滴耳令满。 
不过数度,即易挑出。 
蚰蜒入耳∶地龙,为末,入葱叶内,化水点入,则蚰蜒亦化为水。(《圣惠方 
白秃头疮∶干地龙为末,入轻粉,麻油调搽。(《普济方》) 
瘰 溃烂流串者∶用荆芥根下段,煎汤温洗,良久,着疮破紫黑处,以针刺去血,再洗 
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五更时收取,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入乳香、没 
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油调敷之,如神。此武进朱守仁所传有验方。(《保命 
集》) 
龙缠疮毒∶水缸底蚯蚓一条,连泥捣敷,即愈。 
蜘蛛咬疮遍身皆有∶以葱一枚,去尖头,将蚯蚓入叶中,紧捏两头,勿令泄气,频摇动, 
即化为水,以点咬处,甚效。(《谭氏小儿方》) 
阳证脱肛∶以荆芥、生姜煎汤洗之;用地龙(蟠如钱样者,去土)一两,朴硝二钱,为 
末,油调敷之。(《全幼心鉴》) 
中蛊下血如烂肝者∶以蚯蚓十四枚,苦酒三升渍至蚓死,服水。已死者皆可活。(《肘 
后方》) 
疠风痛痒∶白颈蚯蚓,去土,以枣肉同捣,丸梧子大。每美酒下六十丸。忌姜、蒜。(《活 
人心统》)对口毒疮,已溃出脓,取韭地蚯蚓,捣细,凉水调敷,日换三、四次。(《扶寿精 
方》) 
耳聋气闭∶蚯蚓、川芎 各两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汤下。服后低头伏睡。一夜 
一服,三夜立效。(《圣济总录》) 
口舌糜疮∶地龙、吴茱萸,研末,醋调生面和,涂足心,立效。(《摘玄方》) 
x蚯蚓泥x 
见土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蜗牛
内容:(瓜、娲、涡三音。《别录》中品) 
【释名】蠡牛(蠡音螺。《药性》)、 
山蜗(弘景)、蜗螺 
弘景曰∶蜗牛,山蜗也。形似瓜字,有角如牛,故名。《庄子》所谓“战于蜗角”是矣。 
时珍曰∶其头偏戾如 ,其形盘旋如涡。故有娲、涡二者,不独如瓜字而已。其行延引 
,故曰蜒蚰。《尔雅》谓之 蠃。孙炎注云∶以其负蠃壳而行, 
【集解】 
弘景曰∶蜗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耳。 
大明曰∶此即负壳蜒蚰也。 
保升曰∶蜗牛生池泽草树间。形似小螺,白色。头有四黑角,行则头出,惊则首尾俱缩 
入壳中。 
颂曰∶凡用蜗牛,以形圆而大者为胜。久雨乍晴,竹林池沼间多有之。其城墙阴处,一 
种扁而小者,无力,不堪用。 
时珍曰∶蜗身有涎,能制蜈、蝎。夏热则自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枯则自死也。 
x蜗牛x 
【气味】咸,寒,有小毒。畏盐。 
【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别录》) 
权)。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 
毒,研烂涂之(时珍) 
【发明】 
颂曰∶入婴孩药最胜。 
时珍曰∶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附方】旧三,新二十。 
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简易》) 
大肠脱肛∶《圣惠》∶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 
立缩。又治上证及痢后脱肛。用干蜗 
水一盏,煎半盏调服。日三。 
蜗牛一枚, 
盏,汤瓶中封一夜,取涎水,入真蛤粉旋调,扫敷疮上。日十余度,热痛止则疮便愈。(《集 
验方》)瘰 未溃∶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危氏)瘰 已溃∶蜗牛 
烧研,轻粉少许,用猪脊髓调,敷之。(危氏方)。喉痹肿塞∶用蜗牛绵裹,水浸含咽,须臾 
立通。又用蜗牛七枚,白梅肉三枚,研烂。绵裹含咽,立效。(《圣惠方》)喉风肿痛∶端午 
日午时,取蜒蚰十余条,同盐三、四个,小瓶内封固,俟化成水,收水点之。(唐氏)喉塞 
口 
噤∶蜒蚰(炙)二七枚,白梅肉(炒)二七枚,白矾(半生半烧)二钱。研为末。每水调半 
钱服, 
得吐立通。(《圣济总录》)耳腮 肿及喉下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敷之。面上毒疮初起者∶ 
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贴之,即退。纸上留一小孔出气。此乃凌汉章 
秘传极效方也。(谈野翁《试验方》)。赤白翳膜∶生蜗牛一枚,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