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187部分

013-本草纲目-第187部分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耳鼻疾,可以绵裹塞之。疥癣杂疮,并宜摩之。(《肘后》) 
小儿风痫,掣 戴眼,极者日数十发,又治大人贼风∶莽草、雷丸各一鸡子黄大,化猪 
脂一斤,煎七沸,去滓,摩痛处,勿近目及阴,日凡三、四次。(《外台秘要》) 
头风久痛∶莽草煎汤沐之,勿令入目。(《圣惠方》) 
风虫牙痛∶《肘后方》∶用莽草煎汤,热漱冷吐。一加山椒 
师方》);一加芫花; 一加川椒、细辛各等分。煎汤热漱冷吐。《圣惠》∶用莽草半两,皂 
角三挺(去皮子),汉椒七粒。为末,枣肉丸芥子大。每以一丸塞孔中,吐涎取效。 
瘰 结核∶ 草一两为末鸡子白调涂帛上,贴之,日二易,取效止。(《圣惠方》) 
痈疮未溃∶方同上,得痛为良。(《肘后方》) 
乳肿不消∶莽草、小豆等分。为末。苦酒和,敷之。(《卫生易简》) 
狗咬昏闷∶浸椒水,调莽草末敷之。(《便民图纂》)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茵芋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莞草(《别录》)、卑共(《别录》)。 
时珍曰∶茵芋本作因预,未详其义。莞草与莆莞名同。 
【集解】《别录》曰∶茵芋生太山川谷。三月三日采叶,阴干。 
弘景曰∶好者出彭城,今近道亦有。茎叶状似莽草而细软,连细茎采之。方用甚稀,惟 
合疗风酒。 
大明曰∶出自海盐。形似石南,树生,叶浓,五、六、七月采。 
颂曰∶今雍州、绛州、华州、杭州亦有之。春生苗,高三、四尺,茎赤。叶似石榴而短 
浓,又似石南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实。三月、四月、七月采茎叶,日干。 
x茎、叶x 
【气味】苦,温,有毒。《别录》曰∶微温,有毒。 
权曰∶苦、辛,有小毒。 
【主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本经》)。 
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别录》)。 
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甄权)。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 
【发明】时珍曰∶《千金》、《外台》诸古方,治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妇 
人产后中风有茵芋膏,风湿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风妙品,而近世罕知, 
亦医家疏缺也。 
【附方】旧一,新二。 
茵芋酒,治贼风,手足枯痹拘挛∶用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 
己、石南叶、踯躅花、细辛、桂心各一两,十二味切,以绢袋盛,清酒一斗渍之。冬七、夏 
三、春秋五日,药成。每服一合,日二服,以微痹为度。(方出胡洽居士《百病方》、《图经 
本草》)茵芋丸,治风气积滞成香港脚,发则痛者∶茵芋叶、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一两, 
牵牛子三两,朱砂末半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姜枣汤下,取利。 
未利再服,取快。(《本事方》) 
产后中风∶茵芋五两,木防己半斤,苦酒九升,渍一宿。猪脂四斤,煎三上三下,膏成。 
炙手热摩千遍。(《千金方》)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石龙芮
内容:(《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菜部水堇。 
【释名】地椹(《本经》)、天豆(《别录》)、石能(《别录》)、鲁果能(《本经》)、水 
堇(《吴普》。音谨,又音芹)、苦堇(《尔雅》)、堇葵(郭璞)、胡椒菜 
录》)。 
弘景曰∶生于石上,其叶芮芮短小,故名。 
恭曰∶实如桑椹,故名地椹。 
禹锡曰∶《尔雅》云∶啮,苦堇也。郭璞云∶即堇葵也。本草言味甘,而此云苦者,古 
人语倒,犹甘草谓之大苦也。 
时珍曰∶芮芮,细貌。其椹之子细芮,故名。地椹以下,皆子名也。水堇以下,皆苗名 
也。苗作蔬食,味辛而滑,故有椒、葵之名。《唐本草》菜部堇系重出,今依《吴普本草》 
合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石龙芮,生太山川泽石边。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 
干。 
弘景曰∶今出近道。子形粗,似蛇床子而扁,非真好者,人言是蓄菜子也。东山石上所 
生者,其叶芮芮短小,其子状如葶苈,黄色而味小辛,此乃是真也。 
恭曰∶今用者,俗名水堇。苗似附子,实如桑椹,生下湿地,五月熟,叶、子皆味辛。山南 
者粒大如葵 
堇菜野生 
藏器曰∶《尔雅》云∶芨,堇草。注云∶乌头苗也。苏恭注天雄亦云∶石龙芮叶似堇草, 
故名水堇。据此,则堇草是乌头苗,水堇定是石龙芮,更非别 
颂曰∶今惟出兖州。一丛数茎,茎青紫色,每茎三叶,其叶短小多刻缺,子如葶苈而色 
黄。苏恭所说乃水堇,非石龙芮也。兖州所生者,正与《本经》及陶氏说 
宗 曰∶石龙芮有两种∶水中生者叶光而末圆,陆地生者叶毛而末锐。入药须水生者。 
陆生者,又谓之天灸,而补阴不足,茎冷失精。 
时珍曰∶苏恭言水堇即石龙芮,苏颂非之,非矣。 
按∶魏《吴普本草》石龙芮一名水堇,其说甚明。《唐本草》菜部所出水堇,言其苗也。 
《 
本经》石龙芮,言其子也。寇宗 所言陆生者,乃是毛堇,有大毒,不可食。水堇,即俗称 
胡椒菜者,处 
一枝三叶。叶青而光滑,有三尖,多细缺。江淮人三、四月采苗,瀹过,晒蒸黑色为蔬。四、 
五月开细黄花,结小实,大如豆,状如初生桑椹,青绿色。搓散则子甚细,如葶苈子,即石 
龙芮也。宜半老时采之。《范子计然》云∶石龙芮出三辅,色黄者善。 
x子x(根皮同) 
【气味】苦,平,无毒。普曰∶神农∶苦,平;岐伯∶酸;扁鹊∶大寒;雷公∶咸,无 
毒。 
之才曰∶大戟为之使,畏吴茱萸、蛇蜕皮。 
【主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本经》)。平肾 
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令人皮肤光泽有子(《别录》)。逐诸风,除心热躁(大明)。 
【发明】时珍曰∶石龙芮,乃平补之药,古方多用之。其功与枸杞、复盆子相埒,而世 
人不知用,何哉? 
x水堇x 
【气味】甘,寒,无毒。时珍曰∶微辛、苦、涩。 
【主治】捣汁,洗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唐本》)。 
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 ,瘰 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又生捣汁半升 
服, 
【发明】诜曰∶堇叶止霍乱,与香 同功。香 即香薷也。 
【附方】旧二,新一。 
结核气∶堇菜日干为末,油煎成膏。摩之,日三、五度,便瘥。(孟诜《食疗》) 
蛇咬伤疮∶生堇杵汁涂之。(《万毕术》) 
血疝初起∶胡椒菜叶, ,按揉之。(《集简方》)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毛茛
内容:(音艮,《拾遗》) 
【校正】并入毛建草。 
【释名】毛建草(《拾遗》)、水茛 
自灸(《纲目》)、猴蒜。 
时珍曰∶茛,乃草乌头之苗,此草形状及毒皆似之,故名。《肘后方》谓之水茛。 
又名毛建,亦茛字音讹也。俗名毛堇,似水堇而有毛也。山人截疟,采叶 贴寸口,一 
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 
【集解】藏器曰∶陶注钩吻云∶或者毛茛。苏恭云∶毛茛,是有毛石龙芮也。有毒,与 
钩吻无干。葛洪《百一方》云∶菜中有水茛,叶圆而光,生水旁,有毒,蟹多食之。人误食 
之,狂乱如中风状,或吐血,以甘草汁解之。又曰∶毛建草,生江东地,田野泽畔。叶如芥 
而大,上有毛。花黄色。子如蒺藜。 
时珍曰∶毛建、毛茛即今毛堇也,下湿处即多。春生苗,高者尺余,一枝三叶,叶有三 
尖及细缺。与石龙芮茎叶一样,但有细毛为别。四、五月开小黄花,五出,甚光艳。结实状 
如欲绽青桑椹,如有尖峭,与石龙芮子不同。人以为鹅不食草者,大误也。方士取汁煮砂伏 
硫。沈存中《笔谈》所谓石龙芮有两种∶水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毛而末锐。此即叶毛 
者,宜辨之。 
x叶及子x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恶疮痈肿,疼痛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令肉烂。又患疟人,以一握微 
碎,缚于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即便成疮。和姜捣涂腹,破冷气(藏器)。 
【附录】海姜、阴命 
藏器曰∶陶注钩吻云∶海姜生海中,赤色,状如石龙芮,有大毒。又曰∶阴命生海中, 
赤色,着木悬其子,有大毒。今无的识者。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牛扁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扁特(《唐本》)、扁毒(《唐本》) 
【集解】《别录》曰∶牛扁生桂阳川谷。 
弘景曰∶今人不复识此。 
恭曰∶此药似堇草、石龙芮辈,根如秦艽而细,生平泽下湿地。田野人名为牛扁,疗牛 
虱甚效。太常名扁特,或名扁毒。 
保升曰∶今出宁州。叶似石龙芮、附子等。二月、八月采根,日干。 
颂曰∶今潞州一种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采其根苗,捣末油调, 
杀虮虱。主疗大都相似,疑即扁特也,但声近而字讹耳。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本经》)。 
【附录】虱建草(《拾遗》) 
藏器曰∶苦,无毒。主虮虱, 汁沐头,虱尽死。人有误吞虱成病者,捣汁服一小合 
。亦主诸虫疮。生山足湿地。发叶似山丹,微赤,高一、二尺。又有水竹叶,生水中。叶如 
竹叶而短小,可生食,亦去虮虱。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内容:( ,音寻。宋《图经》) 
【释名】毛KT 。 
时珍曰∶ 字,本作KT 。杜子美有除KT 草诗,是也。 
【集解】颂曰∶ 麻生江宁府山野中。 
时珍曰∶川黔诸处甚多。其茎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药。 
上有毛芒可畏,触人如蜂虿螫 ,以人溺濯之即解。有花无实,冒冬不凋。 投水中, 
能毒鱼。 
【气味】辛、苦,寒,有大毒。吐利人不止。 
【主治】蛇毒,捣涂之(苏颂)。风疹初起,以此点之,一夜皆失(时珍)。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格注草
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出齐鲁山泽间。叶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寸许。二月、八 
月采根,五月、六月采苗,日干用。 
【气味】辛、苦,温,有大毒。 
【主治】蛊疰诸毒疼痛等(《唐本》)。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海芋
内容:(《纲目》) 
【释名】观音莲(《纲目》)、羞天草(《玉册》)、天荷(《纲目》)、隔河仙(见下)。 
【集解】时珍曰∶海芋生蜀中,今亦处处有之。春生苗,高四、五 
大叶如芋叶而有干。夏秋间,抽茎开花,如一瓣莲花,碧色。花中有蕊,长作穗,如观 
音像 
在圆光之状,故俗呼为观音莲。方士号为隔河仙,云可变金。其根似芋魁,大者如升碗, 
长六、七寸,盖野芋之类也。《庚辛玉册》云∶羞天草,阴草也。生江广深谷涧边。其叶极 
大,可以御雨,叶背紫色。花如莲花。根叶皆有大毒,可 粉霜、朱砂。小者名野芋。宋祁 
《海芋赞》云∶木干芋叶,拥肿盘戾。《农经》弗载,可以治疠。 
【气味】辛,有大毒。 
【主治】疟瘴毒肿风癞。伏 砂(时珍)。 
【附录】透山根 
时珍曰∶按《 嵝神书》云∶透山根,生蜀中山谷。草类蘼芜,可以点铁成金。昔有 
人采药,误斫此草,刀忽黄软成金也。又《庚辛玉册》云∶透山根出武都。取汁点铁,立成 
黄金。有大毒,人误食之,化为紫水。又有金英草,亦生蜀中。状如马齿苋而色红,模铁成 
金。亦有大毒,入口杀人,须臾为紫水也。又何远《春渚纪闻》云∶刘均父吏部罢官归成都。 
有水银一箧,过峡箧漏,急取 
中割马草归,镰皆成金。以草燃釜,亦成黄金。又临安僧法坚言∶有客过于潜山中,见一蛇 
腹胀,啮一草以腹磨之而消。念此草必能消胀,取置箧中。夜宿旅馆,闻邻房有人病腹胀呻 
吟,以釜煎药一杯与服。顷之不复闻声,念已安矣。至旦视之,其人血肉俱化为水,独骸骨 
在床尔。视其釜,则通体成金矣。观何氏所载,即是透山根及金英草之类。如此毒草,不可 
不知,故备载之耳。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钩吻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野葛(《本经》)、毒根(《吴普》)、胡蔓草(《图经》)、断肠草(《纲目》)、 
黄藤(《 
弘景曰∶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也。或言∶吻当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也。 
时珍曰∶此草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王充《论衡》云∶冶,地名也, 
在东南。其说甚通。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